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唐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發火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邊唐 >>邊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發火尋

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發火尋


更新時間:2015年08月09日  作者:蔥山跳蕩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蔥山跳蕩 | 邊唐 


眼下是天寶十四年,原本是安史之亂爆發的年份。品書網√∟小,..o這一年安西新軍的主要任務,便是把黑衣大食哈里發阿卜杜拉從地圖上割讓給大唐的土地,全部真正的變成大唐的領土。

這一次的分兵進攻,乃是一個前奏,攻擊的目標都是在呼羅珊行省境內。阿卜杜拉割讓給大唐的領地遠不止一個呼羅珊行省,先把呼羅珊行省徹底占據之后,下一步就是把你沙不兒城、克爾曼直至霍爾木茲海峽這一條線以東的所有土地囊括入大唐的疆域之中。

隨著各種新式裝備的加入,安西新軍的戰斗力越來越強,若是每戰都出動一萬人就未免有些浪費了,分成兩支軍隊出征效果更好。田名遠經過這么久的歷練,特別是主持過從木鹿城直到巴爾黑的遠征,已經證明了他足可以獨當一面。

田名遠這一次征伐的路線是從后世的伊朗境內,向東南殺向后世的阿富汗境內,道路遙遠崎嶇難行,對他也算是一次考驗。馬璘這一次攻擊的目標貨利習彌則是要近得多,可以說是近在咫尺。

貨利習彌也叫火尋,后世謂之花拉子模,位于烏滸水的下游,領土延伸到咸海沿岸,距離那密水下游的安化鎮約有一千多里路程。

火尋原本也是昭武九姓之國,在屈底波時代成為大食的附庸,大食易代之際也曾經支持過阿巴斯黨人,后來在捕喝人發動針對黑衣大食和阿巴斯黨人的叛亂之時也曾舉兵響應。并波悉林手下大將齊亞德平定捕喝城的叛亂并屠城之后,本來是準備去平定火尋人的叛亂的,恰好安西副大都護高仙芝帶兵西出蔥嶺。想要在蔥嶺以西為大唐找一個立足diǎn。齊亞德帶著平叛大軍去和高仙芝作戰。暫時便沒有顧及到火尋人。

怛羅斯之戰中,齊亞德獲得大勝,按照原本的歷史走向,取勝之后的齊亞德很快就平定了火尋人的叛亂,可是由于馬璘的出現,歷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怛羅斯之戰的兩大功臣,齊亞德和并波悉林很快就因馬璘帶著唐軍戰俘的反擊而先后死在了颯秣建城中,欽化王咄曷發布滅胡令。剪除河中的波斯人,新任的呼羅珊總督哈吉德奉哈里發阿巴斯嚴令,從來沒有派兵越過烏滸水,更不用說派兵去攻打火尋人了。

欽化王咄曷借著剪除波斯人的機會整合九姓粟特人,實際上主要是整合那密水流域的粟特人,最遠也不過是那密水下游的伐地,火尋人遠在烏滸水下游,咄曷剪除波斯人時火尋人也自行清除了領地內的波斯人,不過卻是保持了自己的獨立性。

馬璘這一次出兵,為的乃是阿姆河下游的土地。他無意幫咄曷吞并火尋。不過圖蘭平原上的良田對于大唐極為重要。現在漢民不過數十萬,將來終究要繁衍開來。需要的口分永業田極多。清除掉這個不恭順的粟特小國,將能得到大量的土地。

后世之時,河中的人口達到數千萬之多,現在沒有后世發達的灌溉農業,不過整個圖蘭平原養活幾百萬唐人應該不成問題。

天寶十四年二月底,天氣依舊寒冷,田名遠帶著五千健兒離了捕喝城,身后跟著一萬多突厥雜兵和大量的康居商隊,浩浩蕩蕩的向著木鹿城的方向而去。

這一次的遠征,對于安西軍收取阿卜杜拉應允的大片土地極為重要。只有先把整個呼羅珊行省占領并整頓完畢,才能夠后顧無憂,攻取你沙不兒城到克爾曼一線以東的大片區域。

馬璘親自送走了大軍,心中忽然有些忐忑。一直以來,都是他自己把所有的事情都扛在肩上,現在田名遠獨自去掃蕩小半個呼羅珊行省,他忽然覺得心中空蕩蕩的。

這一次的遠征不比上次從木鹿東征到巴爾黑,這一次的距離更遠,道路更加艱難,不知道田名遠能不能順利完成任務?

馬璘苦笑著搖了搖頭,還真是做了病了。諸葛亮大概就是這么累死的吧,現在自己這個樣子,事無巨細都不肯放下,難道真的想要步諸葛亮個后塵。

“將軍,將來終歸是要靠這些年輕人的,你也不必太憂心了。”段秀實看馬璘臉色,明白他在想什么,笑著開口道。

馬璘苦笑著diǎn頭,恐怕要不了多久,自己就得離開河中,離開這支軍隊了,到時候就只能靠田名遠他們獨當一面。三十多歲,已經是真正的老將了,有些時候該放手就必須要放手。

康百萬剛剛親自帶著商隊把安西軍在庫法城換下的戰馬送到捕喝,聞言笑道:“為人主者,哪有不勞心勞力的?自古皆然,概莫能外。馬相如今為河中之主,正是蒸蒸日上之時,自然需要多操心一些。若是不耗費心力,大好的局面亦是可能很快失去,馬相如此,正是人主該有的樣子。”

段秀實瞪了康百萬一眼:“把舌頭捋直了再說話!什么叫人主?你這個粟特胡再胡說,雖然你是將軍的岳父,我也容你不得!”

康百萬嘿嘿一笑道:“口誤,口誤!”

馬璘淡淡的看了康百萬一眼,這廝當真是想當呂不韋啊,康百萬在安西軍中當過譯語人,哪里會不知道人主是什么意思,他這樣說分明就是故意的。不過他顯然是選錯了人,讓漢民流血的事情自己怎么肯做。

退下來的戰馬被分給了河中八軍,加上以前從費爾干納盆地的突厥人那里買的那些,應對春耕應該是大致夠了。新式的馬拉犁馬家作坊造出了一大批,各個軍鎮都已經送去了不少,關中百姓之中不缺乏巧手匠人,各個軍鎮都已經開始自行打造這種適合馬匹的重犁了。

各個軍鎮的建設繼續不斷的進行著,供給物資的商隊不絕于道,把八個軍鎮和捕喝城聯系起來,一切都是井井有條。等到天氣變暖,河中八軍的漢民們將在土地里播下第一批種子,也播下生活的希望。

三月初,前往吐火羅山中的新軍健兒在牛詡的帶領之下歸來,折損了數十人,讓馬璘極為心疼。

據牛詡所言,普尚一族抵抗的極為激烈,他們在吐火羅山中經營了近百年,住地完全就成了一個戰爭堡壘,新軍健兒和吐火羅葉護的兵馬攻擊了整整七天才打下來,最終在堡壘內找到的尸體不過三百余人。除了新軍折損了幾十位健兒意外,吐火羅葉護也折損了數百兵馬。

木坤當初趁著河中局勢動蕩之時出山,已經是帶走了普尚一族的大部分精銳,這些精銳在河中輾轉戰斗,最后跟著木坤進入安西,全部折損在了疏勒城北一戰中。這些留守在吐火羅山中的,基本都是婦孺老弱,然而拼死之下靠著堅固的堡壘,居然給唐軍和吐火羅軍隊造成了這么大的損傷。

不過從此之后,薩珊帝國王族便永遠的消失了,再也不可能死灰復燃。

至于波斯寺那些家伙,明顯已經和薩珊帝國王族不是一路,對付波斯寺的人,乃是另外一件事情。

讓牛詡他們歇息了三日,馬璘便帶著五千新軍健兒離了捕喝城,身后亦是跟了幾千突厥雜兵,向著烏滸水的下游而去。

這些突厥雇傭兵以劫掠為生,不讓他們出戰肯定不滿意,與其留在捕喝城生是非,倒不如帶上去禍害火尋人。

大軍向西北而行,數日之后便到了安化軍。這里的百姓們正在為春耕做著準備,一千安西老卒駐扎在安化鎮里,和幾千選拔出來的丁壯一起負責安化鎮的防務。

過了安化軍不久,便離開了綠洲區域,進入到了沙漠地帶。過伐地城時那密水水量還比較豐沛,流入沙漠之后水量慢慢地變小,最終消失在了沙漠之中。

再往前走,便到了烏滸水畔。和那密水兩邊一樣,烏滸水的兩邊亦是有著大大小小的綠洲。這里已經是到了火尋人的地盤,這里的村落和城鎮都歸貨利習彌城管轄。

到了這里之后,突厥雜兵們在馬璘的命令之下便分散開來,綠洲上的村落和城鎮頓時陷入了恐懼之中,而跟著大軍前來的康居商隊則開始從突厥雜兵手里收購戰利品。

火尋人也是粟特人,不過康居人對于火尋人顯然沒有同族之義,并沒有把這些居住在烏滸水下游的家伙看作是自己的同族兄弟。

大軍所到之處,帶來的便是死亡和恐懼。安西新軍并沒有參與劫掠殺戮,而突厥雜兵們則是得到了放縱的機會。大部分的城鎮村莊選擇了放棄抵抗,所以大規模的屠殺并沒有發生,不過劫掠卻是少不了的。

大軍推進的速度并不快,突厥雜兵向兩岸推進的距離極遠,被劫掠過的火尋人甚至有時間越過唐軍,逃往貨利習彌城。

到了最后,在大軍之前的道路之上,大批的被劫掠成為赤貧的火尋人扶老攜幼,都是逃向了他們的王都,想要在那里獲得庇護。更多的沒有被劫掠的火尋人也不敢留在家鄉,帶著財富離開了自己的村落和城鎮,跟著逃向了貨利習彌城。(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邊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