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翻頁→鍵
熱門、、、、、、、、、
戰國十年,七月,冀州。
鄴城。
孫權穿著一身藍白交替的龍紋錦袍,頭戴玉冠,步伐悠然,走在鄴城的城墻上,他沿著繞著城池走了一圈,目光看著欣欣向榮的鄴城,心中很滿意。
前朝十三州之中,冀州之地本來就是天下人口密度最多,土地最為肥沃的重要地帶,這里無論是人口,經濟,還是百姓生活水平,比青州,豫州,兗州都要好。
而且因為當初吳軍從魏軍手中奪回冀州的時候,并沒有大規模開戰,而是利用了曹丕的兵馬政變,兵不刃血掌控冀州,也沒有破壞冀州的地方經濟。
所以根本不用恢復,直接發展。
東吳執掌冀州之后,開始貫徹吳朝政策,吳朝政策可比曹魏要有利很多,無論是土地分配,農作物發展,對普通百姓都很有利,自然而然經濟的發展就快多了。
“叔父,你們在冀州做的很好,短短時間,能讓鄴城恢復這個程度,很不錯,加把勁,最多明年,冀州就能反哺朝廷,成為江東和澳洲之外最大的糧倉!”
孫權轉過頭,目光看著朱治,贊賞的說道。
“陛下,這并非我朱治之攻,當初冀州兵變,使得冀州和平的渡過了兩朝之間的過渡期,地方的損傷不大,人口也沒有損失,所以我們的工作也恢復的不錯!”
冀州總督朱治跟在孫權身后,聽聞孫權的贊賞,笑了笑,有些謙虛的道。
“功勞就是功勞,這是所有人有目共睹了,你不必謙虛!”
孫權擺擺手,他示意站在最后的冀州總督府副總督崔州平走上來:“州平,過來!”
“陛下!”
崔州平目光一亮,有些激動的走上前。
他見孫權只有聊聊幾次,但是他對于孫權這尊君主,他是發自內心的敬重。
“朕問你一個問題!”
孫權對這一員拿下冀州的功臣還是影響不錯了。
鹿門山書院,無論諸葛亮龐統,還是石廣元,崔州平,孟公威,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這要是用好了,日后將會是朝廷的頂梁柱。
“陛下有何疑惑,微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崔州平面容肅然,畢恭畢敬的拱手道。
“你來看看,這下面的都是朕的子民,雖然他們想在算是遠離的戰爭,但是他們如今的生活明顯過得緊巴巴的,一個個衣衫單薄,面容黃白!”
孫權拍拍他的肩膀,指著城墻之下大街小巷之中走過的百姓:“朕想要他們生活好一點,你可有辦法?”
這個問題問的很渺茫,范圍很廣,牽涉層面很大,但是卻很能考核一個官吏的能耐。
崔州平聞言,愣了一愣,考慮的很久,才小心翼翼的回答:“陛下,這個問題臣無法回答!”
“無法回答?你不敢回答,還是不懂的去回答?”
孫權微微瞇眼,反問道。
“微臣是不敢!”崔州平坦然的道:“民之重,猶如泰山,微臣力弱,不敢背負如此重任!”
“呵呵!”
孫權笑了笑,沒有說什么,這個答案他不是很滿意,所以對崔州平的感覺變得有些復雜起來了,算是有些欣慰,也算是有些失望。
“荀湛,你認為呢?”
孫權轉過頭,目光看著另外一個副都督。
副都督荀湛在孫權這個年輕卻威嚴甚重的東吳大帝面表現有些拘謹,他咬咬牙,考慮的很久,最后還是搖搖頭:“陛下,微臣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叔父,你來說!”孫權的目光繼續看著朱治。
“陛下,民之題,想來只有君之答,百姓問題只有陛下才有能力回答,我們誰也回答不了!”朱治一本正經的道。
“叔父,怎么你也學會的拍馬屁了!”孫權噗嗤一笑。
“微臣句句實言!”朱治面容正色。
“朕管的從來不是百姓,而是你們,你們才是管百姓的,冀州百姓歸你們直接管理,你們就是冀州的父母官,想要冀州百姓的生活變得好還是壞,朕說了不算,主要就要看你們如何做!”
孫權大手一擺,風范十足。
“陛下英明!”眾臣奉承的拱手說道。
“荀湛,崔州平!”
“在!”兩人各自向前走出一步。
孫權目光銳利,荀湛和崔州平沉聲道:“朕從來都只是看結果的人,朱治畢竟是內閣次輔不會浪費太多時間在冀州,年底他會調回內閣,冀州總督的位置會懸空,崔州平,荀湛,朕給你們半年時間,我不管你們用什么方法,朕要這里的百姓生活上一個臺階,誰做的最好,誰就是冀州總督!”
“是!”
崔州平和荀湛聞言,雙眸驀然之間的明亮起來,差點就沒有當場立下軍令狀。
朱治本來就是內閣次輔,朝堂的巨頭,做一個冀州總督有些屈才了,他來冀州本來就是用內閣次輔的身份,穩定冀州時局,早晚要返回內閣。
所以冀州總督的這
推薦本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