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仲謀天下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吳變法之孫策的決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仲謀天下 >>三國之仲謀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吳變法之孫策的決定

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吳變法之孫策的決定


更新時間:2015年08月27日  作者:拾一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拾一 | 三國之仲謀天下 


吳縣,太湖。

江東講武堂。

這是吳國建立的第一所講武堂,也是這個時代的第一所軍校,對于吳國,它的意義非凡。

當初很多人并沒有看好講武堂這個訓練領兵將領的學堂,對于資深的領兵將領來說,戰場,才是軍人最好的學堂。

閉門造車,根本是訓練不出一個合格的領兵將領來。

可是當呂蒙,陳武,常山,朱恒……這些從講武堂出身的武學子一個個在軍隊之中大放異彩,攀至將領位置,講武堂這等武學堂的軍事教學模式開始漸漸的進入吳國大將的心中。

而且不少的大將還發現一個意外的狀況。

一個部曲之中,即使領兵大將不是很出色,但是如果屯長軍候階層的將領都是出身講武堂的武學子,那么這個部曲的戰斗力會直接超越一般的部曲。

這是一種領兵將領平均水平的大大提升。

所以,如今軍中不少的大將對于講武堂畢業的武學子,都有一種你爭我奪的意思,畢竟誰不想自己的部曲戰斗力比旁人的要高。

吳國如今可不止一個講武堂,目前吳國已經建立成功了,除了江東講武堂之外,還有金陵講武堂和東治講武堂。

東治講武堂是當初坐鎮南海的賀齊出面建立,是訓練海軍的搖籃,成立大概一年多時間,雖然還沒有畢業的學子,但是如今規模不錯。

除了這三個講武堂之外,目前吳國還在建立的過程之中的,有幽州講武堂,荊州講武堂,交州講武堂。

軍校模式已經開始深入軍中體系。也讓不少人看到的希望。

出身軍校的武學子,剛剛畢業,也許最多也只是一個屯長軍候,但是相比普通大頭兵,他們存在優勢太大的,只要一戰下來。就能看個領兵水平的高低,所以爬上去的也快。

“夫君,你在看什么啊?”

這一天,講武堂里面,一群武學子練武發出的聲音覆蓋整個太湖,而旁邊的一個院落,卻有些安靜,大喬端著清涼小粥,走進來。看著孫策手握一份書信,面色有些陰沉不定,有些疑惑。

“一個朝中大臣的來信!”

孫策淡淡的回答道。

“他說什么了,讓你的面色這么難看?”大喬輕輕放下手中的東西,一雙翦水秋瞳般的美眸看著自己的丈夫,問道。

進駐江東講武堂,他們的生活很簡單,卻很平穩。也很幸福,大喬雖然知道自己的丈夫如今依舊沒有對吳王的位置死心。但是著安逸的生活,卻能磨去他不少的菱角。

“仲謀最近在朝堂實行大變法,朝廷制度有些混亂,不少官吏都惶惶不安起來,所以他們有人想要請某家返回金陵城,主持大局!”孫策看了一眼大喬。平靜的道。

“變法?”大喬微微有些吃驚。

“對,變法!”孫策點點頭。

孫策除了熟讀兵法之外,對史書也不陌生,自然對變法這個詞語也不陌生,他心中很清楚。一旦變法起來,就等于巔峰了整個大吳的管理體系。

即使換了他坐上了孫權的位置,恐怕也太敢去做,可如今孫權在內憂外患之中,卻毫不猶豫的做了。

是孫權自信,還是他自大?

孫策有些想不通。

“夫君,這事情你可千萬要想好了,如今盯著咱們家,僅僅是錦衣衛就多如牛毛,只要汝走錯一步,可就萬劫不復了!”

大喬輕邁蓮步,走到孫策身后,柔婉的雙手為他輕輕的舒展肩膀,柔聲的勸告,道。

“某家知道!”

孫策聞言,面容不自覺的有一抹冷意。

表面上,他是自由了,去哪里都沒有人阻攔,但是他只要走出這個院落,每一個動作都會被錦衣衛記錄下來,不用三天,就會傳到孫權的書案上。

如今他,仿佛一頭被囚禁的獅子。

“夫君,其實仲謀要實行變法,自有仲謀自己的理由,他不太像做那種沒把握的事情!”大喬的聲音很溫婉,對著孫策,柔聲的勸告:“但是這事情,一旦你介入了,情況就不一樣了,畢竟你的身份有些特殊!”

“仲謀在朝堂變法,肯定損害的不少人的利益,有人異想天開,才會想到我這個被軟禁在太湖的江侯,他們打的什么主意,某家心知肚明,某家可不糊涂!”

孫策點點頭,他點燃的火折子,把書案上的書信焚燒一空。

大喬看著他的動作,精致無暇的俏臉上露出了一絲的璀璨的笑容,她沒有太大的野心,只是希望自己的丈夫安好。

“不過如今變法這個事情,已經牽涉大吳國體,某不能置身之外,此事某需要親自向仲謀問一個清楚。”

孫權剛毅的面容有一抹果決:“某要回一趟金陵城!”

當玄武門一戰他敗了之后,想要從掌控吳國,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孫權突然的暴斃了,不然,他沒有任何的希望坐上那個吳國至尊的位置。

這一點,他看的很明白,所以他不會沖動。

不過,他也放不下吳國,畢竟吳國也有他的心血,當初父子三人,自洛陽返回江東,南征北戰多年,才有今日的吳國。

大吳變法的事情,他需要孫權給他一個肯定,不然就算冒著被朝堂誤會,他也不會就此罷休。

清晨。

最為吳國的大王,每天蓋印鑒都蓋的手軟,而且如今吳國處于變法階段,壓下來的事務繁多,孫權不能離開王宮太久,所以僅僅在鐘山過了一夜,一大早便返回了王宮。

御書房。

孫權端坐在書案之前,細細的看著一份份堆積起來的奏書,一般地方的奏書是經過丞相府才會送進宮。但是御史臺彈劾的奏書,會直接送到他面前。

御史臺是孫堅親手成立的,但是當時也是孫權策劃的,這一個部門跳出丞相府之外,直接對當今大王負責。

“都是彈劾的!”孫權看著這些奏書,俊朗的面容有一絲無奈:“就差沒有彈劾我了!”

變法帶來的麻煩。已經有些超乎他意料之外了,雖然他已經搞定的不少朝堂高層,連幾大巨頭都已經讓他擺平了,但是中上層的官吏,卻是一股他無法忽略的力量。

“大王,北疆急報!”

這時候,御書房之外,一個尖銳的聲音響起。

“北疆急報?速速呈上來!”孫權聞言,猛然的抬起頭。面容有一絲大喜,他立刻放下手中的奏書,大叫起來。

“大王,請過目!”

曹陽邁著急促的步伐,走進來,親自呈上來這一份密函,密函上面是火漆密封,正面的落款是潘鳳的印鑒。

這是潘鳳親自的匯報的北疆戰事信件。

“北疆終于有些消息了。孤倒是要看看,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孫權接過來,很直接的打開了信函。

“大王,一定是好消息!”曹陽是孫權在宮中的小跟班,自然知道他這段時間都在等待著北疆的消息,立刻奉承的道。

“希望吧!”

孫權有些緊張,攤開書信之后。正眼一看,神情之間不由自主的有些激奮了起來,忍不住哈哈哈大笑:“哈哈哈,好,好。太好,潘鳳做的好,黃忠做的好,薊城這一戰打的漂亮,孤的心,總算穩下來了!”

薊城這一戰,終于拉下了帷幕。

蹋頓被斬殺,樓班投降,黃忠清掃了整個烏丸部落,雖然蘇仆延是逃了,但是已經不足為患了,烏丸部落即將面臨當初山越的結局。

這一戰足夠的穩定幽州東北方向的長久太平。

“大王,現在吳國不少人都眼巴巴的等著北疆的戰果!”曹陽看著孫權臉上露出了笑容,頓時舒了一口氣,提醒的道:“要不要普天同慶一下?”

“汝說的對!”

孫權聞言,點點頭,然后把信函遞給他,道:“既然是一個好消息,就得讓整個吳國興奮興奮,你立刻把這信函交給江東日報,讓他們聯合整個輿۰論界的力量,大肆宣傳,把這一股旺盛的大勢頭給孤造起來!”

剛好趁著北疆大勝的勢頭,完成朝廷最后的改革。

孫權感覺,是不是老天爺都在幫他。

“諾!”

曹陽接過信函,連忙點點頭,然后才退出御書房。

“這一戰之后,幽州已經穩定了,潘鳳他們就能騰出兵力來收拾遼東的高句麗人!”

孫權站在御書房的窗前,目光幽幽,碧眸閃爍精芒,心中在不斷的盤算著:“在九月來臨之前,北疆肯定能恢復太平,這樣的話,對國內的穩定人心有很大作用,還能鎮壓反對變法的人,這需要好好利用一下。”

“大王,宮外還有一份來自錦衣衛的密函!”緊接著一個禁衛軍兵卒的聲音響起。

“錦衣衛?立刻呈上來!”孫權目光一亮,道。

“諾!”

禁衛軍將士迅速的就把密函送了進來。

孫權打開密函,這是李涅的親筆書函,講述的是他圍剿程昱的事情,還有他對安置北疆的一些提議。

“程仲德,好氣節!”

孫權放下書信,心中有些感概。

曹操果然不愧為一梟雄,人心穩穩的,程昱寧死也不愿意來金陵城,明顯是不希望自己抓住這個事情,威脅到魏國。

畢竟私通外族,對中原的諸侯來說,影響很大,一旦魏國勾結外族,涂炭生靈的事情爆發,曹操肯定會失去不少的民心。

所以,程昱最后選擇了自裁,死無對證。

為了曹操,他可用心良苦。

“程昱,汝既然忠于魏國,孤就風風光光的送你回魏國!”

孫權想了想,提筆書信,然后火漆密封,對著一個親兵,道:“把密函立刻送往錦衣衛衙門,讓他們交給李大都督。”

錦衣衛有自己的渠道,傳遞信息的方法比朝堂傳遞戰報的還要快三分。

“諾!”

錦衣衛親兵點點頭,拿著書信,迅速的離開了御書房。

孫權不是不想用程昱的尸體來換取一些利益,但是這樣做,顯得有些卑劣,對于一個王者來說,不夠大度,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這樣做會損害吳國聲譽,畢竟吳國和魏國交鋒才剛剛開始,他也不能保證未來有一天,自己將領被魏國干掉。

死了還要糟蹋尸體,是很不道德的。

既然如此,那他就大度一點,把程昱風風光光的送回魏國。

“程昱可是一個大謀事,他死了,曹操,你一定會很心疼吧!”孫權冷冷一笑,他雖然對程昱的氣節很尊敬,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也挺恨這個人的。

因為他,如今吳國北疆二州被鬧到天翻地覆,民不聊生,想要收拾殘局,花費的人力物力將會成為吳國財政的一個累贅。

“大王,韓指揮使在宮門跪地外求見!”

孫權處理了書案上的一對奏書之后,已經是傍晚的時分了,這時候,門外又有一人來報。

“讓他跪著!”

孫權聞言,目光看著夕陽的光芒,淡淡的道。

“諾!”

一個親兵迅速傳令。(未完待續。。)

新筆趣閣


上一章  |  三國之仲謀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