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好閑書名:
林強生把埃里克松送出門轉過身來就被林香使勁的錘了一下肩膀,林強生哎呦一聲驚訝的向姐姐問道:“姐你打我干什么?”
林香哼了一聲抬起下巴說道:“誰讓你們在我面前講英文,欺負我聽不懂是嗎?”
這年頭的英語人才非常稀少,基本上只要認識26個英文字母會把單詞似是而非的念出來就能在政府部門找個臨時工的工作,沒準還能轉正。
因此埃里克松的翻譯人員常常換人,即使找來了也干不長久時有時無,今天的會議埃里克松就沒有翻譯還要靠林強生說給他聽。
“咱們公司里這么多外國人,你就沒有平常跟著學一學?”林強生無辜的說道。
聽到林強生說起這個林香就更沒有好脾氣了,公司里這么忙日常事務完全由她處理哪有時間學習,想擠出時間來也因為基礎有限沒有什么進展。
林香面露難色的對弟弟說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基礎差,平常我也有背些單詞看著書還行,但是你們這樣對話我就聽不懂了!”
林強生笑道:“姐你做得已經很好了,埃里克松是瑞典人說話北歐口音很濃重,你要是遇到個英國人正經的倫敦腔沒準你就能聽懂!”
林香輕打了一下弟弟的肩膀笑道:“外國人還有方言?你就逗姐姐!”
林強生點了點頭認真的說道:“怎么沒有。就說英國不同的地點口音就不一樣,最標準的算是bb英國廣播公司,bb的主持人英語就算是標準英式英語。在美國。芝加哥口音算是標準美式英語。”
林香好奇的聽著,國內現在能夠了解到的外國信息非常少,像bb什么的還被當做諜臺嚴禁,畢竟林強生能夠熟練的和外國人交流還出過國這些東西林香以前也沒聽弟弟說過。
“國內也聽不到外國的廣播啊!”林香無奈的道。
林強生說道:“本來我是想等技校辦得正規之后就招募一些英語教師來給咱們公司的職員上英語課,咱們公司也要建立學習機制,要不斷的提高公司員工的知識水平和勞動技能等綜合素質。但是現在教學樓內部還沒布置完成,我就沒跟你說這件事。不如現在趁著公司調整改革的時間。你把員工的學習計劃安排一下吧!”
“真的?太好了!建立學習機制提高員工素質,強生你這個想法好!”林香聽到林強生的計劃大為贊揚。她沒想到弟弟想得這么遠。自己還為不能聽懂英語對話而傷心,弟弟卻早就想到了這一層,并且還為公司普通員工著想。
林強生看姐姐這么高興于是更加說道:“原本我想著以后咱們公司的高層都去國外找一所大學學習商業管理,畢竟咱們都是土出身。通過在國外深造能讓公司的管理水平一下子就提高到國際的層次上去,何樂不為!姐,你莫不如現在就按著這個計劃來吧,先在咱們的學校把外語基礎打好,等個一兩年之內我就派你出國學習一段時間!也許是一年也許是兩年,怎么也要混個外國名校的文憑才行!”
聽到林強生的許諾林香十分開心,幾乎抑制不住的笑出了聲來,她咯咯笑道:“我真的能去國外上大學?外國的大學不用考嗎?”
林強生揮了揮手道:“外國大學有考的,但也有交錢上的私立大學。進入大學之后都要努力學習否則很難拿下文憑!還有出國前把英語學好參加托福考試,目前咱們國內只能去香港考。”
雖然都說花錢進哈佛進耶魯等美國名校不可能,但就林強生所知道的其實花錢也能進這些學校。美國大學一般都有很多所謂的‘富裕捐款人’,在申請生條件差不多的情況下,這些‘富裕捐款人’的子女是有優先權的。還有認識哪位校友獲得推薦也是有優先權的。此外就是巨額資金捐助人,現在的美國1oo萬美元以上就算巨了。
“唉,感覺好難!”林香輕嘆了口氣,搖搖頭說道。
林強生鼓勵姐姐打包票的說道:“不難。有弟弟幫姐姐怎么會難呢!等過一陣子我就給你從英國請來教師,弟弟會給你在英國本土找一位精通‘女王英語’的資深專家。專門來中國給你上課。到時候你只要考過了托福,然后我幫你往哈佛和耶魯推薦,你的女王英語一亮相還不把這幫美國土老帽給鎮住啊!”
林強生說得哈哈大笑,林香聽著熱鬧也覺得開心。她以為林強生在開玩笑呢,什么精通女王英語的英國專家,林香根本不知道弟弟在說什么,但是要考過什么托福她卻是記住了的。
林香在管理公司和處理商務上很有天分,但她卻是對考試沒有什么信心,近兩年的高考試卷她都買過,也試著做一做,但做完了林香卻很失望,自己的分數和上大學的分數一年比一年拉大,她感覺高考越來越難自己已經難以為繼,直到做完8o年7月份的高考試卷后,林香已經完全放棄了上大學的夢想。
而這些林香都沒有告訴林強生,再一個她看弟弟對國內大學的態度也不是很積極也就沒說什么。
林強生確實不是很在意國內現在的教學水平,一個是因為國內現在所教的完全跟不上形勢,很多人學了一兩年沒等畢業就開始辦理出國留學,這方面理工科的留學生尤其多。
而且現在大學所教的內容有很多過時的東西并且前后矛盾,比如政治什么的占據的分數大不說,這幾年社會思想也處于劇烈的動蕩爭辯時期,老師都不知道該教什么學生能學好才怪!以至于讓林強生覺得,這幾年教出來的學生,他們的政治覺悟到底是什么樣的,這非常值得懷疑。這幫人可是在后來大部分都走上了領導崗位,一個政治思想混亂的人是怎么能夠融入到那個集體的,林強生感覺非常奇怪!
公司的事業部制穩步推進當中,為了讓省內辦理企業的手續順利一些,也為了讓物資公司在省城內立起牌子,畢竟這是一家涉及到木材金屬煤炭的資源能源公司。
林強生不知道現在的政策允不允許外資搞這些,就他所知美國能源巨頭西方石油公司的哈默正在和國內進行煤炭開采的大型合作項目的談判。但是林強生的這家物資公司畢竟不涉及開采,它屬于貿易型公司,還要有進出口的權利。這就需要省內也幫著努一把力了,進出口權利現在只掌握在中央少數幾個單位的手中,并不是那么好拿的。
林強生特意去見了外貿廳的周建江,對他表示公司要給省內捐款3oo萬美元,一百萬美元作為省內清理侵華日軍遺留武器的捐助,二百萬美元作為省內教育捐款。
周建江聽說外資公司竟然要捐款,他驚訝欣喜的說道:“林強生同志,你替我轉告埃里克松先生,我十分感謝他對中國無私慷慨的幫助!”
林強生笑了笑連連點頭,就算應承了周建江。
周建江打了個電話把這事轉告了上級,領導對外資公司的捐款也很吃驚,并且表示這事一定要先請示中央看看省里能不能收下這筆捐助。
在一通聯系請示之后,省內上上下下的各部門就都知道了這件事,3oo萬美元一部分作為清理侵華日軍遺留武器的捐款和一部分作為教育捐款,第一個高興的莫過于教育部門啊,其次就是人民武裝部以及公安部門和軍隊了,清理日軍遺留武器的部門多,正是他們幾個配合,幾個部門的領導聚在一起差點因為誰多誰少分配不均而打起來。
經過中央同意,省內終于把一顆心放了下來,這筆錢能收!
3oo萬美元的企業捐助在國內已經不算是頭一份了,林強生所知道的在羊城開出租車公司的港商在79年就開始捐資助學。但畢竟是省內的獨一份,報紙都或多或少的給予了報道。
捐贈儀式特意選在北方大廈,這里曾經作為濱城專門接待外賓和省外高級公務人員的指定賓館。
這筆捐款來得正是時候,在改革開放之后原本因為中日友好的提倡已經對清理侵華日軍遺留武器的工作冷卻了下來。這一放就是將近二十年,在21世紀幾乎全國大部分省份都有老百姓因為這些遺留武器損傷遇害的事件生,林強生的這筆捐款又重新讓h省的清理工作開展了起來。
送走了省內領導,林強生和周建江說道:“周學長,我們公司辦的幾家下屬企業還請外貿廳的同志多多幫忙!”
周建江滿面紅光向林強生保證道:“你放心,這次我們省內不管怎樣也要拼一拼,你們公司辦的幾家下屬公司沒有問題,會馬上審批下來。物資公司的進出口權利,我們省內也要幫你們去中央爭取!”
中央進出口公司可不是那么好打交道的,他們豈會輕易的放棄權利。林強生緊跟著激勵的說道:“周學長,你們去鬧哦不,去要!我們公司給你們報銷差旅費等一切費用!”
周建江驚訝的用英語問道“真的嗎?”
林強生同樣用英語說道:“當然,必須的!”(未完待續)
您的到來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喜歡就多多介紹朋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