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武俠世界第363章 西行之終(十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問道武俠世界 >>問道武俠世界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3章 西行之終(十八)

第363章 西行之終(十八)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26日  作者:明道真人  分類: 武俠 | 傳統武俠 | 明道真人 | 問道武俠世界 
»網游小說»»文/明道真人本章字數:2500:

“你這迅雷劍似乎和哀牢山三十六劍頗有相似之處,莫非兩者有什么淵源?”何足道正浮想間,忽聽方志興問道。聞言,何足道疑惑道:“哀牢山三十六劍?那是什么劍法?難道和我這迅雷劍真的一樣?”他身在西域,對于其它地方的武功所知不多,更別說哀牢山三十六劍這種西南大理之地的武學了。

方志興兩種劍法都曾見過,覺得極有相似之處,才特意提了出來。看到何足道露出疑惑之色,解釋道:“哀牢山三十六劍是大理故相朱子柳的絕技,施展之時上六劍、下六劍、前六劍、后六劍、左六劍、右六劍,瞬息之間連刺六六三十六劍,可謂是快捷絕倫。與迅雷劍相比雖然聲勢稍小,卻更為凌厲,號稱天下劍法中攻勢凌厲第一。”雖然哀牢山三十六劍包含了上下前后左右六個方向,比之迅雷劍的前后左右多了兩個方向,更是多了兩劍。但依方志興眼光看來,兩者內在卻極為相通,可以說是同出一源。只是迅雷劍法后期注重威勢,哀牢山三十六劍則一直凌厲而已。

眼見何足道對此極為好奇,方志興攝起地上長劍,眨眼間化出一片劍光,瞬息之間,已經仿照哀牢山三十六劍發出了三十六招。這套劍法招式并不復雜,主要在于蓄積內力,出劍快捷絕倫。方志興速度上面一直極快,雖不知哀牢山三十六劍的內力蓄積方法,卻也絲毫不慢。此時他用將出來,這哀牢山三十六劍的凌厲之處毫不下于朱子柳,甚至猶有過之。

何足道見到方志興凌空攝劍,心中驚駭異常,實不知武學之中。還有此等手段。待見他瞬間刺出三十六劍,更是深刻地明白了兩人之間的差距。[77nt.]方志興這一劍只是隨手施為,便毫不下于自己引以為豪的迅雷劍。甚至猶有過之,如此武功。當真讓人絕望。總算何足道心志堅韌,才沒失了信心。

平復心緒后,何足道向方志興道:“這劍法確實和迅雷劍極是相像,不知這位朱相爺是何人,竟有如此劍法?相比是中原劍術名家吧!來日定要會他一會。”他習練迅雷劍已久,自然看得出這哀牢山三十六劍雖然看似招數更雜,卻和迅雷劍如出一轍,兩者之間。實在極為相像,也怪不得方志興會如此說了。

方志興聞言哈哈一笑,說道:“朱師兄雖然劍法不凡,卻更精于筆法,并不經常用劍。特別他在一燈大師門下學到一陽指后,與自身筆法結合,獨創一陽書指,可以說是一大奇功,讓人著實欽佩。如今他正與郭大俠一起守衛襄陽城,在中原也是赫赫有名。若是有意的話,你也可以到襄陽拜訪他。”朱子柳被方志興傳授“得意忘形”的筆法之要后,一陽書指再進一步。真正成為了一套筆法絕學,如今他武功雖然不如五絕這等高手,卻也是少有人及。何足道的劍法雖然可以說是到了化境邊緣,比之卻也有所不及。而論起功力,二十左右的何足道自然更不及年過花甲的朱子柳了。是以方志興對于何足道挑戰朱子柳,也是樂見其成,免得他到了中原沒有碰到高手,起不到磨礪效果。

“姓朱,精通筆法?莫非……莫非是三因觀傳人?”何足道喃喃道。說著又向方志興解釋道:“三因觀是昆侖派旁支。擅長判官筆,曾經興盛一時。后來才沒落消亡。我記得本派留存的三因觀殘籍中好像記載有一位朱姓杰出弟子入了中原,后來也一直沒有回來。難道這位朱相爺是他的后人?”單從劍法、筆法來看,朱子柳卻是像是和三因觀有些淵源。只是三因觀早已消亡,武功、宗譜也散佚不存,卻是難以證實了,何足道所知,也是寥寥無幾。

方志興本來也只是隨口一提,內心其實也并不覺得西南之地的朱子柳會和西域昆侖派有何攙連,但聽到何足道所言,卻是心中一動,想道:“原書中襄陽城破后,朱師兄的后人便在昆侖山中建立了朱武連環莊,莫非他祖上真是來自西域,所以才會回到昆侖?要是這樣的話,也就解釋得通了。”不過這也只是他猜測而已,朱子柳祖上之事方志興并不知曉,也只得將此埋在心里,留待以后再問。而且事情久遠,就是朱子柳真的因此和昆侖派攀上點淵源,雙方的情誼也早就淡了。

兩人又談了一會兒,方志興見何足道對西域之地見識頗豐,又向他詢問了一些西域著名景點,還有靈鷲宮、明教等門派的事情。何足道對此自然一一道來,不過對于一百多年前威震西域的靈鷲宮,他也只是有所耳聞而已,對于明教,那更是幾乎完全不知了,是以方志興也沒有得到更多消息。方志興結合自己在中原得到的消息,心中猜測此時宋朝未滅,明教主力也未來到西域,若是想要見識此時的明教,也只能自己尋找了。而且此時西域正處于白駝山莊消亡后的混亂之時,雖然名義以昆侖派和西域少林為首,兩派卻也都不算強,難以掌控各地,探知各個勢力,或許明教已經來了,而昆侖派未曾得知也是難說。

好在方志興對此也并不太過在意,也并沒有追問。他向何足道大體談了一下中原武林的局勢,勉勵一番,這才下峰而去。

過了幾日,方志興、李莫愁與何足道一起出了昆侖,分赴各地。何足道受方志興指點后,要去中原磨礪一番,并參加君山會武。并且路上還要為青靈子送信,告知華山論劍之事,是以并不耽擱。而方志興雖然在西域并無它事,但好不容易來到一趟,自然要和李莫愁好好游覽一番,然后再回去不遲。

西域地廣人稀,風景也極是壯麗,比之中原另有一番趣味。方志興和李莫愁直游了一個多月,踏遍天池、火焰山等地,這才離了此地,經過西夏故地,一路向東,到五臺山邀請曇華大師。方志興打算在第三次華山論劍時邀請少林寺參加,自然不能避開這位與少林寺方丈天鳴禪師齊名的五臺山佛光寺方丈了,此去五臺山,也好為少林之行打個預熱。(未完待續)

感謝各位書友的訂閱,感謝生命的驚嘆*2、離魂夜、小熊在讀書*3、曲盡源、洪天木等書友的打賞,感謝步行者de幸福、飯屬吾、紫影月魂、星木石、無為堂主、kf_鋒*3、白薔薇花海*4、太乙青玄*2、熊貓用飄柔、大山啊!大山、寶寶貓熊、長空之雁、大林小皆好*2等書友的月票,你們的支持是我寫作的動力!

本書月票、推薦票等數據都處于低谷,不知大家是不是不滿意,如果各位支持的書友有想法的話,可以在書評區提出來,我會盡量改正。

另:本書即將更名為《》,希望各位書友相互轉告,由此帶來的不便,敬請大家諒解!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上一章  |  問道武俠世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