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仲謀天下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大洗牌 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仲謀天下 >>三國之仲謀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大洗牌 七

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大洗牌 七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22日  作者:拾一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拾一 | 三國之仲謀天下 
第二天的朝廷議會結束之后,天色已經開始入夜了,眾臣離開皇宮,登上自己的馬車,趕著車馬返回家中,消化這一天會議的內容。

鐘繇在半個時辰之后就返回自己的府邸之上。

這時候的府邸之上,一盞一盞的燈籠已經都亮起來,而在府邸的一個偏殿之上,內閣大臣荀彧還有魏國公曹沖都已經恭候多時。

“情況如何?”曹沖有些迫不及待的問道。

“國公爺,目前軍機處的格局已經穩定下來了,趙云上位了,領軍機首尊,而軍機十三席大臣的位置也定下來了!”鐘繇對著曹沖簡略的說了一番。

曹沖雖然年紀不大,但是作為魏國公,不可否認他就是曹魏系的一個精神核心,所以鐘繇對他依舊很尊重。

“果不出我所料!”

荀彧聞言,只是笑瞇瞇的道:“如今吳軍在戰場上遭受了重挫,兵將死傷慘重,很多將士都失去了身邊的戰友,短時間之內必然軍心不穩,這時候軍中就需要一個青壯派,銳氣沖天卻文武全才的主帥來統領,趙云能越過潘鳳和鞠義而上位首尊的位置,我一點都不意外!”

一個大型派系就是籠罩軍政兩方的力量,才能立足朝廷。

所以對于軍機處的變動,荀彧也很關心,他已經做出了不少的推測,目前這些推測基本上都變成事實了。

“荀彧叔父,趙子龍并非我們的人,他上位軍機首尊,對我們有何幫助?”

曹沖瞇眼,循聲問道。

“幫助不大,但是最少他們不會拖我們后退,他初上位,必然需要軍中大將的支持,才能穩坐泰山,如果我們的人在這時候能向他靠攏,自然而然就能讓我們在軍中的勢力徹底的穩固下來,無論張郃還是的賈詡,面對趙云總比面對哦潘鳳他們要好!”

荀彧說道:“既然軍機處的情況已經穩定下來,那么接下來我們的重心還是在的內閣!”

“文若,張昭他們恐怕不會輕易認輸啊!”

鐘繇沉默半刻,低聲的說道:“我觀看張昭的決心很大,他是鐵了行要阻擊你上位!”

“那是當然的!”

荀彧平靜的說道:“內閣首輔,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他豈會輕易罷手,就算他愿意放手,他也不會把這個位置交給他始終不信任的曹魏系手中,不過現在已經由不得他,失去了陛下的信任,他已經不可能坐在這個位置上了!”

“就算如此,恐怕他也不會讓你上位!”

鐘繇道:“如果陛下不主動提出讓你接替他的位置,在朝廷議會上我們恐怕是拿不到優勢,江東系根深蒂固始終不是說說的!”

“陛下是仲裁者,他是不會出手的,所以這一局我們可能要輸!”

荀彧還不在乎的道:“但是即使輸,也值得,掌控內閣,未必需要內閣首輔的位置,最重要的是信任,陛下的信任,如今陛下信任我,所以只要我有足夠的能力架空上面的人,內閣的決策,還是我們的說了算!”

內閣首輔這個位置,是他志在必得。

但是時間問題他可以容許拖延一下,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他加入吳朝的資歷太淺,這回成為他的硬傷,如果緩一緩,讓朱治上位一陣時間,完成對張昭時代的過渡,也許也是一件好事。

“那我應該如何是好?”鐘繇看荀彧智珠在握,心中也就放心很多了。

“一切唯本心,如果你太做作的話,反而會讓陛下反感,你身上始終烙印這曹魏的銘牌,所以該支持的還是要不為余力的支持,不管成功與否,態度很重要!”荀彧囑咐的說道。

“明白了!”

鐘繇也是一個聰敏絕頂的人,一點就通,他很快就明白荀彧的意思了。

“其實我可以去拜訪一下那幾個朝議大臣,爭取一下他們的意見!”

曹沖輕聲的道:“魏國公這個面子,很多人都會給!”

“萬萬不可!”

荀彧和鐘繇聞言,眸光瞪大,連忙異口同聲的反對。

荀彧開口說道:“國公爺,如今你地位非凡,在朝廷之中舉足輕重,同時也是很多人忌憚的目標,特別是錦衣衛,如果你參與朝政,必然會讓陛下心生戒備,反而得不償失!”

曹沖是魏國公,是曹魏留下的王族,同時也是龐大曹魏系的精神所在,哪怕他沒有謀逆之心,在明里暗里都會有無數眼睛盯著。

“是我魯莽了!”

曹沖一聽,也驚出一身冷汗。

荀彧看了一眼,笑了笑,當初曹操把曹魏殘余的力量交給曹沖統領,不得不說,是一個的很明智的選擇,如果交給了更加勇武的曹彰,恐怕如今曹魏系已經血流成河了。

“元常,荀湛和諸葛均能否入閣?”荀彧回頭,目光看著鐘繇,詢問起來。

現在他繼續幫手在內閣站穩腳步。

荀湛是他荀家族人。

諸葛均是當年曹魏舊臣,多少有些香火傾。

如果他們能順利進入內閣,對他掌控內閣有很大的幫助。

“這很難說,諸葛均的問題不大,畢竟諸葛瑾會支持他弟弟吧,諸葛瑾代表可是陛下嫡系的力量,他一開口,魯肅等人也不好拒絕,再加上我們的力量,已經足夠了,但是荀湛就難說很多了,畢竟地方總督要想直接的進入內閣,應該是有點困難!”

“內閣之中,我們的力量太薄弱了,無法掌控全局,必須讓荀湛進入內閣!”荀彧瞇眼,眸光訕訕。

“我會盡力的!”

鐘繇點點頭。

“我們所面對的局面的確有些的艱難,所以我對這一次能否上位,一點信心都沒有,畢竟曹魏王朝曾經是大吳朝廷的敵人,多少吳人為了當年的戰役流血喪命,整個朝廷對我們的敵意其實都是很大的!”

荀彧站起來,目光之中爆出一抹精芒:“但是該去爭的必須要去爭,這是態度問題,而且這樣的情況很快就會過去,一旦遷都完成,我就會跳出整個囚籠,重新開辟戰場,到時候只要能內部穩住,對外我們就不怕什么了!”

“恐怕遷都沒有這么容易!”

“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關鍵有沒有心!”

荀彧淡然而笑:“陛下是鐵了心,誰也擋不住,我們只要當好陛下的急先鋒,就行了!”

一夜漫長,不僅僅曹魏系的碰頭會在熱火朝天的討論之中,縈繞這這一次朝廷議會傳出來的消息,朝廷之中大大小小各個派系的人都在商量對策。

朝廷議會進行到了第三日。

這一次大洗牌的重頭戲來了。

一開場,張昭搶奪先手,沒有讓人有彈劾的機會,直接請辭內閣首輔的位置:“陛下,臣張昭請辭內閣首輔的位置,還請陛下應許!”

“為何?”

孫權抬頭,目光看了一眼張昭,漠然的問道。

張昭今年才五十出頭而已,不到六旬,兩鬢白發叢生,但是精神面貌不錯,如果可以,他還能在這個位置再干十年。

這時候讓他退下來,多少有些可惜。

不過現在孫權已經沒有辦法徹底的信任他,自然也沒有辦法把內閣繼續交到他的手中。

“陛下,臣年事已高,多年來疾病纏身,雖然兢兢業業,但統帥內閣已力不從心,當退位讓賢,讓朝廷能臣為天下子民謀取盛世生活!”張昭有些咬牙切齒的說道。

他不想這樣的。

但是與其灰溜溜的讓孫權趕出去,還不如他主動一點。

最少能讓他保留一絲絲的尊嚴。

“內閣乃是天下的中樞,朝廷的心臟,管理朝廷各部,統帥各地方秩序,內閣首輔的位置更是與天下的民情息息相關,既然張首輔的身體有恙,那朕實在是也不好強留張首輔為朝廷效命!”

孫權這話一出,讓所有人感覺不禁一寒。

雖然他們早已經有心理準備了,但是聽到張昭讓孫權如此直白的舍棄之后,終究是有些的膽戰心驚。

這就說明了一件事情。

孫策登基的事情看上去已經過去了,但是在孫權的心中恐怕已經留下了很重的一個烙印,讓孫權變得多疑,所以他就連張昭的基本面子都不顧,毫不猶豫的把他踢出局去。

如果是按照朝廷禮儀來說,張昭上奏你辭去官職,作為皇帝,他多少要在明面上挽留幾句,然后張昭再上奏,他在挽留,大家做做樣子,面子上過的去。

但是孫權這一次簡單粗暴,二話不說,直接允許了。

“不過內閣首輔的位置至關重要,并非你說辭就能辭,現在我們表決,同意張昭辭退內閣首輔位置的人,請舉手!”

孫權的目光斜睨了一眼張昭,不給他留一口換氣的機會,直接來了一個暴擊。

“我同意!”

“我同意!”

全票通過。

這個結果其實張昭的心中一點都不驚訝,畢竟事先他已經親自說服江東系的大臣直接放棄他的位置,但是面對這諷刺的一幕,他終究還是有些的心痛。

這么多年的首輔位置坐下來,最后只能換取一個這樣的下場,他哀嘆不已。

“既然全票通過!”

孫權緩緩的舉起直接的手,然后淡然的說道:“此事情就此決議,即日起,張昭解任內閣首輔的位置。”

這一刻,張昭仿佛蒼老了十歲。

他的時代,終歸結束了。

“但是內閣為天下之中樞,重中之中,不可無主領導,那么現在趁熱打鐵,甄選出內閣首輔的位置!”

孫權很直接的說道。

“陛下,臣舉薦一人!”鐘繇一眼掃過眾臣,迅速開炮。

“說!”

“臣舉薦內閣大臣荀彧,荀彧才學出眾,曾為曹魏王朝丞相,早有獨當一面之能,昔日擔任西域巡閱使之事,更是為朝廷這一次西征立下了赫赫功勞!”

鐘繇的直接很快就打破了眾臣之間的那一絲絲詫異,一雙雙眼眸凝視著他,有些想要把他的臉皮看穿,但是這絲毫沒有能打擊到鐘繇的發揮。

“臣認為,荀彧最有能力統帥內閣,為陛下分憂,為天下百姓謀取福利……”

鐘繇洋洋溢溢的歌頌了一大段之后,大殿之中有些冷寂下來了。

“我同意!”

郭嘉這個助攻也不錯,他接的很快:“陛下,荀文若有王佐之才,若能為內閣首輔,乃是天下萬民之福!”

孫權瞇眼,看了看鐘繇,在看了看郭嘉,突然笑了。

這個組合不錯。

“還有何人舉薦?”孫權淡然問道。

“陛下,臣舉薦朱治次輔!”

顧雍眸光閃閃發冷,斜睨了一眼鐘繇之后,直接上奏:“朱治次輔多年來輔助首輔大人辦公,兢兢業業,對內閣事務早已得心應手,此時內閣當以穩為主,所以臣認為,朱治次輔最為合適接替首輔位置!”

當初張昭要支持孫策登基,顧雍是不同意的。

但是不可否認,他依舊是江東系的頂梁柱之一。

江東系的力量很廣闊,也很分散,其中有江東元老派系,青壯派系,世家派系,還包括當年獨立出去,獨當一面,盛極一時的孫周系。

“還有人舉薦英才嗎?”

孫權聞言,面容平靜如斯。

眾臣對視一眼,搖搖頭。

“既然如此,那就表決吧!”

孫權的目光對著左右的朝議大臣,沉聲說道:“內閣首輔事關朝廷未來,各位需慎重,言出無悔啊!”

內閣首輔的位置很重要,一般情況之下,需朝廷議會上有九票通過,才能就任,如果只有七票通過,只能代任。

表決很快就開始了。

結果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孫權還沒有投票,剩下十二席位的朝議大臣,十二票,十比二的大比數,朱治以華麗而毫無懸念的大比分擊倒了荀彧,就任內閣首輔的位置。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孫權苦笑了一下,心中突然就明白了,不是江東系根深蒂固,而是曹魏王朝出身成為了荀彧的一個硬傷,哪怕曹魏王朝已經過去了很多年,影響力依舊巨大,特別是當年曹彰和張魯的叛亂之后,最少不能讓吳朝之上的朝臣對曹魏出身的降臣毫無保留的相認。

難怪荀彧拼死拼活都要讓荀湛和諸葛鈞入閣,他就是擔心會遭受排斥,無法掌控內閣局勢吧。

朝廷議會得出的結果,除非到了一個不得不反對的地步,不然孫權都不會動用一票否決權,這樣就代表,他已經失去了對朝廷議會的掌控。

所以這個結果,他接受了下來。

朱治,朱君理,這個當年孫權剛剛來到這個世界收復的第一個心腹大將,接替了張昭的首輔位置,成為了大吳朝內閣第二任的首輔。

接下來就是內閣大洗牌。

內閣和軍機處不一樣,軍方的力量還是單純了一點,無論是補缺還是換人,都很好梳理,但是內閣相對來說,就錯綜復雜了。

朝廷八部,除了兵部和參謀部屬于軍機處統帥的勢力之外,內閣直接統帥的就有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商部,刑部,工部。

在加上如今朝廷疆域足足有五十八州疆域,每一州的總督都是封建大吏,這一次的動蕩,幾乎把中原半壁江山的總督都牽涉其中。

內閣立十五內閣大臣,候補席位更是有十八位之多。

上一章:

下一章:相關


上一章  |  三國之仲謀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