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仲謀天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門為正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仲謀天下 >>三國之仲謀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門為正陽

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門為正陽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27日  作者:拾一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拾一 | 三國之仲謀天下 

(新的一個月又來了,春來三月,朝氣蓬勃,拾一要雄起,希望《仲謀》能在百萬字之內,能上架。)

“對了,蔣欽戰敗,是怎么回事啊?”

縣衙太師椅上,孫權的身軀坐了起來,面容有些陰霾,看著徐庶,目光一絲絲的幽冷起來。

蔣欽,江東海軍數一數二的大將,在江東海軍之中的地位僅僅在周瑜和周泰之下的,要是論起指揮戰斗,他比周泰還要穩重。

雖然如今江東海軍的主力基本上都放在的海面之上,留在柴桑和長江水道上的只有一艘樓船領導的大艦隊,這個艦隊的主將就是蔣欽,蔣欽這些年坐鎮柴桑,和江夏水軍也不是碰撞,但是向來是贏多敗少。

“蔣欽將軍,他的確敗了!”

徐庶嘆了一口氣,目光看著孫權,輕聲的道:“據將軍府給我們的戰報上說,他帶著五千海軍,從柴桑進入的鄱陽湖,是誘兵之策,為潘將軍奇襲西陵拖延時間的,可是他的艦隊被荊州水軍的主力堵住了,麾下五千海軍,傷亡過半,他本人更是險些戰死,雖然死里逃生,不過現在還躺在病床之上。”

“這一戰的過程,詳細過程,有沒有?”孫權面色凝重了,瞇著琥珀小眼,問道。

“有!”

徐庶走上來,從手中抽出一份文書,遞給孫權,道:“這是蔣欽在戰敗之后,遞給將軍府的一份戰斗過程,還特別提示,要將軍府注意一個人,他基本上就是敗在的對方的一員普通將領手中。”

“誰?”

孫權攤開這份文書,看的很仔細,眉頭頓時變的有些凝重起來。

“甘寧!”

徐庶早已經把仔細的看過這份文書,嘆聲的回答,道:“這個人有些奇怪,從這一戰上看,武藝謀略皆然一流,柴桑的守將凌操也是被他一箭把手臂給射斷了,不過……他和黃祖應該不同心,不然,柴桑熬不到程普太守的馳援,已經被攻破,而蔣欽將軍不是戰敗,而是戰死了。”

“甘寧?”

孫權聞言,心中微微一動,沒想到居然是甘寧,這可是歷史上的他最倚重的大將,甘寧,甘興霸。

歷史上的東吳大帝曾經說過一句話: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可敵矣!

張遼是曹魏的五子良將之首,他把甘寧和張遼相提并論,可想而知歷史上的孫權對于甘寧的重視。

“現在才是初平五年,他居然這么快就出現的?”孫權心中有些疑惑了,如果他記得沒錯,這一位猛將,也是大器晚成之輩,歷史上基本要到孫權繼位,征伐江夏,他才一步步的走上天下的舞臺。

“咦!他生擒的蔣欽,最后居然把蔣欽給放了?”孫權看著文書,上面蔣欽清清楚楚的記錄著戰役的前后經過,而且最后還提到,甘寧是有心饒他一命的。

“沒錯,是不是有些奇怪啊?”徐庶道。

“不奇怪!”

孫權突然想起來的一件事,腦海靈光一動,嘴角勾勒起一抹笑容,道:“你看看他的出身,就不奇怪了。”

“出身?”

“洞庭湖中的錦帆賊?”

徐庶看到文書上錦衣衛附上了一份資料,目光猛然一亮,道:“原來如此,問題在劉表這里,劉表這么清高的人,怎么可能重視一個有出身賊寇的人,這么說,甘寧應該是想要投靠了江東?”

“沒錯,他已經生出來了投靠江東之心!”

孫權合起文書,琥珀晶瑩的目光璀璨閃亮,道:“因為無論是劉表還是黃祖,都太在乎自己的名聲了,對于賊身出身的人,根本看不起,可以利用,但是絕對不會重用的,甘寧應該是感覺到自己在荊州就算立下再多功勞,也根本出不了頭,所以才會生出了投靠江東的心,放過蔣欽,不過就是想要試探一下江東的態度。”

“那他為什么還要獻計黃祖,圍殺蔣欽,而且還差點殺的凌操將軍,攻破柴桑啊?”徐庶頓時不明白了。

“這個很好解析。”

孫權瞇著眼,目光一抹精明的光芒劃過,道:“展現實力!”

“展現實力?”

“對了,他再告訴我們,他甘興霸的能力!”孫權笑了笑,道:“但凡有能力的人,都有傲氣,甘寧身為一個武力計謀都出眾的大將,自然有自己的傲氣,最重要的是,他想看看江東的氣量。”

“那他這一戰,的確顯露的驚人的實力,征東將軍府應該重視。”徐庶問道:“不過他讓主公愛將凌操斷了一臂,葬送的蔣欽的數千海軍,主公會不會考慮招降他?”

“我們能看到的,征東將軍府也能看到,我父親不是一個胸襟狹小之輩,所以肯定會!”

孫權點頭,沉吟的一下,道:“不過甘寧也是一個重義之輩,肯定放不下自己的數百兄弟,現在他和江東始終隔著江夏,如果我們想要招降他,就必須要接應他麾下的八百錦帆,沒有這么容易。”

“仲謀,其實我們早晚都要進攻江夏的,皆然他可以在黃祖麾下站穩腳步,我們完全可以把他當成進駐江夏缺口。”徐庶提議的道。

“不行!”

孫權搖頭,道:“甘寧的出身,讓他異常的敏感,如果他感受不到江東的真誠,他不會投靠江東的,我們寧可直接攻下江夏,也不能讓他夾在中間,這讓會寒了他的心,難以讓他對江東死心塌地,所以在對付荊州之前,必須拿下他!”

“黃祖不是好對付人。”徐庶聞言,眉頭皺起。

“也不難對付,因為他看不起甘寧!”

孫權目光閃爍出一抹精芒,道:“江夏畢竟是黃祖的地盤,不能明著來,這事情交給錦衣衛去辦,他們在江夏有根基。”

“羅漢。”

孫權立刻書信一份,以火漆密封,然后把自己的貼身侍衛叫進來。

“公子!”羅漢躬身行禮。

“你立刻給我送一封信去給錦衣衛,親手交給李指揮使。”

“諾!”羅漢接過信封,策馬離開的秣陵。

時間一晃,轉眼來到的九月份。

九月的秣陵,天際之巔依舊烈陽如火,火辣辣的空氣,讓人感到一種悶熱的氣息,讓忙碌之中一個個赤膊上身的民夫,揮汗如雨。

自從糧食價格戰之后,江東商會的一記狠辣的悶棍,讓丹陽豪強八成以上的家族都損失慘重,基本上各家各戶都在舔自己的傷口,自然也沒有能力來壓抑秣陵的發展。

沒有了阻礙,孫權正式開始大展拳腳,大興土木。

同時,因為糧食價格這一戰,讓江東的無數的商人看到的一個美好的未來,目前江東商會的商戶們不斷的在增加,而且各商家對于江東商有些的死心塌地,開始對孫權建立這一座新城全力的投入。

有的江東商會的雄厚財力,孫權自然不惜耗費,加快速度,他又從各地招來數萬民夫,八月的時候,孫權更是親自寫信,從會稽郡,掌控二十萬山越百姓的太史慈手中要來的五萬山越。

如今將近十數的萬民夫,城上城下,熱火朝天,日以繼夜,一磚一瓦,一點一滴的讓這座新城了形成了一個基本的城墻輪廓。

建城,第一個自然是城墻的建筑。

這一座金陵新城的四周城墻,孫權是以明朝時代,朱元璋在這里建立的應京城池來作為標準,前世,他有過考古的兄弟,對南京的歷史進行發掘,他有時間也參與了收集資料,他記憶最深刻的就是,南京明城墻。

明城墻,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1366)年,完成于明洪武十五(1386)年,前后歷時21年,由內向外形成了皇城、宮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墻環套的格局,被譽為世家第一城垣。

孫權的魄力也夠大的,從漢末都明初積累下來的工作,他直接一步跨過。

朱元璋建城,大部分都是改建,因為前面已經有的一千年的積累,數朝的都城,大部分工程是加工,即使如此,他也用的二十一年才建成流傳百世的明城墻。

如今的秣陵不過是一座小城,最大的根基不過是當年范蠡建立的城墻和后來楚國建立的石頭城,在這個基礎上,要建立這一座規模龐大新城,工程的龐大已經超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包括孫權自己。

孫權規劃出來的這座新城的整體結構上,完全已經超越的目前最雄偉的長安洛陽這些京都,東傍鐘山,西據石頭,南憑秦淮,北控后湖,依山傍水,占地巨大。

“此門為正陽門!”

這一日,孫權的身形迎風而立,站在一座漸漸開始完工城門之上,這一座城門,坐北朝南,以外一內二,三座甕城拱衛,主城門有城樓和閘樓。

這是一個即將完工的金陵新城的城門,也是最雄偉的一座城門。


上一章  |  三國之仲謀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