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山,好偉岸的一座山!”
歷經十幾人的艱難行程,這一天,孫權站在山腳底下,仰望這一座高不可及的山峰,眼眸之中卻出現了一瞬間的迷茫。網
他不是第一次來天山。
在一千八百多年之后,他也曾經來過天山旅游。
但是那種感覺完全不同的。
這一座山脈在古時候是中原和西域的分界線,這里有這無窮無盡的傳說,這里也擋住了中原邁出去了腳步。
在今天,當他們率領大軍路過這座山脈的時候,他感觸很深。
這一刻,他才感覺,他的存在是有價值的。
他終于改變了歷史。
讓炎黃子孫走出了中原的囚籠,走向世界,征服世界,不會如同一千百八年后,成為西方人不爽就欺負一下的對象。
后世人一直說,中國有人有一個陋習,是讓他們變得虛弱的根本。
內斗。
中原無數次改朝換代,從來都是內斗。
而今日,他孫權,孫仲謀即將改變這一點。
沒有人能越時間。
有一天他也會老去。
他的皇朝也會被毀滅。
可是當他率領的大吳子弟殺出了中原的牢籠之后,那么這個世界舞臺未來就是炎黃子孫的,黃種人將會成為這個世界的主流。
這一天,他很自豪。
“陛下!”
歷經風霜諸葛瑾的身體變得很虛弱,面容蒼白,雙眸無光,但是他依舊闔要職:“這一座山的山頂終年積雪,被當地游牧人稱為之神山,傳說周天子曾經在這里遇到過西王母!”
“西王母?”孫權露出一抹輕松的笑容。
“這只是傳說,不過穆天子傳里面的確有些記載,多半只是被神話的,天下何來之真神!”諸葛瑾很博學,這一點從他看過的書就知道了。
“諸葛參謀如何知道神話不曾存在?”蒼老的聲音從孫權身邊出來,有些蕭瑟。
這是大吳朝道教之主,國師左慈。
左慈已經很蒼老了,一身修為付之一炬之后,他的生命每一天都在倒數,他的白飯失去的光澤,他的眼眸變得渾濁不明,他的聲音也變得很蒼老。
這一次他執意追隨孫權西來,他只是想要在生命結束之前,見識一下西方的教徒。
“有沒有無所謂,神的存在,是心安而已,今朕已經心安,何須求神!”
孫權聳聳肩,沒有理會他們之間的爭執,一步踏出,他頭頂天,腳踏地,手握龍淵寶劍,劍出鞘,指蒼天,聲音郎朗,直入九霄云巔之上:“大吳的兒郎們,朕乃是孫仲謀,今日朕率爾等西來,為的是一個讓我們子子孫孫成為這個世界主人的大好未來,走到了這里,我們將會迎來一個全新的歷史,這將會是我們大吳皇朝的里程碑,愿我大吳永恒不垂!”
“愿我大吳永垂不朽,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呂布鞠義等諸將俯高喝。
“愿我大吳永垂不朽,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愿我大吳永垂不朽,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幾十萬將士一聲一聲的高喝,聲波凝聚,仿佛如同海嘯沖天而去,震蕩著山頂的積雪仿佛都在顫動。
這一條漫長而危險的絲綢之路在孫擾步之下,一步步的邁過去。
穿過了一重一重的沙漠。
走過了無比荒涼的路途。
承受了非人一般的困難。
每天都有無數的將士倒下。
一滴水都成為了無比珍貴的資源。
這樣的日子終于結束了。
孫權親自率領的西征主力在維持了整整二十三天的艱難路途之后,終于從大沙漠走出來,走進了西州疆域,走到了西州東面第一座城池,南河城。
南河城昔日屬于龜茲國的邊境,也是從涼州進入西域的必經之路。
當絲綢之路開始復蘇起來,這一座城池也成為了連接兩地貿易的一個重要紐帶,同時成為了西州緊次于西州城的重要戰略城池。
“臣,荀彧!”
“臣,弘咨!”
“率西州百官,迎陛下圣駕,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五州巡閱使荀彧和副使府長史弘咨率領西部五州的總督府官吏和還有各城縣令,早已經在這里恭候多時了。
“眾愛卿平身!”
孫權跳下馬背,大步流星走上來,目光有些一絲絲玩味的光芒凝視著明顯變得有些蒼老的荀文若。
這一個曹魏丞相已經白蒼蒼,都變得讓他有些認不得了。
“謝陛下!”
眾臣站起來,相繼的抬頭,但是目光不敢太直視,他們只能偷偷的打量這個有著無數傳奇故事的千古雄主。
西部五州歸降東吳時日不長。
但是荀彧的大刀闊斧治理,提拔了不少貴霜人,安息人,龜茲人,烏孫人,大宛人這些當地部族的人成為官吏,很快就穩定了這里的秩序。
而這些官吏,對于孫權只有傳說,太多的人對于這個征服他們的主人很陌生。
而孫權給他們的第一芋,年輕。
太年輕了。
不過三十左右的孫權,在他們眼中變得有些神奇起來了。
“文若,上來吧!”孫權對著荀彧邀請同車而行。
“謝陛下!”
荀彧沉思了半刻,在一雙雙羨慕的眼神之中,登上了孫權的龍攆。
“在西部習慣嗎?”孫權坐下來,很隨意的問。
“沒有不習慣的地方,只有不習慣的人!”
荀彧這時候的面容就沒有之前那般恭維,多少有些硬邦邦的意思。
他對于孫權的感覺很復雜。
敬佩多少是有的。
但是記恨也是有的。
作為鐵桿子的曹魏忠臣,他從來沒想過這輩子還會成為大吳朝廷的一員。
只是世事弄人。
當初為了報曹彰,他不得已出山任職。
不過這些年他倒是對西部五州越來越上心,不為朝廷,不為孫權,為的只是讓這里的百姓過的好一點,哪怕他們曾經都是異族。
“陛下,臣有一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沉默半響之后,荀彧主動開口。
“說!”孫權笑了笑:“朕從不以言論治罪,只要你不違反大吳法規,就算你當面罵朕,朕也受得起!”
這一點是孫權的優點。
不然也容不下御史臺那些犀利的御史。
“陛下好胸襟,臣佩服!”
荀彧點點頭,目光之中有一絲敬佩,這恐怕是曹操也很難做到的優點,他斟酌了一番之后,道:“陛下,臣作為西部五州巡閱使,職務是管理西部五州,本不用質疑朝廷政策,但是”
“不!”
孫權打斷了荀彧的話:“有一點你說錯了,你可不僅僅是西部五州巡閱使,你還是內閣大臣,有監督朝廷政策的權利,你可以參與朝廷決策!”
荀彧目光一顫,微微有些異動,不過很快就平靜下來了,雙眸平靜如水,沒有一絲波濤泛起,接著道:“既然如此,臣就想要勸諫一下陛下,莫要窮兵黷武!”
“窮兵黷武?”
孫權微微瞇眼,看了一眼荀彧,并沒有責備,反而有一絲絲激動。
他能說出這樣的話,是不是等于他已經歸心大吳。
孫權他把放在西部,就是了解他的性情。
這是一個頑固分子,他也許迫于情況,只能為大吳朝廷做事,但是想要他徹底歸心朝廷,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此話何講!”孫權問道。
“陛下比臣更加了解朝廷狀況,大吳雖然地大物博,疆域廣闊,但是剛剛太平沒有多久,長年內亂和征戰之下,早已經耗盡了百姓的生存根基,此時此刻,當休養生息數十載,方能建造一個民生富強的煌煌盛世!”
荀彧就是荀彧,一個寧折不彎,一個有話說話絕不含糊的忠臣,他未必終于朝廷,但是他終于中原百姓,所以這話哪怕他知道孫權聽了也許不高興,但是他還是說了。
“陛下為了征服西部蠻夷,連連擴軍,如今更是傾巢而出,集合數百萬將士,血戰連場,喋血無數,更是讓無數的大吳將士客死他鄉,此非明君之舉!”
“陛下如今已經成就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霸業,古往今來,何人比得上陛下的江山之宏闊,陛下的子民之多,陛下的疆域之廣,陛下何必退一步!”
“區區西部蠻夷,征服了又有何用!”
“臣看到戰場上傳來那些傷亡的數字,臣心中悲也,那都是中原子弟兵!”
“陛下興師動眾,難道只是為了讓后人在你的史冊之上留下重重了一筆,你可曾想過,如今大吳朝麾下八千萬子民是否已經過上了好日子?”
荀彧喋喋不休的說了無數話,他倒是沒有什么私心,也不曾是在諷刺什么,他就是想要勸諫不要興師動眾,不顧如今朝廷的狀況,不顧民生而征戰連連。
孫權聽了很用心,他的心中并沒有怒,反而有一絲孤獨的感覺。
沒有人經歷過后世那段歷史,不會明白作為一個炎黃子孫從歷史書上看到的兩次鴉片戰爭,看到了八國聯軍踐踏都城,看到一個個大好地方變成了西方的租界,看到區區一個美國代替了中國成為世界第一霸主,那種想要撕碎整個世界的心情。
荀彧自然也不會明白孫權想要不惜代價也要統治西方的那種渴望。
所以孫權不怪他。
當然,他無論如何也擋不罪權的腳步。
“文若,朕不否認你所說的一切,但是朕有些事情必須去做!”孫權一雙碧綠如琥珀的眼眸很清澈,聲音很堅定:“征服羅馬帝國是朕的使命,朕哪怕是變成暴君,也會把羅馬帝國徹底的征服!”
“陛下既如此堅決,臣無話可說!”
荀彧長嘆一聲,他也很明白,自己是說不服孫權了,孫權如此勞師動眾而來,早已經想的比自己還要多還要徹底,有些情況他比自己清楚,但是他堅定要去做,那就說明了,誰也說服不了他。
以孫銳時今日的在朝廷之上的威望,一言可定天,一言可崩天,早已經不是所謂勸諫能撼動得了的。
“文若心系朝廷之意,朕很欣慰!”
孫權嘴角露出一抹笑容,道:“當初建立西部五州巡閱府,是因為西部不穩,為了穩定西部五州,才特別建立了這個位置,如今西部已經漸漸穩定,西部五州巡閱使也該結束了,你進入內閣如何?”
“陛下,臣并無所求,當求留在西部!”
荀彧抬頭,目光從龍攆的珠簾之中,凝視著外面的這片大地:“臣從來沒有想過為朝廷效命,臣如今只想要為這一片地方的百姓鞠躬盡瘁!”
“你既決心如此,朕成全你!”
孫權嘆了一口氣,有些無奈的道:“西部巡閱使會裁掉,但是朕會組建西部行營,組建西部行營的目的,是為了把包括美索不達米亞州之內西部六州建造成為中原連接羅馬疆域的紐帶,這需要一個有魄力的人來坐鎮!”
他已經開始未雨綢繆。
羅馬帝國的疆域一旦打下來,他已經決議用來分封功臣,以昔日周朝制度,以宗主國,統治這些諸侯國,讓中原的人在這片土地之上慢慢扎根。
但是西部六州疆域他絕不會讓任何人動分毫。
這里就成為了朝廷牽制這些諸侯國的紐帶。
“臣領命!”
荀彧松了一口氣,點頭領命。
在南河城待了一日之后,大軍繼續向西。
三天之后,大軍進入西州城。
所謂的西州城是西州總督府建立之后,才改名的一座乘此,這里就是昔日的他乾城。
孫權在西州城決定休息三日。
畢竟長途跋涉之下,無論是眾將士還是他,都感覺異常的疲憊,需要緩一緩,才繼續趕路。
西州沒有行宮,弘咨安排了一座新落成的驛站給孫權休息。
經過兩天的休息,孫權的精神好了很多。
而這時候,一個不之客匆匆趕來。
“臣李儒,拜見陛下!”李儒行禮之后,目光有些緊迫。
“起來!”
孫權微微瞇眼:“老李,你匆匆趕來,可是有什么消息親自匯報?”
以孫權對李儒的了解,這時候李儒用坐鎮羅馬帝國,而不是趕回來。
“陛下英明!”
李儒恭維了一句之后,開始迫不及待的進入正題:“陛下,在十天之前,卡拉卡拉已經率領鐵血軍團離開了安條克,未經任何調令,就擅自向羅馬城返回,甚至連奧爾維利都是后知后覺,更是大脾氣!”
“還有呢?”孫權目光劃過一抹銳利的精芒。
“卡拉卡拉率鐵血軍團離開之后,不到兩天,蓋塔也匆忙的率領阿波羅軍團脫離安條克!”李儒繼續道。
“所以你認為”
“臣認為,塞維魯的確已經死了,不然卡拉卡拉和蓋塔不敢如此不顧大局,率兵脫離前線,返回羅馬城!”李儒畢恭畢敬的道:“他們已經是自毀長城,那怕奧爾維利在如何厲害,他都擋不住我們的進攻,此乃一舉征服羅馬帝國的大好機會!”
以及,武俠小說,網游小說,,校園小說等免費網絡小說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