揀寶大家第三十三章 進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揀寶大家 >>揀寶大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三章 進山

第三十三章 進山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27日  作者:酸菜筍絲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酸菜筍絲 | 揀寶大家 
科幻


熱門、、、、、、、、、、、

ps:看《》背后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看到楊帆得到的琥珀,齊念慈跟周文滔都很吃驚,確實很漂亮,即使周文滔也有點眼熱,更別提女性的齊念慈了。

“這么大的蜜蜂,到底什么品種的?”周文滔也很想收藏一個。

楊帆搖搖頭,這個誰知道?估計要找古生物專家才能弄清楚。這塊琥珀形成時間早在數千萬年前,那個時候的生物體型大一些也不足為奇。

“真好看,四十多萬不貴。”齊念慈也開口道。

一些稍微好的翡翠就不值這個價格,因此,在她眼中,的確不貴。如果楊帆出手的話,她愿意兩倍價格拿下。

“回去,我也弄幾塊玩玩。”

當然,周文滔說的是這種有昆蟲的,這樣才有意思。

“那你就得小心了,市面上的東西假貨居多。”楊帆笑道。

他很清楚,與翡翠、和田玉、紅藍寶石等相比,琥珀一直行情平平,收藏者不多。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琥珀才開始在中國的臺島和香.港地區以及新加坡、日本等國流行,收藏者日益增多,價格也因此一路上漲,尤其是這兩年更是漲得厲害。

市場繁榮,泥沙俱下。不管是琥珀還是蜜蠟,各種各樣的概念炒作花樣迭出。李代桃僵,甚而人工合成,以假充真,琥珀和蜜蠟已被圈內人稱為造假最嚴重的有機寶石。

“沒事,據說有儀器能檢測真假。”周文滔并不擔心。

楊帆搖頭苦笑:“那你就錯了。當下市場琥珀蜜蠟已真假難辨,別說專家會‘打眼’,就連專業儀器都有可能無法識別,最常見的作偽手法就是用柯巴樹脂冒充琥珀。”

柯巴樹脂與琥珀、蜜蠟、白蠟等都是天然的樹脂化石,從成分和形成原因上講,本質上并無明顯區別,唯一的區別是形成年代有天壤之別。

新鮮的樹脂干涸后形成硬樹脂,而硬樹脂被埋藏地下后,經過幾萬年到幾百萬年的地質作用,形成半石化的樹脂,是柯巴樹脂。而琥珀則是硬樹脂埋在地下經過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樹脂化石。

“到時候拉你一起就看就好。”周文滔哈哈一笑。

楊帆頓時無話可說了。

這事之后,村民都將楊帆三人財神爺一樣看待。另外,大家知道那塊寶石是在河邊撿的,一大群人涌向不遠處的小河,亂石灘上全是人影。

不過,很遺憾,再也沒有琥珀的影子。因為琥珀質量輕,很可能是上流沖下來。因此,并不一定是附近的產物。

晚上,村長還讓人打了幾個野味回來招待,他知道城里人就喜歡這個。

小丫頭那家人還特地送來一些本地的土味,對楊帆是挺感激的。人家完全不用花那么多錢,但還是坦白是寶石,高價收走,可見人品極為高尚。

老人家很高興,意外得到那么多錢,以后生活好過很多了。他還特意通知兒子,讓他帶媳婦回來一趟,準備將屋子翻新一遍。

村民的盛情款待,讓楊帆三人盡情享受。在這村子住了一晚,頗為涼爽。

次日一早,楊帆他們也沒有馬上離開。昨晚就商量好,跟幾個村民一起進山打打獵,放松放松。

跟著帶路的村民有三個,都是經常進山的熟人,蒙著眼也能爬出來的那種。

他們手上還帶著弓箭、大刀等工具,甚至有個人扛著一支一米長的步槍,老到掉牙了。據說,是抗日時期的步槍,后來修了幾遍。當初,政府收繳槍支,看見都報廢了,也就留下來。

“有子彈?”楊帆懷疑道。

“呵呵!村里的老柴會弄,有火藥彈殼就行。”彈殼可以重復使用。

楊帆抹了把汗,這樣粗糙制作的子彈,就不會走火嗎?他很懷疑。

如此古老的原始森林,樹木筆直粗壯,由于谷上低溫潮濕,使得這老林子里掛滿了蒼老的白絲,苔蘚、蘑菇,靜悄悄的鋪展著色彩。

沿著略加整飾的原始林中的小路,走入密林深處,踏著厚實的苔蘚,翻過橫在面前的倒木,風景無限好,楊帆三人都是東張西望。

“咦!是一群小野豬。”

聽見楊帆的聲音,大家望過去,果然發現好幾個小野豬,正在刨泥土覓食。

齊念慈馬上將脖子上的相機對準聚焦,咔嚓!嚓咔!連續拍了好幾張。人家這才是專業旅游。

楊帆本也想拍幾張,奈何發現手機像素不高,拍出來的鬼影一樣,也就算了。

又走了一會,還是楊帆先發現,那是一個紫貂,跟松鼠一樣,拖著一條大尾巴,行進中總是跑跑停停、邊嗅邊看,有時昂首向四周張望。

“現在很少見這種動物了。”背著大刀的村民也感嘆道。

以前,紫貂還是挺多的,在樹林跑來跑去,不是很怕人,但很警惕,靠近就會跑。

楊帆笑了笑,貂皮為名貴裘皮,且為傳統出口裘皮種類之一。在國際毛皮商品中,貂皮價格最高。國外商人把貂皮當黃金一樣儲備,因而也有“軟黃金”之稱。

在這種前提下,紫貂不被捕殺滅絕,已經是很好運了。

“可惜,跑掉了。”齊念慈有點遺憾,還沒來得及拍照,那個紫貂就被嚇跑。

隨后,看到一叢的蘑菇,是珍貴的猴頭菇,遠遠望去似金絲猴頭,故稱“猴頭菇”,又像刺猬,故又有“刺猬菌”之稱。

三個村民趕緊收集起來,這種菌很珍貴,他們知道的。

“回去我四百一斤收了。”周文滔開口道。

野生的猴頭菇很少,是中國傳統的名貴菜肴,肉嫩、味香、鮮美可口。

民間諺語:“多食猴菇,返老還童。”

可見這種菇的珍貴,一般野生的都要四百塊以上,那些是市面上幾十塊的,都是人工培植的,相差甚遠。

那三個村民大喜,以前有人收購就那么一百幾十塊。這一從少說也能收三五斤那么多。這趟進山絕對賺翻,沒想到運氣那么好。

他們都想著,今天要不要轉遠一點,收集多一些猴頭菇,那么好的價格,機會不多呀!

這時候,一件物品落入楊帆的眼底。

暫時簽約新書榜排名八十多名,各位幫忙沖上去,會有回報的!(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qdread微信公眾號!)


上一章  |  揀寶大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