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民科第六四十九章 腳踏實地做企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工業民科 >>工業民科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四十九章 腳踏實地做企業

第六四十九章 腳踏實地做企業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04日  作者:好閑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好閑 | 工業民科 
林強生走進了本田瑪麗斯維爾工廠,本田宗一郎盡可能的向他直接做著介紹,這有點讓他受寵若驚的感覺。

“為這家工廠我們招收了3500多名工人,美國的用工成本高昂,所以我們盡量多的使用了機器人生產線,以代替人工。”本田宗一郎說道。

“很先進啊!”林強生道,進入車間后果然看到了不少的自動化設備,一線工人非常少,這個水平要比中國國內,林強生企業中的自動化水平高多了,本田可以采購全世界最先進的生產線,最先進的制造技術,日本和德國的機械制造商也都遵循著只把最好的制造設備賣給本國企業的傳統,外人要買就只能買到低檔次設備,這種設備制造出來的產品自然沒有人家的好。

通過攀談,林強生了解到,本田的這一批工人平均月薪在4000美元的水平上,在美國的的汽車產業中自然比三大巨頭的工薪低,但在俄亥俄這樣的北方發達地區也不算低薪,算是正常水平偏上的。

而佐治亞州是美國南部省份,薪資水平低,林強生的汽車工廠工人的平均月薪在3500美元左右,在南部不發達地區算是不錯的,而且在汽車企業工作也較為穩定,也是很有吸引力的職位。

這家本田工廠的汽車年產量可以達到15萬輛,一共籌備建設了兩年多的時間,今年年初剛剛投產,林強生看到,在車間內有很多的日本員工和工程師,在給美國員工做著指導。

“這些一線工人都是沒有汽車生產經驗的嗎?”林強生疑惑的問道。

他有些奇怪,美國汽車制造產業發達,自然有不少具有工作經驗的一線工人。像大眾等歐洲汽車廠商也是招收有經驗的人員,而本田工廠的這些工人看起來很生疏,不是熟手。

本田東次郎說道:“是的。為了達到本田的需要,我們沒有招收有經驗的工人。那些員工已經塑造成型,很難改變!

而這些員工,之前沒在汽車工廠從事過任何工作,就是一張張白紙,我們在白紙上能夠更好的描繪本田的未來!”

林強生看了看生產線上的員工們,有不少的日裔,但白人和黑人仍是最多的,看來本田的工廠并沒有對工人的種族區別對待。日本企業對待美國社會問題通常都是采取很小心的回避麻煩的做法。

他看著本田父子三人說道:“自己培養工人,雖然花費的時間長些,但這樣的工人對企業更忠誠!本田的這個方式非常有效,我要向你們學習啊,沒有經驗的新鮮員工不但好管理,而且還不會帶著美國汽車工廠中的許多惡習,還能避免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的滲透,一舉數得,不錯!”

本田宗一郎點了點頭,說道:“我們是外來公司。在美國這片土地上做企業尤為不易,所以要處處小心!”

本田博俊對林強生說道:“我們給與了美國工人足夠的尊重,贏得了他們的好感。避免了很多的不必要的問題!”他意有所指,他也聽說過林強生的汽車工廠出現的用工矛盾,在他們父子想來美國市場是極其重要的,沒有必要為不相干的事情鬧得風風雨雨的,對林強生這樣的做法他們也很不理解。

林強生無奈的點了點頭,他以前小看美國黑人問題在美國的輿論影響了,當初選擇在美國南部建廠只考慮了成本問題,卻沒有想到會別的麻煩等著他,現在他已經考慮著是否在俄亥俄州再建立一家工廠。這邊的環境看起來不錯。

隨著繼續參觀,他對本田美國工廠更加了解。日本人把先進的管理技術帶了進來,這也是美國想要的。三大汽車巨頭的管理方式落后,汽車產銷量被日本車企沖擊嚴重,市場占有率屢創新低。

美國人對日本人的汽車企業是很好奇的,他們為什么能這么輕松的打敗美國三大汽車巨頭,有什么秘訣,不如直接讓這些日本企業來美國投資,美國人就能直接偷師了。

本田東次郎向林強生介紹了,本田美國工廠組建的前前后后,說得很詳細,本田先生也站在一邊,補充著他的一些想法,他們對林強生并沒有什么隱瞞的,完全當做了貴賓來對待。

林強生了解到,本田還在籌備時就與27家美國本土的汽車零配件制造商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而且目前還在增加著合作商。

“本地采購,本地銷售”的經營方式讓本田享受了很多優惠措施和節省了不少成本,也為其贏得了美國媒體和民眾的好感。

本田的美譽度是要比林強生旗下的汽車工廠好多了,那里用了大量的來自中國的汽車零配件,現在還是中美蜜月期,倘若今后擴大產能,那就保不準美國政府會采取什么措施了,畢竟汽車、電子都是美國的經濟命脈,屬于支柱型產業,美國是不可能總允許外國傾銷的,前門拒虎,后門進狼的事情不可能持久。

本地生產本地銷售這個策略也是大多數汽車企業采用的,像通用早就實行這個策略了,先后在德國、西班牙建廠,召集加盟供應商。想把企業做成國際化大公司,不可能總依靠著零配件進口組裝生產,哪個國家也沒有那么愚蠢!

林強生的產業遇到了一個嚴重的瓶頸,缺乏國際人才,這成為了他向海外擴大規模的最大阻礙!

“我們正尋找可以長期合作的戰略伙伴,重視零配件供應商的生產方式,不斷提高零部件的品質才能讓本田產出更好的汽車,讓零配件廠商參與到車型的設計中來,直接提出意見。

同時我們也建立了考核制度,一套本田企業的規章制度移植到美國并不容易,現在工廠還處于磨合階段!”本田東次郎和林強生介紹道。

林強生突然好奇的向本田宗一郎問道:“本田先生,您有沒有考慮到中國去開設工廠?”

本田宗一郎怔了一下,想了一會才略帶歉意的說道:“抱歉林桑,中國的汽車市場還很弱小,本田汽車公司現在還沒有進入的想法,不過我們的摩托車產業已經和中國的一家地方軍工企業合資生產摩托車了。”

老人始終想不起來中國的那個企業的名字,還是本田博俊提醒他道:“重.慶嘉陵摩托車廠!”

“對,嘉陵!”本田宗一郎點頭說道。

林強生點了點頭,說道:“是的,我也知道這個事情,1982年嘉陵與本田合資,整機零部件進口本田的產品進行組裝銷售,不錯!”

本田宗一郎從年輕人的話語中聽出了言不由衷,本田東次郎和本田博君對視了一眼。

本田東次郎看一眼父親,然后試探的對林強生說道:“中國的汽車市場剛剛起步,我們對這方面不太了解,是否合資還要經過詳細的論證調查,但中國的摩托車市場是很大的,我們可以在這方面合作!”

林強生笑著說道:“好,我也有建設一家摩托車廠的打算,我計劃引進一款125排量和一款250排量的摩托車整套技術,不知道本田有沒有興趣?”

本田東次郎看了看父親,見老人微微點了點頭,然后說道:“我們當然沒有問題,只是剛剛和嘉陵合作,我們對這家企業投入了不少資金和設備,還有時間!

這家軍工廠也對產品抱有很大期望,如果再在短時間內建立另一家摩托車廠,難免會形成兩方本田品牌直接的競爭,我們也要考慮中國政府方面的感受的!”

林強生一擺手說道:“這個你們不用考慮,我沒打算繼續使用本田的牌子,我只是想引進技術和設備而已!”

這回本田父子三人都詫異了,他們沒想到林強生有這么大的野心,竟然想引進本田技術自創品牌!(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工業民科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