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仲謀天下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吾以余生換他一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仲謀天下 >>三國之仲謀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吾以余生換他一命

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吾以余生換他一命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19日  作者:拾一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拾一 | 三國之仲謀天下 
正文

正文

未央宮。㈧㈠%ㄟ8⒈

椒房殿。

孫權一口氣把這幾天堆積下來的奏書都一一的處理了,當他批閱完了這些奏書,從窗外映照進來的光芒已經是晚霞的殘陽之光了。

他從書案之前站起來,走到了窗前,對著窗外的落日伸了一個懶腰。

有時候孫權會覺得在書房之中批閱這些奏書,還不如上戰場去狠狠的打上一戰來的要舒爽的多。

皇帝不長命。

長命的都是昏君。

因為皇帝的身體保養的再好,疲累的腦力早晚會因為這些國家大事而消耗殆盡。

可這就是背負一個天下蒼生的責任。

“陛下!”

諸葛瑾穿著白色華錦,從殿外走了進來,對著孫權畢恭畢敬的行禮。

“有何事情?”孫權回過神,目光斜睨了他一眼,問道。

“金陵城剛剛傳來一個消息!”

“說!”

“魏國公上奏,辭去了他國公之爵位!”諸葛瑾一字一言的說道。

“辭去國公爵位,玩什么啊?”

“應該是玩以退為進的伎倆!”諸葛瑾冷聲的道。

“先不要這么快下定論,曹倉舒雖然年齡不大,但是他是一個很聰明的人。”

孫權沉思了一會,現在他已經有些摸不準曹沖這孩子的心思:“子瑜,你認為曹倉舒是以退為進,可是朕卻有些感覺他是心甘情愿的退一步,為了保住其他的力量!”

“陛下認為……他舍棄國公爵位是為了示弱?”

諸葛瑾道:“可是如今魏朝已經沒有了,如果連魏國公的爵位都保不住,曹魏的人心就真的散了,一旦曹倉舒放棄魏國公的位置,無疑就是解散曹魏一脈,他會心甘情愿的看著曹魏一脈自此之后煙消云散嗎?”

“如果他真的有一股大魄力,這時候解散曹魏一脈的核心力,未必不是在給日后做準備,這等于置之死地而后生,一般人沒有這等魄力,但是你能說曹倉舒沒有嗎?”

孫權反問。

在這個時候曹沖選擇解散曹魏一脈,壓低影響力,也許不見得就是錯誤的選擇,也許能曹氏在的大吳朝廷之中浴火重生。

“陛下,還有一個消息,曹倉舒在請辭之后,已經進宮去,以大皇子的伴讀,居于宮學!”諸葛瑾突然補充了一句。

“這是擺好姿態了要淡出朝廷的視線,好一個曹倉舒!”

孫權來回踱步,有些為難的沉思了一番,然后道:“子瑜,傳朕口諭,駁回魏國公之請辭,保留他魏國公爵位,不過有過必罰,因曹氏子弟牽涉刺殺之事,魏國公管教不嚴,魏國公府從今天開始封府三年,另外在加封魏國公為宮廷學院大學士,入駐宮學!”

“諾!”

諸葛瑾點頭命令。

孫權這樣的安排是有很深的涵義的。

有些人不能一棍打死,這對朝廷穩定沒有太大的幫助,在估計朝廷大局和安撫曹魏舊臣之間,這已經是最好的一個結果。

“對了,朕想要知道,楊修那邊進行的如何?”孫權突然問。

他利用刺殺案件,逼迫楊修清理關中。

楊修走投無路,會如何做很難說。

“陛下的眼光獨到!”

諸葛瑾聞言,面容頓時有些苦笑起來,然后道:“一個楊修足以打殘了關中世家的脊梁骨,百年之內,關中世家影響不了朝廷了!”

他不得不承認,看人的本事不如孫權,孫權看到了楊修的狠辣一面,自己卻還以為楊修是一個只有小聰明的文人。

“這么說,楊修是關中世家下了一個狠手?”孫權微微瞇眼。

“何止是狠手!”

諸葛瑾道:“他是狠辣到了極點,該抓的誰也不給面子,關中世家幾十個有用的頂梁骨都讓他抓起來了,該殺的也毫不留守,現在的整個關中世家現在對他狠的牙癢癢,聽說他已經遭遇了好幾次刺客的刺殺,這些刺客被錦衣衛襠下,都是關中世家的死士!”

“做的不錯,有功得賞,那你認為日后朕該如何用他?”

孫權沉思了一會,在問。

“陛下,他現在已經被你逼成了一條瘋狗,也是一柄不可多得的利刀,好鋼要用在刀刃上,這病利刀要是用好了,能替陛下除去不少人!”諸葛謹意味深長的道。

“所言甚是,這樣吧,此事了了之后,調他進入御書房!”孫權想了想,說道:“就讓他跟在你后面做一個文書!”

“陛下,你可對我真好!”

諸葛瑾苦笑。

“你不是說他是一柄好刀嗎?”孫權淡淡的道:“你來拿刀柄!”

“陛下,楊修不僅僅是一柄好刀,也是絕對是一柄雙刃刀,我要是握刀柄,也許會傷了我!”諸葛瑾謙虛的道。

“諸葛子瑜,你別裝了!”

孫權斜睨了他一眼:“朕估計他楊修到了你麾下了,你睡夢都會醒過來,這個世界能認清別人的不算聰明人,能認清自己的才是算是一等一的聰明,你自己什么缺點,你自己清楚,你有謀略,卻缺少行動力,加上一個楊修,你會如虎添翼!”

“呵呵!”

諸葛瑾訕訕一小,小小的恭維了一句:“陛下英明,明目秋毫!”

“滾!”

孫權沒好氣的鄙視了他一眼。

“陛下,朝廷方面還有一個隱晦的請求,特別是刑部,他們想要知道陛下是愿意繼續查下去,還是吧這件刺殺案件止于張魯身上,希望陛下給一個答復,好讓他們做好準備!”

諸葛瑾說到這里,面容正色。

這事情如果到此為止那就是直接拿著張魯作法,然后結案,這件事情最少在民眾的眼中是了結了。

如果繼續調查下去,那么朝廷就要作好把曹魏舊臣連根拔起的準備。

不一樣的選擇,不一樣的結果。

朝廷這時候也是被逼的上不上下不下的位置,無法拿一個兩全其美的主意。

只能讓孫權那一個主意。

“現在說這個,有點早!”

孫權一雙虎眸經營的眸子之中閃爍幽幽冷芒:“等等吧,朕必須要知道一些人的態度!”

“諾!”

諸葛瑾點頭。

五天之后,長安城里面已經開始恢復了平靜和走動,劍拔弩張的氣氛也漸漸的消失,在總督府的宣傳之下,百姓開始重新走出家門。

這時候,郭嘉從潁川匆匆的趕回來了。

他返回長安第一時間自然是去見了孫權。

孫權在這時候正在烤著番薯。

這是雍州種出來的新品種食物番薯,農業司近兩年來最新推廣的戲項目,用來解決百姓饑餓問題的一個致勝法寶。

“好多年沒吃了,聞起來這味道真不錯!”

孫權一點也沒有君主形象,蹲在一個宮苑之中,對著火堆把烤熟的番薯挑出來了。

“陛下,郭嘉求見!”

“讓他進來吧!”

孫權頭也不回,一心和烤熟的番薯較量。

郭嘉走進來之后,行了一個禮,也沒有不識趣的打攪孫權的雅興,只是靜靜的站在旁邊,安然的等待。

“奉孝,你也來嘗嘗!”孫權抬頭,看了他一眼,笑瞇瞇的道。

“陛下,這是……”

郭嘉聞著這香味,看了一眼,連忙道:“番薯?”

“沒錯,今年雍州種出來的番薯,農業司能不能解決大吳朝數千萬子民的溫飽問題,這東西很重要!”孫權扒開一半,遞給郭嘉:“味道不錯,而且能填飽肚子!”

“味道的確不錯,口感很好,糯糯的,還很甘甜!”

郭嘉道:“這應該是從海外引進栽種的新品種農業!”

大吳朝廷的海軍南征北戰,開了海外不少疆域,也帶回來了很多的全新的農作物。

“嗯!”

孫權點頭:“這東西和蜀黍一樣,比較好種植!”

“蜀黍大面積的推廣之后,北方糧食得到緩解,但是依舊有不少缺口,我記得農業司特別推廣番薯栽種好像還有玉米的栽種,但是成效不是很好!”郭嘉身居要職,自然能清楚了知道朝廷大小事情。

“不是農業司的問題,是我們朝廷中樞的問題,是朕的問題,這些年我們都太過于投入戰爭和經濟展,對農業有些疏忽,雖說我們打仗已經絕對不會出現糧草問題,但是大吳如今接近六千萬百姓,想要進入全面的溫飽階段,還有一段路!”

孫權一邊啃著著香甜的紅薯,一邊自我檢討說道。

前朝漢室在太平盛世時期當年有五千萬人左右,但是隨著前朝崩塌,連年的諸侯大戰,中原各地都死傷很慘烈,人口銳減。

也就是這幾年時間中原才開始喘息,然后休養生息,人口相比漢室之時還是少很多。

但是大吳朝廷開疆辟土收斂各族,人口自然也暴增起來。

天權元年的人口普查整個大吳朝的疆域覆蓋之下,不算黑戶,足足夠五千多萬的子民,而且這還是因為大吳統一天下第一年,有些數字不夠真實,所有保守統計。

如今天權三年,大吳朝加上那些黑戶,和沒有統計的人口最少有六千萬左右。

大吳朝廷為了維持幾千萬百姓的生機很吃力的,如今朝廷也僅僅是只能做到沒有人餓死,但是絕對還做不到讓所有的百姓都進入溫飽階段。

餓不死和吃不飽是兩回事。

“陛下,接下來朝廷恐怕得把精力放在羅馬帝國,分不出力量來展農業啊!”郭嘉低聲的道。

“打羅馬是軍機處的事情,內閣該干什么,還得干什么!”

孫權淡淡的道。

兩人在宮苑之中的吃完了一輪烤番薯之后,拍拍手,回到了椒房殿之中。

他們倒是挺有默契的,一路上很安靜,郭嘉不說,孫權也不問。

郭嘉是沒有想好怎么說,而孫權是在等待郭嘉主動的稟報。

椒房殿之中。

孫權坐在的竹席之上,在悠然的品茶。

郭嘉站在旁邊,考慮了很久,才幽幽的開口說道:“陛下,你在長安城遇刺之事微臣已經調查清楚,主謀是曹彰,此事曹氏一族有錯,但罪不至于誅滅全族,還請陛下開恩!”

“朕什么時候說誅滅全族了?”

孫權微微問道。

大吳嫌少有滅族之說。

孫權也不做株連之事。

“陛下不說,可不代表沒人去做,這一次陛下遇刺,比陛下惱火的大有人在!”

“李儒!”

孫權吐出了一個名字。

“金陵城已經開始流血了!”郭嘉道。

“也該流點血了,李儒知道朕的底線,他會知道分寸的!”

孫權神色很平靜:“朕也許不會株連其他人,但是刺殺朕的主謀,你們不愿意交出來,就莫怪朕心狠手辣!”

這是一個態度問題。

要是他們真敢頂牛,那孫權也沒有什么可惜了,只有大開殺戒。

“陛下,這是荀彧給你了一份信函!”郭嘉遞上一份信函。

“朕倒是想要看看,荀文若想說什么?”

孫權打開信函一看,目光有些的陰沉不定起來了。

白字之上只有鐵畫銀鉤的八個大字:吾以余生換他一命!

這倒是讓孫權為難了。

荀彧的意思很明顯,他愿意用余生的效忠換取曹彰一命。

孫權曾經三番四次請荀彧出山,荀彧都不愿意出山相助,如今為了一個曹彰,不惜把自己半生賣給了孫權,不得不說,他對曹氏一族倒是挺忠心的。

可也讓孫權有些憋屈。

“奉孝,你可知道,初平元年,朕從汜水關南下,曾經去過一趟潁川,朕想要去拜訪你,拜訪他荀彧這個王佐之才,朕想要把你們都攬入江東的懷抱之中!”

孫權的聲音突然變得有些懷緬了起來了:“可是朕撲了一個大空,陰差陽錯朕還把戲志才送到了曹孟德的跟前,朕總感覺自己和潁川大才有緣無分!”

“天下已歸一,陛下乃是名副其實的天子,九五之尊,緣分是可以強求的,比如……微臣!”

郭嘉沉聲的道。

“強求而來,不得民心!”

“當今天下,民心所向,陛下可不得朝臣之心,絕非不得民心,有何之懼!”郭嘉用了一絲絲激將法。

“荀彧的面子朕給了!”

孫權考慮再三,明知道他激將,還是上當了,或許是因為他惜才吧,他下了決定:“但是曹彰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他要立刻送去最前線戰場的先鋒營,征戰三年之內,他能活得下來是他的運氣,他死在戰場之上是他的命!”

“臣,謝陛下之仁義!”

郭嘉俯而下,叩頭表示感謝。

孫權能做到這一步,算是最大的讓步。

“至于荀彧,也讓他去西域吧!”

孫權沉思了一番,繼續說道:“中原距離西域戰場終究是太過于遠距離了,上萬里的補給線對朝廷很吃力,朕需要一個人整合西部五州,為大軍囤積糧草!”

西部五州,貴霜州,西州,安息三州,這地方只要能整合起來,能為接下來的戰役提供后勤。

但是就少了一個鐵腕而有大能力的人物去整合。

荀彧既然愿意出山,就用他。(未完待續。)

好書、、、、、、、、、、、、、


上一章  |  三國之仲謀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