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接著又聊到了投資,林強生打算投資5000萬美元的設備和資金,建立一家變速器廠、儀表板廠、座椅廠、車用電器廠。
而以江**的了解,東星集團規模龐大,只投資5000萬美元的設備和資金實在是少了,況且所謂的設備,水分也相當大。
按照他的了解,外資通常夸大設備價值,造成投資大的假象,高估自己的資產打壓中方股份。而實際上,外國人通常是把淘汰的設備拿到國內來,中方當然也了解這些情況。
江**向林強生說道:“小林啊,我們這里是沿海開放城市,幾十年來黨和國家都非常重視這里的發展,同時上.海也不負眾望,成為了國家的經濟支柱,甚至在十幾年前上.海地區的經濟就在全國占據著重要的位置!”
“這里的確得天獨厚!”林強生點了點頭,上.海是國內的龍頭城市,幾乎全國的資源都向這里集中。
江書記對他說道:“你可知道,過去單單上.海市的稅收就要占到全國稅收的將近一半,毫不夸張!”
林強生有些吃驚:“真想不到,上.海的經濟這么輝煌過,這里的工業基礎很雄厚啊!”
江**點了點頭:“不錯,上.海的確為新中國的建設立下了大貢獻,當然其他省份也不能忘記。”
林強生:“上.海市的經濟基礎好,有不少國內較先進的企業,這也是我來這里的原因。”
江書記說道:“雖然上.海曾經是國內經濟的排頭兵,但是有些問題也不能忽視。改革開放后,不少省份的經濟也都有了起色,經濟建設非常活躍,比如広東、胡建這些首批發展起來的開放城市,他們依托港澳臺的便利,經濟發展較快,在這方面上.海落后了啊!”
林強生說道:“我想特區的優勢,是任何省市都比不了的,畢竟原來就是國內接觸外界的窗口,如今國家又給了政策傾斜,發展當然很快了!”
江**:“你說得對,特區有這個優勢,但是我們這里的優勢卻也不小!”
他向林強生提議道:“小林,你有沒有想過投資大上.海?加大你的投資力度,我們市委市政府,十分歡迎你來共同建設浦江兩岸!”
林強生心里暗暗的笑了笑,他正等著江書記這么說呢,故作驚奇的向江**說道:“江書記,我當然也想來上.海投資,但是從哪里開始呢,建設浦江兩岸,這個題目的確很吸引人!”
“我來為你介紹一下我們的政策!”江**笑著點了點頭說道,他向一直在旁邊作陪的賈庭安道:“找一份上.海市的地圖來。”
“是,江書記!”賈庭安站起身走出了辦公室,不一會就拿回了一張大比例的上.海地圖鋪在了辦公桌上。
江書記親切的拉著林強生的手,來到地圖前,說道:“小林,你來看,這里就是我們現在的位置!”
江****用手點了點市中心的所在,也就是他們現在的市政府,上.海人民廣場,說道:“這里是黃浦,也是全上.海的市中心,外灘就在這個位置,這里也就是舊社會所說的十里洋場!”
“哦,我們在這!”林強生點了點人民廣場附近,這里也是全市的中心地帶,行政中樞,市政府單位等都在這周邊。
江書記點著地圖:“市里最繁華的幾個區域,黃埔、盧灣、靜安、徐匯,而江對岸的浦東,原來作為上.海的后花園,但這一片地區完全可以有較大的發展!”
浦東陸家嘴,一下子就映入了林強生的眼簾,他的心竟然激動了好一會。
江書記繼續說道:“目前,這一片正在進行改造,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而且浦東將要迎來第一個大型項目!”
“是什么?”林強生驚奇的問道。
“一座嶄新的廣播電視塔!”賈庭安替江書記回答道。
他向林強生介紹道:“目前,電視塔的建設方案已經獲得了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關注,這也將是全國最高的一座電視塔,它的高度也將名列世界前茅,這座塔的建成將大大改善周邊地區的收聽收視狀況,同時也將為上.海市的旅游事業增添一臂之力!”
林強生恍然大悟,已經知道了這個工程是什么,原來浦東第一個項目就是東方明珠啊。
江書記笑著說道:“小林啊,今年年初,我市剛剛決定要擴大利用外資的規模,在計劃外自借自還32億美元外資。你放心,我們有借有還,希望你考慮考慮支持我們一些外資!”
“呃,原來是這樣...”林強生立刻明白了,難怪江書記今天這么熱情,原來是想要管他借錢啊,32億美元,這個胃口可是夠大的!
他躊躇了一會,有些為難的說道:“目前我東星集團倒是可以在上.海投資一些工程,但是外資規模還是非常有限的!”
江**稍稍有些失望,他還真想從林強生這里獲得一些外資,幾億美元是最好的結果,但他還是馬上打起精神問道:“你打算投資一些什么工程?”
林強生索性說道:“除了建設幾家汽車零部件工廠之外,我還計劃在上.海投資房地產項目。我認為上.海注定會吸引來不少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僑的投資,這些人來到上.海投資興業,必然會想著置辦房地產。但是,本地卻沒有與之配套的房屋項目,如果讓這些人在民間購買老百姓的私有住房,這樣不但容易造成權屬糾紛,而且還使得管理混亂!”
“林先生,你是想投資蓋樓?”賈庭安驚喜的問道,江**也覺得這個想法不錯。
林強生點頭說道:“不錯,我打算考察一下,看看在哪個區域合適建設一座專為海外人士居住的高檔小區,不知道市里能否同意我的想法?”
江**點頭說道:“這個事情可以研究一下!”
林強生:“広州的東湖新村就是這類小區,他們在香.港售房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我想上.海也應該可以建設這類僑匯房、外匯房。”
江書記看了看賈庭安,說道:“這倒也是個解決外匯短缺的好辦法!”
他對林強生說道:“小林,你的這個提議我會提交市委領導會議!”
這時,房門突然被人敲響了,賈庭安連忙起身開門,來人正是普桑的仇克董事長,他的身后還跟著一人。
“仇廠長來了,還有方總經理!”賈庭安說道,同時把兩人請進了辦公室。
江**微笑著向林強生介紹道:“來,我向你們介紹一下,這位就是上汽普桑的仇克廠長,那一位是方宏總經理!”
他對兩人說道:“這位年輕人就是東星集團的林強生,我想你們也都熟悉,這是一家生產汽車零配件、電子半導體的高科技企業!”
仇克面帶微笑,和林強生握了握手說道:“早就聽聞,東星集團的董事長是一位年輕人,沒想到林先生這么年輕!”
林強生和兩人客氣的說道:“兩位都是國內的汽車產業的前輩,還請多多指教!”
方宏說道:“指教倒是不敢當,所謂達者為先,我們很佩服你在短短幾年時間就帶領著濱汽和哈汽,把轎車產業發展得這么好!”
他的前半句還好,但是后半句就明顯帶著刺了:“林先生,你也許不知道,自從濱汽上馬轎車,你們可是一直把我們普桑壓得喘不過氣來啊!”
林強生倒也知道一些情況,濱汽轎車上馬以后,一下子就給普桑籌備組增加了很大壓力。普桑項目籌備了1年,談判了四年。而濱汽是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一家汽車廠,在短短一兩年時間內就造出了轎車,這個速度可謂奇跡!
凡事就怕比較,有濱汽的建設在后成功在前,普桑項目頓時失去了不少支持,大家都覺得為什么你一個項目要談判那么久,而且還搞不定。
林強生倒也沒在意方宏對他有意見,這是正常的,他反而說道:“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我們不像普桑有這么多的牽絆。”
“來來來,我們坐下來談,小林可是給你們普桑帶來了個好消息,他的東星集團要在上.海建立汽車零配件工廠,你們以后可要團結合作啊!”江書記適時的說道,化解了眾人的尷尬氣氛。(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book/html/26/26921/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