重生電子帝國第651章 組合拳(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生電子帝國 >>重生電子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51章 組合拳(下)

第651章 組合拳(下)


更新時間:2019年01月30日  作者:麻辣斯基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麻辣斯基 | 重生電子帝國 
*提示:僅放置最近瀏覽的10本書籍

:搜位置:章節目錄

《》章節目錄

之前嘉道理家族因為觸發了對大酒店集團的全面收購,所以總共需要籌集100億資金。他們手中的資產主要可以分為三塊,持有的中華電力公司股權、大酒店集團股權、以及物業和其他投資。

這其中占大頭的自然是中華電力公司的那部分股權,現在中電的總市值在300億港幣左右。嘉道理家族持有30的股權,也就是市值90億。

香港銀行對于股權質押的抵押利率,通常不會超過6折。也就是說嘉道理家族把持有的全部中電股權抵押給銀行,最多也就能換回55億現金。

這離100億籌款總目標還差45億!而嘉道理家族持有的物業、以及其他投資,抵押給銀行后就算能換回20億現金好了,也還有25億缺口。

而剩下的這部分缺口,這就需要用大酒店集團來向銀行抵押了。因為嘉道理家族是對大酒店集團發起全面收購,所以可以先把整個大酒店集團預抵押給銀行。

當然市值不可能按嘉道理家族給出的溢價來計算,而是要按收購戰爆發前的80億總市值來算。也就是說嘉道理家族用整個大酒店集團作抵押,差不多能從銀行換回50億資金。

扣除之前完成收購所需的25億缺口,這樣算下來他們能動用的剩余資金只有25億港幣!

而嘉道理家族想要保住中電公司的控制權,肯定要把股份提高到50以上。姑且不說后面會不會觸發全面收購的問題,他現在只持有30的股份,剩余20的股份,即使不溢價,只按市價進行收購,也至少需要60億資金。

這還是一切都在最理想的狀況下,來估算嘉道理家族的資金鏈。實際上在李軒這個二股東的壓迫下,中電公司近幾年一直通過增發新股,來籌集擴增發電產能所需的資金。

嘉道理家族為了保證自身持股比例不被稀釋,只能按比例不斷增持新股。而這是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于是嘉道理家族選擇向銀行抵押部分股權來籌集資金。

他們持有的中電公司30股權中,正沒被抵押的大概只剩20左右。也就是說嘉道理家族實際上的資金鏈,要比之前估算中來得緊張得多。他們手頭可以動用的剩余資金不是25億,而是最多只有幾個億罷了。

另一邊,李嘉誠出手之前可是進行了充足的準備,其手中的長江實業、和記黃埔兩家上市公司,能為他帶來充足的銀行授信。

更何況李軒轉讓給他的14.5中電股份,并不要求他立刻付款,而是可以等到資金安排比較寬裕時再來結算。

所以在雙方資金實力相差如此懸殊的情況下,中華電力公司最終會落入誰手,已經毫無懸念了。

除非嘉道理家族能從銀行那里獲得巨額無抵押授信,但這可不是一兩億能解決問題的,而是至少50億港幣起步。

試問哪家銀行敢置巨大風險于不顧,給嘉道理家族做如此巨額的背書?

李軒倒是巴不得匯豐的浦偉士,這個時候能頭腦發昏跳出來當救世主。

之前香港輿論已經把李嘉城和嘉道理的中電公司收購戰,形容成為繼李軒和怡和集團爭奪置地公司之后,又一次華英資本間的史詩級對決!

如果匯豐選擇在這個關口全力嘉道理家族,李軒正好借機臟對方一手,先把惡意打壓華資的帽子扣到匯豐頭上再說!

要知道李嘉城同樣是匯豐銀行的重要客戶之一,匯豐這個時候就算不能完全做到一碗水端平,于情于理也不能拉偏幫架!

只可惜浦偉士和匯豐的頭腦都很清醒,很明白自己該做出怎樣的選擇!

所以輿論期待中的龍爭虎斗沒能上演,反而是一場令人震驚的碾壓式大屠殺!嘉道理家族幾乎沒怎么反抗,眼睜睜看著自家一手發展起來的中電公司,最后落入了李嘉城手中。

估計連李嘉城自己都不敢相信會贏得如此輕松,但事實就擺在眼前。全港嘩然,而這也正是李軒想要達到的效果!

英國對香港長達150年的殖民統治,讓大部分香港人潛意識中就把自己當成了二等公民。實際上從七十年代末開始,華人資本在香港經濟中的比重,就已經開始逐漸追上并反超英國資本。

九龍倉、和記黃埔、會德豐,這些歷史悠久的英資洋行一家接一家被華人資本所控制。但直到李軒從怡和集團手中強奪置地公司時,香港人才發現自己的力量原來已經如此強大!

但是,李軒在大部分香港人心中屬于一個異類,只用短短幾年時間就登上世界首富的寶座。如此驚人的財富增長速度別說在香港前無古人,就算全世界也是獨此一例!

所以在不少香港人看來,李軒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具有廣泛的代表意義!相比之下,從五十年代開始白手起家的李嘉城,是香港戰后崛起的新一代華人企業家中最杰出的代表。

和戰前華人買辦資本家不同,李嘉城這代大亨是篳路藍縷,靠著勤奮拼搏的獅子山精神,一步步發家致富,更能引起普通香港人的公民!

而李嘉城這次的對手——嘉道理家族,則是在怡和集團逐漸衰弱之后,本港現在的頭號英資財閥。李嘉城與嘉道理之間的對決,名副其實的代表了香港頂尖華資與英資之間的比拼!

現在,李嘉城既然能把嘉道理斬落馬下,那么與他同一輩的包俞剛、霍營東、郭德勝、鄭玉彤、李昭基這些本港華資大亨,是不是也能和太古集團的施懷雅掰一掰手腕?

可以說中電公司一役在香港所引起的震動,比幾年前李軒收購置地公司還要來得深遠。當初李軒的舉動所造成的影響,更多的是奠定了他和東方集團在香港的特殊地位。

而這次不一樣,李嘉城這場酣暢淋漓的勝利,讓整個華人資本圈子都開始泛起了各種漣漪。

很快就還真的有人盯上了太古集團的施懷雅,想要勸說李軒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這個全港僅次于嘉道理的第二大英資財閥也掀翻在地,再狠狠地踩幾腳。

“曹先生,我倒是非常愿意把國泰航空收入囊中,但何奈從1986年上市至今,太古集團對其的持股比例從未低于過50。

您也知道國泰航空為整個太古集團貢獻了將近一半的利潤,施懷雅絕不可能把這只會下金蛋的金雞賣給別人!

實話實說,港龍航空走到現在這個地步,雖說和港府當局的刻意打壓逃脫不了干系,但你們自身發展定位的失誤也難辭其咎!”面對坐在自己面前,年齡比他父親還大幾十歲的曹光標,李軒毫不留情的評價道。

曹光標是香港有名的“紡織大亨”,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毛衣制造商。香港戰后工業起步階段,紡織工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隨著1974年,《國際紡織品貿易協定》生效之后,香港紡織品出口受到配額限制,從而由盛轉衰。而進入八十年代之后,香港本地的勞務成本開始飆升,勞動密集型的紡織業更是首當其沖。

紡織大亨們紛紛開始突圍,有的遷廠北上,有的選擇轉行。其中還有許多轉型非常成功的例子,比如林白欣、陳庭驊都成了港九有名的地產大亨,家族資產翻了好幾倍。

有青云直上的,自然也就時運不濟的,最典型失敗案例就是曹光標。他當時沒有選擇進軍地產業,而是羨慕賺的盆滿缽滿的國泰航空,于是成立了港龍航空,想要從航空業中分一杯羹!

小提示:按鍵返回上一頁,按→鍵進入上一頁,您還可以

1、本站會員登錄后,將免費體會到最順暢的閱讀方式[最少]。

2、注冊本站會員,將《》加入書架,可以通過書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上一章  |  重生電子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