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第517章 魯陽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返大隋 >>重返大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17章 魯陽關

第517章 魯陽關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26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木子藍色 | 重返大隋 

“是。△”麥鐵杖高聲應答,“將軍,干脆讓某親自前往魯陽關迎接太子殿下到來。”

“也好,你帶兩團人馬前去吧,錢將軍和孟將軍一起前往,魯陽關很重要,我擔心楊秀會派兵去搶奪。”郭臻想了想,最后還是覺得增派五百人馬為上。

“是。”錢士雄與孟金叉聞令一起大聲應道,然后三人一起大步下城樓。

到的城樓之下,麥鐵杖對兩人道,“點齊兩團人馬,我們趕往魯陽關,去守住關隘,迎接太子。”

魯陽關在魯山與南召之間的一個南北走向的斷裂大峽谷中,號稱長城百關之,自古是車馬古道,又因民間曾有烏鴉三次為劉秀引路通過魯陽關的傳說,而有三鴉路之名。此關為重要的車馬通道,是從巴蜀以及荊湖通往洛陽一道的要道。

“楊秀已經出了武關,正直逼而來,咱們這時不是更應當留在南陽城中,守御城池嗎?”錢士雄疑惑問道。

“就你懂的多。”麥鐵杖哼了一聲,“南陽城中不過兵五千,可你知道楊秀帶了多少兵前來?光憑我們肯定守不住南陽城,既然如此,那就得指望皇太子的兵馬來援。若是讓楊秀派兵搶了魯陽關,到時我們就孤立無援,更是死路一條。現在分兵守住魯陽關,郭將軍憑城堅守個幾日總不成問題,只要太子兵一到,咱們就無憂了。快去召集兵馬吧,咱們得立即起程。”

錢士雄連忙點頭,“是。”回頭。卻現孟金叉已經早一步離開去召集兵馬了,當下連忙快步趕上去。

三人在城下迅整隊。兩團一千兵馬,清點之后。立即兵出北門。

一千兵馬都是步兵,沒有馬,只擁有一百頭騾子,用以馱運糧食和一些裝備。近三百里的路程,就算急行軍,也需要兩天左右。而武關距離南陽城,不過五百里。雖然武關離魯陽關更遠些,但楊秀肯定有騎兵,如果他派出精銳騎兵前往魯陽。說不定他們還會晚到。

錢士雄路上笑著對麥鐵杖道,“太子肯定會派前鋒騎兵先行南下的,太子騎兵最多,據說他們的騎兵都是一人三馬,就連普通的步軍,也都有馬呢,不是普通的矮小馬,而是一水的塞上大馬。甚至若是大路行軍,還有大馬車坐呢。真有豪華啊。你看咱們,一千人馬,除了幾個軍官有馬,其余的都得靠兩個腳底板。三百里路,咱們一天行軍百里如何?”

麥鐵杖卻沒有那樣的輕松,沉聲道。“我們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別人身上,若是太子的前鋒沒及時趕到呢。若因此讓楊秀的兵馬搶奪了魯陽關,你知道會有多么嚴重的后果嗎?打仗不是兒戲。我們必須得慎重。三百里路,必須兩天之內趕到。我們現在只有一千人馬,還有一百頭騾子運輜重,走的是平原大道,一天就算走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里都是正常。咱們又不是大軍行進,攜帶著大量糧草輜重,怎么還要求一天只走百里?別只顧著貪那點輕松,你有沒有想過,萬一我們在半路上被楊秀的兵馬趕上,會生什么樣的結果?在這樣的平原上遭遇敵人騎兵,哪怕就是來個二三百騎,我們也會死無葬身之地。因此,不管是出于何種目的,我們都應當盡快趕到魯陽關。”

“唉,我覺得你們都是多操了心,要我說,這仗根本沒什么可擔憂的。待太子兵馬一到,我敢說關中軍立即就要崩潰。楊秀現在不過是垂死的掙扎罷了,可又能掙扎出什么花來。當今天下,皇太子深得人心民望,楊秀則是弒君篡位,各種不得人心,況且,皇太子已經擁有天下大半地區,楊秀不過守著關中那一丁點地方而已。再說了,皇太子統兵打仗,你聽說過有輸的時候嗎?連楊素都已經歸順朝廷,楊秀還拿什么爭。”孟金叉大大咧咧的搖了搖頭,滿不在意的說道。

麥鐵杖頓時有種說不出反駁之語的感覺,這讓他想到了當年的南陳。十年前,隋兵攻打南陳,當時南陳上下也都以為,這不過又是一次南北交兵罷了,最終,南陳將憑長江天塹擋住隋人的進攻,結果呢,誰都沒有預料的到的是,隋朝居然只用了短短時間就攻破了都城建康,近而整個江東紛紛歸降,直接崩潰滅亡了。麥鐵杖是江南始興人,早年曾經陳后主打過傘。因為勇猛而又有膂力,能日行五百里,跑起來可以趕上奔馬,又粗獷放蕩且好酒,喜歡結交朋友重信義,平時以捕魚打獵為生,不置產業。后人跟人合伙做賊,被抓,從此成了官奴,專們給陳后主打傘。雖然轉行給皇帝干活,可那時麥鐵杖卻依然暗中操持舊業。每天陳后主退朝后,他還要步行一百多里,夜間跑到南徐州去打劫偷盜,次日早晨又趕回建康,依舊為后主撐傘。這樣干了十幾票后,有人認出了他,狀告到陳后主那里,當時朝廷許多官員都說每天早上都能看到麥鐵杖,不相信他能跑到南徐州去做賊。結果最后尚書蔡徽挖了個坑,用百金懸賞,招募人送詔書給南徐州刺史,結果麥鐵杖立即上當了,高興的出來應招,揣著詔書而去,第二天早上及時回奏。結果陳后主給徐州刺史的詔書上其實就是讓他證明麥鐵杖到了徐州,然后回復成書再交給麥鐵杖帶回給后主。因此后主一看書,就知道麥鐵杖確實能跑,也確實是那個做賊的家伙。不過陳后主卻并沒有處置他,只是警告他一番后,憐惜他勇猛敏捷,就讓他回老家去了。

回到老家后,麥鐵杖很快加入到了隋軍中,并在陳滅后隋楊素鎮壓江南的叛亂。在楊素軍中,麥鐵杖也是屢立軍功,當時和另一江南投軍的來護兒并稱勇名。有一次,楊素派麥鐵杖去江南偵察,麥鐵杖頭戴草把,在夜間浮水過江,全部弄清賊營情況后回報楊素。后來又再次到賊營窺探,被賊兵捉住,賊帥李棱派三十個軍士押送他,綁著準備送給高智慧。押到肻亭,軍士們吃飯休息,可憐他餓,解開綁著的手讓他吃飯。麥鐵杖奪取軍士的刀,亂砍押送的軍士,直到殺盡為止,然后一一割下他們的鼻子,懷揣而歸,楊素十分驚奇。后來論功行賞,卻沒有麥鐵杖,碰上楊素坐驛車回京都,鐵杖徒步追隨楊素,每夜同宿一店。楊素現麥鐵杖時才明白麥鐵杖的用心,特地向隋文帝請奏授鐵杖為儀同三司。但因麥鐵杖不識字,放回鄉里。楊廣欣賞鐵杖勇猛,在開皇十六年,又征召麥鐵杖到揚州,任命他為車騎將軍。

回憶起自己的大半生,麥鐵杖也不盡感慨。想想當初楊素軍中的兩員江東小將,一個來護兒一個麥鐵杖,兩人都是隋滅陳時投軍,都驍勇能戰。可兩人的境遇卻大不相同,來護兒因為是名門之后,立功后很快得到重用,不斷高升,去年已經是建州總管,進位柱國,加封永寧郡公,如今聽說歸附了洛陽朝廷之后,更是被新加封為福建省都指揮使,統領一省軍事。就連他的第六子來整,小小年紀,只因為去年路上遇到太子,救過太子一回,然后便與太子結義,一起北上懷荒,如今更是已經封侯拜上將軍,有了元帥武階。而自己呢,當年立那么大功,甚至就因為曾經做過賊連功都不敘,最后好不容易才靠楊素請奏才封了個散官,最后還因不識字又給放回老家了。如今再出來,卻也不過是一個車騎將軍。

原本楊廣是一個不錯的主公,待自己很好,如果他不是突然被弒,也許自己能更得重用吧。

一路上,麥鐵杖始終緊繃著臉,眉頭緊皺。

雖然說他出道時間很長,甚至十年前就已經為隋朝效力了,可實際上,他雖有一副粗獷的外表,但他今年不過二十六歲,還不到而立之年。說來這個年紀已經有一個車騎將軍的從五品職,也不算低了。但在兩度在家鄉賦閑的那段時間里,他覺得自己很難再忍受那種清閑,他更渴望的還是戰場,出死入死,縱橫馳騁,那種以刀槍博功名的日子。自己并還沒有老,更不甘于就此沉寂。也許這次是一個機會,跟隨皇太子,為他披荊斬刺,沖鋒陷陣,博一個封爵。

自己這一生有遇到過兩個賞識他的人,第一個是楊素,第二個是楊廣。現在,他對于即將南下的太子楊林,心里充滿著巨大的期盼,也許,楊林能成為第三個賞識自己的人。

“都打起精神來,加快度行軍!”麥鐵杖大聲喊道。一天行進一百五十里,他真不覺得有什么困難。畢竟這是輕裝前進,又是在平原大道上行軍,還有騾馬馱輜重。想他當初,一個晚上可以來回二百里,還要干幾票買賣,跑的比馬一樣快。(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重返大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