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民科第八百五十七章 助學基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工業民科 >>工業民科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五十七章 助學基金

第八百五十七章 助學基金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17日  作者:好閑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好閑 | 工業民科 


林強生回到了濱城,與他一同到來的還有江同、諸德培、胡溪濤等多位航空專家,東航工的楊萬立接待了他們,并且邀請眾人參觀了公司的飛機制造廠。

楊萬立向眾人介紹道:“現在各位所在的飛機總裝線廠區占地面積約50萬平方米,建筑物面積8.9萬平方米,這里包括了大部件庫、總裝車間、噴漆車間、辦公樓、研發中心、交付中心和其他相關配套設施。”

他激動的對眾人說道:“大家可以想象得到,龐大的客機機身等部件運到廠房中,在這里陸續被裝上從各家配套廠運來的機翼、發動機、內飾以及座椅,我們將在這里給機身噴漆,最終在交付中心進行測試后就可以交付客戶了。我們這里完全按照國際先進水平建設,比照德國漢堡和法國圖盧茲的空客廠房高標準。現在周圍的一大片土地也在規劃當中,準備在75項目落地后,提供給其他配套產業鏈!”

眾人不斷的點著頭,對這家飛機廠贊口不絕,胡溪濤驚訝的道:“你們東星竟然在悄悄的做著這么大的準備,真是難得啊!”

他環視廠房龐大的面積,光亮的自流坪地面,感嘆的說道:“光建設的投入就不小吧,標準很高,如果真能配齊生產線,這就是國內現在最先進的飛機制造廠了。”

工廠里的人并不多,但還是可以看到一些工人,這些人也都是從哈飛方面轉借過來的職工,另外還有院校畢業生。

江同向林強生和楊萬立問道:“你們的配套項目做得怎么樣?”

林強生說道:“這幾年來,我們在復合材料的生產上有很大進步,先后購買吸收了國外的上百項專利形成了比較健全的體系,此外在金屬材料制造和加工工藝上和工大有著很好的合作,開發了很多新型材料,另外還有著先進的油漆工藝、座椅系統、內飾材料,今后東星要擴大這些產品的規模,從汽車方面向航空領域發展。”

江同點了點頭:“不錯,東星集團本身就有著良好的汽車產業基礎,向航空領域發展應該是比較容易的,再一個國內對航空產品的研究有很大進展,你們可以同這些單位加強合作。”

他主動的說道:“中航技可以幫助你們之間牽線搭橋,我們共同把這些項目推動起來!”

林強生高興的說道:“那可太好了,我們正愁不知道國內都有哪方面做研究,由中航技作介紹人可是提高了不少效率。”

江同說道:“到時候讓他們直接找你,互通有無,可以共同搞一些科研項目。”

林強生點了點頭說道:“我也是這么想的,我們有資金,但就是缺乏各方面的專家科研帶頭人,如果他們能打著項目加入就更好了!”

江同點了點頭,感嘆的說道:“過去我們的用人機制太死板了,要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能動性!”

林強生轉頭對楊萬立說道:“楊工,你看我們不如建一個技術成果交流辦公室,歡迎國內各家單位帶著技術前來,我們挑選合適的項目與其共同研發,成果共享!”

楊萬立連連點頭說道:“這個想法不錯,就在技術研發中心建立一個辦公室吧?”

林強生搖頭說道:“不,直接辦到東星總部去,那里更方便!”

江同點頭笑道:“對,過后我就讓中航技方面通知航空工業部的下屬企業院校,看看都有什么項目能夠合作的。”

他大笑著向眾人說道:“東星投資7億美元在75項目上,還有1億美元消化吸收麥道82的技術專利,這么醒目的一個錢袋子擺在我們面前,可不能浪費啊!”

眾人大笑,諸德培也說道:“看來我們是近水樓臺先得月,那就先把自家的項目拿過供林先生和楊總經理過目吧!”

楊萬立謙虛的說道:“眾位都是行業內的專家,肯定不會無的放矢的。”

眾人說笑著來到了廠房之外,看著周圍其他建筑,以及遠處一望無際的大片土地,林強生豪邁的說道:“將來這里會再建幾座大型機庫,我們生產的客機就停在這里,甚至以后還要生產中大型飛機,形成一個系列!”

胡溪濤感慨的道:“那不知道要等多少年!”老人家搖了搖頭,75是中型飛機,還不是他期待大飛機,等中國的大飛機項目建成沒準這些人就已經快入土了。

諸德培反而很樂觀:“總有那么一天的,我們一點一點積累,先把中型客機搞起來,以后再制造大飛機。我看了德國人的圖紙和資料,75有很大的擴展性,德國人的野心可不比我們小!”

眾人也都點頭,看了德方的設計對75,還是充滿了期待的,德方確實把這款飛機設計得很好。

接著他們又到了東星集團的發動機生產線,還參觀了濱汽的汽車生產狀況。當眾人見到一輛輛小轎車走下生產線,這才感受到東星集團的強大實力,對待客機項目就更加有信心了,以前大家有心力沒財力,現在兩樣都不缺了,擺在眼前的也就是時間和耐心!

接下來他們到訪了濱城工程大學,楊萬立就在這所大學任教,現在他有空還帶著幾個班。

工程大學的航空專業受到了很大損失,但是現在已經重新建立了起來,他們還借著楊萬立與東星集團的良好關系,很多工程類專業的畢業生毅然放棄了國有企業,來到了東星集團發展,這些人的專業素質高,已經在東星的各部門發揮了重要作用,

他們又到訪了工業大學,見到了楊士勤校長,他也是金屬材料及工藝、焊接技術方面的專家。

林強生計劃成立航空人才發展基金,資助一批航空專業的建設,而工大和工程兩所院校就是東星發展的重點。

“楊校長,長久以來飛機由于形變大而采用鉚接工藝,但是國外已經開展了激光焊接工藝方面的研究,用激光焊接取代傳統的鉚接進行鋁合金飛機機身的制造,可以達到減輕飛機機身的重量,提高強度的目的,采用了焊接工藝可以使得機身機翼的重量減少18,成本下降24左右。”

林強生對楊士勤說道:“我們希望工大能夠參與到東星的中型客機項目,你們有全國名列前茅的飛行器設計工程系,還有實力強大的材料、焊接專業,有工大參加75項目一定會對我們幫助很大的。”

楊士勤笑著說道:“我們當然要參與,即使你們不來我也要主動的找上門去啊!”

胡溪濤對眾人笑道:“這下好了,可算是把國內的幾大航空航天領域的高校都集中到了一起,這可是影響空前了。”

楊士勤點頭:“東星集團就在我們家門口,從幾年前開始我們就有著很好的合作,雙方還進行了不少合作研發。如今東星又要發展航空飛機了,我們真是喜出望外,這可是項大工程不參加怎么能行呢。”

林強生當眾宣布道:“為了培養國內的航空航天技術人才,也為了培養我省的科學文化發展,我本人每年將拿出1000萬元人民幣作為助學發展基金,希望工大參與這個基金的實施。”

眾人聽到這個消息都有些吃驚,而楊士勤事先已經得知了這個消息,對于林強生做法他是樂見其成,并且十分歡迎的,每年1000萬助學金,那將解決多少貧困學子的就學問題啊!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工業民科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