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民科第一百九十五章 精鑄專家姜不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工業民科 >>工業民科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五章 精鑄專家姜不居

第一百九十五章 精鑄專家姜不居


更新時間:2015年08月21日  作者:好閑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好閑 | 工業民科 

清華大學的鑄造工場在二門的清華學堂東邊,鑄造專家姜不居教授正在緊盯著技工師傅們澆筑一個金屬件。她正在研究熔模鑄造砂粉粒度級配對鑄件表面質量影響的有關課題。

在現有材料、加工工藝還十分落后的情況下,如何巧妙的解決鑄件質量問題,一直是鑄造業內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看似取巧,但這又不得不說是被國內加工技術的落后所逼出來的。

在歐美日等國家,鑄造業是被各國非常重視的一個產業,也受到了各國政府的重點關注,取得的成果非常豐厚。像美國的軍用航空動機,就采用了定向凝固無余量精鑄復合冷卻空心渦輪葉片技術。

近代,工業達國家將精密鑄造技術展到很高的水平。在熔鑄方法上,成功開了真空定向和單晶葉片精密鑄造技術,鑄造生產出來的精密鑄件精度和光潔度都相當之好。如英國的羅羅公司精鑄生產出的渦輪葉片的型面精度在±o.127mm,局部精度達o.o5mm。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鑄造界一直在努力趕國際高水平精鑄技術。但是由于國家的重視程度不夠,整個行業展的十分緩慢。

不知道怎么回事,中國展技術總是丟三落四的。如展航空動機,卻忘了材料的持續性研究;展機械行業,卻忘了重視精鑄技術!

林強生聽說美國對技術前瞻性的研究非常早非常重視,不知道是不是這方面研究的深,所以美國人的技術給人一種很前的感覺。中國對這方面研究不夠的關系,或者國家領導人對技術前瞻等工作重視程度不夠,所以總是在后面追趕別人。

換句話說,中國有一個林強生,而美國有一幫林強生在研究著未來!

姜不居教授長期從事有關精鑄技術研究和教書育人的工作。她不畏鑄造生產現場作業的勞苦,經常工作在實驗室和鑄造生產第一線。她善于做廣泛的調查研究工作,掌握著大量珍貴的第一手技術資料。姜不居教授桃李遍滿天下,因而在鑄造界有著廣泛影響而倍受尊敬。

可以說姜不居一個人。頂起了整個中國精鑄事業的大半邊天!她是精鑄行業里的女錢學森!

“好!”工人師傅喊了一聲,鐵水爐馬上立了起來,幾滴溫度極高的鐵液滴落到地面,出刺啦刺啦的響聲。

姜不居這才回頭看了看學員們。說了幾句話等了半個多小時工件冷卻下來后,姜不居教授又親自動手小心翼翼的把砂模打開。

看著巴掌大的金屬色工件,姜不居教授估摸著就得出了數據,但她還是對學生們說道:“測一測,把數據做出來。”

一切做完之后。盡管公差依然讓人不樂觀,但是姜不居教授多少次實驗早已磨礪出了堅韌的性格。

學生們搖頭嘆氣,姜不居教授拿起本子看著數據暗自皺眉,思索良久后她轉身想要回辦公室查找些東西,突然現不遠處站著一個小青年正看著她。

青年正是林強生,這處鑄造工場在清華學堂的東邊并不好找,林強生一路出示了多次證明才找到了這處所在。

姜不居教授現并不認識這名學生,于是問道:“同學,你找誰?這里是機械制造系的鑄造工場,不要亂闖。小心出事故!”

看著嚴肅的中年女教授,林強生笑著問道:“您是姜不居教授吧?我就是來拜訪您的!”

“小同志你找我的?”姜不居疑惑的看著林強生問道。

林強生連連點頭說道:“是的!我是濱城汽車公司來的,這是我的證明!”說著,林強生就又把證明掏了出來,如今這年頭到處都需要證明文件,住個旅館沒有單位證明都不讓住!

“您好林強生同志,這邊跟我來吧。”姜不居教授接過證明看了看,然后對林強生說道。

兩人來到工場的一處辦公室,可以看得出來姜不居對這里十分熟悉,她把竹編的工帽往衣服勾上一掛。拿著毛巾擦了擦臉然后對林強生說道:“要喝水嗎?我這里沒有杯子!”

林強生笑著說道:“姜教授,您甭給我倒水了,我不渴!”

姜不居看林強生一直笑著,伸手不打笑臉人。于是也笑著說道:“小同志,你來找我有什么事現在可以說了吧?”

看著姜不居教授,林強生認真的說道:“本人名叫林強生,其實我還有另一個身份,我是濱城一家精密儀器制造公司的總經理!這次我來,主要是想請姜教授您去我們公司參觀考察一番。給我們指導指導!”說著,林強生又拿出來一份單位證明文件,上面有清楚明晰的紅色公司印章,這可以證明他說的話確實可信。確實有這么一家精密儀器公司,而且證明文件上寫著他確實是總經理!

姜不居教授拿過文件看過后驚奇的看了看林強生,沒想到這么年輕的小青年,居然已經是一家公司的總經理了!

“姜教授,你可以帶著課題在我們公司做研究,我們精密儀器公司免費為您提供設備使用,不收您任何費用!不光這樣,我們還可以為您提供實驗經費!只要您研究出實驗結果,您得論文,我們得技術!產學研三得利,您看怎么樣?”沒等姜不居說什么,林強生馬上說了一連串的請求。

應該說這些請求都不錯,如果是真的請姜不居教授去做研究也是非常可行的,像這樣的企業和研究者互助的事情以前姜不居教授也不是沒做過。

但是林強生的年齡讓她覺得有些不靠譜,讓沉穩的姜不居教授有些猶豫,她說道:“我在清華還有課還有我的學生們,你們公司遠在濱城,讓我考慮一下。”

看到姜不居教授不是很能下定決心,林強生掏出了重磅消息說道:“姜教授,我們公司有先進的硅溶膠生產技術,加工設備方面有高精密部件壓鑄機、進口精密校平機、全自動蠟料處理系統!”

“什么?你們有這些先進設備?”本來沉穩的姜不居教授聽到了這些設備的一個個名字再不能沉穩了。

正如前文所說,國家對精鑄行業不是很重視,這么多年來他們鑄造實驗室都是東拼西湊再自己制造一些設備進行試驗。林強生所說的這些先進設備姜不居教授聽倒是聽過就是沒見過!

“真的?你們有全自動蠟料處理系統,還有硅溶膠生產技術?”姜不居又吃驚的問道。她再沉不住氣了,站起來緊緊的盯著林強生的眼睛。

林強生點點頭說道:“我們不光有這些設備,還有精密鑄造機、臥式雙工位液壓蠟模壓注機。這些設備在我們公司都是很平常的!”

“你們還有雙工位壓注機!小同志,你沒騙我吧?”姜不居教授不敢相信的向林強生問道。

在如今國內精鑄十分原始的情況下,一些大廠的精鑄車間就是一兩個大師傅帶領一幫技工的情況下,這家濱城的精密儀器公司卻有著這么先進的設備,這簡直把姜不居教授都驚住了!

林強生微笑著說道:“姜教授。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就來我們公司公司熱烈歡迎您來考察!您的學生我們也可以招待,就當是實習了。您和您的學生,我們報銷往返路費、食宿費用,您還有什么不放心的?”

姜不居沒有立即回答,而是連著問道:“你們公司歸哪個部門?為什么這些先進設備的進口我沒有聽說過?!”

林強生笑著搖了搖頭,只是說到:“您到了濱城,自然都知道了!”

“姜教授,報銷往返路費、食宿費啊!”臨走時林強生又告知了一番,和姜不居教授擺了擺手轉身往大門口走去。

姜不居一直站在門口久久不能平靜。這個年輕人給她帶來了太多的驚訝了。她一轉身馬上奔著機械系跑去,姜不居想問問這個濱城的精密儀器公司到底是個什么性質的企業。

坐在車里,林強生從包里掏出了一張名單,上面列著一連串的名字。

其實我們國家的科學家隊伍堪稱豪華,不管哪個學科都有一批帶頭人、行業的大師級人物!

林強生的這份名單,是從美國的一家咨詢公司買來的。在那十年中,國內的專家學者手里頭積累了一大堆的專業論文。中國再次的向世界打開大門,這些學者把自己的學術研究6續的表在了國外的一些學術期刊上。

因此,讓林強生查找這些人方便了很多。

在國內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尤其很多人還是在秘密單位工作。在國外只要他出錢。立刻就有公司為他把這些人查找了出來。

名單里有原內蒙金屬材料研究所總工程師魏兆融,高級工程師,他曾參加了坦克履帶、曲軸、蘇式76型坦克動機零件及59式鋁合金變箱的試制。

師昌緒,金屬學及材料學專家。周堯和院士。物理冶金專家、傅恒志院士,材料及冶金學著名專家、曾藝成教授,從事稀土學研究、鑄造合金及鑄造成形技術專家。

還有房貴如、郭樹言、黃乃瑜、賈成炳、賈均、李傳栻、李榮德、繆良、樸東學、邱漢泉、孫國雄、譚德睿、唐玉林、萬仁芳(東風汽車公司鑄造一廠原總工程師)、吳德海、于永來、張仲秋、趙立信、周繼揚、周靜一等一大批著名的專家教授。

國內的機械、材料、鑄造行業的專家堪稱規模龐大,看著名單上的這些名字和他們所從事的專業,林強生又激動又無奈。

激動的是任何學科國內都能挑出來一批極其優秀的專家學者;無奈的是這些人又過于分散,好像都在各自為戰似的。形不成合力!(未完待續。)

(本書采集來源網站清晰、、更新度快)


上一章  |  工業民科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