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第501章 趁火打劫的高句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返大隋 >>重返大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01章 趁火打劫的高句麗

第501章 趁火打劫的高句麗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26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木子藍色 | 重返大隋 

頒下這樣的詔令,易風也是苦思良久的,所謂人心,不就是這樣來的,百姓有了實惠,生活能過的好,自然也就擁戴你了。¢£而且授勛均田,移民充邊,這不僅僅是拿田賞賜,而是通過這樣的政令,合理的再分配,既解決了社會矛盾,又能增強朝廷的實力,增強對邊關的控制。開拓進取,正是漢民族不斷以來的風格,以漢文化海納百川的特性,不斷的開拓邊疆,同化一個個又一個的胡夷部族,把他們改造同化為漢民族一員。

一個授勛,收買無數將士,一個移民授田令,同時也將贏得無數百姓農夫們的擁戴,這就是易風追求的。要富強民族,不能以百姓沉痛為代價。就如歷史上的楊廣,易風其實覺得他是個不錯的皇帝,勤奮,有理想,可他做的事情,雖然曾經讓大隋威加宇內,成為天朝上國,可卻讓國強了,百姓窮了,結果就是宇內沸騰,庶民爭相造反。

高颎對于太子再次繞過他,直接擬詔宣示這種方式很惱火。

可當他仔細的聽過兩道詔令之后,卻沉默了。想要反駁,那就是跟數十萬將士,千萬百姓做對。太子的這兩道詔書,確實是收買人心之舉,可百姓管那么多,能收到實惠就是好的,他們就會擁戴,就會高興。就好比當年楊堅篡周,同樣得天下不正,上位后還把宇文氏殺了,可就因為他之后頒行的那些政策,對天下百姓是好的,是有利的。那些被楊堅篡位的北周百姓,被楊堅滅掉的南陳百姓。被隋朝吞并的西梁百姓,他們很快的就接受了。甚至全力擁戴起楊堅,稱他為圣明天子。

明知不可為而為,這非智者所為。盡管心里極為不高興,可最后高颎還是忍了。

太子行事,太厲害了,總是能掏出這樣厲害的殺招,行事總是出其不意,而且還總是毫無破綻。

其實易風還有一個大招,是專門用來拉攏天下讀書人的。就是推廣科舉。雖然后世人都知道,科舉的推廣對士族豪門打壓很大,結束了他們的政治壟斷特權,讓平民百姓也有機會進入官場,進入仕途。可那不過是后來的事情,其實在這個時代,出身于非貴族豪強地主的讀書人,真的很少,少之又少。就算易風現在推行科舉。那么得益最大的依然是那些壟斷著經學的士族豪門,中小地主階級只能算是沾點光,有條縫讓他們擠進去,而普通的百姓。他們書都讀不起,紙墨都買不起,又哪有機會科舉。有機會取得好成績?

因此易風相信,推出科舉。并不一定就會立即取得所有世族豪門的堅決反對。畢竟歷史明證,在真正開始科舉的唐代中期。壟斷了科舉的,其實正是那些世族豪門。

不過易風也不打算太急,等到了洛陽之后,再慢慢來也不及。阻力肯定還是有的,關鍵還看如何運行。

當日酒宴過后,易風親自在太原城郊舉行了盛大的授勛儀式。

所有獲勛者,都得到了一枚勛章和一把勛刀,以及一枚勛官授書。

易風親自從數萬獲勛者中挑選了一百名功勛著著者,高級將領以及小兵都有,但都表現極為出色。易風親自給他們授勛,當著當日參加這個儀式的過二十萬人的觀注下,為他們授勛。獲得易風親自授勛這一百人都不由的極為激動,如李靖這員大將還好些,畢竟貴族出身,又在朝中當過官,在邊關又打了這么多漂亮的仗,面對易風親切微笑的拍他肩膀時,他也只是微笑著回答。而當易風將一把騎兵刀式樣的勛刀交到一個普通士兵手里的時候,那個黑壯的厚子激動的淚水嘩嘩的,謝恩的時候聲音都哽咽了。對于出身于山地獵戶的他來說,皇太子那就是高高在上,云端里神仙一般的人物啊。皇權天威對于他們這些山野小民來說,真正的是不敢仰望。而現在皇太子不但親自站在他面前,還授他勛刀和勛階三轉,特賜勛章,這份榮耀,簡直就是光宗耀祖,祖宗墳上冒青煙了。

對于這個激動的難以克制的黑漢子,易風始終微笑著,還特意多停留了一會,拍他的肩膀,溫言贊賞著他,最后,易風甚至當眾宣布,將這名在戰場上用一桿旗槍和一把橫刀殺死了七名突厥兵的小小大頭兵,破格選入北衙親勛翊衛中做為一員八品勛衛侍衛。這個任命讓當場的觀禮將士們激動的妒忌羨慕恨,那個黑漢子更是激動的跪在地上不肯起來,不停的磕頭。參戰前,他只是一個小小的河東府兵,如今卻一下子成了八品官,甚至成為了皇太子的近身侍衛,這是何等的榮耀啊。原本只有品官子弟才能擔任的勛衛,皇太子居然授予了他。

高颎一直坐在臺上,觀看著皇太子的那一番番表演。是的,高颎認為皇太子的這些行為都只是在表演,在做戲。可不得不承認,皇太子很會演,以前他覺得晉王會演戲,可如今看來,青出于藍啊,這位楊廣的私生子,比楊廣會演戲的多。看看現在,皇太子不過是微笑,拍拍受勛者肩膀,再說些贊賞的話,或者破格提拔封個小官,立即就能贏得臺上受勛者的感激涕零,甚至連臺下的那些將士也個個熱血沸騰,把自己當成了臺上的人。

了得啊,厲害啊。高颎跟皇太子接觸的時間越長,就越不得在心里承認,太子確實厲害。想起這些天太子接二連三的動作,自己吃的那些憋,他都不由的覺得輸的不冤。

那場熱鬧的授勛過后,賀若弼正式誓師帥軍南下,其余的南衙軍也開始6續領了豐厚的賞賜開始興高采烈的扛著包裹成群結隊的返鄉,民夫們也得了許多賞賜,高興的回家了。

太原一下子散了幾十萬人。

北衙軍這時也已經打點好行裝,開始6續南下,去接收關東各州。

“殿下,遼西急報。”李密腳步匆匆的進來稟報。易風正在看書,對他點了點頭,示意他坐下說。

“營州總管韋世沖拒絕詔令,拒不離開營州,而且,韋沖還勾結了高句麗,正引高句麗王兵。”

易風放下書,“韋世沖好大的膽子,看來他是堅決站到楊廣那邊去了,高句麗兵了嗎?”

“據監察院傳回的消息,高句麗王高元親率步騎八萬,已經越過了遼河,進入了遼西營州。”

易風重重一拳砸在書桌上,這算是他預料之外的事情了。他有心防著韋世沖,沒想到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還是生了,而且比想象中的還要糟糕。韋世沖不但拒絕聽詔,不肯離開營州,居然還勾結了外族。高元,去年犯境,引得楊堅派三十萬大軍征討,結果因為準備不足,征遼軍還沒有與高句麗開戰就敗了。可就算如此,高元看到隋朝真的派大軍東征,還是嚇的要死,最后不得不上書自稱遼東糞土臣元,稱臣請罪。沒想到,這才過了多久,高元居然就又如此膽大起來了。竟然想趁著中原內亂之時,來混水摸魚。

真是該死。

“立即傳令羅藝、房喬,讓他們暫時退回來,先守住渝關,不要讓叛軍踏入關內。朝廷會立即調派兵馬前往討賊。”易風立即做了決斷,原本以為有羅藝和房喬兩人就足夠了,可現在高句麗兵八萬囂張渡過遼河,羅藝和房喬兩個就不夠看了,若是他們繼續守著先前的命令東進,搞不好就得丟了性命。現在當務之急已經不是拿下營州,而是得先守住山海關,此時則稱渝關的關城,不能讓他們攻入河北平原。

“調何人前去御敵?”李密問。

“讓李靖去吧。”易風想了想,最后還是覺得李靖最可靠一些,“讓翰林院擬詔,調太子左虞侯率、北衙左神威衛上將軍李靖為東征行營元帥,調楊義臣、李淵分任東征軍行軍長史和行軍司馬,從北衙、邊衙抽調十萬兵馬,另外傳詔三蕃,讓他們配合出兵,共討遼西叛逆。”

詔令出之后,高颎與韓僧壽趕來面見易風。

“殿下,聽說營州韋沖勾結高句麗,高句麗王高元率八萬步騎已經越過了遼河?”

“嗯,我已經派李靖為元帥,調集北衙、邊衙十萬步騎平叛。”

“殿下,老臣以為高句麗來者不善啊,切不可大意輕敵,當此之時,后方絕不能有閃失,不如立即征召南衙兵馬集結,早做準備。”高颎道。

易風搖了搖頭,“區區高句麗八萬人馬,還不至于如此。雖然去年東征失敗,但并非因為高句麗有多強,只不過當時準備不足而已。況且這回是高句麗來犯,是在我大隋的疆土上作戰,有本土優勢。有李靖和十萬兵馬足矣,何況我還向三蕃傳令,讓他們出兵配合。”

韓僧壽出言道,“臣請求往遼西抵御高句麗。”

“殺招焉用牛刀,你是朝廷的樞密副使,如今賀若副使領兵南下,朝中正需要你這樣的老帥鎮守。朝廷馬上要移往洛陽,調度方面還需要你多出力呢。”易風輕輕幾句話拒絕了韓僧壽的要求。

高句麗的出兵雖然出于預料之外,但易風并不打算改變計劃。

“三日后,照計劃移師洛陽!”(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重返大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