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第417章 一眼看上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返大隋 >>重返大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7章 一眼看上了

第417章 一眼看上了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26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木子藍色 | 重返大隋 
正文正文

楊雄卻并不知道這些,還以為太孫殿下也好賞些景致。¥f,他雖然是東路軍副帥,又親自統領著一萬皇帝調派的精兵,包括一千重騎。不過昨天晚上天門關內究竟發生了什么,他并不清楚。當時易風讓他留在城外統領軍隊,他也沒在意,一個殿下也只是要去查驗天門關鎮戍兵剿拿的黑山賊而已。因此,當今天易風說要返回太原,改道的時候,楊雄真沒有想到其它。因此此時,他是真正的不知道,易風現在重返太原,其實是要來干仗的,他也不知道,在對面的另一邊橋頭堡里,王頍等一眾楊諒心腹,也已經在猜疑不決的等待著一面也在秘密調動兵馬,無形有殺機在彌漫。

“郡王對于太原城很是了解嘛。”易風笑道。

“誰又能不了解太原呢,這可是我大隋天下第二城,魏晉以來,一度曾是北方甚至整個天下的最重要之所在。就說這并州府太原城,實際上有東西中三座城,而其中又以殿下面前的這座緊鄰汾水的西城最為龐大。這里曾是晉陽古城,最古老的歷史能追溯到春秋時代,相傳為董安于所建。《史記》中說:“伯攻趙襄子于晉陽,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即是指此。”一談起這座北方重鎮名城,楊雄可謂是如數家珍,當年他為大隋征戰沙場的時候,也曾經在太原駐守過,因此重新回到這里。對于已經在京師清閑多年的他來說,意義很大。這里有他的年輕,有他的激昂。有他的熱血戰場。

他神情興奮,“秦漢魏晉時期的太原,基本上是保持了晉陽古城初建時的規模,但在戰火中遭到多次破壞。北齊之時,文宣帝在董安于所建晉陽古城上建造了大明宮,后擴建為城,因稱之為大明城。城高四丈,周回四里。后來又在大明城北新建一城,東魏孝靜帝于此置晉陽宮。后來將之擴為晉陽城,陛下即位后,改為新城,并將晉陽宮城加以擴建,達到周回七里墻高四丈的規模。十六年,又建有一座倉城,東面與新城相連,此倉城高四丈,周圍八里。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一個三連環城,并且漢王就任并州總管后,又于三城外增筑外城墻,將三城包入其中。稱為并州府城,百姓也將此稱為西城。”

這么三座連城合筑之后,還只是太原的西城而已。并非就是太原三連城。事實上,太原三連城指的是西城中城東城三連城。而眼前的這三連城。只是西城內的三連城。

易風感嘆連連,比起長安城那種方方正正、里坊分明的都城。太原城這種環套城的連環城,無疑在軍事防御上更加上乘。

太原的中、東二城,也是在隋立國之后修建,東城是在立國不久后,為應對突厥的威脅,當時晉王為并州總管,而實際上衛王楊爽代理總管,期間,衛王楊爽于開皇二年在晉河西岸增筑東城,第二年即將太原縣衙移于此。開皇十三年,秦王楊俊坐鎮并州時期,又因汾東地多堿鹵并不堪食,而特架汾引晉水入東城引甘民食,稱為晉渠。然后到了后來楊廣再次任并州總管時,跨汾筑中城,連接東西二城。至此,太原西東中三城結為一體的建筑格局形成。

如今整個太原城的建筑規模,汾河當中,汾河西為西城,東岸為東城,中間就建在汾河上,跨河而建,然后將東西二城聯結起來。整個太原城長四千三百二十一步,廣三千一百二十步,其高四丈。如果換算一下,則太原城南北九里,東西十二里,周長近五十里。其中,西城規模最大,其中有大明城、晉陽城也就是新城以及倉城,另外大明城內還有一座大明宮,新城內還有一座晉陽宮,基本上都保持完好。西城的這三座城中之城,呈品字形,踞于西城之中。

太原三城形成一線,兩端直抵東西兩山,橫亙于太原盆地北端,龍盤虎踞,當太原盆地以北到晉中平原的要沖。

真是個好地方啊,龍盤虎踞一點也沒有錯。易風是真看越喜歡,甚至升出一股濃烈的占有**。尼瑪,老子要是直接占了這里,比起懷荒,比起幽州,那不強千倍百倍啊。

豫讓橋兩座橋頭堡分居汾河兩岸,猶如鏡面倒映成雙,湍急的河水從橋下流過,遠遠看去,那座城中套城,城連城的太原城,還都在城外挖了護城河,直接引入了汾河活水。護城河又寬且深,讓太原城仿佛是一座坐落于湖河環繞中的群島。

“二哥、六郎,你們要小心點,讓弟兄們加強戒備,小心謹慎,一旦發現有情況,立即動手不要猶豫。”易風將秦叔寶和來六郎叫到身邊仔細交待。在看到太原城如此大縱深的整體防御網后,易風在路上時的那點輕敵大意已經全都拋棄遠棄了。這樣的太原城,簡直就是一座專為戰爭而建的要塞,是一座殺人的機器。孫子兵法里面”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大致意思就是有十倍于敵人的兵力就包圍敵人,五倍于敵人的兵力就進攻敵人,一倍于敵人就進行戰斗,兵力與敵人勢均力敵就分散敵人,兵力少于敵人就進行防守,兵力比敵人的兵力差就避免作戰。

現在易風帶著一萬一千余兵馬,而按情報所知,太原城內光是楊諒的私軍就有兩萬余,另外還有城防守軍也有不少。此外,太原外圍,同樣駐有諸多兵馬。太原城是并州大總管府的駐牙,兵馬眾多,而且并州兵向來號稱勁旅強兵。現在易風的兵力明顯是要劣于太原城的,特別太原城還是這樣一座戰爭機器級的要塞,真要強攻硬打,根本毫無希望。如果按兵法所說,他這種情況就要避免作戰了。

當然,事情也沒有壞到那種地步。

太原城里并不一定就知道了天關門的事情,他們也更不可能知道易風這個回馬槍殺回來的真正目的。此外,楊諒根本不在并州,因此太原城里的將領兵馬也不可能都是自己的敵人。

現在要注意的是避免發生直接交戰,要不然會對他們很不利。最好的辦法,是來個擒賊擒王,把并州府楊諒的心腹大將們給一舉拿下,然后以皇太孫的名義公布天門關謀刺之事,以此為理由定王頍等人的罪,另外再宣布不追究牽連其余士兵們,安撫好這些士兵,才有可能順利無損的搞定此事。當然,再好的計劃,也不會天衣無縫。萬一出現了什么意外,還得靠刀槍說話,早做好準備,總是好的。

“黑獺,你帶旗衛隊跟在我身邊,到時看我眼色行事。一旦我下令,你們立即就把王頍等并州府將領通通拿下。”

“末將等明白!”秦瓊、來整、劉黑闥齊齊領命。

易風想了想后又交待道,“等我們過了橋后,我會要求在東岸橋頭堡內見并州總管府諸人,到時你們先直接把東橋頭堡給接管控制了,太原城太危險,我們先不進城,直接在東橋頭堡里把對方官員拿下,來個擒賊擒王。”

“明白!”

橋雖然是索橋,可鐵索很粗,而且河也并不太寬,加之十幾條索道因此鋪上了木板之后的索橋經過之時,并沒有想象中的那種晃的厲害的情況,很是平衡。

秦瓊和來整兩人帶著一千侍衛騎兵最先過橋,東面橋頭堡上閘門早已經吊起,并州主簿豆盧毓帶著鎮將李景以及一隊騎兵等候迎接。

“在下并州主簿豆盧毓,這位是鎮將李景。”豆盧毓主動上前打招呼,他身后的李景則沒什么表情的沖二人點了下頭。不過他目光里似乎對秦瓊二人有些好奇,目光上下打量著二人。

秦瓊沖二人微微一笑,也自我介紹,“在下秦瓊字叔寶,山東歷城人,這位是來整將軍,我們都是太孫麾下。”

李景聽到秦瓊介紹時用到的將軍二字,不由的微微有些驚訝。這兩個懷荒騎士兵年輕的很,估計二十歲都沒,尤其是這個來整,更是估計也就十七八歲模樣,可卻稱將軍了。要知道,自從天子年前改革了階官勛官后,將軍已經不是隨便可以稱呼的了,只有四五品以上軍官才能稱為將軍,六七品的只能稱校,**品的更是只能稱尉,將軍,那是真正的高級軍官,最低也是上鎮將級別的,再往上的總管,已經能稱為元帥了。想想自己十幾歲戰場,從北周打到大隋,大小上百戰,立下無數功勞,如今也不過是個五品鎮將而已。雖然也掛了個縣公爵位,本來還有個總管之職,可之前東征之敗,自己受到影響又貶職,打了二三十年仗,到頭來,還不如這一個小娃娃的官階,真是想想就讓人胸悶難平。(未完待續。。)u


上一章  |  重返大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