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仲謀天下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金陵動亂 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仲謀天下 >>三國之仲謀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金陵動亂 四

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金陵動亂 四


更新時間:2017年05月30日  作者:拾一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拾一 | 三國之仲謀天下 
筆迷閣

留言/反饋:


天才3秒筆迷閣

孫紹終歸是做了差不多兩年的東宮太子,開始養成了太子的氣度,昔日對孫策的那種天然畏懼也淡弱了很多,所以他很快就冷靜下來了。

他站起來,走上兩步,俯首向下,畢恭畢敬,對著鐘繇行了一個大禮:“紹惶恐,還請先生賜教!”

鐘繇聞言,笑了笑,孫紹還是一個不錯的少年郎,這份冷靜很不錯。

他沉默半響之后,才開口說道:“太子殿下,東宮太子是你最尊貴的身份,也是你唯一能硬仗的身份,現在的朝廷,沒有任何人比你更尊貴,但是你想要穩住太子身份,你需要的是皇后娘娘的鼎力支持!”

“皇后娘娘對我的確不錯,可是平安畢竟是他們的親生兒子!”

孫紹聞言,微微皺眉。

在這個緊急的關頭,他沒有把握蔡琰和甄宓會站在他的這一邊,他認為她們更大的可能是支持孫翰上位。

“無論是東后還是西后,都是陛下的心腹,對陛下一往情深,絕不會違背陛下的選擇,你是東宮太子,你的身份就代表陛下的選擇!”

鐘繇輕聲的道。

“我明白了!”孫紹聞言,眸光湛然一亮。

“太子殿下!”一個親衛走進來。

“什么事情?”孫紹神色之間有些不悅,他不是吩咐,任何人都不得打擾他和鐘繇的談話嗎?

“鳳儀殿來人了!”

“快請!”孫紹面容微微一變。

“諾!”親衛點頭走了下去。

“鐘大人……”孫紹有些為難的看著鐘繇。

“我先回避!”

鐘繇笑了笑:“這時候太敏感了,任何人看到我出現在東宮,都是會影響太子殿下的形象,不過我還有一句話囑咐太子殿下!”

“請說!”

“有些人,該防備的還需要防備,古往今來,皇族之人,母子成仇,父子相殘,兄弟鬩墻,太過于正常了,想要成就九五之尊,你的心,必須夠狠!”

鐘繇冷然的道。

“本宮明白鐘大人所言,本宮會好好考慮了!”

孫紹長嘆一聲,森然的道。

鐘繇離開了,一個小宦官前來,宣讀皇后旨意,召孫紹入宮覲見。

孫紹不敢怠慢,直接入宮面見蔡琰皇后。

這時候的鳳儀殿之中,蔡琰正在和入宮來安撫她的大喬相談甚歡。

“嫂嫂,不必擔心我,我沒這么脆弱!”

蔡琰的臉上掛上了一抹笑容,這笑容很苦澀。

大喬看著強顏歡笑的蔡琰,心中微微有些心痛,道:“皇后娘娘,我知這些年你和陛下相濡以沫,對陛下一往情深,陛下之事尚未有結果,你可要撐住!”

“我知道!”

蔡琰撩動耳邊的發絲,淡然的道:“我相信他,我的夫君,不會就這么死去的,我相信,我一直都相信!”

蔡琰的堅決讓大喬有些動容。

她也無法了解。

她和孫策之間,自從結婚以來就相敬如賓,不吵過,不鬧過,她敬他,順著他,然而總覺得少了些什么,好像就是這點執著吧。

“皇后娘娘,太子殿下殿外求見!”

“盛元來了?”大喬面容微微一喜。

這個兒子從小就送入宮中養大,她很少見他,卻一直都在牽掛著他。

“皇后娘娘,不如妾身先行告退!”

大喬想了想,躬身的道。

這個時候,她知道蔡琰召孫紹入宮,必有重要的事情。

“嫂嫂,難的盛元入宮,你也留下吧!”

蔡琰擺擺手,對著兩個太監說道:“讓他進來!”

“諾!”

孫紹大步流星的走進來,在落葉紛飛的園林之中看到了一席鳳袍的蔡琰和端莊賢惠的大喬分立而坐。

“兒臣拜見皇后娘娘,拜見母親!”

他是東宮太子,算起來也尊蔡琰為母。

“平身!”

蔡琰打量了一下孫紹,孫紹是她看著長大了,但是越長大變化就越大,現在的孫策,越來越有孫策的霸氣還有孫權手把手教導出來的王道之氣,的確是繼承皇位的一個很好選擇。

“盛元,來坐!”大喬拍拍手,激動的道。

小時候她就很少能看到兒子,兒子長大了之后又摻合進入了奪嫡,連同江國公和周國公府不得已和他撇棄關系,自立門戶,入住東宮之后更是貴為太子,這兒子讓他越來越陌生了。

“是,母親大人!”

孫紹想了想,還是坐下來了,坐在了大喬的身邊。

“盛元,你可知道本宮為什么要召你入宮嗎?”蔡琰直入正題。

“還請皇后娘娘明示!”

“陛下的事情,你可知道?”

“兒臣已經有所聞了,但是目前都是流言,前線的消息尚未準確,兒臣不敢揣測!”

“本宮相信你皇叔父不會死,你可相信!”

“兒臣……”

孫紹沉默了很久才抬起頭,看著蔡琰那雙能看透他心靈的美眸,道:“兒臣也不相信!”

“不相信就好!”

蔡琰道:“本宮聽說,內閣首輔張昭已經在朝廷議會之上提出讓你進駐紫禁宮城了!”

“確有此事!”

“那你就搬進來吧!”

蔡琰的俏臉平靜如水,輕聲的道:“陛下的江山,需要有人來守護,你是陛下選出來的太子,你應該承擔這個責任,稍后本宮會下一道旨意,讓你入住紫禁宮城,坐鎮御書房!”

“兒臣謝謝皇后娘娘支持!”

孫紹一雙眸子閃爍激動的光芒,有了這一道懿旨,他就真真正正的名正言順入住紫禁宮城,坐鎮御書房,成為監國儲君。

“盛元,陛下待你如何?”

“皇叔父待我恩重如山!”

“那你需要記恩,這天下,終究是陛下的,只要他一天還沒死,你就得穩得住,不許任何人窺視這九五之尊的位置,明白嗎?”蔡琰道。

“兒臣明白了!”

孫紹面容之中閃爍一抹堅決,拱手道:“無論是什么人,只要敢窺視皇叔父的位置,就是我孫盛元最大敵人,我當以敵對之!”

他知道蔡琰說的是誰。

他也明白,如今的金陵城,唯有一人能讓所有人都如此忌憚起來了。

錦衣衛衙門。

大院深處,一個廂房之中。

“大都督!”廖豪站在青衣中年的身后,仔細的匯報了一遍金陵城今日的動向:“目前金陵城的局勢很緊張,錦衣衛好像遭受莫名的力量打壓,各方探子都收斂起來了!”

“莫名力量?”

李儒一襲青袍,面容冷如寒冰:“藏在暗處的力量,還有人居然能逃得開錦衣衛的視線,廖豪,你這個指揮使有些不稱職了!”

“屬下知錯!”廖豪渾身一顫,連忙俯身。

“繼續查,挖地三尺也把他們找出來,大吳朝廷,不需要另外一個錦衣衛,更不需要一個朝廷不知道的隱患!”

“諾!”

“還有,盯住內閣的動作,特別是……張昭!”

“首輔大人?”

“對!”

“屬下明白!”

廖豪點頭,躬身下去。

“你們出來吧!”李儒揮揮手,對著屏風后面。

“大都督!”

屏風后面,孫棟和曹沖走出來,拱拱手。

“金陵城的局勢已經到了一觸即潰的地步,時間容不得我們考慮,侯爺的心中可有決斷?”李儒目光看著孫棟問道。

曹沖的目光也看著孫棟,卻沒有言語,有些決定只能他自己下。

孫棟沉默了很久,然后才說道:“大都督,我決定了,扶持太子殿下登基!”

“為什么?”

李儒瞇眼。

“我相信陛下!”孫棟的決定下的很堅決,這是來源他對孫權的恐懼和崇敬,他始終不認為孫權會死在羅馬,這對他來說,也許也是一個考驗,一旦走錯了一步,就永世不得翻身。

“錦衣衛渠道傳回來的消息,你也是看到了,有些事情我們不愿意接受,卻不得不承認,已經發生了!”

“可誰看見了陛下跳海,誰又看見了陛下的尸體!”

孫棟幽幽的道。

最重要的是他還年輕,年輕就是本錢,他不介意孫紹登上皇位。

但是如果他選擇錯了,他就會失去了孫權的信任。

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題。

“既然你已經決定了,那就按照你決定的去做,沉得住氣有時候是好事,我也希望,我們得到的消息是假的,是不真實的!”李儒淡然的說道。

“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的江國公!”

曹沖的目光深深的看了一眼孫棟,心中不禁長嘆了一聲,哪怕他有些不甘心,現在他只能遵從孫棟的選擇:“他可是一手翻云,一手覆雨的人!”

“哼!”

李儒冷笑:“陛下在,他算個鳥!”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整個大吳皇朝,無論文武,能壓得住大兄的人,只有陛下了!”孫棟對長兄孫策的心中也有一股很深的恐懼。

“孫伯符!”李儒眉頭緊緊的皺起來:“難道他真的要走到那一步!”

太子殿下孫紹可是孫策的親生兒子,他難道真的要……

李儒長嘆,這還真是一個禍患。

“大都督,你可別忘了,如今的江國公雖然斷了一只手臂,但是正值壯年,他不會這么容易心灰意冷的,所以……”

“所以哪怕冒天下之大不韙,他也會走出那一步!”

李儒仿佛在回答曹沖的話,也仿佛在在自言自語:“因為陛下不在了,沒有人鎮得住他孫伯符的野心,他是霸王,豈會久居人之下,是我們想的太理所當然了!”

“大都督,那現在我們應如何是好?”

孫棟問道。

“先下手為強!”

李儒眼眸之中劃過一抹冷芒,低喝一聲:“莫從!”

“大都督!”

都指揮使莫從走進來,拱手行禮。

“從現在開始,把孫策要趁機奪位的消息弄得路人皆知!”

“要散播謠言?”

“不是謠言,是真實,必須讓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個事實!”

“明白了!”

莫從拱手領命,然后轉身離去,目光絲毫沒有看孫棟和曹沖,他是一個聰明人,所以才能成為李儒的第一心腹,有些事情李儒不說,他就不會去探查。

“好戲上演了!”

李儒嘴角微微翹起,一抹玩味的笑容浮現在那陰森森的臉龐之上,讓孫棟和曹沖有些不寒而栗。

一輛馬車緩緩的行駛在官道之上。

“老爺,金陵城到了!”

“終于還是回來了!”

揭開門簾,馬車里面,露出了是一張蒼老的臉龐。

這是前朝議大臣,內閣次輔蒯良。

離開金陵城兩年,準備在西域的封地上立足的蒯良終究放不來在中原的博弈,畢竟荊州世家在朝廷之上代表的勢力也不小,少了一個掌控大局的人,荊州系會走錯道路。

馬車順利入城之后,停在了中廬侯府邸。

中廬侯,蒯越,前年入閣,位列內閣大臣,官至內閣主簿。

“兄長!”

蒯越親自出門迎接。

“快兩年不見,異度越來越有氣度了!”蒯良走下馬車,手儲拐杖,微笑的道。

當初他急流勇退,為的就是能讓蒯越上位。

蒯越不是沒有機會進入內閣的,以蒯越一方總督的履歷和為官能力,未來進入內閣的可能性很大,其實不用蒯良付出如此大的代價。

但是早一步進入內閣,就等于早一步打通進入朝廷議會的道路。

這才是關鍵。

蒯越如愿以償,已經入閣了,下一步想要進入決議天下的十三人行列,也不會沒有機會。

“兄長這是的職責我不夠努力,若非我能耐不足,豈會讓兄長為我如此費心!”蒯越自然也明白,為了能讓他走到這一步,蒯良可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的。

“進出說!”

“是!”

兩兄弟走今了內堂之中,屏退了下人。

“京城局勢如何?”

“不是很樂觀!”蒯越道:“我看都有些迷糊了,如今大部分都是民間謠言,無論是軍機處還是內閣,目前都沒有給出一個準確的消息,陛下在西部戰場上的情況……”

“這是真的!”

蒯良嘆了一聲,道。

“真的?”蒯越楞了一愣,道:“難道……”

“嗯!”

蒯良道:“天妒英才,奈何兮!”

“那朝廷危也!”蒯越倒吸一口冷氣,幽幽的道。

“這是一個劫,朝廷的劫,也是我們的劫,我們楚系立足朝廷多年,不能垮掉!”蒯良道。

荊州系,又命為楚系。

以昔日楚國舊臣為主,自成一系,在朝廷之中,雖不如孫周系,曹魏系,江東系那么龐大,但是勢力也不弱,特別在荊州一代,根基穩固。

“兄長,如今局勢,太危險了吧!”

“楚侯及冠與否!”

“已及冠!”

“他也該進入朝廷了!”蒯良淡然的道。

“那我們該偏向哪里?”

“太子不足以穩天下,就算上位了,他也穩不住各地總督,數百萬雄獅,能做到的人,除了當今陛下,唯一人而已!”

“江國公!”

蒯越目光湛然而亮。

,章節目錄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把《》加入書架,以方便以后跟進,章節目錄的連載更新!


上一章  |  三國之仲謀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