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二月春來,成都城之中,大街小巷的冰雪已經一點一滴的融化,萬物復蘇,一朵朵花蕾含苞欲放,等待三月花開的季節。
西蜀行宮。
一個景色秀麗的湖泊旁邊,一片假山流水之中,孫權一襲白色錦袍,腦袋枕在一個香枕之上,悠悠然的躺在一張太師椅之上,正在懶洋洋的曬著太陽。
天上一輪太陽懸掛,映照下來那一絲絲柔和的陽光讓他的心情很安寧。
從武都南下之后,進入了白馬關,就等于返回了自己的地盤,大軍沒有繼續停留,立刻向著成都城而南下。
今日,已經是他返回成都的第五日了。
關中一戰,血戰不休,北上突襲,南下突圍,他們都要小心翼翼,連神經都變得緊張兮兮起來,回到了自己的地盤,孫權總算能放松一下了。
他多想就這么每天曬曬太陽,舒舒服服的過日子。
不過身為大吳君主,這簡單舒服的日子對他來說,明顯是有些奢侈了。
很快的徐庶魯肅等人便聯袂求見。
孫權無奈之下,收拾了一下自己很不爽的心情,在一個書房接見了他們:“魯子敬,徐元直,你們就不能讓朕喘一口氣嗎?”
他北上的時候,魯肅負責巴蜀的政務,徐庶穩住西征大軍的幾十萬將士,算是巴蜀的軍政兩大員,不是他們兩個穩住巴蜀,他也不能這么順利北上。
畢竟巴蜀才剛剛拿下,問題很多。
“陛下,臣也不是想要打擾陛下的修養,只是陛下既然決議了三月便要班師回朝了,返回金陵。巴蜀還有不少事情讓陛下定奪了!”
魯肅微微一笑,歉意的說道。
西征的戰役已經差不多結束了,孫權從關中返回成都之后。便已經決議三月十號,班師回朝。距離這個時間,大概還有一個月左右。
一個月想要穩定巴蜀,還要解決益州南部如今面臨著的一個僵持問題,時間很緊張。
“陛下,西征戰役雖然已經收尾,但是西征的大軍中也還有些事情需要陛下決斷,這些事情已經堆積了有些時日了!”
徐庶也連忙躬身的說道:“不是微臣想要打擾,是有些事情必須你來決議!”
“得。你們還是一個個說!”
孫權嘆了一口氣,然后坐在書案之前,有些認命的攤開了書案上的一份份奏書,一邊聽著兩人匯報,一邊批閱奏書。
他北上兩個月時間,朝堂上需要他批閱的奏書,如今已經堆積如山,其實也難怪兩人火燒屁股的來堵截他。
國不可一日無君。
這一次他是擅自領軍北上突襲雒陽的,估計朝中御史臺彈劾他的奏書都已經堆積成了一座大山了,再不表現好一點。還真要惹眾怒了。
“陛下,我先稟報一下軍情!”
徐庶站出來,拱手稟報:“剛剛錦衣衛方面得到幾個消息。匯聚起來,我們認為,是魏軍在單方面選擇了和我們吳軍停戰了!”
“什么?”
孫權聞言,頓時抬頭,目光看著徐庶,說道:“停戰,是哪個戰場停戰?荊州還是并州?”
“都停下來了!”
徐庶說道:“荊州方面,魏軍張繡大軍已經退出新野城的范圍,屯兵于棘水。青州方面,魏軍海軍也收攏兵力于萊州灣。而在并州幽州,血狼軍也傳來了戰役暫停的消息!”
“單方面停戰?看來他們是不想打了!”
孫權想了想。冷冷的說道:“曹孟德想要議和了!”
“議和?”
徐庶聞言,微微皺眉,低聲的問到:“陛下,如今魏軍吃了這么大的一個虧,連雒陽城都被我們攻破,曹孟德更是被陛下趕了逃出雒陽,此乃奇恥大辱,而且如今在北疆他們的兵鋒占據優勢,他們會在這個時候,選擇議和嗎?”
“他們不是想要和,是不得不和,打仗打的不僅僅是兵力,還有國力,如今曹魏的國力已經扛不起這一戰的消耗,幾十萬兵馬,每天的消耗都能讓他撓頭,自然就要議和了!”
孫權冷笑:“不過曹孟德如今剛剛才被朕攻破了他的都城雒陽,急需挽回民心,他想和,卻不想丟這個臉,所以先停戰示好,然后讓我們大吳先提出議和,保存曹魏的那一塊臉蛋!”
“陛下,他們就這么肯定,我們會和他們議和?”
徐庶還是不解:“雖說這些戰役之中,我大吳將士傷亡不少,但是并沒有傷到我們軍方的元氣,以我們的實力,絕對能打下去!”
“這個問題,魯肅,你用內閣的名義來回答他!”
孫權撇撇嘴,淡淡的說道。
“徐參謀長,不僅僅是他想要和,我們也要和,我們大吳如今也沒有選擇,你們軍方可以繼續打,因為將士就算傷亡過大,你們也有一批近年來儲備的新兵,而且我們大吳人口最多,隨時可以拉起一批青壯,訓練半年,就可以上戰場,但是你們要想想內閣,我們內閣在兩年之內,絕對不會支持任何戰役!”
魯肅神色嚴肅,很堅定的說道:“我們大吳如今需要的是休養生息,需要好好的穩住已經得到的勝果,要知道,內閣為了去年的幾場血戰,早已經負債累累,再打下去,除了得到兩敗俱傷的結果,甚至會拖垮內閣的財政,最后只會導致稅務加重,百姓困苦,這就等于變相的就會影響這些年走上了軌道的政策,而且會消耗朝廷在百姓心中的信任度,這是我們絕對不能容忍的事情!”
“元直,軍政不是一件事,但是是一家人,誰也離不開誰,站在你的位置,軍事方面你考慮的很好。但是不能忽略了政治,所以該和的時候,就要和!”
孫權目光看著徐庶。帶著一股期望。
徐庶算是最早跟著他的謀士,他一直都做的很好。但是這兩年他一直待在軍方,熟悉的以軍方的角度考慮事情,自然就有些不夠全面。
作為參謀司的老大,他要考慮的不僅僅是軍方的回請,而是全面的局勢,這一點他還是有些不足,或者說,是放不開。
“陛下。是微臣考慮不周!”
徐庶垂下頭,低聲的說道。
“曹孟德如今想要一個面子,朕就給他,他現在其實就是一條被朕惹惱的瘋狗,一旦瘋起來,沒什么理智,吳魏之間要是真的全面打起來,他可以選擇同歸于盡,但是吃虧的還是我們,我們占據上風。一步步穩扎穩進,我們能吞了他,所以朕得安撫他一下。也算是給我們大吳一點換氣的時間!”
孫權目光變得銳利:“雒陽一戰的失敗,那就代表我們是不能短時間之內形成統一,吳魏之間的戰役,將會是一場持久的戰役,我們之間比拼的就不僅僅是軍隊,還是國力,大吳一定要保持一個穩定的根基,所以,我們可以提出議和。明白嗎?”
“陛下,我明白你的顧慮。如果如果我們先一步提出議和,那就是我們認輸。這會不會損我軍士氣?”
徐庶聞言,有些擔心:“甘寧將軍尸骨未寒,這時候議和,我怕將士們有怨氣!”
甘寧戰死關中,對于吳軍的軍心影響很大,這時候議和,軍中將士肯定不滿。
“多少都會有點影響的!”
孫權也意識這一點,但是他現在是真不能在和曹魏這么僵持下去了,大吳需要時間去消化巴蜀之地的成果,也需要時間卻穩定局面,更是需要時間制造定鼎天下的利器。
只要拖過了這一段時間,勝利就會是大吳的。
這時候,議和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不過影響不會很大,議和之后,朕會處理這方面的問題,參謀司一直籌備的第三次軍方制度改革,也趁著這個機會,完成最新的制度落實!”孫權說道。
“諾!”
徐庶點頭。
大吳變法一來,吳軍的制度是全新的,算是摸著石頭過河,不斷的改善改良,一共經歷的兩次一大一小的軍事改革。
但是軍方的制度始終有些缺陷的,軍機處已經籌備了第三次軍制改革,在加上第八大營的成立,這方面已經提上日程了。
“陛下,議和之事,誰去完成?”
魯肅突然問道。
“交給禮部去做!”
孫權想了想,說道:“不過我們也要派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為議和大臣,而且要比較強硬作風的人,我們議和,不是求和!”
“陛下這么說,我倒是想起一個人!”
魯肅目光一亮。
“說!”
“兵部尚書,江國公如何?”
“你可真是好選擇,如今孫伯符的心情本來就不是很好,堆積這一股怨氣,你讓他去議和,你打算讓他直接爆發嗎?”
孫權倒吸了一口冷氣,琥珀晶瑩的眼眸有一抹詫異的看著魯肅。
孫策斷了一臂,一心要雪恥,他恨不得再打下去,直接打一個天翻地覆,這時候讓孫策去做議和大臣,這不是等于讓攪和了議和的事情嗎?
“陛下,江國公是不二的人選,我們能體現大吳的誠意,畢竟他可是陛下的兄長,大吳皇兄,少有能代表陛下身份之人,再一個,江國公脾氣不好,這算也能給曹魏一個下馬威,最重要,江國公不愿意議和,他只是迫于無奈才議和,這一點相信曹魏也會意識道到,最少能威迫曹魏在議和桌上放下價值!”
魯肅神色自如,淡淡的解析的說道:“雖然我們大吳提出議和的,但是其實如今最想要和了,絕對是曹魏。”
“聽你這么一說,有點道理!”
孫權擺擺手:“好吧,這事情你和孫伯符說去!”
“我去?陛下這個……”
魯肅聞言,臉龐一下子煞白起來了。
“呵呵呵,魯大人,這可是一個美差啊!”
徐庶有些幸災樂禍的說道。
“陛下,你還是饒了我吧,我怕我這柔軟無力的骨頭熬不過江國公的一聲怒吼!”魯肅垂頭喪氣的說道。
“合著你是打算讓朕去和孫伯符說!”
孫權瞇著琥珀眼眸,手指指著自己,道:“這個火坑你自己提出來了,你自己不跳,朕就要替你跳,你還真是朕忠心不二的大忠臣啊!”
“陛下過獎了!”
魯肅大言不慚的回答:“臣想來忠心不二!”
“滾!”
孫權沒好氣的甩了他一臉,也懶得在這事情上面和他扯皮,他翻了翻書案上的幾份奏書,問道:“子敬,如今巴蜀兩郡的百姓安置的如何了?”
“回稟陛下,目前巴蜀兩郡已經安穩下來!”
魯肅進入工作匯報的狀態:“但是漢中方面,問題很大,天師盟對于當地百姓的影響太大了,雖然說左慈國師已經立道教,收繳五斗米教的頭目,瓦解天師盟的影響力,但是五斗米教的成員數目過于龐大,大部分都是百姓,概括大半漢中,沒有三五年,穩定不下來!”
“那就一步步來,不要太急,信仰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對于一個人來說,毀滅他精神比斬殺他肉身是更加困難的事情,這方面肯定會有些遭亂,你要把握一個度,該殺了不要留,但是不該殺了,不可多造殺孽,這事情對你來說,也是一個考驗,做得好不好,內閣都在看著,蒯良快要內退了,他的次輔位置,可不少人盯著!”
孫權沉聲的說道。
“微臣明白!”
魯肅目光嶄然而亮,他雖然進入內閣了,但是在內閣大臣的排名不高,輪資歷不缺,但是就是少了一點政績,這就是一個最好的機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