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為王第805章 翻手為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春秋我為王 >>春秋我為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805章 翻手為云

第805章 翻手為云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14日  作者:七月新番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七月新番 | 春秋我為王 

ps:12點前還有一章

新絳又稱新田,作為晉國都城已經快一百年了,其中自有它的優勢所在。

此地北有霍太山作為屏障,東有上黨為墻壘,往西一兩百里就是大河,左近有汾、涑、澮等河流為淵,這就是當年狐偃所說的“表里河山”之地,河東最膏腴、最富庶,也最人口密集的大都邑。

新絳地利在此,本來是諸侯商賈前往的中心,喧鬧繁華充滿街巷,城內有幾處交易馬牛羊彘、粟米稻谷的市場,往昔太平時,馬羊嘶鳴、車來車往,總是十分熱鬧,隔著幾里都能聽見市中傳出的聲音。可今天,隨著晉國內戰進入第四個年頭,新絳也漸漸凋敝起來,從街巷到市井都冷清非常。

過去每逢冬至前一個月,便成百上千來朝賀晉侯的諸侯使節團也不見了蹤影。新絳街頭一片冷清,年輕人寥寥無幾,只剩下無法上戰場的老者和婦孺留守。

“還不是因為打仗”說起戰事,新絳國人們便曳嘆氣,如果說戰爭伊始,他們還勉強愿意在晉侯和知伯旗下討伐叛軍,為捍衛晉國朝廷的尊嚴而戰的話,如今卻早已身心疲憊。

各家子弟無不應征入伍,跟著知瑤到處去救急,卻遲遲打不開突破口。晉國的一半土地都落在趙韓叛黨手中,河東形同被包圍一般,太行以東的糧食斷絕,霍太以北的皮毛筋角也停止運來,戰事對他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好在還有汾水沿岸的粟米,解池里的鹵鹽源源不斷。西面的秦國因為幾年前秦哀公病危,太子未及繼位便突然暴死,只能讓公孫繼位,秦國主少國疑,庶長們忙著爭權奪利,也沒有乘機對晉國動進攻,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但這些只不過能讓河東茍延殘喘,卻不足以贏得勝利。秋收之前,東方告急,青壯再度被征召進軍隊里,他們已經不記得這是四年來的第幾次了。目送他們離開后,新絳國人都在流傳,是趙無恤回來了,他已經越過太行,打到了離新絳只有區區兩百里的上黨以東

如今幾個月過去了,雖然知伯政府依然在竭力掩蓋晉軍的被動,但種種流言仍在城內悄無聲息地傳播開來。為了供應東面的戰線,安邑的糧食和鹵鹽停止運進新絳,鹽價糧價不斷攀升,國人已經怨聲載道。

然而更糟糕的事情還在后面,時間剛剛邁入十月,晉人們一大早打開家門,卻現外面一片寂寥,家家戶戶門戶緊閉,街上還不時有兵卒巡邏,是生什么事了么?

“讓開,快些讓開!”幾輛戎車匆匆駛過,濺起昨夜雨水留下的水洼。

更夫氣喘吁吁地跟在后面跑過,給晉人們解答了疑惑:“執政有令,全城戒嚴!白日里也不可穿街串巷。”

遇上熟人,他還會在對方耳邊鎮重提醒道:“當心些,據說東邊又敗了!”

聽者無不哀嚎:“又敗了?我夫我子還在軍中呢!”

一片愁云慘淡中,這個不知真假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一時間,整個新絳都人心惶惶起來。

“東邊有新消息么?”知氏的長孫知宵紅著眼,每當外面有通報的人過來,就一把抓資問。

“那邊的消息全斷了,但大軍被饋**不離十。”

“這這該如何是好?阿瑤也是,幾天前還好好的,為何會突然就敗了?”知宵幾年前在溫縣被趙軍擊敗,靠了萇弘庇護才孤身逃回來,從此便一蹶不振,他害怕上戰場,所以當父親在北面晉陽作戰,弟弟知瑤在丹水困守之時,他還留在新絳,幫祖父處理家政雜務。

“宵,別著急”

被尊稱為“知伯”的知躒卻依然鎮定自若,他面沉如水,坐在案幾后微閉著眼睛。

“祖父,能不著急么?魏氏突然有快騎來報,說是大軍敗了,吾弟和范皋夷、梁嬰父、魏駒等人一起被困在光狼城下,若真如此,對于我知氏而言,無異于晴天霹靂啊!”

知躒嘆了口氣:“你并未身處戰場,所以就算急,也急不來,如今吾等只能做力所能及之事,比如說迅入宮,再將魏曼多控制起來!”

從魏氏船隊單獨撤離事件起,知躒便對魏氏的立懲態度懷疑已久,但迫于形勢,一直都隱忍不。自打趙無恤擊敗齊國,鄭、周、中山或中立或倒向趙氏開始,知躒便知道,僅僅靠晉國太行以西,自己是無法獨自擊敗趙氏的,這程,已經打不贏了,他不該坐視范、中行敗亡,錯過了圍殲趙氏的唯一良機

但戰爭進行到這里,知趙仇怨已深,請平和談的大門遲遲無法打開,對方的要價是己方萬萬不能接受的,所以只能硬著頭皮堅持。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故無失”

當時,閉著眼念出一句玄而又玄的話語后,知躒決定在這辰爭里采蓉勢,待趙氏自敗,而后乘之。

只可惜,趙無恤卻穩了下來,兩年間沒有進行大的戰事,讓治下的民眾土地得到休憩,沒有像知氏希望的那樣自敗,反而愈壯大起來。當他再度西進時,其勢已無法遏止,知躒只能孤注一擲,讓素有天才之名的孫兒知瑤為帥,希望他能創造奇跡,再以戰促和,與趙氏分太行而治

然而奇跡終究沒有出現,若說還有什么比聯軍大敗更糟糕的事情,也就是知躒即將失去對魏氏的控制。

魏氏的信使搶先歸來通報本身就疑點重重,那個元的信使入城后大呼行,弄得人心惶惶,在敏感的知躒看來,這簡直是別有用心!

所以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將還在新絳城內的魏侈軟禁起來。

知宵領命后立刻帶人去魏氏的府邸,然而卻覺自己來遲一步,里面只剩下一些豎人、侍女,魏侈已不見蹤影。他連忙乘車回知府,在門口子遇到了朝服衣冠,正準備進宮面見晉侯,解釋前線戰事的知伯。

“祖父,聽說魏侈天沒亮便進虒祁宮去了!”

“不好”知躒心中閃過一絲不好的預感,他千算萬算,還是算漏了一件事。“點上族兵兩千,隨我前往虒祁宮!”

魏侈這時候不好好呆在府埏消除他的疑心,而是匆匆進宮,這只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知氏僅剩的同盟魏氏,似乎也不想再與他家相濡以沫,而要相忘于江湖了!

知氏祖孫出時,正值驟雨初歇,朝陽破開云層升起,紅光遍灑城中,一路上,道邊的榆樹、槐樹紅葉飄零,遠望則宮闕如云,后顧則道路寬敞,也是一番壯觀美麗的景色,但他們卻沒心情欣賞,只是讓御者加快車,后面兩千知氏族兵也跑得氣喘吁吁。

“虒祁宮守門的有司過去是偏向我家的,祖父不必擔憂”

知躒卻沒這么樂觀,一步錯步步錯,他苦笑道:“老子說過,世事無常,正復為奇,善復為妖,局勢如此,人會不會翻手為云覆手為雨,誰說得清楚呢?”

他們在青石板鋪成的中軸道疾上馳,虒祁宮近了,那高亢的夯土臺基映入眼中,女墻后的甲兵矛戟依舊。唯一不同的是,眼見知氏的執政車駕旗號靠近,朱紅色的宮門卻依然牢牢緊閉

知宵駕車直接沖到正門兩側張牙舞爪的石質雕像“虒”獸邊上,仰頭大喊道:“執政在此,還不開門!”

無人回應,過了好一會,在知宵吼了數遍后,城頭才有人探頭出來,拱手道:“還望知伯見諒,今日前線大敗的消息傳來后,國君十分痛心,決定罷朝反省,虒祁宮也要戒嚴,還請回去,改日再來吧。”

“糊涂|情十萬火急,罷朝閉宮也得挑時候啊!”

知宵覺得不可思議,知躒卻制止了他,瞇著眼抬頭看了看城之人道:“戴子雍,老朽沒認錯人罷,為何鎮守虒祁宮門的竟會是你?”

知宵也認出了城頭的將吏,此人字子雍,其身份不俗,乃晉昭公幼子,當今晉侯的叔叔。晉國從晉獻公時起就有規定:國內無公室,不蓄群公子。公子公孫成年后會被趕到外國自己謀生,子雍離開后瘍去了宋國,曾在戴邑當司城樂氏的邑宰,便索性以戴為氏,故被稱為“戴子雍”。

幾年前,因為國內公子公孫不足,無人管理宗室事務,戴子雍便被晉侯召了回來。但他剛好趕上趙氏叛晉,因為與司城樂氏的關系,他被視為親趙派,便被連累罷用,四年來一直賦閑在家,今日卻為何管起宮門來了?

“是國君昨夜的任命”

昨夜?知躒心中一緊:“為何宮城之守這樣重大的任命,不通過我同意就施行?”

“虒祁宮乃國君寢居,任命何人守門不必征求執政同意!”

戴子雍知趣地退下后,另一個聲音從城頭響起,一位同樣穿戴卿士冠冕的中年人站在知氏祖孫頭頂與他們見禮,是晉國“中軍佐”,魏氏的家主魏駒。

“更何況,知伯,你已經不再是執政了!”

“魏曼多!”知躒面沉如水,“你這是何意?”

魏侈的臉與魏駒很像,只是多了一絲隱忍和老氣橫秋,他擠出一絲笑容道:“知伯,國君剛剛下了命令,讓我暫代上卿之位,與趙氏、韓氏家主一起共逐君側之惡臣這惡臣”

他居高臨下,臉上廄勝利的表情,對著知氏祖孫重重指道:“說的就是汝等!”(未完待續。)

提供提供小說,

以及,武俠小說,網游小說,,校園小說等免費網絡小說閱讀。

**作者七月新番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如有章節錯誤、排版不齊或版權疑問、作品內容有違相關法律等情況,請聯系管理員。


上一章  |  春秋我為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