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武俠世界第358章 西行之巍巍昆侖(十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問道武俠世界 >>問道武俠世界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8章 西行之巍巍昆侖(十三)

第358章 西行之巍巍昆侖(十三)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25日  作者:明道真人  分類: 武俠 | 傳統武俠 | 明道真人 | 問道武俠世界 
»網游小說»»文/明道真人本章字數:4747:

周圍眾人聽到方志興的聲音,心頭都是一震,還沒反應過來,便看到方志興的這一劍,頓時被其吸引,心神沉醉其中。靈寶道長等人熟知昆侖派各路劍法,只更覺得此劍之妙,幾乎涵蓋了昆侖劍法的所有招式,心中之震撼,實在無法言說。而李莫愁雖然對昆侖劍法并不熟悉,但她冰玉神功圓滿后,武功已然更上一層,自然更能看出方志興這一招的精妙所在。此時看到,才知道方志興武功之高,已經達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境界,自己也只有用出冰玉神掌,才可能勉強一搏。但這一招不過是方志興隨意而發,如此看來,兩人之差距,可以說是顯而易見。

想到這里,李莫愁心中不由黯然,知道自己和方志興之間,武功上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大了。此次若非自己有所突破,只怕連這一劍也看不懂了,到了那時,兩人之間又如何能夠交流武學?這感覺她以前也有,卻從沒有此次這么強烈。經此一番,李莫愁功力突破的喜悅慢慢放下,又自奮發努力

要說方志興這一劍,自然不是涵蓋了昆侖派的所有劍法招式,甚至可以說并非完全是由昆侖劍法而來。他所見過的昆侖派劍法不過何足道所用的那數十招,又不過片刻,哪里能這么快就創出包羅昆侖劍法的劍招。靈寶道長等人之所以如此認為,實是因為這一招蘊含了昆侖山的意蘊所在,和昆侖派的劍法練到最高境界后并無不同,所以才產生了如此錯覺。等到他們清醒過來,定然能發現其中不同。

方志興能夠這么快的領悟昆侖之意,也是和當日和薩迦班智達精神交鋒有關。兩人交鋒雖然不過短短一瞬,卻讓方志興收獲極大。摸索之下,明白了許多精神上的妙用。這些日子他心神越發活潑,各種有關天地、自然、人等方面的感悟也是紛至杳來。又因為多在昆侖山行走,對昆侖山勢可以說是最有體悟。不知不覺間,便領悟了昆侖山的巍峨之意,用劍法演化出來。而這一劍的招式,除了剛才見到何足道用出的昆侖劍法外,主要還是取衡山五神劍的“天柱云氣”一式,只是由縹緲奇詭轉化為了昆侖山的巍峨浩大,才會誕生的如此之快。

旁觀眾人的驚嘆不必多說,場中何足道直面這一招。感受更是深刻。他自幼練習昆侖劍法,自然看得出方志興這一劍的妙處,只覺得眼前驟然一亮,似乎看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劍法境界。與此相比,自己平日覺得已經練會的昆侖劍法著實可以說是不值一提,而自創的“雨打飛花劍法”,也顯得招式太繁、威力不足,若是以此招架,只怕真會如飛花遇暴雨一般,迅速凋零……他天資不凡。瞬息之間,腦海中已經想起了十數套劍法中的招式,卻覺得自己傾盡所學劍法。也實在難以擋住這一招。想到這里,心中不由大為沮喪。

“何兄弟,承讓了!”何足道正思索間,突聽方志興說道,回過神來,怔怔地看著落在胸前的長劍,才知道自己不知不覺間,已然被對方所制,自己卻沒有絲毫發覺。如此一來,當真是完敗于對方之手。不過對于這點。何足道心中卻沒有絲毫失落,反而覺得理所應當。能敗在神妙劍法之下,也算是一種榮幸吧!

方志興這一招也只是信手使來,沒料到竟然發揮的這么好,心中也極為滿意。nt千说网他收起長劍,心中暗暗思忖:“我已經從山勢中化出磐石印用于守御,如今又領悟了昆侖之意,當能化出昆侖印,這樣一攻一守,總算是圓滿了。”磐石印是他又去海中練功時,由磐石式領悟而來,專一用于守御,威力極為不凡。

正浮想間,方志興突聽何足道朗聲道:“小子狂妄,不知天高地厚,今日幸得前輩指點。它日若有所進,定會找前輩請益!”而后深深一揖,向方志興拜了下來。他語氣清朗,光明磊落,雖然話中還有以后找回場子的意思,卻讓人難以生出惡感。

方志興對于他話中的狂傲也不以為怪,反而有些喜悅,心中暗暗點頭。這何足道沒因為見了自己這一招就失去信心,反而還能鼓起勇氣說要以后挑戰,如此心氣,當真不愧為自己看重之人。見他躬身行禮,隨手拂袖,蕩起一陣氣流,然后向何足道道:“‘前輩’之稱,萬不敢當,你我平輩論交即可!”青靈子雖然輩分不如丘處機、郝大通等人,卻也可比全真教三代弟子,何足道是他的師弟,自然能和方志興平輩論交。

何足道正躬身行禮,突然感受到一股柔和的氣流迎面而來,欲要化去,卻又感覺無從與抗,只得順著站起身來,心中對方志興更是佩服。經過這一手,他已經知道方志興不但劍法遠勝于己,內功之高,也是匪夷所思,恭敬說道:“‘學無先后,達者為先’,方道長武功見識遠勝于我,自然當得起前輩之稱!”

方志興對稱呼并不在意,見何足道如此誠懇,也就不再爭辯。而那邊靈寶道長等人這時也清醒過來,上前說道:“方道長遠道而來,還請留幾日,讓我昆侖派招待一番!”他見到方志興那一劍,心神為之所奪,內心之激動,更是無法言說。方志興那一劍雖然和昆侖劍法有許多不同,卻又可以說是道盡了昆侖劍法精義,如此武功,當真匪夷所思。若是昆侖派能夠學到這一式,以后發揚光大可就要容易許多了。靈寶道長自幼就生活就在昆侖派中,又年紀輕輕便實際執掌昆侖派門戶,一直想的也是如何將昆侖派發揚光大,如今眼看有了機緣,自然不愿錯過。

昆侖派其他人聽到靈寶道長所言,也紛紛想到了這點,同樣上前邀請方志興,神情頗為激動。方志興看他們神色,也大略猜到了這些人的用意,卻又并不在意。這一招本就是他隨手創來。若是昆侖派付出足夠的代價,傳給他們也未嘗不可。何況此次前來昆侖派,方志興還有不少消息需要打探。或許還有借助昆侖派之處,因此并不推辭。隨他們進入派中。

天色已晚,方志興便在昆侖派住了下來,他藝高人膽大,又是光明正大前來拜山,自然不擔心昆侖派敢于暗害自己,因此大大方方地在昆侖派中歇息。而且這次出行,他和李莫愁在青藏待了月余,一路上頗為艱苦。也需要修整一番,調養身心。

次日,方志興再次見到靈寶道長等人,便詢問起白駝山莊所在和歐陽鋒的蹤跡。靈寶道長回想一番,說道:“白駝山莊就在昆侖山中,距此倒是不遠,但此莊二十多年前已經被毀,如今已毫無人煙,前輩即使去了,也難以有什么發現。至于西毒歐陽鋒前輩。晚輩雖然聽說過他的名號,卻實在沒聽到過消息,他老人家如今還在人世嗎?”說著又歉然道:“我昆侖派雖然傳承久遠。但如今卻并不算強,這些消息也是在附近搜集而來,前輩若要想要打探歐陽前輩消息的話,本派這就派人到它處去問。”

方志興想到在昆侖派中所見,知道靈寶道長說的確實是實話。昆侖派傳承雖久,但此時的確算不上強,就他所見來開,昆侖派各輩弟子加起來,也不過數十人而已。論起實力、地位,連全真教的一脈也有所不如。當真是極為沒落。想到這里,他向靈寶道長說道:“那倒不必。我此來也不是一定要見到歐陽前輩,只是邀請他而已。麻煩昆侖派公開傳話,說楊過八月時在洞庭湖赤霞山莊大婚,還有第三次華山論劍,如此這番即可,這點應該能做到吧?”歐陽鋒參加過兩次華山論劍,又對天下第一極為熱切,只要還活著聽到此事,定然會前去參與,因此方志興也并不擔心。但對于他是否會參與楊過大婚,那就不太確定了,想到這里,方志興也不由心中一嘆,暗道一聲冤孽。

靈寶道長剛才雖然說出了提議,但要說讓昆侖派真的大肆派人尋找歐陽鋒,卻還是有些忐忑的。不說需要多少人力,就是萬一引來歐陽鋒的誤解,也不是昆侖派所能承受的。畢竟白駝山莊當年威震西域,昆侖派可是遠遠不如,即使如今白駝山莊已毀,但有歐陽鋒在,外人也不敢稍有輕視。他聽到方志興所說,心中一松,說道:“這點不難,我昆侖派有不少先輩的后人散落西域各地,讓他們傳話的話,定然能讓整個西域都知道,還請方道長放心!”昆侖派立派數百年,著實有不少分支,還有許多前輩的后代在各地散居,那些人雖然不見得聽從昆侖派吩咐,但只讓他們傳個話,料來還是不難的,靈寶道長做為事實上的昆侖派掌門,自然有此信心。

方志興點了點頭,向靈寶道長說道:“如此就麻煩道長了!我此番前來西域,主要就是為了邀請歐陽前輩和青靈道長參與次華山論劍,沒想到兩位都沒遇到,當真是遺憾之至。唉!此番回去,也不知何時才能再來了!”說著他長嘆口氣,顯然是心中頗為感嘆。

靈寶道長兩次聽到第三次華山論劍,心中好奇不已,向方志興問道:“第三次華山論劍?莫非是道長主持嗎?貧道還是初次聽聞,不知道友能否詳說一下?”第一次華山論劍便是全真教祖師王重陽召集舉行的,第二次華山論劍參與者寥寥,而且影響不大,外人也不知詳情。方志興是王重陽的徒孫,此次又特意奔走西域,想來第三次華山論劍不是他召集主持,也是脫不了關系。想到方志興昨日展現的劍法,靈寶道長心中暗暗肯定了自己的推測:“如此武功,只怕當年的中神通也不過如此吧!”他雖然沒見過五絕,但作為大派傳承人,對于武功境界也大致知道一些,知道方志興如此武功,已經可以說是達到了人間巔峰,再往上去,就不是用凡俗武學所能形容的了。當世之中,五絕大概也就是如此境界吧!

方志興聽靈寶道長詢問,大致談了一下華山論劍之事,又提起了君山會武。靈寶道長聽到方志興竟有如此宏大的計劃,心中也是熱血沸騰,恨不得要去參與兩大盛會,一展平生所學。不過他到底是昆侖掌門,又自知自己武功雖然在西域可稱不凡,但要放到中原,卻也不過是尚可而已,只怕君山會武便難以出頭,更別說受邀參與華山論劍了。想到這里,他不由嘆道:“如此盛會,貧道卻是無緣嘍!”昆侖地處西陲,離洞庭湖君山頗為遙遠,多有不便,靈寶道長既然猜得到自己參與的結果,在肩負門派重任的情況下,自然不會去了,因此也只能徒自感慨。

“道友不方便去的話,卻也可以派出代表,我看何兄弟的武功就很不錯,就是放到中原,也可以說是年輕一輩的佼佼者。若是他能取得華山論劍資格,和青靈道長一起參加第三次華山論劍,那可當真是一大美談。”方志興聽到靈寶道長感嘆,笑道。他有心讓何足道到中原經受磨礪,以后更好進步,因此便乘機提出此議。

聽到方志興的提議,靈寶道長也是極為心動,若是何足道真的和青靈子一起參與華山論劍,昆侖派可就當真是揚名中原了。不過他心中還是猶疑,說道:“何師弟的武功,真的能夠奪取華山論劍資格嗎?而且他被人妄加稱號,到了中原會不會有什么妨礙?萬一有什么事情,那可就麻煩了!”對于何足道被人稱作“昆侖三圣”之事,靈寶道長早知其中不妥,但何足道為此特意改名,顯然認了下來。這樣一來,他也不好多說。只是如今方志興提議讓何足道入中原,靈寶道長當然極為擔心。不說萬一哪個前輩看何足道的名號不順眼,可能會隨手教訓一番,就是這“昆侖三圣”的名號傳出去,何足道可就免不了一路爭斗了,而且連帶起來,昆侖派的形象也會大懷。是以靈寶道長雖然知道何足道的武功比自己等人都要高,卻也想著等何足道武功更上一層后,再讓他去中原揚名。畢竟如今何足道與真正的高手比起來,還是弱小的很,昨日何足道和方志興的比試,便是明證。

方志興知道他的擔心,但卻認為何足道此時正處于武功即將定型階段,如今若不去中原磨礪,只怕以后再去也難以改正了,因此思索一番,向靈寶道長說道:“何兄弟號稱‘昆侖三圣’,琴、棋我沒有見過,不敢妄言。但這‘劍圣’二字,他卻著實還當不得。你向何兄弟說我把他的稱號改為‘昆侖劍客’,看他如何回應?若是他應下的話,就讓他去中原吧!”有方志興此話作保,以后即使何足道被人挖出“昆侖三圣”的名號,也并無大礙了。畢竟武功明顯高于何足道的高手,不是和方志興有些交情,便聽說過他的名號,知道方志興為何足道特意取的稱號后,自然不會對何足道多加為難。而普通的武林中人,即使心中不爽,也難以奈何得了何足道。這樣一來,他行走中原也就大有保障了。至于何足道會不會同意這個稱號,方志興并不擔心,只要他還沒有自大成狂,那是定然會應下的。(未完待續)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上一章  |  問道武俠世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