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仲謀天下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奏 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仲謀天下 >>三國之仲謀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奏 中

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奏 中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02日  作者:拾一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拾一 | 三國之仲謀天下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天權七年,三月。

冬去春來春意暖,此時此刻,位于西部的安息疆域的三州之地都已經進入了冬雪融化,萬物回春的一個季節,到處都洋溢這一股濃濃的春天氣息。

西州。

西州疆域也就是昔日前朝漢室建立的西域都護府的疆域,當吳軍長驅直入,把西域的幾十個小國都降服了,就建立了西州總督府,主導西州。

不過現在西州地界之上,在整個西部疆域,說話的是西部五州巡閱府衙。

這座衙門建立在西州和貴霜州交界的蔥嶺東麓。

衙門之中。

荀彧和弘咨在書房之中的對立而坐,兩人的面容都顯得有些凝重,目光看著桌子上一份從中原發來了詔書。

“朝廷休息了三年,看來是要憋不住了,是要準備對羅馬帝國開戰了!”

荀彧率先開口。

天權三年,曹彰叛亂,他為保曹彰性命,以出山入朝為代價,奉旨意西來,進入西州如今已經有幾年時間,漸漸的適應了西州的生活環境。

剛剛成立西部五州巡閱府衙的時候,他一開始倒是有些不適應,有點想要得過且過的意思,就是出工不出力。

對他來說,為孫吳朝廷效命,心里面不好受多少有些背叛曹魏的意思。

但是這個形勢比人強。

曹彰做了傻事,他不能見死不救,行刺孫權,那可是誅滅九祖的事情,孫權能這么大方已經不錯了,他要是不能在這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為大吳效命,孫權恐怕就會立刻翻臉,到時候護不住曹彰,還連累曹沖,他恐怕就再也沒有顏面去面對曹操了。

他只能用盡全力去做事。

但是也只是盡力不盡心,他依舊有些抵觸為大吳皇朝效命。

不過后來倒是有些變了。

西部的百姓太苦了。

這里不開化的部族太多,吃不飽飯的比比皆是,人命比一個螞蟻還要賤,秩序混亂,盜賊四處,買賣人口,賣兒賣女的到處都是,讓他這個讀圣賢之書的儒門驕子看了有些難受。

所以他開始漸漸的去了解西部,了解西部五州。

然后……

他就生出想要改變西部五州之地的一種奢望。

為什么是奢望。

在他看來,孫權給他一個西部五州巡閱使估計只是一個空名頭,不會給他什么權力。

可他明白西部巡閱使的權力的時候,他就覺得這不是一個奢望,是一個能做到的希望。

西部巡閱使有很大的權力,統帥西部五州,一切政務皆歸于其之領導,有權力罷免各州總督,副總督,總督長史,總督主簿,總督司馬以下下的一切職務。

他一開始都不禁有些吃驚孫權居然有如此魄力。

他是荀彧,昔日曹魏王朝的第一臣子,對于大吳皇朝來說,就是心腹大患,能讓他這一個區區的降臣來領導吳軍付出了無數代價才奪取而來的西部五州,這可是需要很大很大的自信心和信任度才行。

就算荀彧心中依舊對孫權有些不齒和恨意,他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雄才偉略的絕世雄主。

之后開始撇除心中的抵觸。

或者說是自我催眠:我所做的只是為了西部百姓,不是為了孫吳江山。

他開始全心全意的投入對于西部五州的整頓和改建,想要富裕先要修路,他以西部五州巡閱府衙向五州總督府借款,然后和朝廷工部聯合,加強對于絲綢之路的開辟,保證五十里一個驛站,十里一亭的建造,大大的保證絲綢之路的安全,也引來了中原無數商家。

只要交易就是流通,數年之間,西部開始漸漸的繁榮起來,而且和中原之間的交融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多。

現在西部五州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中原來的商隊。

這就是一個進步。

隨后他開始和大吳錢莊合作,以西部五州總督府賦稅作抵押,貸款超過一億銀元,開始修筑五州之間的馳道,大力改進水利,引進中原農業司推薦的玉米的番薯,保證糧食和道路的通暢。

數年下來,西部在他的領導之下,已經開始翻天覆地了。

而且荀彧大力的引用貴霜人安息人為官,補充進入各州總督府,也變相的穩定了當地的秩序。

“巡閱大人,朝廷要征戰,那應該是軍方的事情,與我們地方有和關系,我們如今能做什么?”弘咨沉聲的問道。

弘咨當初調遣西來,一開始心中多少還是有些不太愿意的。

他在禮部經營了十數年,好不容易積累下來了龐大人脈,正要奔著禮部尚書的位置而去,一步登頂,雖然有伊籍為對手,但是他不介意和伊籍爭鋒,可卻在最后他關頭不戰而敗,一指調令,徹底失去了禮部尚書的寶座。

不過他也是一個心胸開闊之人,既來之則安之。

作為大吳皇朝第一個駙馬爺,娶了孫堅長女的他,本來不應該涉足官場,如果放在前朝他,他基本上一輩子不能施展才能。

如今能官至如此,他心中還有什么不滿足。

帶著這種心態進入西部巡閱衙門,更在荀彧身邊,連連做了好幾件大事,看著荀彧把西部五州從一窮二白變成如今的規模,他心中佩服不已,他也從中學到不少東西。

呆在中樞和在地方是兩個不同的體驗,特別他是從荀彧這個曹魏丞相身上學到了以前很多不會的本事。

荀彧的眼光。

荀彧的謀略。

荀彧的手段。

這都是他敬佩的。

他如今很敬重荀彧,視為師者。

“正所謂三軍未行,糧草先走!”

荀彧嘴角勾勒起一抹淡然的微笑,微微的瞇眼,道:“朝廷備戰數年,備糧倒是充足,但是你我都知道,從朝廷想要大規模的運糧進入西部還是十分困難,而且途中耗費很多,運送一百萬石的糧食,從中就要消耗侍十分之二,這有些得不償失,所以朝廷一定會先從西部五州先去湊足糧草,除非糧草不足,朝廷才會選擇從敦煌倉和長安主倉運送糧食過來!”

吳軍為了備戰了羅馬帝國,在敦煌州和南海碼頭,各自建立的一個大型糧倉,用于運量西來做準備,在長安也修筑了一個補充糧倉,這幾個糧倉里面積累的糧食,最少有幾百萬石。

但是運糧是一件很消耗的事情。

幾千里,甚至上萬里的距離,運送糧食不安全而且消耗極大。

所以荀彧很清楚,吳軍一定會從先從西部湊足糧食。

“巡閱大人,去年我們西部五州算是一個大豐收,但是因為前兩年和敦煌倉借去糧食,去年我們還了一筆,我們的儲備糧草不是充足,泰西封倉和西州倉都只是處于百分之六十的狀態!”

“湊足一百萬石能嗎?”

“擠一擠倒是有,玉米番薯居多,大米不多!”

“先擠出一百萬石,全部運送去泰西封倉,然后準備把泰西封倉交給軍方,至于他們幾大戰區之間的爭搶,與我無關!”

荀彧沉聲的道:“不僅僅是糧草,鐵器,馬匹消耗,我們都要負責,把這幾年我封存下來的鐵礦還有北疆馬場,都交割給軍方!”

“巡閱大人,這不應該是后勤司的責任嗎?”

“朝廷之前讓我來整合西部五州,就是整合西部資源,為的就是建立一個大型后勤補給線,從中原來到西部,無論是海路還是絲綢之路,目前來說,都還是比較困難的事情!”

荀彧很清楚自己的責任,所以他一直為這事情籌備著。

“那我們西部巡閱衙門不是很吃虧嗎,這些東西都是巡閱大人這幾年的心血。”

“不吃虧!”

荀彧嘴角揚起一抹冷笑:“我荀文若從來不吃虧,軍政雖然是一家人,可早已經分家,我們西部巡閱衙門的東西,軍方沒這么好拿,吃多少,他們就要給我吐多少,我好不容易為西部五州積累下來的身家,可不會讓他們軍方一口吃了,這方面是可以和朝廷商議的,之所有要提前交出去,那是做一個姿態,早晚都要交出去的東西,我們先發制人,可以殺朝廷一個措手不及,最近我們修筑的貴泰馳道繼續資金,我相信大吳錢莊多少也看在朝廷面子,給我們一筆無息貸款吧!”

“巡閱大人高明!”

弘咨頓時明白荀彧的意思了,如今西部缺的是中原的支持,在軍方吃的虧,一定會從商部還有大吳錢莊給統統拿回來,他不禁舉起大拇指,贊了一聲。

“這件事情你去負責!”荀彧道。

“屬下保證不會讓巡閱大人失望!”

弘咨點頭領命。

泰西封。

西北郊外。

一座巨大的軍營屹立。

這是匈奴軍團的軍營。

匈奴軍團是去年尚未入冬就已經從中原西北草原開拔,行軍三個月,穿過了西州,進入安息疆域,然后立足泰西封城外。

大營立于一片寬敞的草地之上,軍營的部署和其他軍團不太一樣,不建造營房,到處都是一頂一頂的的詹帳連綿不絕。

在詹帳交錯之間,周圍都樹立著一座座高聳的瞭望臺,大營方圓,兩人高的木欄嚴嚴實實的包圍著。

在軍營上空最高處,飛揚的是一面迎風而獵的大吳金龍戰旗,而周圍一個個瞭望塔上,掛著的卻是匈奴軍團的標志,一面一面的黑色狼頭的戰旗。

草原向來是奉狼神的。

而匈奴各部族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族旗,但是匈奴王庭所供奉的是狼頭戰旗,所以匈奴軍團也已黑色狼頭戰旗為軍旗。

主營帳之中。

賈詡才剛剛巡視各師的訓練情況,返回大營,洗刷一番之后,吃了一頓比較帶著匈奴特色的晚飯,就點燃油燈,攤開一本三十六計兵法書,仔細的

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

他賈詡雖自問之間也算是智慧超然,而且也對行軍大戰頗有研究,但是其實他的領兵之經驗卻不足的,以往他基本上都是以軍師的身份行軍,很少獨自領軍。

如今他卻主領十幾萬大軍,讓他不得不小心翼翼,每時每刻都在惡補一下軍略。

副將軍師和主將之間,是不一樣的。

有些人智慧超凡,能成為一個很好很好的軍師,但是他只要一獨子領兵就會亂了手腳。

賈詡不是這樣的人。

但是他也有這方面的短板。

所以這幾年時間,他都在刻意的去積累自己領兵主將的經驗,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盡可能的讓自己不犯錯。

“司令,參謀長楊修求見!”

這時候一道神出鬼沒的影子出現了,他穿著小兵服飾,對這賈詡的神情是畢恭畢敬的道。

“讓他進來!”

賈詡聞言,微微抬頭,聲音沉穩。

“諾!”

這個小兵點頭轉身離去,很快他就領著楊修從營外走進來。

“楊修拜見司令!”

楊修有些風塵仆仆而入。

楊修是匈奴軍團的參謀長,也是賈詡的副手。

他感覺他還兼任一個不能說的職務,監視賈詡。

所以對于賈詡,他一直保持高度警戒,有些小心謹慎。

“德祖,來了,坐吧!”賈詡的臉龐上露出一絲絲自然的笑容,笑容如沐春風,對著自己正對面的毛毯揮了揮手。

大營里面的擺設基本上都是按照匈奴習俗來擺設的。

倒不是賈詡習慣的匈奴生活。

他其實很不習慣匈奴的生活習俗。

但是匈奴軍團除了一些從關中和幽州之地幾個講武堂補充進來中底層的軍官之外,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匈奴人。

他以匈奴右王挾匈奴單于劉淵歸降大吳皇朝,在匈奴之中已經失了不少人情分,所以在小事情上面,他一直都很謹慎,絕不給匈奴將士一種距離感。

他在人心把握之上,絕對可以李儒一拼,他很清楚,想要掌控匈奴將士,必須要把自己徹底的融進去,這方面他做的比任何人都好,才能讓匈奴將士對他效命。

“司令,修剛剛得到一份朝廷千里加急送來了軍令!”楊修拱手遞上一份絕密軍令。

“軍機處的軍令?”

賈詡目光看著密令上面的軍機處獨有的火漆印鑒,瞳孔微微有些變色,長嘆一口氣:“看來我們在這里是待不住了!”

依他的智慧,不用看也自然明白這時候軍機處下達軍令的用意。

他直接打開密令,上面的內容是軍機處新上任首尊以參謀部名義,親自的一項調令。

“開赴敘利亞邊境,加入第一戰區!”

賈詡的目光微微一沉。

第一戰區的總司令是潘鳳,總參謀長是諸葛孔明。

潘鳳好打交道。

糊弄糊弄的就過去了。

但是諸葛孔明不好打交道。

看來匈奴軍團這個炮灰恐怕是當定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三國之仲謀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