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朝陽晚清財政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帝國的朝陽 >>帝國的朝陽最新章節列表 >> 晚清財政

晚清財政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25日  作者:無語的命運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無語的命運 | 帝國的朝陽 

在周志純所著的《經濟研究》第259頁,有一組有關晚清政府財政收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的數據。

生產總值

財政收入

比重()

1840年

25.18億兩

0.45億兩

1887年

33.275億兩

0.8427億兩

1894年

42.49億兩

0.813億兩

1903年

58.15億兩

1.0492億兩

69.23億兩

3.0122億兩

資料來源:財政收入書參見《清朝續文獻通考》卷66

由表可知,收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的確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除為4.35外,其余年份均為2左右。在第一章第三節表1-11中,乾隆31年到乾隆55年財政收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在3.2到4.1之間。而上表中只有的比重與乾隆中期大致接近。從這情況看,晚清的稅賦比中總體上將的確是在下降,低于乾隆中后期的水平。

周志純也拿同期的日本政府財政收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作對比。

生產總值

財政收入

比重()

1887年

234百萬日元

82.15百萬日元

1894年

289百萬日元

98.2百萬日元

1903年

1066百萬日元

250.82百萬日元

1883百萬日元

792.43百萬日元

據清朝軍機處檔案記載,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根據1石100斤70公斤計算,而糧食價格以2元人民幣/公斤計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1兩白銀:約值170元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2元

清代國家財政收入最多時要數乾隆時期,每年收入7000萬兩。以后每況愈下,到光緒晚期,每年收入僅1000多萬兩有時甚至還到不了1000萬兩。(2)清末新軍月俸定制為:總統官薪水銀600兩,公費銀1000兩,合計1600兩;統制官薪水銀400兩,公費銀600兩,合計1000兩,統領官薪水銀250兩,公費銀250兩,合計500兩;統帶官薪水銀200兩,公費銀200兩,合計400兩;步工輜管帶官薪水銀100兩,公費銀140兩,合計240兩;馬隊帶隊官薪水銀100兩,公費銀80兩,合計180兩;炮隊帶隊官薪水銀100兩,公費銀160兩,合計260兩;步工輜隊官薪水銀50兩,公費銀10兩,合計60兩;馬隊隊官薪水銀50兩,公費銀8兩,合計58兩;炮隊隊官薪水銀50兩,公費銀14兩,合計**兩;

在光緒十二年(1886)之后的十年間,清廷財政收入始終保持在8000萬兩以上,比嘉道年間的4000余萬兩多了一倍。不僅如此,至光緒三十四年(1908),清政府的歲入突破兩億兩關口,用了五年時間便使規模又擴大了一倍。相較之下,收入規模的擴張速度比前清要快得多。

光、宣時期財政收入一攬表(注:《清史稿》卷一二五,食貨六;劉錦藻撰:《清朝續文獻通考》卷六六,國用考四;卷六七,國用考五;卷六八,國用考六。)

士兵的收入就很難找到了.因為樓主所說的士兵我不知道指的是袁世凱的新兵還是清朝的"旗兵"和"綠營"更是湘軍,淮軍的"勇營"的收入.

當今銀子的價格是1400每公斤,按一公斤32兩的舊制.那么一兩銀子等于現在的47塊錢左右.

如果按現在的.一公斤等于20兩的新制,那么一兩銀子等于現在的70塊錢.

財政收入規模是指財政收入的總體水平,它是衡量國家財力的重要指標。清代的財政收入規模體現出兩種發展傾向:從絕對數額上看,它呈不斷擴大之勢,尤其在晚清出現了急劇膨脹;從收支關系的角度講,**戰爭特別是咸豐之后,由于財政支出的同時擴張,入不敷出的局面日益嚴重,其收入規模又相對顯絀。

清代前期,財政收入總量不斷上升,但增長幅度不大。現將此間清政府的歲入總額列表如下。

表1清代前期財政收入規模簡表(注:何本書:《清代戶部諸關初探》,載《南開學報》1984年第3期;《清史稿》卷一二五,食貨六。)

年代歲入總額(萬兩)

順治九年(1652)2,428

康熙二十四年(1685)3,123

雍正三年(1725)3,585

乾隆十八年(1753)4,069

乾隆三十一年(1766)4,858

乾隆五十六年(1791)4,359

嘉慶十七年(1812)4,013

道光二十一年(1841)4,125

據表1可知,在長達近二百年的時間里,前清財政收入規模由順治初期的2428萬兩增至乾隆中期的4858萬兩,總量增加了一倍,乾隆末年后又略有下降。但是,考慮到順康之際正處經濟恢復的非常時期,這一增長速度又須大打折扣。清初的賦稅政策基本上承襲晚明,加之戰爭造成的經濟衰敝,財政收入總量自然不可能達到應有規模。若以大體相當的經濟發展水平為基點進行考察,雍正以后直至**戰爭之前,清代財政收入規模一直在4000萬兩左右上下波動。同如此漫長的時段相比,這一發展速度可謂緩慢。

**戰爭后十年內,清政府的財政收入維持在三、四千萬兩左右。咸、同年間的收入缺乏史料記載,但其數額當不會增長太多。雖然在此期間產生了厘金這樣的新稅目,但為鎮壓各地起義而導致的軍費開支膨脹部分地消耗了這一收入。因此筆者匡估,這一時期清廷的財政收入大體應在5000-6000萬兩之間。清代財政收入的飛速增長是在光宣之際,茲將此間的收入情況列表如下。(見下頁表2)

由表2數字可以看出,在光緒十二年(1886)之后的十年間,清廷財政收入始終保持在8000萬兩以上,比嘉道年間的4000余萬兩多了一倍。不僅如此,至光緒三十四年(1908),清政府的歲入突破兩億兩關口,用了五年時間便使規模又擴大了一倍。相較之下,收入規模的擴張速度比前清要快得多。

表2光、宣時期財政收入一攬表(注:《清史稿》卷一二五,食貨六;劉錦藻撰:《清朝續文獻通考》卷六六,國用考四;卷六七,國用考五;卷六八,國用考六。)

**戰爭后,中國經濟發生了深刻變化。隨著外國的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原來以個體生產為基礎的自然經濟逐漸走向解體,已有的資本主義萌芽在外國資本的影響和刺激下進行了技術改造,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得以產生并有了初步發展。清政府為“自強”、“求富”,在政策上對工商業發展逐漸由抑禁轉為認可和鼓勵,對于外國先進技術亦主張積極引進。洋務運動期間及以后,西方科學著作不斷被翻譯介紹到中國,實用技術也伴隨著外資的侵入及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源源而來,從而促進了近代工業經濟的發展,提高了經濟效益。就冶鐵工業而言,光緒二十六年(1900),全國生鐵產量25890噸,三十一年(1905)為32313噸,宣統二年(1910)驟增至119396噸(注:杜石然等編:《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下冊,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第283頁。)。這一巨大成就無疑歸功于近代冶鐵技術的傳入與應用。美國學者費維愷認為,“近代前的”經濟擴張是一種“低度開發”,是在落后狀態下的成長;“近代性的”經濟成長則是由于科技不斷進步而形成的(注:(美)費維愷:《清代經濟史與世界經濟史》,載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檔案與歷史研究》上冊,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393-394頁。)。這一觀點比較中肯,也適用于前清與晚清的經濟發展狀況。晚清的經濟發展與技術進步使財政收入因財源擴展而增加,這一點是前清無可比擬的,其財政收入規模也達到了后者難以想象的擴張程度。

直至同治、光緒年間近三十年的恢復,清廷的財政收入才勉強恢復到8000萬兩左右的規模,但刨去各項開支后,每年所剩不過數百萬兩甚至不敷使用,有時甚至要靠短期借債方可度日。據不完全估計,慈禧太后在庚子年前的主政時期,清廷的財稅收入僅占全國gdp的3

1911年前后,全國財政收入接近3億兩(1885年為7700萬兩),其中農業稅增至5000萬兩(1885年為3000萬兩),各種雜稅約4500萬兩,商稅則超過2億兩,成為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

在周志純所著的《經濟研究》第259頁,有一組有關晚清政府財政收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的數據。

為您提供、、、、、等小說在線閱讀!

提供,是非盈利性的站.

版權所有


上一章  |  帝國的朝陽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