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仲謀天下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馬超 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仲謀天下 >>三國之仲謀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馬超 上

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馬超 上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05日  作者:拾一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拾一 | 三國之仲謀天下 

攻占安息帝國的戰役在西域之地打的是一片火熱,吳軍為了保證此戰的勝利,也為了能打開西征羅馬的開端,不惜在這一戰之中投入了整整三個剛剛完成整頓的軍團。

海鷹軍團,雪豹軍團,關中軍團,三個軍團的兵力,有四十幾萬將士,對于剛如今才剛完成統一中原的大吳朝,是一個很大的負重。

但是這一場已經拉開的戰役,唯有勝利或者失敗才能結束。

如今的朝廷之中,不管是軍機處,或者是內閣,高層的大臣將領的一雙雙目光都在盯著這場戰役的結果,不敢有一絲的松懈。

不過對于整個中原大地的百姓來說,這場血腥的戰役確實有些遙不可及。

西域對于中原來說,很遙遠。

如果不是軍機閣的報紙一直跟進安息戰況的發展,通報天下,恐怕百姓之中很多人都不知道剛剛才完成重組的吳軍已經在西域爆發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

其實對于中原的百姓來說,戰爭是很討厭的事情,他們甚至可以去忘記。

在他們的心中,天權元年是大吳朝結束了紛爭依舊天下諸侯的動亂,讓中原百姓得以休養生息的一年。

從黃巾亂起,中原已經動亂的幾十年。

諸侯之間的紛爭,一場場血腥的戰役,無數戰死的青壯,最后受苦的都是這些普通百姓,所以當大吳朝結束了這一切的動亂,很容易就會被百姓給認可。

因為他們的心中是太渴望有一個統一為穩定的環境。

這一年,大半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隨著大吳朝的地方制度開始一一的落實完整,大吳內閣頒布的無數政策的在地方貫徹,各地的百姓開始漸漸的從慌亂之中安穩下來了。

安穩下來的百姓目光仿佛可以避開的報紙上的戰爭匯報,他們的心思更多的的投向了如今大吳帝都金陵城。

因為這個時候的金陵城正在舉行天權元年的文武大科舉。

“今年的大科舉不限年齡,不限資格,如此大好機會,就算砸鍋賣鐵,我也要赴京趕考!”

“朝廷科舉,不論寒門世家,怎么也該試一試!”

“我十數載寒窗苦讀,郁郁不得志,如今曹魏被滅,世家被打壓,朝廷為公平,為才而舉,實行天下大科舉,我當立刻南下,趕赴金陵城!”

“游俠再強,不過也只是一介白丁,我練武多年,也算是熟悉兵書,既朝廷舉行武科舉,我當博一個光宗耀祖的功名,若能從軍為將,也算是對得起一身武藝!”

“天朝要舉行大科舉?我鮮卑部落雖已經融入天朝之中,但是無數勇士因為不是中原文字,在軍中頗受冷落,我研讀漢文多年,當為我鮮卑爭一口氣!”

“孩兒,我南蠻之地一直被中原視為蠻夷,如今首領得陛下器重,蠻軍將士也融入吳軍之中,但是我們自己要爭一口氣,這次科舉,你必須要全力以赴,為我南蠻部落楊威!”

六七月份的時候,朝廷舉行科舉的公告粘貼天下的每一座城池,各地的學子,游俠,讀書人,立刻開始興奮起來了,正在絡繹不絕的赴京趕考。

平靜的金陵城迎來的天權帝開年之后最喧囂熱鬧的時段。

八月。

金陵城的上空,一輪炎熱的火球在照耀著它的光芒,盛夏之末,初秋未至,這依舊是一個悶熱的天氣,炎熱氣壓融入了呼吸空氣,壓制著無數這座偉岸都城之中無數百姓的熱情。

金陵城的百姓的熱情自然是來源于正在如火如荼之中的文武大科舉。

“今年的科舉的人才太多了,三天前的天字號考場淘汰考試,老黃家在金陵書院讀書的大才子就被淘汰了,他可是一個秀才功名的大才!”

“誰說不是!”

“昨天武科舉的考場上,金陵講武堂的好幾個參加考試的武學子淘汰出來了!”

“倒是里巷徐家那閨女進入在五天前的淘汰考試之中,脫穎而出,進入了復考名單,要是她靠上了,就是大學士!”

“自從伊伊公主之后,女秀才,女進士倒是不少,女大學士,可是從來沒有出過!”

“也不知道誰能脫穎而出!”

“這才是淘汰考試,九月份的復考,才叫見真章!”

“今年的科舉可算是龍爭虎斗!”

金陵的大街小巷,市集酒肆,很多人的注意力都從西域的戰爭之中投入到了的如今科舉大考試。

其實今年不是大吳朝三年一屆文武大科舉的一年。

但是因為今年是天權元年。

大吳朝天權帝開元的第一年,天權元年這個年號對于大吳朝的歷史意義不一樣,如果說句不好聽了,其實今年才是大吳開朝的第一個年頭。

因為今年才是大吳統一天下,正是立朝開元的一年,如果大吳朝的正史,應該從這一年來是正式算起。

所以內閣一致認為今年很有必要舉行一次科舉。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如今中原之地,雖已經統一,但是各州的總督府,人才欠缺,而在翰林院儲存的那些人才,內閣都不夠用,這些總督連根毛都沒有拿到。

為了此事,好幾個總督在回京述職的時候,都差點和內閣吏部方面給打起來了。

張昭顧雍幾人商議之下,一發狠,今年的科舉就順利的舉行了,而且今年的科舉可往年不一樣,往年的科舉,必須要經歷了鄉試,縣試,郡試之后,脫穎而出,拿到功名,才有資格進入三年一度的全國大會試。

今年是中原一統的一年,很多地方才剛剛納入大吳朝疆域,這一套多這些疆域的百姓就有些不公平了,所以今年科舉的規矩沒有這么多。

只要進入金陵城的科舉點去報名,就能參與淘汰考的會試。

這一次的大會試算是百無禁忌,人數上限不封頂,不限男女,不限年齡,算是大吳朝科舉歷史人數最多,也是最熱鬧的一次科舉。

大會試一共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是初考,也就是一場淘汰考試。

七月,八月,都是淘汰考試,三日一考,只要在七月八月趕赴金陵城,都能參加淘汰考試。

第二個是復考,也是大會試的正試。

這是在定在九月六日,七日,八日,維持三日的大會考,所有在淘汰考試之中脫穎而出的,都能參加正式的大會試,博取大學士功名。

武科舉的考場,是金陵城東,鐘山腳下了一處禁衛軍的軍營校場。

這座軍營在科舉時期,全面開放,進進出出的百姓在擁簇這一個個考場,看著考場上武學子之間的比武。

孫權一襲白色華錦,很低調,風度翩翩如同一介普通儒生,卻自動散發這帝皇光環,有一絲絲王道威嚴的氣息在壓抑他周圍的空氣。

他盤坐在主考官程普的旁側,目不轉睛的看著校場之中一場場激烈的對碰。

對于這一次全國大科舉,他也得表示出來一點熱情。

所以這幾天,他只要有時間空閑下來,就會去各個科舉考場去轉悠一下,也算是給科舉的考生一點壓力和動力。

他孫權乃是大吳朝的九五之尊,至高無上的天子,他在考場上的出現,對很多考生來說是榮譽,也是緊張,所以有壓力,也有動力。

“程首尊,今年武科舉規模之甚大,往年難以媲美,能出幾個人才嗎?”

孫權很滿意如今營造出來的科舉氣氛,考場的擂臺上一個個正在努力奮起,斗的難分難舍的少年郎讓他看到了吳軍的未來。

武科舉的文試不難,只要識文斷字,基本上都可以入圍,主要是在武藝考核,如今還是一個冷兵器時代,對于中下層的主將來說,武藝才是根本。

“哈哈,今年這武科舉的考核,人才應該不會少!”

程普這一次自薦為武科舉之主考官,就是為了了能給軍方送去新鮮血液,他很自信的道:“天下練武讀書之人,何其之多,而且剛剛潰敗的曹魏之中也有不少郁郁不得志的武人,有這么美好的武科舉機會,他們就算擠破頭也會來參加,我看能收攏一大批人才,能補充我吳軍因為擴軍帶來的底層缺口!”

大吳朝雖然有不少的講武堂,這些講武堂每年都會輸出一大批人才,但是對于整整十個軍團,五十個軍,一百五十個師,底層軍官還是欠缺的。

如今軍方將領用人的標準是越來預高,連排以上的將官,不識文斷字的,基本上不用。

他這個軍機處首尊一點都不好當啊。

“中原安定之后,百姓有些安逸自信,但是我們可不能安逸下來,吳軍尚未到馬放南山的地步,朕也希望如今的武人能多幾個人才,這樣我們在戰場上的兒郎就能少死幾個將士!”

孫權捏了捏鼻梁,目光專注,凝視距離自己不是很遠的一個校場之中。

這個校場擂臺上,有兩個斗了不相上下的少年,其中一個是青衣少年,看起來還是有些稚氣,年歲不大,肯定不超過十五歲,但是長的魁梧,武藝很好。

而他手中的那一柄劍,孫權是感覺的有些眼熟。

“元直!”

“陛下!”

“你有沒有感覺在六號考場那個少年手中的劍很熟悉啊?朕應該監國,但是就是想不起來哪里見過了?”孫權疑惑的道。

那一柄劍看起來很樸素,但是在劍身上隱隱約約有些龍紋。

能以龍紋為劍紋的,在前朝那可是皇族專屬。

難道是前朝名劍?

“陛下,你忘記了,那一柄劍,就是你自己的劍!”徐庶看了一眼,平靜的說道。

他一眼就認出來了,那是一柄孫權的劍。

“我的劍?”

孫權聞言,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下頜特意留下幾根代表成熟威嚴的胡須,琥珀碧綠的眼眸不禁有些疑惑起來。

他的劍不是七星龍淵嗎?

“青龍劍!”徐庶提醒的道。

“哦,我記起來了!”

孫權聞言,頓時目光一亮:“白虎槍,玄武甲,朱雀披風,還有一個就是青龍劍,當年龍泉工坊為了答謝朕給他們的鍛造工藝,送給朕的武器裝備,不過朕一直在用龍淵佩劍,青龍劍朕好像送給了一個人……”

很多年前,他把青龍劍送給了徐磊兒子。

徐磊,這個名字有些遙遠了。

但是作為第一個為大吳而犧牲的錦衣衛暗子,孫權對徐磊的記憶很深,因為徐磊給他留下了一句讓他忘懷不了的話。

“他就是徐磊的兒子?”

孫權瞇起眼眸,打量了那個在考場上揮劍如風,身姿不凡的少年郎。

“應該是!”徐庶想了想,點頭道。

“不過我記得徐磊兒子年紀很小啊!”孫權沉聲的說道。

當年他送徐磊的妻兒返回吳縣的時候,徐磊的兒子很小。

“他長的比較魁梧,但是才十幾歲,聽說是江東講武堂杰出的學子,文試武試,成績不凡,能進入這次武科舉的前十!”雷定道。

“不錯,不錯!”孫權滿意的點頭:“徐磊得子如此,該安息了!”

“對了,那小子又是誰?”

孫權的目光轉了一圈子,落在了第三考場上,一個虎虎生威的小子身上:“功夫不錯,年紀輕輕,居然有已經完成體魄筑基,一個腳邁入了練氣修為!”

“陛下,他可不是小子,他可是剛剛及冠就已經通過了宗人府的考驗,繼承大吳朝三品公爵之位!”

旁邊的一個考官回答道:“錦帆公,甘瑰!”

“原來是甘寧的兒子!”

孫權聞言,心中感嘆:“大吳第二代開始漸漸的登上這天下的舞臺了,我們這些從江東時代走過來的人,是不是老了!”

大吳不少武將文臣的第二代都開始進入大吳朝的舞臺了。

這讓孫權莫名的感概啊。

“陛下,你說句話的時候,能不能照照鏡子看看你自己啊!”

程普聞言,面容頓時有些漆黑。

孫權充其量不過只是二十幾歲出頭而已,這樣就說老的話,那么自己這些老家伙是不是應該買好棺材等死了。

“呵呵!”

孫權訕訕一笑:“朕開個玩笑,叔父不要太較真了,叔父的精神這好,再活三五十年,綽綽有余!”

“哼!”程普冷哼一聲,沒有繼續搭理純屬來搗亂的孫權,目光依舊落入校場考場之中的一個個朝氣蓬勃的武學子。

連續數日,孫權在科舉的文武考試之中穿插,算是表示出他這個大吳陛下對于這一次科舉的重視。

不過他的事情很多,不可能把精力都放在科舉上。

西域的戰役依舊是他很擔心的一件事情。

御書房。

“關中軍團什么時候能入場?”

“先鋒軍兩個師,在九月初,應該能進入戰場,但是主力運輸太麻煩了,九月底,才能投入戰場之中!”

徐庶輕聲的道。

“目前戰況如何?”

“進展很順利!”郭嘉深邃的眸子之中閃爍一抹異色,只是一閃而過,很快就恢復了平靜,道:“雪豹軍團轉移的重心,他們把這一戰的重點放在了攻克安息帝國都城泰西封城之上!”

“你不看好他們?”孫權感覺他語氣有些保留,反問道。

“不是不看好,只是有些擔心,這個計劃是很好了,攻其不備出其不意,一旦攻克安息都城,盤旋在安息帝國東北側的幾十萬安息大軍,就會面臨這軍心潰敗,各自為政,到時候我大軍一舉出擊,必然能把安息主力擊潰消滅,徹底的征服安息帝國,但是這里面存在變數!”

“什么變數?”

“泰西封城距離羅馬帝國建立的美索不達米亞行省很近,在米索不達米亞行省羅馬帝國有一個羅馬軍團的兵力!”

郭嘉沉聲的道:“從羅馬軍攻入屬于安息帝國的美索不達米亞之地來說,羅馬帝國也是一個不甘寂寞的強權帝國,他們會這么順利的讓我們的兵馬攻戰泰西封嗎,羅馬軍從美索不達米亞行省,進入安息帝國的泰西封,最多三日行程,這對于戰場來說,近在咫尺!”

“元直,你認為呢?”

“我同意郭參謀的擔心!”徐庶道:“羅馬軍不是第一次向我們捅刀子,還有一點,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我們如今可是螳螂,羅馬軍也許是黃雀,要是這一次我們打下了安息,卻讓羅馬軍摘了桃子,我們會很吃虧的!”

“我相信周泰能穩得住羅馬軍,不過還是要增加點籌碼!”

孫權面容變得慎重起來,他站起來,整理了衣袍,向著外面走去。

“陛下去哪里?”

“天牢!”

孫權頭也不回的把聲音傳回來。

“天牢?”徐庶疑惑:“他去天牢做什么?”

“去天牢自然是見犯人!”

郭嘉目光明亮,意味深長的道:“如今的天牢之中,能讓陛下親自去見的,數來數去,也就一個!”

“馬孟起!”徐庶瞳孔不禁有一抹寒意涌動。(未完待續。)愛尚


上一章  |  三國之仲謀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