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作者:下載:
林強生自信的看著參觀的眾人說道:“你們看到的并不僅僅只是這些,我們公司還在美國硅谷、西雅圖成立了電子技術前瞻部門,對電子新技術新科技或投資或收購,充分的運用國外的技術優勢和人才儲備為公司的發展添磚加瓦!”
“在國內現階段電子產業人才不足的情況下,充分利用國外的人力物力是一條快速的企業發展之路!公司不會局限在國內,會在世界舞臺上積極與世界著名企業競爭,利用別國外先進技術基礎讓自己在起跑線上就不落后于人!”
俞忠鈺和王守覺互相看了一眼,兩人心照不宣的搖了搖頭,國內真是沒法比,首先在ic設計這一塊就沒人家重視。在這里看到人手一臺計算機,每臺計算機都有電路設計軟件,這樣的大投入根本是國內做不到的,更別說聘請外國人在國外設立分支機構了!
萬里看到這里,不無憂色的說道:“國內發展計算機技術的確是慢了一些!”
俞忠鈺看著這里的工作人員疑惑的向林強生問道:“林先生,你這里人員挺多的,都是你自己積累的嗎?”
林強生嘆息的搖了搖頭說道:“這些人都是從我創辦的飛翔技術學校挑選出來的計算機學員。不瞞大家,想當初計算機學習班剛開辦的時候是真的沒人來學,根本沒幾個人明白學完計算機能干什么!我要這些人學電腦的時候還得求著他們。承諾給他們解決工作!如今想招點計算機方面的人才實在太難了,僅有的一點人力還都被國家承包了!如果上級能在計算機方面多宣傳一下,效果能好一些!”
萬里點了點頭鄭重的說道:“你說的對。只要有了人才我們就不難發展起來,國內的計算機教育是該抓一抓了!”
林強生笑著說道:“那就太好了,國內的事就怕認真,只要上級一提倡底下就都好辦了!”
有了國家上層的重視,尤其鄧老的一句“計算機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之后國內馬上就形成了第一次學習計算機熱的小高.潮。
林強生突然眼睛一亮向萬里提議道:“如果國內興辦計算機教育,我可以幫助國內更好的發展。美國的兩家電腦公司奔騰電腦公司和康柏公司都可以同國內合作,向國內提供最優惠的計算機價格幫助國內把計算機教育盡快的興辦起來!”
“奔騰電腦公司。康柏公司?”萬里重復了一遍。
王守覺笑道:“小林同志不老實,這兩家公司明明就是你的產業嘛!”
“是這樣!這次國內電子行業大規模動員起來也就是因為這兩家公司要在國內挑選零配件制造廠家。現在很多樣品已經送到了兩家公司在京城的辦事處進行檢驗了!”俞忠鈺向萬里介紹道。
聽后萬里好笑的看向林強生說道:“這兩家公司竟然是小林同志的產業,果然藏得很深嘛!”
眾人笑著看向林強生,林強生毫無愧色的說道:“國內確實應該盡快的發展起計算機教育,我的兩家公司在美國雖然屬于中小型企業。但是技術實力還是很強的,而且國內同我合作還有一個好處!”
“什么好處?”萬里好奇的問道。
林強生笑著說道:“咱們可以直接進行人民幣交易,不用外匯結算,我想再沒有比我能夠給國內更多的優惠了!”
“人民幣結算,這倒是個十足的好消息!”萬里聽到林強生居然承諾可以進行人民幣結算,這可是大大方便了國內,現在國家正是急需外匯的時期,一方面要發展國家急需的建設一方面又是緊缺的外匯,如果林強生能給國內方便那是再好不過的事!
萬里等人參觀芯片車間。這里完全是現代化數控化的生產方式,操作人員只需看著電腦屏幕進行操作。他們一行人見到了封閉式的生產設備,全自動化的光刻機...
“林先生。就你所知國內和國外在半導體制造上的差距究竟是在哪里?”俞忠鈺向林強生問道。
林強生看了看俞忠鈺說道:“技術、材料、設備、優秀的管理者,缺一不可!就我所知,目前國內的這幾項都有些缺失。過去,我們研究的技術往往不能及時的轉化為生產力,同時生產力的落后、生產管理者的認識不足也不能很好的認清技術就是生產力就是企業的競爭力!”
看到周圍人都看向了他,林強生毫不客氣的指出:“我認為很多生產管理者不了解技術不了解市場。才是我們國家技術跟不上國際的最大因素!缺乏競爭力、競爭意識,對技術升級麻木甚至抵制。才是國內發展技術的最大阻礙!”
“國內長期處于低級市場環境也是造成我們國內同發達國家技術落后的主要因素,試想如果國內市場對新技術極度渴望,生產管理者認識到只有不斷運用新技術才能讓企業更好的開拓市場,那么我們的社會就會不斷的產生新技術新思想,這些新的東西不斷被企業運用到工作中去,讓企業技術不斷的升級生產力不斷的提高,有這個良好的循環,國內的技術就會不斷發展!”
其實林強生還有話沒說出來,那就是國內的管理者們大多是外行領導內行,拍腦袋拍屁股的決定多,造成了重復建設科研經費白白浪費的局面。不過這樣的話就不好當著眾人的面說出來了。
眾人聽到林強生的這番話后都互相看了看,這是林強生赤.裸.裸的在批評國內的制度啊,他們一時之間都不好接茬了。
林強生的話讓萬里也緊皺眉頭,他也不得不承認林強生說的一些是對的,但是這個事也只有林強生能說出來敢說出來。
就在這個氣氛奇妙而尷尬的時候,俞忠鈺笑道:“也不能這么說嘛林先生,據我所知國內還是有著一些上進的企業管理者的,就比如老俞我!”
眾人都笑了起來,俞忠鈺的一番圓場讓大家都輕松了不少,林強生回過味來向俞忠鈺投去了一個感謝的眼神然后說道:“除了材料和設備兩方面,我覺得國內在電子技術上的投入也走錯了方向!”
“就拿芯片產量來說,很多人覺得國內自己做的芯片非常少,遠遠滿足不了市場的需要,甚至在電子價格高企的時候,一塊新片就賣到500元的高價,一臺收音機才多少錢?一臺電視機才多少錢?有人回答芯片設計、研究能力國內多么欠缺之類的,這方面固然有。但拋開這兩個方面不談,只說制造,以微型計算為例,我相信國內絕對有實力把它搞出來的,但是為什么還是沒有制造微機的企業呢?這就體現了制造、生產、集成等困難。國內搞什么喜歡一擁而上,不管技術配套產品配套,我們先把東西做出來再說,這就造成了產業布局雜亂無章,也許制造電路板的企業在bj,但是生產芯片電容的企業卻在sh,那么bj怎么辦,可能該企業的領導會說,那我們自己建一個芯片工廠好了。不管技術能力行不行,反正建起來之后就用我們自己的東西,成本不是下來了嗎,不是解決了富余人員了嗎!可是芯片制造廠絕對不同于一般的工廠,它絕對不是人力密集型的,也不是說搞就能搞起來的。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做設備密集型,就像我的芯片廠整個工廠滿滿的都是價值不菲的設備。這里的設備是一般的工廠能夠解決的嗎?!制造分為兩大支撐部分設備與工藝,我這里只說設備,我這里有的設備最貴的達到上千萬美元,幾百萬美元的都是一般般!”
眾人聽著林強生的話再看向周圍全是自動化的設備,各種機械臂、自動化傳送裝置、加溫器、傳感器、精確的走位、時時的溫度控制,就連氣體流量也被精確的控制。
尤其是這里的工作人員,他們專注的眼神認真踏實的工作作風給參觀人員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芯片加工車間需要的操作人員非常少,這里只有不到二十名技術人員,這些人都是林強生百里挑一選出來的人才,他們都是由林蘭英等老專家老教授推薦來的學生組成。
中國人很聰明,但太聰明了。和國人相比,日本人韓國人卻非常踏實、認真,可以說是有些死板,但這種性格卻非常適合對細節要求很高的半導體制造業。相比而言,國人在這方面就欠缺了許多。
林強生特意針對人員的性格特點,選撥的人極其的要求認真踏實,甚至越是死板的性格林強生越喜歡,他認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勝任半導體制造工作!(未完待續)
舉報:/
**作者:好閑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如果您是《》作品的版權所有者但不愿意我們轉載您的作品,請通知我們刪除。**
**本小說《》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立場無關。**
筆下書友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