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我們應該研究總結一番外國人的工業建筑技術,這樣也省了大筆的外匯設計費用!”一位工廠的副總十分心痛的說道。£∝,當初這家工廠的設計,可是讓穆勒團隊大大的賺了一筆的,而且付的是外匯,雖然由外方出,但這也讓大家十分心痛。
“嗯,讓省內的建筑單位都來學習學習也好,但不要叨擾到汽車廠的運作!”陳雷書記琢磨了一下,向著身邊人說道。
林強生微微的笑了笑,當初他建造這樣工廠的目的就是打造環境友好型企業、構造完善的綠色產業鏈,這是林強生心中最終的目標。他希望給現今的中國工業起到一個良好的示范作用,這就是他要達到的目的!
這里意味著一個工業建設的風向標,以后各地建設的合資工廠,大家都會拿來和這座工廠比較,這里就是一個“好”工廠的標準!
陳雷書記、李剛、林向榮三人走在工廠間的道路上,左手邊就是綠地、在綠地上散落種植著各種樹苗。
早在工廠的規劃設計之初,林強生就堅持綠色的高標準。此時陳雷書記看著這座工廠都為止驚嘆的說道:“這里不像是一家工業單位啊!倒很像是一座公園!怎么會這樣?太不可思議了!你們是怎么做到的?”
李剛笑著說道:“說實在的,當初整座工廠建設起來之后,我都被眼前的景象驚訝住了!那時候還沒有滿眼的綠地,樹苗也沒有葉子,可是這種規劃也依然讓我驚訝,從來沒見過這么設計工廠的!這些外國人,真是把工廠當作公園來建設的!”
其他的廠領導也大多點著頭,紛紛表示這樣的工廠簡直不像是工廠。而像是花園,像牧場。
林強生笑著說道:“當初工廠規劃時,就預留了很多能夠改進的空間。這些綠地,也是運用了一些歐美環保學者提出的想法,在工廠里不只是冷冰冰的機器,還有綠色植物。甚至花園!”
陳雷書記等人點了點頭,陳書記笑道:“這樣的工廠,讓首長們見到不知道他們該有多驚訝!好,值得表揚!”
不光是工廠綠色環保做得好,濱城汽車廠的布置也十分合理。
從整體布局來看,濱城汽車工廠的內部,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有著十分安排,在保證工藝鏈順暢的同時,充分兼顧了精益理念。
廠區周圍5公里范圍內。合理分布著零部件園區、動力總成園區和物流園區,與工廠形成完善的產業鏈集群。
走在廠區內,先進的管理生產技術隨處可見。
工廠廠房外墻板采用隔熱性能卓著的復合材料,空調系統采用工位送、排風技術,實現室內恒溫的同時,充分減少室內空調制冷負荷,節約電能。汽車制造企業的用電量十分巨大,濱城還特批在工業新區建設兩座發電廠。
濱城汽車廠也在生產用電方面。最大的提高能源利用率,而廠房的照明則充分利用了自然光。在廠房上使用了大面積的玻璃,房頂上也有一些通光設計。
根據數字分析,這家工廠年產30萬輛汽車,每年可節約能源、資源成本超過上千萬元!
除了規劃和設計,針對這家工廠在汽車生產過程中的能耗以及噪聲、廢水、廢氣、廢渣等污染物,工廠還制定了詳細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噪聲一直是汽車廠沖壓車間危害工人職業健康最主要的因素。而濱城汽車工廠沖壓車間采用了具有優質隔音材料的全封閉生產線,并在生產線下加入減震墊。
工人只需站在隔音房外面,通過玻璃看著沖壓機器工作就行了,全自動生產線自己就能完成配料送給一整套程序。
如此一來,與傳統工藝相比。可降低噪音超過25分貝,大幅改善了沖壓車間員工的工作環境。
在焊裝車間,機器人的數量超過了1500臺,全線自動化率超過70,充分的將員工從傳統的高負荷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
涂裝車間采用水性漆及無中涂工藝,更加清潔、環保,同時節省工序、節約能源。噴涂房循環風系統達到了80的循環利用率,廢氣凈化處理技術,大幅降低有機廢氣的排放。
總裝車間裝配線按“h”型布置,使物流路徑最短,確保生產高效進行。
產品檢測線采用尾氣采集裝置,保證了車間內良好的空氣質量。
上述業內領先的綠色工藝,以及整個廠區的綠色建筑,令新建成的濱城汽車工廠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先進的現代化工廠。
然而,對于林強生來說,濱城汽車工廠不僅是節能環保工作的典范,更是一個新的起點。
未來,濱城汽車廠的環保建設工作還將繼續深入,并擴展至員工環保意識的提高和上下游合作伙伴的環境管理,力爭在濱城地區打造完善的綠色汽車產業鏈。
今天正好借著一班省里的主要領導過來參觀的機會,林強生把這個理念先講了出來,給他們一個初步的印象,這是世界工業建設的一個大趨勢。那種高消耗、高污染的發展模式,在八十年代初就應該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里去!
聽著林強生的介紹,陳雷書記等人十分驚訝,他們沒想到這樣先進的工廠在國外已經被認為是將來發展的需要!
一班領導最后來到新車停放場,這座停放場地占地面積頗大,一排排的新捷達整齊的排列在這里,總共有近千輛的轎車。
陳雷書記對李剛等人說道:“好啊,這座工廠真好!看看這廠內的環境,技術先進、設施齊全、配套完善!”
陳雷書記一連說了幾個好字,對這次提前考察非常滿意,這樣的建設成果中央領導看了也會十分高興的!
其實,在省內領導的心中,有著更大的目標!他們期盼著能讓h省也獲得南方特區那樣的政策,如果省城不行的話,最起碼也讓工業新區和南方特區有個一樣的起點!
陳雷感慨的說道:“可惜呀!這樣的廠子,我們還只能在這里看到。”他搖了搖頭,不斷的看著一輛輛新車被送過來。
李剛適時的說道:“雖然這座工廠投入大,但還是很值得的!我們這家工廠能連續使用幾十年不落后,因此從這方面考慮,大投入還是很劃得來的!”
陳雷點點頭,他笑著看到幾個買車的單位,在銷售人員的陪同下直接在車場挑車。計劃經濟嘛,就是這么直接,根本就沒有什么中間銷售商。這些來買車的單位有購買轎車的指標,拿著指標和錢就直接到工廠買車來了。
看到這里陳雷又想多了解一些情況,于是問道:“這些生產的新車都怎么樣啊?你們和外國人合資了以后,轎車的質量有沒有提高?”
林向榮連忙說道:“是這樣的,自從我們的新工廠建設完成之后,工人們經過了崗前培訓,現在生產的捷達質量有了非常明顯的改善。廠里有了先進的自動化生產線,也有了和世界汽車制造商同步的技術,尤其是外商提供的轎車用金屬處理工藝、工程塑料工藝,我們使用了這些技術后讓捷達轎車的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目前我們的轎車比發達國家的轎車一點也不差!”
陳雷笑著連連點頭,說道:“好,這就證明了,我們只要有了先進的制造技術,也能制造出好轎車!轎車制造,在中國是有希望的!”
長久以來,中國的轎車一直是吸收國外的技術,解放之前是萬國牌,解放之后是蘇聯的,眼看著濱城汽車廠建立起來,中國的汽車工業也終于迎來了曙光!
陳雷又向汽車廠的領導們了解了工廠工人們的情況,李剛對他說道:“您放心吧,我們的工人都是合格的。在合資方制定的工藝標準和公司管理制度下,原濱城汽車廠的管理干部們都認真負責,嚴格按照外商的企業先進管理經驗辦事,最大的保證汽車生產質量!”
陳雷書記了解到這里也覺得差不多了,他向著陪同的濱城汽車廠的一干領導們說道“一定要學習外商的成功經驗,用在我們的企業當中,把濱城汽車公司做好做大做強!明天中央首長就要來了,看到你們的進步,我這心里就踏實了!”
總體上,陳雷書記對濱城汽車公司非常滿意,這家合資汽車廠確實是家擁有現代化技術的工廠,和國內的一些老舊的工廠有著本質的區別,真正的達到了國際水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