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唐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兵壓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邊唐 >>邊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兵壓境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兵壓境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30日  作者:蔥山跳蕩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蔥山跳蕩 | 邊唐 
其他


熱門、、、、、、、、、、、

ps:再次感謝支持本書的朋友們,多謝了

空見目光一閃,低沉道:“將軍請說。”

馬璘指著東南方向溫和一笑:“現在的吐蕃贊普墀德祖贊信奉佛法,身邊的和尚卻都是邪魔外道,裝神弄鬼之輩。你是飽學名僧,到了邏些設法接近吐蕃贊普,教他遠離那些邪魔外道之徒,真正的皈依佛祖,亦是一大功德。你若能在贊普身邊站穩腳跟,亦能勸他少動刀兵少造殺孽,又是大功一件。”

空見點了點頭:“愿聽將軍吩咐。邏些妖僧橫行,和尚亦是有所耳聞,和尚這次來羌塘,本就欲要去邏些一趟,此去定要正本清源,讓邏些人明白佛家要義。”

馬璘笑道:“你接近吐蕃贊普之后,須讓贊普不要和我大唐擅開邊釁,此是其一。其二,你是漢僧,自應忠于大唐,邏些有什么特別的事情發生,你便把消息傳到這里來。和尚你的身手比某家差一點兒,可也算是不錯了,這件事情我相信你能辦到。”

空見沒有猶豫,立馬點了點頭道:“這亦是應有之義。和尚亦是唐人,在長安受天子恩典甚多,自當為大唐效力。”

“如此便好。”馬璘溫和一笑,“你放心去吧,你的妻兒以后便在此城居住,某家保證他們的安全,某家也不要你拋妻舍子,想要回來看看盡管回來。記住,只要你不負大唐,大唐亦不會負你,你去吧!”

空見聽了最后一句,眼中陡然現出一絲寒芒,看向了馬璘。馬璘漠然一笑,目光逼視過來。卻是分毫不讓。

數息之后,空見低下頭去,頹然嘆息一聲。喃喃道:“和尚豈是不知家國之人,將軍此舉未免下作了些。”

“以防萬一罷了。先君子后小人。此地對我大唐極為重要,某家也不得不慎重一些。若是你用假消息坑害某家,休怪某家心狠手辣!”

馬璘看著一臉郁悶的空見,略略頓了頓,復又溫和笑道,“和尚不妨在此多住幾天,不久后便有吐蕃大軍從邏些前來,看我大唐健兒殺敗邏些賊兵之后再走不遲。當然了。若是墀德祖贊自己死在此城之下,和尚怕是就要另作打算了。”

“不用了。空見奉大乘法,娶妻生子已是大錯,如今蒙將軍放行,哪里還能在此多呆。”空見挺直了腰桿,輕輕搖了搖頭。

轉頭看著那花朵般的羌族少女和小多杰,空見輕聲叮囑了幾句。羌族少女臉上滿是不舍之色,美麗的眼眸里瞬間溢滿了淚水,小多杰卻是拉著空見的袖口,不肯放他離開。

空見板起了臉大袖一拂。直接大步走出了氈房。小多杰嘴一扁大哭起來,羌族少女的淚水也落了下來。

“將軍,若是空見來日真的叛唐。你當真要動殺手不成?”杜環看著哭成一片的母子二人,心中不由得有些惻然,低聲問道。

馬璘沒有說話,邁步走出氈房,再看草甸之上人來人往,老和尚卻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真是好本事,怪不得能從米雪的眼皮底下溜過來。

“把他們母子遷入城內,好生安置吧。”馬璘跳上了青海驄,轉頭吩咐道。

杜環見馬璘神色冰冷。只好點了點頭。

受降城繼續在加速建設著,這里不僅將成為唐軍在高原上的一個據點。也將取代年久失修的穹窿銀城,成為象雄王的都城。作為象雄王的后裔。象雄公主和小王子被安置在這里,是最為正常的事情,沒有人會多說什么。

李貢布知道了空見偷偷上了高原,還和他的女兒私下見了面,立馬惶恐的找到馬璘,跪在地上向馬璘請罪。這件事情和他并沒關系,馬璘自然不會怪罪于他。不過李貢布從此卻是把女兒和小多杰嚴密的看管起來,只讓他們呆在城內剛剛落成的象雄王宮里,再也不讓他們出門一步。

象雄人時常受邏些人征發,族中殘戶極多,失去丈夫的女人地位極低,日子過得極為辛苦。安西軍中的殺才們生冷不忌,時常去到寡居的女人帳篷里尋歡作樂。吐蕃人并沒有真正的貨幣,大唐的銅錢在高原上極為珍貴,購買力極強,殺才們留下幾十文錢,就能讓窮苦的羌族女人激動得流下眼淚。若是能夠留下些更加珍貴的食鹽,羌族女人簡直就要瘋狂了。

安西健兒們哪個隨身沒有幾緡上好的開元通寶,這種你情我愿的事兒,羌人們也不在乎。不過到了后來,事情便變得有些不堪了。有些羌人家里男人剛去筑城,便有殺才拿著銅錢鉆進帳篷,找人家的妻子和女兒。這樣的事情多了,便引起了一些不大不小的沖突。

段秀實執行軍法極為嚴苛,抓到幾個現行之后便吊在軍營前動了軍法,若非是馬璘親自求情,這幾個家伙就要被段秀實活活打死。

羌人是有以妻女待客的傳統,不過首先你要是客人,若是惡客上門自然是誰都厭煩。經過了這場風波之后,殺才們便學乖了些,有機會便和筑城的羌人稱兄道弟,三五文銅錢散出去便能親熱得不得了。既然成了兄弟,那還有什么好說的,晚上去家里便是。這樣付出的代價更小,反而能有更多的收獲。

各個東岱的頭人們并不在乎這些事情,反正將來有了孩子都是族里的,安西漢子一個個牛高馬大,來年族里的人丁肯定是更加興旺。安西軍這邊,有守舊的幕僚憂心忡忡,擔心生出太多的雜種。

馬璘這個主將則是樂見其成,血脈融合本就是最好的一種融合方式,高原上多留一些漢人的種,有好處沒壞處。

在他眼里自認是漢人的便可算是漢人,不一定非要純正的漢家血脈。漢民族發展到現在,不知道吸收了多少的古老民族,將來也會有更多的民族融入大漢民族之中。

高原上的羌人極多,馬璘并不認為自己有殺光的可能。他也沒有這樣的惡毒計劃。殺不殺人,不是為了圖一時痛快,而是看能不能更快的加速融合。除了用鋼刀之外。通過通婚來加快融合,也是一個很好的法子。當然眼下這種狀況不算是通婚。不過效果卻是一樣的。

精壯的安西漢子們在獅泉河兩岸的氈房里辛勤播種,不知多少嶄新的生命在羌人女人身體深處蘊育,羌人漢子則是在努力的修建他們的王城。這樣的日子過得極為平靜,又足足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馬璘才下了一道嚴令,禁止安西漢子們再隨便離開軍營。

原因很簡單,斥候傳來消息,邏些大軍終于是來了。

這種時候若還是放縱這些殺才肆意尋歡作樂。等到開戰之時怕是陌刀都提不起來了。

這個時候,已經是天寶十二年的七月。在原本的歷史之上,哥舒翰此時已經收取了全部九曲之地。

高原上道路難行,可是從邏些到這里也花不了一個月時間。在殺光了達扎路恭的騎兵之后,馬璘就命令羌人把這個消息送到邏些。這一支邏些大軍的到來,比馬璘預計的要足足晚了一個月。

這一次安西新軍進軍高原,一個目的就是吸引部分吐蕃軍力,減輕哥舒翰在河源的壓力,從而減少隴右唐軍的傷亡。現在已經到了哥舒將軍全勝的時候了,馬璘卻只和達扎路恭戰了一場。之后再也沒有和吐蕃軍有過戰斗。

隴右的戰況無從得知,馬璘只能確定哥舒翰不會戰敗,卻不知道自己有沒有為哥舒翰吸引到吐蕃軍。

安西軍在這里殺了尺帶珠丹的兒子。尺帶珠丹卻等了這么久才派軍前來,這件事情怎么都透著詭異。

自從殺死達扎路恭之后,大軍生生在此地閑了快兩個月,飽食溫衣無所事事。羌人們倒是把受降城修成了,一座大城修得極為氣派。

斥候不斷傳遞軍情過來,匯集過來的情報越來越多。馬璘也慢慢明白了,為何尺帶珠丹為等這么長的時間才過來。

這次來象雄故地的吐蕃大軍,光精兵便有五萬之數!

在羌塘高原之上,道路崎嶇調兵極難。五萬精兵幾乎就是一次大戰能夠出動的極限了。若是人數再多,根本就無法完成補給的問題。大軍在半道上就要餓死。

象雄人全部都聚集在了受降城附近,可以說是堅壁清野。吐蕃人在攻下受降城之前,根本不可能從象雄人這里得到一點兒補給。從邏些到這里幾千里路,吐蕃人能出動這樣一支大軍,可謂是下了狠心。

這里不比河源,吐蕃人想要劫掠也沒地方。五萬精兵加上輔助部隊,尺帶珠丹可謂也是勢在必得。

過了三日,斥候又有消息傳來。這一次帶著大軍前來的,便是吐蕃贊普尺帶珠丹本人。

顯然這一次,尺帶珠丹是徹底瘋狂了。之前沒有大軍前來,是因為他在調兵遣將。

也就是說安西軍牽制吐蕃兵力的目的已經達到,不過這次不是牽制了吐蕃部分兵力,而是把吐蕃軍的主力給牽制到這里了。哥舒將軍在河源,想來勝得極為寫意。

這一戰,不僅是尺帶珠丹的復仇之戰,也是決定吐蕃人國運的戰爭。

此戰不能勝,便代表著象雄國將重新出現在高原之上。

不僅如此,尺帶珠丹信奉佛教,和信奉苯教的大臣們早就矛盾重重,大臣們都是強部首領,手里都有勢力,吐蕃軍在河源的接連失利已經讓大臣們極為不滿,若是此戰再敗,事情極有可能變得不可收拾。

唯一的兒子死在了唐軍的手里,尺帶珠丹必須要戰勝殺死兒子的仇人,才能保住贊普家族的地位。若是此戰敗了,悉補野氏的地位就將岌岌可危。

而對于馬璘來說,這一戰同樣是只能勝,不能敗!

……(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邊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