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仲謀天下第七百零二章 七營主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仲謀天下 >>三國之仲謀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零二章 七營主將

第七百零二章 七營主將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20日  作者:拾一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拾一 | 三國之仲謀天下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金陵城。

御書房。

“老李,劉備最近有什么動作啊?”孫權穿著松弛的錦袍,翹起二郎腿,目光瞟了一眼李涅,淡淡的問道。

就算他收斂自己的光芒,把自己當成一顆塵埃般隱藏在成都城的一個角落之中,孫權也不敢對他有一絲一毫的輕蔑。

“很平靜!”

李涅看著孫權懶散坐樣,嘴角抽搐了一下,就當看不到,淡淡的道:“不過他麾下的諸葛孔明,倒是有些活躍!”

“哦!說來聽聽。”孫權目光一動,這個三國神人,要爆發了嗎?

“黃權對他很重視,親自舉薦給了的劉璋!”李涅道。

“黃公衡不太像這么一個傻子啊,孤不相信,他不知道諸葛亮是劉備的人,為什么還要舉薦他呢?”孫權一雙琥珀般的眸子散發出疑惑的光芒。

“他不是不知道,他只是自信,他自信能把諸葛亮收為己用!”

李涅冷笑的一聲,道:“他認為如今劉備既然被鎮壓在成都,就已經不足為患,既然諸葛亮是一個人才,他為何不用呢?”

“唉!他在引狼入室!”

孫權搖搖頭,道:“諸葛亮此人,除非他心甘情愿投靠,不然就算他投靠吳國,孤都未必能鎮壓的住他!”

“諸葛亮這時候站在明面上來,有些不對勁!”李涅目光閃爍出一抹冷芒。

“的確有些反常。不過老李,你可聽過說過,蛇吞象?”孫權靈光一動。微笑的道。

“好膽!”

李涅頓時明白了,他倒吸了一口冷氣,喃喃的道:“居然不是想要拿下蜀國,而是想要以平和的手段,拿下蜀國,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了!”

“給他時間,他就能做到!”孫權眼眸之中流淌著一抹異芒。

諸葛孔明。歷史上,被譽為三國第一謀士。評價為多智近乎妖,現在還年輕,也許缺乏一下經驗,但是也不是能小看的。

他的父親孫堅。也是因為他的小小一個謀略,葬身在了荊州。

當然,這只是一個意外,他本來是想要算計孫策,最后卻收獲了孫堅,這也是他的一個本事。

“大王,我們需要做點什么?”李涅問道。

“做什么?”

孫權站起來,想了想,道:“兩點。第一,讓他們亂,蜀國要亂。我們才能心安,在吳國沒有準備好入川之前,絕對不能讓劉備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蜀國,這對我們不利。

第二,在蜀國里面,有一個人。不可忽略,張任。蜀國大將軍張公義,此人忠義,想要策反,艱難,但是孤要你想辦法,把這個人推到劉備的對立面去!”

“大王看上張任了!”

李涅目光微微一亮。

“他畢竟是子龍的同門師兄弟,而且本身就是一個人才,孤心動,很正常!”孫權坦然的道。

“桀桀,大王放心,只要劉備干掉劉璋,他就是我們吳國的囊中之物!”李涅神情之中有一抹自信,皮笑肉不笑的露出了一個笑容。

孫權目光看著他有些陰森森的笑容,渾身一顫:“老李,你以后還是別再孤面前笑了,孤感覺渾身發冷!”

“有這么嚴重嗎?”李涅面容有些僵硬,嘴角不由在的抽搐一下。

“關中如何了?”孫權了解了蜀國的情況之后,開始關注關中的情況。

“馬騰父子反目了!”

李涅很直接的稟報了。

“這么說,曹操快要收割成果了!”孫權舔了舔嘴唇干皮,眼眸之中有一抹驚異,道:“他們的動作倒是不慢啊!”

馬騰父子反目,就等于涼國分裂,這時候,曹操要是不能把握機會,那就不叫曹操了。

“馬騰危也!”

李涅低聲的道:“他能不能扛過今年,都是一個問題,只要離開長安城,他就絕對回不去了!”

“他心太大了,早晚要死的!”孫權冷冷一笑。

馬騰是一個笨人嗎?

不是!

他能創立涼國,雄霸關中,也是一個梟雄般的人物,自己都能從蜘絲馬跡之中看到了魏國對他窺視,看到關中世家對他異心,相信身臨其中的他也能看到。

只不過他的心太大。

他一直縱容司馬懿,最大的意圖,應該是借用關中世家的力量,為涼國統一關中。

他也許有信心,在自己穩定關中之后,收拾這些世家,砍斷曹操手臂。

可是,孫權并不認為,他能曹操相斗。

“大王,如果馬騰戰死,馬超會不會南下啊?”李涅問道。

“你認為呢?”孫權反問。

“會!”李涅想了想,道:“馬超的性格桀驁不馴,卻一直以來都忍讓廢物般的馬休,最大的一個原因,他重情,重視父子之間的感情,不愿意和馬騰鬧翻!”

“你既然都有答案了,知道該如何做了嗎?”孫權輕聲的道。

“微臣明白!”李涅點點頭:“某最近會動身北上,去一趟關中和西涼!”

“小心點,不要讓賈詡和司馬懿摘下你的人頭!”孫權囑咐的道。

“大王放心,李涅沒有這容易死!”李涅陰陰嘴一笑。

李涅這個老陰人離開了御書房之后,孫權處理了一下政務之后,開始著手去整理七大營呈報上來的資料。

年后的吳國,在朝陽之中蓬勃生輝,在新政體系之中,高速運轉起來,時間已經在證明,大吳變法是對了。

新的體制,相比原來臃腫的舊體系。無論是政務分工方面,還是政務處理的效率方面,都提高了不少。

而且明眼人都已經看的出來。大吳變法之后,新王孫權,已經徹徹底底的穩住了朝綱。

如今,再沒有任何人能反抗孫權的統治。

在政務方面,內閣穩住了大局,孫權自然就把重心放在軍方上面,隨著軍方改革完成。七大軍營的主將也開始清晰起來。

荊州大營,左將軍呂布;交州大營。右將近徐盛;南海基地,衛將軍周泰;東海基地,前將軍賀齊;東北大營,征北將軍祖茂;幽州大營。車騎將軍黃忠。

至于江東大營,驃騎大將軍,趙云。

趙云其實只是一個掛名的,真正的主將是北軍統領,高順。

東軍被隔去番號,如今衛冕京城的,除了禁衛軍之外,就是北軍,南軍。西軍。

這都是江東大營的主力。

“軍中變革,雖然順利,但是始終有些動亂。想要形成戰斗力,最少要一年時間!”

孫權查了個軍營匯報上來的奏書。

整軍多多少少有些麻煩,各方都出現了不小不大的糟亂,在加上去年的整整一年的亂戰,吳軍要恢復戰斗力,必須要一年半載。

“不知道參謀司的入川戰略。策劃的如何了?”

孫權放下手中的文案,喃喃的道。

今年想要入川。估計是沒有希望了,不過這一份戰略部署計劃提前做好,推演一下,能避免很多的漏洞。

而且,他也需要看一看鞠義的本事。

參謀司衙門。

太尉鞠義,參謀司司長徐庶,副司長陳宮,還有新任錦衣魏暗衛指揮使廖豪,還有參謀司的十幾個主要參謀,齊聚一堂,縈繞著一個蜀國沙盤,展開了討論。

孫權要一份入川的戰略部署,而這個任務,就是參謀司成立之后,第一個任務。

參謀司屬于朝堂二十四司部之一,但是隸屬軍方,獨立性很強,不屬于兵部統領,地位不在六部之下,直接受命大王,歸于太尉領導。

“諸位,我們如果要入川,需要從哪里開始打?都說說吧”

鞠義抬頭,統領般的目光從沙盤上移開,猶如刀刃般落在了參謀司的兩大當家,徐庶和陳宮身上。

這兩個人,他并不是很熟悉,只是從他們檔案之中,了解了一下他們的作戰風格和戰績。

徐庶是參謀司司長,但是他并沒有參與過戰役部署,之前是金陵令,然后是西征戰局的后勤都督,再然后是穩定荊州民生。

此人年輕,雖然能力不凡,但是并沒有領兵的經驗,孫權任命他為參謀司司長,怎么看,都有些用人唯私。

不過他認為,孫權既然敢用徐庶,相比徐庶也應該有些能力。

陳宮,這是倒是一個名譽天下謀略名士,昔日作為呂布麾下的第一謀士,他對于戰略部署,應該有些能耐。

“培城!”徐庶聞言,沒有一絲的猶豫,指著沙盤上的一個缺口,很直接的開口回答,道:“太尉大人,培城是我們邁不開的一道坎,必須要拿下培城,我們才能順利的入川!”

“嗯!”

一眾參謀,相繼點頭表示贊同。

這是邁不開的一個關卡。

“鎮守培城的是關羽,此人不簡單!”有人低聲的道。

“關羽?”

鞠義聞言,微微瞇眼,看著廖豪,問道:“廖指揮使,錦衣衛可打探清楚,關羽此人手中到底有多少兵馬?”

“關羽和張飛經常用障眼法,對我們,對蜀國,掩飾自己的兵力的情況,在我們的探查之中,三萬精兵之數,已是極限!”

廖豪回答道。

他雖然被召回金陵,擔任暗衛指揮使,但是不可否認,他是最熟悉西川的人,所以參謀司制定入川戰略的時候,從錦衣衛把他給借來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三國之仲謀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