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唐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國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邊唐 >>邊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國賊

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國賊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30日  作者:蔥山跳蕩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蔥山跳蕩 | 邊唐 
(書號:48049)


作者:蔥山跳蕩

十二年的時間,歲月并沒有在她的身上什么痕跡,反而將她雕琢得更加的美麗。※%頂※%點※%小※%說,x.那盈盈的一絲淺笑,瞬間讓天地間的一切都失去了光彩。

這一瞬間,馬璘已經忘記了自己是誰,潛藏在靈魂深處的記憶,如同潮水一般涌來。

康青青手握尖刺看著突兀出現的女子,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光著身子僵在小院之中。

女子緩步走到馬璘的身邊,皓腕一翻手上多了一把銀色的匕首,伸到傷口處一旋一轉,剜下一大塊肉來。馬璘痛哼一聲,傷口處的麻癢感覺消失不見。

“沒有傷到內腑,沒事的。這樣的傷,當年你可沒有少受,過不了幾天就好了。”女子淺笑著替馬璘整理好衣衫,柔聲道。

馬璘點了點頭。

此時他已經不想其他,眼中唯有這個笑靨如花的美麗女子。

當年在長安城的游俠兒之中,康小雨是最為獨特的一個,因為她是康居人。

如煙往事浮上心頭,馬璘伸出手來,握緊了康小雨的小手。

康小雨淺淺一笑,并沒有拒絕。

馬璘臉上露出笑意,心中一直忐忑的一件事情終于確定。

十二年的時間,她依然是在等著他。

知道這一點兒,便足夠了。

康青青看著兩人,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這個突兀出現的美麗女子,讓她感到極為危險。

兩人也沒有理她,目光之中唯有彼此。

“這些年來,你是如何過的?”馬璘看著康小雨。輕聲道。

這是一個終究無法繞過的話題。

康小雨淺淺一笑:“你離了長安。我的處境就變得很是艱難。后來……后來我收了一個弟子。一心一意教她,時間就變得好打發了。”

“楊幼娘?”

“嗯。那個時候,她家還沒有這么顯赫。那丫頭很漂亮,對吧!她是我送給你的一個禮物。這樣的丫頭,我知道你肯定喜歡。”

“這些年你一直住在楊家?”

康小雨搖頭道:“沒有。楊幼娘只是我的弟子,我和楊府并無關系,楊家之人也并不知道我的存在。幼娘這孩子很聽話,嘴巴也嚴。”

康青青拭去尖刺上的鮮血。重新插回頭發之中,站在小院中躊躇了一會兒,見二人根本就沒有理會她的意思,悄然鉆入房間之內。

康小雨帶著馬璘出了小院,來到后院一個偏僻的院落之中。

這個地方明顯是康小雨的住處,房間中有著許多舊物。

“自從幼娘花錢買下這座府邸開始,我就住在這里了。這么多年漂泊在外,終于是有個安定的地方。幼娘這孩子倒是孝順,我現在已經喜歡上住在這里了。這里是你家,我只希望你不要趕我走。”康小雨看著馬璘。微笑說道。

“你肯住在這里,我高興還來不及。又怎么會趕你走?”馬璘緊握著康小雨的小手輕聲道,“當年我太過固執,希望你能給我一個彌補的機會。”

康小雨盈盈一笑,又道:“幼娘這孩子越長越好看,聽說了你在安西立功的消息,我就準備把她當禮物送給你。雷大哥他們不知道你的身份,只有我知道你是馬少保的后人。這孩子很聽我的話,人也機靈,家世也很好,我想你肯定喜歡。那個時候,我可不知道你在安西有了喜歡的女子。”

馬璘想起龜茲城外那個明眸皓齒的美麗少女,默然不語。

“我跟幼娘說起你當年的事跡,這丫頭極為著迷,便進宮求了她的姑母,讓天子賜婚給你。幼娘是個好孩子,你要好好待她。再過一些日子,你們就要成親了。有她陪著你,我很放心。”

馬璘看著康小雨道:“那你呢?我們呢?”

“小馬哥哥,小雨已經快三十歲了,已經是個老女人了。你能讓我住在這里,我已經很滿意了,小雨哪里還敢奢求其它?我畢竟是個胡人。”康小雨淺淺一笑,柔聲道。

“小雨,你一點兒都不老。”

康小雨淺淺一笑:“當年你若肯這般說話,我們也不會分開了。小馬哥哥,幼娘并不知道我和你的關系,只知道我和你是故人,我見過你的消息你不要讓她知道。這丫頭性子烈,這一點也極為像我,我們之間的關系,你永遠不要和她提起。”

馬璘看著康小雨,心中微微一沉。

對于兩人之間的關系,她顯然已經做了界定。以她的性子,怕是很難改變。

他不甘心,很不甘心。

“小馬哥哥,你不要生氣。有些事情,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小雨已經不是十二年前的小雨了,我們都已無法回頭。小馬哥哥,小雨跳舞給你看,你還想看么?”

裙裾飛揚,旋轉如風,舉手投足依舊是當年的模樣。馬璘看著面前美麗的女子,心情慢慢變得平靜下來。

從此之后,便真的成為故人了。

這樣也好,至少還能看著她好好的。

時間能夠改變一切,往日的情人最終卻是成為了朋友。

那一支最為熱烈的胡旋,她只為他跳過一次。眼前的女子雖然裙裾飛揚,卻跳的不是那一支了。

十二年前的長安城,小馬哥哥和康小雨,一切都已成為過去。

雖然極為不舍,然而馬璘卻很清楚,兩人之間的情緣伴隨著這一支胡旋,已經是隨風逝去。

時間當真能夠改變一切,十幾天的時間過去,長安城內的流言已經少了許多。

李隆基為了安西健兒入京報捷而推遲了去華清宮的時間,現在又和往年一樣,帶著文武百官和后宮妃嬪一起搬到了華清宮。按照往年的慣例,每年十月去華清宮過冬,第二年三月才返回長安。

作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大唐除了陳希烈楊國忠之外的第三位宰相,馬璘也只能是陪著天子一起去了華清宮。楊國忠自省十日的時間已到,卻被天子命令留在長安不許前往,暫時被排除出了大唐的朝堂之外。

華清宮并非是一座單獨的宮殿,而早已發展成為了一個極為龐大的建筑群。馬璘在這里有著自己的住處,不過和長安城里自然是無法相比。

連續幾天的時間,朝議的主題都是往河中之地移民的事宜。李隆基對于這件事情極為重視,陳希烈只是唯唯諾諾之輩,對于天子的話自是言聽計從。其他人也不敢有什么意見,經過幾次朝議之后,事情最終就定了下來。

天下十道勛官前往河中依舊是自愿,朝廷供給沿途所需,到了安西之后,再統一由安西軍護送至河中。另外還準備發天下輕罪之徒前往河中,以屯田實邊。

對于關中百姓移民的事情,則是要嚴苛得多。關內道租庸調三年未交之戶,必須離開關中前往安西。

這樣的移民計劃,已經超出了馬璘的想象。

有功軍卒移民的方案,與他奏章里設想方案相比并沒什么改變,增加的罪犯移民他也能接受。這種事情歷代都有,后世的美國最初不就是流放英國罪犯的地方么。

三年租庸調未交之戶必須舉家離開關中前往河中,這對于安土重遷的關中百姓來說意味著什么可想而知。原本馬璘是想要以自愿為原則,可從來沒有想著逼人移民。

若是李隆基年輕之時,定然是不會發布這樣的命令。而現在他堅持發布這樣的詔令,說明他真的是老糊涂了。

然而糊涂歸糊涂,李隆基的威權無人敢質疑。馬璘幾次提出反對意見,都被李隆基當眾駁斥。其他人根本就不敢出言反對,最后詔令還是直接發了下去。

大唐的國家機器還是極有效率的,在李隆基的嚴令之下,戶部開始準備財帛車馬,關內道各郡官吏則是開始緊張的清查賬薄,看那些戶是需要移民到河中去的。

而隨著詔令的發出,長安市井之內的議論也是瞬間爆發。馬璘的人望隨著這一道詔令的傳出,而迅速的下降。

詔令發出之前,馬璘是大唐新一代的軍神,李衛公第二,天賜神將,國之棟梁,坊間一片溢美之詞。然而隨著這一道詔令的發出,馬璘卻立馬成了奸相,國賊!

三年租庸調未交就要被遷往萬里之外的河中,終生再也無法見到鄉井,這對于關中人來說是何等殘酷的事情!情緒在民間被迅速引爆,憤怒的詩人們在平康坊各家青樓相聚,一首首大罵國賊的詩篇便在青樓姐兒的床上做了出來。

國子監的學生們在祭酒的親自帶領下到了延康坊,堵著扶風郡王府的門大罵不休。若非是門口站著的安西軍樣貌兇狠,早就一起殺了進去。

有幾個膽大的把幾個夜壺隔著墻頭扔進了扶風郡王府里,近百個安西軍拿著雪亮的陌刀便沖了出來,把學子們圍在中間一一逼問,沒奈何幾個人便站了出來,結果被安西軍脫了褲子按在地上胖揍一頓,屁股都被陌刀柄拍的稀爛,最后還直接扔到水池里去,完全就是斯文掃地。

安西軍這般跋扈,立馬再次引爆了學生們的情緒,雖然沒人再敢往里面扔夜壺,圍在門外罵娘的卻是越來越多了。

馬璘的黑歷史,也很快被學生們扒了出來。聽說他府里養了幾十個侍妾,大部分都是胡女,個個都是花容月貌。

這樣的人,有什么資格當宰相,有什么資格教化萬民?(未完待續。。)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

本站所轉載的小說均為網友上傳


上一章  |  邊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