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民科第五百三十三章 以色列人的邀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工業民科 >>工業民科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三十三章 以色列人的邀請

第五百三十三章 以色列人的邀請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06日  作者:好閑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好閑 | 工業民科 


十二月初,林強生坐上了飛往以色列特拉維夫的班機,亞伯拉罕陪同他一起前往,這次就是由他帶來了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董事長伊扎克.施法爾的邀請,參觀以色列航空技術成就的。

先前林強生想和以色利人合作,但并沒有表現出很強的實力,直到他引進24架F14戰斗機,同格魯曼展開談判的情報被摩薩德收集后,以色利人才重視起來。

這次邀請林強生訪問,也不單單是想要讓他走一走看一看,以航還想要在一些軍事技術上同林強生展開合作,最好達成一些交易,給捉襟見肘的獅式戰斗機提供研發資金!

楊萬立也千里迢迢的帶領著專家組從國內經幾次轉機才到了特拉維夫,他剛剛接待完了格魯門的代表團,其實也就一個經理加上一個工程師,共兩個人,格魯門的訪問人數少得可憐,真是物盡其用的精簡之行,美國人的辦事風格。

負責亞洲事務的總經理王承棟和一位格魯門的工程師到訪,林強生沒有出面,完全交由了楊萬立負責接待,國內倒是派來了人員陪同,還是總裝部軍機司的副司長馬承麟和中航技的牛新棠,這兩位,他們對格魯門的來訪是非常歡迎的。

這可是關系到6億美元的大單,更是24架F14戰斗機,這個引進項目的成敗直接關系到兩人的前途!

與格魯門的交往可知,美國人甚是傲慢,要比國內先前交往的英國人(斯貝)和法國人(海豚直升機、幻影)還要不好打交道,美國人考慮的更多的是政治因素。

楊萬立在美國時就曾滿懷期待的向格魯門提及,購買一條F14戰斗機的大修線,但是佩萊哈克拒絕了東星的請求,明確表示格魯門不可能把F14的大修線轉交給和中國有關的公司手里。

甚至他還表示,就連小修線想要獲得也是相當困難的,得經過艱難的政府運作或許會有可能成功!

這次王承棟帶著工程師來,就是為了確認東航工業公司的技術實力。以制定格魯門的出口政策。

總的來說,格魯門的政策也是跟著合作方的實力而變化的,如果發現東航工業公司的技術可以對F14戰斗機有限度的進行維修,那么格魯門就會考慮出售一條小修線。畢竟東星有一定的技術實力,這樣就沒理由不做中國人的生意了,他們向政府申請也會方便一些;如果確認中國人沒有維修F14戰斗機的能力,那么格魯門或許最后還是會出售一條小修線,但那就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也許把中國人壓榨的差不多了,小修線才會姍姍來遲!

與世界頂尖的航空制造企業合作,不但東星是第一次,國內也是第一次。確認了東星確實有引進24架F14戰斗機的財力和決心,國內上層也是較為震驚的,24架F14引進回來,到最后不還是要交給國家,六億美元巨額外匯換回來的先進戰斗機,林強生要交給國家,這在共和國也算是頭一號了!

此前隨同他一起訪問格魯門等美國軍事裝備制造商的馬承麟和牛新棠一回到國內就開始緊急的四方聯絡起來。同時向上級匯報這個重大的喜訊!

先前幾個二代目借著保利公司的殼籌集了上億美元的資金,購買了24架黑鷹直升機,不但受到了上級表揚而且在紅色子弟圈里還大大的出了一回彩,在仕途上也從此簡在帝心,獲得了來自多方面的照顧!

紅色子弟們有的也想要效仿,奈何沒有這樣的財力和號召力。而這次林強生購買的F14戰斗機,也是24架,但卻是總資金已經達到了6億美元,規模更大,影響面更廣。同時也受到了中央上級的持續關注和重視!

馬承麟和牛新棠回到京城后,還萬幸著,自己參與了東星的引進項目,以前想找這樣的機會都沒有。沒想到這種天上掉餡餅一樣的好事就落在了自己的頭上!

他們自然要牢牢抓住這次難得的機遇,如果這個項目成功了,那么功勞完全可以轉化為向上提升職位的動力,所以這兩人才是現在最積極最想要這個項目成功的人!

在這兩位航空裝備部門高層的緊盯之下,先前與東航工業公司達成合作意向的國內各研究所,也不敢怠慢。他們紛紛加快了設備的制造速度,就這樣東航工業公司所訂購的工業設備陸續的發往濱城,到達東航的車間,這些研究單位還派來了技術人員和工人負責安裝,現場教學指導東星招募來的新人們。

經過幾個月的整備捯飭,東航工先前空蕩蕩的幾個車間內已經添置了較為完備的飛機配件制造設備,等兩位格魯門代表到訪的時候,飛機制造廠已經出具規模了,他們看到的是一座相當精致規模較小的戰斗機生產線,而且技術水平看上去并不落后,現代化水平相當的高,明顯已經達到了美國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水平,雖然具體的制造工藝沒有看到,但就這個樣子似乎東星的航空技術實力并不低!

如果真是這樣,那格魯門也沒有必要不賣小修線了,等F14戰斗機交貨,東星自己摸索出了一定的維修技術,格魯門想賣也沒機會了!

王承棟在調查報告上寫道,F14戰斗機小修線已經沒必要對中國人保密,戰斗機交付后,隨著深入了解接觸他們很快會掌握一些維修技術,格魯門應該抓住機會在中國人擁有F14的維修能力之前把小修線賣給他們,把握機會!

格魯門的佩萊哈克在收到了報告后,召集了公司的高層,經過了一番討論,他們最終決定同美國政府作進一步的游說,允許格魯門向中國轉交一條F14戰斗機的小修線。

既然東星已經有了一定的技術實力,那就要在它徹底擁有之前介入,這樣格魯門也更能把握方向,至少佩萊哈克等高層是這么想的。

東星與這樣的世界級的航空制造商合作,林強生和楊萬立都知道,東星必須拿出百分之二百的技術水平和組織水平來,才能在合作中成為平等的一員而非一名小伙計!

他們也知道,想要達成這一點十分困難,但正在想方設法的努力,讓合作伙伴重視自己,格魯門如是,南非的阿特拉斯同樣如是!

這次受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IAI)總裁伊扎克.施法爾的邀請,林強生親自前往IAI訪問交流,他并沒有秘密行動,而是大鳴大放的讓南非保鏢開車送自己到了機場上了飛機。

這也有逼迫阿特拉斯公司的意思,他想要讓南非人明白,想要合作就要好好表現,要不然林強生就會找別家了!

與此同時,南非阿特拉斯公司總部,丹尼爾總裁已經得知了林強生離開了南非約翰內斯堡,飛往了以色列的特拉維夫。

他著急忙慌的趕到實驗室,見到了中方的技術負責人薛博洋,大聲的質問道:“薛,林先生為什么離開南非?他去以色列干什么?”

聽了翻譯之后,薛博洋搖了搖頭說道:“丹尼爾先生,我并不知道林總去以色列干什么,只是他讓我轉達您,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的施法爾總裁親自邀請他到IAI訪問,做一些技術交流!”

丹尼爾懊惱的晃了晃頭,大力的跺著腳,他瞪著眼睛強忍沒有叫罵出來,像一只困獸似的轉了幾個圈之后,只有按耐焦急的心情向薛博洋問道:“你,能不能聯系到林?我要現在就和他通話,現在,馬上!”

薛博洋搖了搖頭,他看一眼手表對丹尼爾說道:“現在恐怕聯系不到他,您倒是可以聯系他在美國的秘書,林總告訴我,他的秘書24小時在線!”

“哦,該死!我知道,我知道了!”丹尼爾惱火的低聲罵了一句,急匆匆的轉身向原路跑去。

同時他在心里大喊,千萬不要讓狡猾的以色列人把林強生拐了過去,投資他們的戰斗機計劃,那阿特拉斯將沒有任何的競爭力!(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上一章  |  工業民科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