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武俠世界第554章 抗蒙保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問道武俠世界 >>問道武俠世界最新章節列表 >> 第554章 抗蒙保民

第554章 抗蒙保民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26日  作者:明道真人  分類: 武俠 | 傳統武俠 | 明道真人 | 問道武俠世界 
»網游小說»»文/明道真人本章字數:4258:

“呵呵!”見到眾人反應,方志興哪還猜不到他們想法。剛才那人所說的盜匪,不過是委婉的說法罷了,言外之意,其實是說自己想要造反。而其他人之所以表示贊同,顯然也是表明不想被自己所用。想到這里,方志興心中原本要說的打算也就咽了下去,說道:“諸位,宋廷已日落西山,非是我等可以挽回,就是想保只怕也保不下了。因此我等以后抗蒙,最重要的不在于保國,而是保民。這抗蒙保國盟,也應改名為抗蒙保民盟。大伙兒若是不想去流求的話,可各回原籍護佑一方百姓,如此也不負一身武藝,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聞言,許多人都是表示贊同。他們中大部分人想的便是回到家鄉,方志興此言正是適合,自然無有異議。見此,方志興又道:“既然結盟,那就應當守望相助,除了郭大俠作為總盟主之外,還應推舉出分盟主,聯絡當地的英雄豪杰。各位可按地域推舉出領頭之人,倘若彼此間有了爭端,也須請總盟主和分盟主調解!”

此議一出,場中氛圍又是熱鬧起來,許多人交頭接耳,商議著此事利弊。雖然有些人心灰意懶,不愿再參加這等會盟,大多數人卻都極為贊同,按地域聚在一起,商議著推舉何人。襄陽城中突圍的、城外接應的武林中人加一塊有一千多人,雖然不是各州府都有,卻可以說是遍布大宋二十四路,每一路中,都能推舉出有威望的分盟主。

聽到“抗蒙保民盟”,郭靖心中也是一震,重新有了目標。他之所以守衛襄陽,為的并非是保衛大宋江山。更多的是保護民眾,只因為大宋是正統,能夠吸引更多的人認同。才同意了以前的“抗蒙保國盟”。如今方志興提起“抗蒙保民盟”,讓他頓時有了正本清源的感覺。人生也有了新的目標。襄陽已破,大宋也不可挽回,但蒙古韃子殺戮甚重,卻還有民眾需要他來解救,此時也不是頹喪之時。

“方兄弟,這‘抗蒙保民盟’,郭某一萬個贊同,只是總盟主之位。郭某卻愧不敢當,還請方兄弟擔此大任!”想到這里,郭靖向方志興道。這些年來發生的事情,讓他徹底認識到自己對于天下大勢的認識遠不如方志興,因此一直想著請方志興出山,領導抗蒙大業。

不過方志興對此,卻是微微一笑。他本來想的計劃比這“抗蒙保民盟”要嚴密的多,但剛才見到眾人反應,卻知道并不可行,因此臨時參照《鹿鼎記》中“鋤奸盟”的構想。提出了這個“抗蒙保民盟”。不過即使如此,他心中卻對這種松散的組織沒抱多大希望,只是想著讓江湖中少些廝殺才提了出來。真正能夠依靠的,還是從襄陽突圍出的精兵還有郭破虜在流求練出的士卒,唯有這些,才是趕走蒙古人的依仗。

“郭兄,這‘抗蒙保民盟’主要在于調解各地豪杰的爭端,需要德高望重之人才行。[77nt.]由你擔任總盟主,那是再合適不過。貧道一心清修,卻是做不來這些事情,你就不要再難為我了!”方志興向郭靖道。說完不待郭靖再勸,向眾人道:“諸位。這‘抗蒙保民盟’,既是要抗蒙保民。那就不能沒有力量。因此貧道提議設立‘鋤奸隊’,由總盟主郭靖統領,用來除去罪大惡極的韃子和漢奸,讓他們知道殘害民眾的下場!”

聞言,眾人頓時大聲叫好,一些不愿去流求也不想回鄉的武林人士,頓時也都找到了去處。他們中許多人都是跟了郭靖幾十年,早已被郭靖折服,即使襄陽城破,也情愿繼續跟著,加入這個鋤奸隊,自是再好不過。

“這是貧道前些年所制的破虜弓,還望郭大俠善用此弓,獵殺韃虜!”說完,方志興從郭破虜手中取過弓箭,遞給了郭靖。郭靖箭術精絕,有著此弓相助,定然能夠在鋤奸時更為順利。相反,郭破虜在流求島上,卻是難有此弓的用武之地,以后再為他制一把也是無妨。

前些日子在襄陽城上,郭靖已用過此弓,自然知道其中厲害。眼見方志興將它從兒子那里拿來給了自己,他心中也是極為心動,不過同樣的,他也知道自己一旦接過此弓,就是答應了出任總盟主之位,心中卻是有些猶疑。

“郭大俠,快接啊!”正遲疑間,一些武林中人催促道。他們中有些是看出了其中含義,有的是純粹附和,不過內心之中,卻大多都是贊同郭靖出任總盟主,這樣也更為熟悉。

眼看群雄連聲催促,方志興、朱子柳等人也是一臉期盼,郭靖心中不由想到了當年襄陽城中重擔在任的感覺,緩緩伸出手來,接過方志興手中的破虜弓,高高舉起,大聲道:“今日我抗蒙保民盟正式成立,諸位今后回到各地,務必要抗擊韃虜、保衛民眾,但有殘害百姓、自相殘殺者,共討之!”

“好”……一眾武林中人聞言,紛紛大聲叫好,又有人道:“郭大俠就任總盟主,大伙兒一萬個贊同,還請任下分盟主,大伙兒群策群力。”一時熱鬧轟轟,紛紛推舉了起來。見此,郭靖也只得和他們商議起來。好在各人都是熟識,相互知根知底,并沒有鬧出什么爭端。

方志興見此,微微一笑,悄悄走出會場。旁邊張君寶看到,也是跟了出去。

“師父,您不是說要成立拳會結民自保嗎?怎么變成了這抗蒙保民盟呢?”張君寶問道。方志興之前謀劃,他也聽說了一些,主要就是糾合各地練習太祖長拳的人組成拳會,組織民眾自保。但臨到頭來,卻成了這抗蒙保民盟,讓張君寶心中頗為不解。從哪方面來看,這個松散的抗蒙保民盟都遠遠不如組成拳會,跟別說以后驅逐韃虜了,即使殺些韃子、救下一些民眾,估計也和以前的行俠仗義沒有多大區別。張君寶實在看不出它有多大作用。

聞言,方志興卻沒有立時給出回答,和張君寶一起緩緩走到海邊。說道:“君寶,剛才那些人的反應你也看到了。可曾明白他們心中的想法?若是我提出成立拳會,讓他們聽命于我,有多少人會答應呢?”

聽到師父所問,張君寶仔細想了一下,遲疑道:“武林中人大多桀驁不馴,很難聽命他人,不過師父救了他們性命,又有郭大俠支持。應該會有一半的人支持吧!”他知道武林中人各有絕活,都是極難收服,因此只是給出了一半這個回答,在他想來,場中一千余人,少說也有五六百會支持師父,絕對可以一用。

“呵呵!一半?”聽到弟子回答,方志興輕笑一聲,說道:“不說一半,能有一成的人就不錯了。剩下的人若是今日不明確反對。也多半是看在我在襄陽突圍時出力的份上,至于以后,那可就不好說了。因此還是讓他們成立抗蒙保民盟。由郭大俠約束著,免得自己起了爭端。至于真的想隨著我們的人,相信他們會去流求的。”

聞言,張君寶驚訝道:“師父,你說的一成也太少了吧?若不是您和黃老前輩出手,襄陽城突圍的人至少也要損失一半,怎么可能只有一成的人支持呢?這……”方志興的論斷,讓他實在有些難以置信。

方志興微微搖頭,說道:“救命之恩?呵呵。以后切莫再提此事。襄陽突圍是眾人合力,我們前去幫助也是理所應當。以后你行走江湖。切不可以他們的救命恩人自居,免得徒惹爭端!”說到這里。他心中不由想起了《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此人在就任明教教主后,極力調解明教和江湖正道的爭端,并在萬安寺救了一眾正道中人,讓他們勉強接納了明教,不再明著與其為敵。但張無忌義父謝遜帶屠龍刀返回中原之事一朝傳來,卻讓這些人頓時拋棄了以往的恩情,前去參加頗有侮辱意味的“屠獅大會”。而在屠獅大會上被蒙古大軍圍困無法下山后,才勉強接受了張無忌的命令,并在打退蒙古人迅速告辭離去。武林中人的秉性,由此可見一般。以往方志興或許還有一絲奢望,但經歷今日之事,卻將這一絲也徹底摒棄,只想著在流求島積蓄力量,用自己傳下的太祖長拳和太祖棒法發動民眾,為驅逐蒙古人做著準備。

雖然對師父所言不太理解,張君寶卻仍是應了下來,不過在他心中,卻想著在大會結束后再去勸說一下那些武林豪杰,看看能不能再拉一些人去流求。抗蒙保民盟除了“鋤奸隊”外,其它的都可以說是空架子,他就不信沒有人看的出來。若是真心抗蒙,聽了他的勸說后,定然會答應前往流求的。

方志興卻是不知道自己弟子所想,不過即使知道了,只怕也會是哂笑一聲。抗蒙保民盟的花架子,估計除了郭靖之外,其他人都是看的清清楚楚。依照如今條件,就是丐幫幫主都難以對本幫的分舵了如指掌,更別說抗蒙保民盟這種更為松散的組織了。一旦分開,眾人除了名義上有著守望相助的責任和發生爭端要接受調解外,其實與散開并無分別,也就鋤奸隊,能夠給郭靖找些事做,并吸收一些真正想要抗蒙之人。

“你回到陸上之后,和過兒一起到各州府看一下太祖長拳和太祖棒法的傳授情況,挑選合適的人送到桃花島。唯有這些人,才是組建拳會、結民自保的力量,那些武林中人,就不要再打擾他們了。”感嘆了一下,方志興又道。這些人固然論起武功、見識可能遠遠不如那些真正的江湖中人,但只要訓練一番,做事卻不會遜色多少。而且更關鍵的是,這些人更容易掌控,也免得以后趕走蒙古人,自己又開始殘殺。元末民軍相互攻伐之事,從現在就要開始防備。

聽到師父吩咐,張君寶點了點頭,應承下來。接著方志興又提點了他一下挑選人的要點,免得送來不合適的人。這件事是方志興構想中的一大關鍵,必須慎之又慎。有了拳會,他和郭破虜等人即使遠在海外,在大陸卻也是有著根基,不至于成為無根浮萍。而且有了這些人在,以后動員民眾遷往流求時,也會更容易些。至于組建拳會是否有造反的嫌疑,他卻也顧不得了,宋朝即將滅亡,蒙古人又忙于征伐,此時正是時機,錯過之后,只怕就更難組建了。

“師父,這把倚天劍,還請你轉交給師姐。”說完這些,張君寶突然取下倚天劍,向方志興道。

見此,方志興心中略感訝異,說道:“倚天劍的事,既然是黃幫主托你轉交,那你就自己還給襄兒了吧,不要辜負了黃幫主的一番期望!”十年前張君寶、郭襄、洪凌波三人北上,最終卻各自分開,中間發生的事情他雖然聽說過一些,卻并不詳細,也不知張君寶和郭襄之間到底發生了何事。當年不但郭靖、黃蓉,就是他和李莫愁也對張君寶和郭襄之事極為看好,如今兩人到了如今這個地步,他心中也頗為惋惜,想著是否還有撮合的可能。黃蓉將倚天劍交給張君寶,這些日子見到郭襄后也一直沒有要回,想必也存了這個心思。

張君寶為人聰慧,自然明白其中含義,沉默一陣,卻仍未收回倚天劍,說道:“師父,弟子一心向道,此事就不要再提了!”內心微微一嘆,徹底抿去了那個明媚的身影。兩人之間,到底為何走到這個地步,他也說不清楚,只能說是有緣無分吧!

“一心向道?一心向道!這樣好啊!這樣好……”方志興喃喃道,說著也不再相勸,伸手接過倚天劍。師徒二人望著遠處不斷有浪濤生滅的大海,一時各自無言。(未完待續)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上一章  |  問道武俠世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