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仲謀天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關中之亂 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仲謀天下 >>三國之仲謀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三十八章 關中之亂 二

第七百三十八章 關中之亂 二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07日  作者:拾一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拾一 | 三國之仲謀天下 
選擇:

正文

蒲津關,位于黃河口,乃是關中之地的一座關隘,又名臨晉關,關隘高險,可鎮壓黃河渡口南上北下,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蒲津關西南十里之外,一座山坡之上。

大軍扎營,連綿主力,轅門高聳,一面涼國王旗樹立,迎風而飛揚,涼國大王馬騰戰甲臨身,腰佩長劍,威風凜然的站在山坡之巔。

他的目光凝視著當前雄壯的蒲津關,搖看遠處黃河奔騰長流的壯觀。

“好一座雄關,好一個險地!”

馬騰背負雙手,目光凜然,有些忍不住感嘆而道:“若想要破此雄關,渡河而過,孤要搭進去多少涼國兒郎的性命啊!”

信心十足的他,并不質疑自己的能不能滅了金國,只是在乎自己到底要付出多大的傷亡。

魏國虎視眈眈,他不得不保存實力。

“大王,其實我們要破此關不難!”

司馬孚一襲白衣,頭戴綸巾,站在馬騰伸手,微笑的道:“只要大王愿意等等,某可有一策,可以最少的傷亡,讓關內雄兵,不戰而亂!”

“哦,叔達有策略,說來聽聽!”

馬騰聞言,回過頭,看了一眼司馬家的這個青年,目光微微一亮。

司馬家有八達,此子便是行其三,司馬叔達。

河內名門司馬家,在關中來說,的確是第一名門,存在歷史悠久,數百年之間鼎盛輝煌,司馬防歷任洛陽令,京兆尹,麾下八子。年少成名。

長子司馬朗早年為了躲避董卓之亂,逃出關中,立家于豫州,最后效忠于曹操,而次子司馬懿,被譽為司馬家當代最杰出之子。早年歸于他門下,輔助他建立涼國,統一關中。

三子司馬孚昔年投靠袁紹,在晉國效力,后來晉國被滅,歸途于家,沉寂數月,被司馬懿請出,輔助他北伐金國。

當初他只是有些不信任司馬懿。所以想要兩個人質好震懾一些留手長安城的司馬懿而已。

但是如今看來,倒是撿到寶貝了,這個司馬孚,也許不如其兄長司馬懿那般才略斐然,但是行軍打仗之謀略也非泛泛之輩。

大軍北上,他數次提出策略,皆然得當,省去他不少行軍時間。

“大王可曾經聽過昔日的大漢高祖二年。在河東打響河東安邑之戰?”

司馬孚神情平靜,對著馬騰。微微躬身,問道。

“汝說的可是淮陰侯破魏之戰?”

馬騰聞言,目光湛然而亮,他也是一個資深的行軍大將,從涼州一路殺出來,自然也有自己的本事。

兵書他倒是讀過不少。漢初,韓信破魏于河東安邑,這一戰可是大漢軍神淮陰侯的成名戰役之一,讀過點兵書的人都知道。

“沒錯!”

司馬孚點頭,目光爆出一抹精芒:“昔日楚漢兩軍在滎陽、成皋一線形成對峙后。魏王豹反漢,淮陰侯率兵而滅之,其戰,最為矚目之處,便是淮陰侯強渡臨晉關!”

這一戰,韓信采用了聲東擊西、避實就虛戰術。

他集結船只,佯作由臨晉關渡河,主力卻直奔臨晉關上游百余里處的夏陽,乘魏軍無備,用木柙縛罌缶(一種簡易渡河器材)迅速的渡過黃河,偷襲魏軍后方重鎮安邑。

“聲東擊西!”

馬騰嘴角勾勒起一抹玩味的笑容:“孤自然不能如同淮陰侯般凌厲,相比對岸的人也會防備著孤這一手,但是也不是不能效仿昔日這一戰,必然,孤還有令明在西,他若是率軍而過,必然能達到昔日效果,既然如此,孤就等一等!”

“大王明鑒,此戰終究要看龐德大將軍!”

司馬孚笑了,馬騰也是一個知兵的人,所以他只要稍稍提點一下,馬騰就明白這一戰的關鍵所在。

“令明想必不會讓孤失望的!”

馬騰點點頭,然后一些冷然的道:“可惜,孟起不在,不然孤也不用如此麻煩!”

“大將軍勇武三軍,若是在此,自然是強而攻之,一擊而殺,直入安邑!”司馬孚平靜的道:“只可惜,大將軍好像比較在乎并州!”

“哼!”

馬騰面容陰鷙,有一抹蕭殺冷意:“并州是涼國了,孤給他,才是他的!”

六月十日,清晨。

河東郡的西南門戶之城池,栗邑城,擂鼓陣陣之中,戰旗飛揚,城內城外,涼軍和金軍,加起來將近四五萬的兵馬對持之中。

涼軍此戰自長安城北上,兵開兩路,南路為主力,乃是大王馬騰親自率領,已經兵臨蒲津關,而西路軍為先鋒軍,自左馮翊殺入河東西側,斬開河東和涼州的聯系,徹底的把韓遂困死在河東。

這一路主力軍,兵馬三萬,主將乃是涼國的驃騎大將軍龐德。

城外大營。

主將龐德戰甲厚重,魁梧身軀戰列營帳之內,背負雙手,目光審視著懸掛在正前方的行軍圖。

他身后一個個涼國大將巍然而立。

“城內主將,可探查清楚?”

龐德轉過身,目光掃過眾將,最后落在斥候營的主將身上,沉聲的問道。

作為涼國僅此與馬超之下的戰將,龐德,字令明,練氣成罡境界的超一流戰將,自幼在馬家長大,對待馬騰情同父親,與馬超乃是生死兄弟。

“將軍,已經探查清楚,城中守將,乃是金國大將軍閻行麾下,第一猛將,許猛!”

斥候營主將站出來,拱手稟報道:“此戰乃是羌族之人,被韓遂冠以漢名,勇武非凡,城內有兵馬一萬,乃是金國的精銳的主力軍!”

“許猛?”

龐德聞言。嘴角勾起了一抹玩味的冷笑:“他曾經是某的手下敗將!”

“將軍勇武,當非常人所敵!”眾將朗聲的道。

“傳本將軍軍令,今夜入夜之后,佯攻東城,強攻一個時辰,主力軍猛攻南城。天亮收兵,至此后三天,百日擂鼓,夜色攻城,三天之后,某一定要破城而入!”

龐德沉穩的聲音充斥著自信。

他如今手握三萬先鋒軍,乃是涼國最強大的戰兵,只要破開的栗邑城,就能直接砍掉了韓遂西側后路。還能揮兵東去,兵臨金國安邑城。

“諾!”

眾將一個個目光熾盛,戰意凜然,領命而應聲。

“將軍,大王有令,命吾等在十日之內,必須攻破栗邑城,攻入河東。強渡夏陽,兵臨安邑城下!”

這時候。一員領兵將領揭開大帳,走進來,躬身的道。

“大王主力如今在何地?”

龐德聞言,神色肅然,微微瞇眼,看著稟報將領。目光銳利似刀,冷聲問道。

他現在栗邑,想要十天之內,打入夏陽,談何容易。

“昨日午時。主力已經行至蒲關!”

將領迅速的回答:“金王韓遂和閻行,親自率兵鎮守蒲津關對岸,封鎖黃河渡口,阻止吾等渡河而過,兩軍主力,對持之中!”

“蒲津關?”

龐德聞言,目光微微一亮,轉過身,看著行軍圖,手指著行軍圖,順著路線指在了蒲關上面:“這是一個黃河渡口,只要渡河而過,可入河東河內,然而這里確實一個天險……不對,大王讓某兵臨夏陽,是為逼迫他們自亂,這一招應該是大王想要重復昔日的淮陰侯的安邑一戰!”

他行軍打仗多年,在戰略上思緒反應迅速,直接用手直接指了指夏陽城的地方,這里就是河東唯一的缺口。

“北側可有戰報傳來?”龐德沉吟半響,問道。

“大將軍尚未有任何消息傳來!”

斥候營主將搖搖頭,才道:“不過梁興將軍,張橫將軍,楊秋將軍,皆然已經揮兵南下,不過北側路不好走,還有張白騎的黃巾軍阻擋,相比我們,需要延緩幾人,方能兵臨河東!”

“大兄,你到底在想什么?”

龐德心中一突,有些陰鷙,他作為最了解馬超的人,馬超和閻行之間的恩怨,他也清楚,作為一個武將,他自認為馬超不會錯過這一戰。

然而馬超去對這一戰沒有任何的表示,只是派遣了手中的幾方大將前來助陣而已。

這不是他的風格。

馬超會乖乖的坐在晉陽城,等待這一戰的結果嗎?

龐德不相信!

不過這時候龐德也顧不上這么多了,只有拿下金國,才能徹底的穩住關中和并州和涼州的局勢,涼國也算是穩穩當當的一方霸主。

所以現在,最要緊的是拿下金國。

“閻行此時此刻也的確應該把重兵放在蒲關了,南北主力對持,西側必然空虛,正合我意,也該讓我等發力而戰!”

龐德指著金國的安邑城,剛毅的臉龐有一抹濃濃的戰意:“傳某命令,今夜,某當親臨而戰,全軍強攻,大王給我們的時間是十天,所以我們必須加緊之間了,兩天,兩天的的時間,破開栗邑城,有沒有信心?”

“有!”

眾將乃是龐德麾下最精銳的戰將,追隨龐德南征北戰數年,不是他們自己的有信心,而是他們對龐德信心。

“好!”

龐德大喜,他對著眾將,指著行軍地圖,劃出了一條行軍路,冷聲的道:“只要栗邑城一破,我們就沿著衙縣,直逼夏陽,強渡夏陽之后,沿著粉陰,殺入安邑城,此戰涼國必勝!”

“諾!”

大營之中,將聲高昂!(未完待續……)


上一章  |  三國之仲謀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