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唐第一百一十章 元戎弩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邊唐 >>邊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章 元戎弩成

第一百一十章 元戎弩成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30日  作者:蔥山跳蕩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蔥山跳蕩 | 邊唐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今日第三更,兄弟們多多支持,謝謝了。

天寶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隨駕華清宮的一代權相李林甫撒手人寰。天子追贈李林甫為太尉、揚州大都督,可謂是備極哀榮。數日之后,楊國忠便正式拜相,登上了大唐權力的巔峰。

長安城內,上至公卿下至黔首,都明白朝堂之上免不了一番風云激蕩。一代權相李林甫當政十九年,終究是敵不過時間,這兩年李楊相爭已經擺到了明面之上,如今楊國忠為相,不對李林甫的勢力展開清洗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楊國忠為相不過數日,有使者從安西風塵仆仆趕來。安西節度使王正見死于任上的消息,終于是傳到了長安城內。

朝堂上沒了李林甫,楊國忠獨攬朝綱,一時間竟然是少了許多爭論,處理事務快捷了不少。關于安西大都護府的人事安排,在三天之內便有了結果。

死于任上的老將王正見身后自是自有追贈,空下來的安西副大都護、安西節度使由扶風郡侯馬璘就地接任。另外安西軍將作營正監李岫乃李林甫的長子,必須立刻離開安西回長安奔喪。

三日之后,中官便帶著圣旨出了安遠門,一路馬不停蹄,居然是在一個月之內就趕到了安西。

中官到安西之時,正是天寶十一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和原來的歷史上封常清接替王正見主邊安西是同一天。

一切都是在按照原本的軌跡進行著,安西發生的小小改變終究沒有影響到天下的大勢。

馬璘心中感慨著,看著來傳旨的中官,心中感覺像吃了蒼蠅一般,臉上卻不得不笑臉相迎。

“仁杰,恭喜恭喜!磧西天高地闊。非仁杰這樣的英雄不能守之。天子委仁杰持節安西,磧西從此無憂也!”邊令誠念完圣旨,一臉和善的笑意。就好像之前擺了馬璘一道的不是他一般。

心里厭煩這個家伙,可畢竟大家都是場面上的人。也不好直接撕破面皮。馬璘也只能是笑了笑,接受了監門將軍邊令誠的祝賀。

邊令誠如今攀附上了楊國忠,來到此地便是楊國忠的耳目,眼下楊國忠權勢熏天,馬璘也不愿得罪楊氏。不為別的,只為這安西軍主將的位置。他為了安西軍踏足河中籌備了許久,兵發羌塘占據象雄故地作為一個立足點這一步很快就要開始了,若是不能保住安西都護的位置。之前一切的努力都是白做了。

“朝堂之上,也有人認為仁杰你年紀尚輕,不宜為方面之主,這次是楊公力排眾議,天子這才下了決心。畢竟是翁婿情深,仁杰將來回了長安,一定要好好感謝楊公才是啊。”邊令誠呵呵笑道。

馬璘笑著點頭稱是。

邊令誠并沒有帶來楊氏女的死訊,那就是說楊氏女還活得好端端的。雖然除掉楊氏女是馬璘的計劃,然而知道楊氏女并沒有死,馬璘卻并沒有失望。反而是暗自松了口氣。

畢竟那個小姑娘是無辜的,害死一個無辜的丫頭,他的心里還是有些障礙。

他知道楊家那小丫頭就住在扶風侯府之內。康青青的手段他很清楚,這么長時間康青青都沒能得手,讓他也是大感意外。

既然楊氏女未死,那便是命數使然。馬璘也不愿再派人去害她性命,和楊氏婚約之事,只能是另找方法解除了。

大都護府內擺下酒宴,安西老將們齊集一堂,為天使邊令誠接風洗塵,同時恭喜馬璘榮升。邊令誠喝了幾杯。笑著說道:“仁杰放心,這一次我不會叨擾太久。歇息個三兩日時間。我就和李岫一起回去。李相新喪,他這個長子不會去可是不成啊。”

“李岫正監回京之事。我自會安排,就不勞煩天使了。”馬璘目光一閃,仰頭喝干杯中酒,淡淡一笑道,“說起來李相原也是安西大都護,是我等的上司,李岫正監回京奔父喪,我們這些人終歸是要出一把力的。”

邊令誠微笑道:“仁杰的心思我能理解,不過讓李岫回京奔喪是天子的旨意,須不能出了意外,李岫還是和我一起離開為好。”

“天子的旨意是讓李岫正監回京奔喪,也沒說讓正監一定要和天使同行啊。不用勞煩天使,我們自會派人護送正監回京的。”馬璘微微笑道。

楊國忠安的什么心,他如何不知。李岫一家本就是來安西避禍來的,他對李岫有過承諾,怎么能讓他跟邊令誠一起離開。

酒宴上的氣氛慢慢變得凝重,老將們不明所以,都無人說話。

邊令誠臉色微冷,哼了一聲道:“仁杰,旨意里是沒有讓我和李岫一起回去的話,不過這是楊公的意思。”

“不勞楊公煩心,護送證監回京之事我等自可辦到。”馬璘又喝了一杯酒,卻是毫不相讓。

邊令誠氣急,再也按耐不住,聲音提高了道:“仁杰視楊公何人歟?不聽楊公之命,何其跋扈!不知仁杰眼里還有沒有楊公?”

馬璘聽了,啪的一聲把杯子摔到了地上,一掀桌子站了起來,怒道:“楊公和我乃是翁婿,天使這般挑撥我翁婿關系是何意思?”

邊令誠身手了得,后退兩步輕松避過了砸過來的碗碟,卻是氣得臉色漲紅,指了指馬璘卻又發作不得。

他是楊國忠的心腹,可這位卻是楊國忠的女婿,這層關系他是拍馬也趕不上。現在要是把這位得罪狠了,萬一人家將來真的翁婿情深起來,還能有自己的好果子吃么?

桌子都掀了,這頓飯顯然就吃不成了。邊令誠怒氣沖沖的離開了,老將們相互看了看,也就各自向馬璘告辭。

封常清一直沒有說話,這時才笑吟吟的看著馬璘,道:“仁杰真漢子也!開始沒有準備和這家伙翻臉,現在卻又為何如此?以仁杰的城府。為一個李岫而得罪楊國忠,肯定是有原因的。”

馬璘苦笑一聲道:“不翻臉不成啊。大夫,我帶你去看一樣東西。”

二人離開大都護府。也沒有帶親兵,策馬便去了馬家田莊。這里如今戒備森嚴。有著數百名安西健兒守在周圍,已經算是一個完全的禁地。

安西軍將作營便設在田莊之內,馬璘和封常清到了將作營駐地,見到了將作營正監李岫。

在接到圣旨之后,馬璘便命親兵來田莊知會李岫。李岫眼圈有些發紅,顯然是已經哭過了。

“正監,把成品拿給大夫看看吧。”馬璘沉聲道。

李岫點了點頭,掀開了桌上蓋著的一張軟牛皮。露出一個油光發亮的古怪什物來。

封常清看到上面安放的一根根寒光閃爍的弩箭,如何不明白這是什么東西,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

“這是……元戎弩!”

“正是元戎弩。這是正監這兩個月來的心血,今日剛剛制成。正監,讓大夫看一看它的威力。”

李岫點頭,單手就把那架樣式古怪的鋼弩拿了起來,輕輕轉動絞盤,便完成了上弦的動作。

房間一側有一塊包了鐵皮的木板,上面已經被射得千瘡百孔。李岫把弩箭逐一推后,雙手平端鋼弩輕扣機括。嗡的一陣響,一蓬箭雨便是射了出去。

十根長一尺半的鋼箭全部落在了木板之上,尾羽劇烈的顫動。封常清兩眼放光。走到木板跟前伸手去拔,竟然是拔不出來。

馬璘走過去用力一拔,一根鋼箭應聲而出,封常清看了一下,鋼箭竟然是射入木板之內兩寸有余!

“元戎弩乃諸葛武侯之神器,早已失傳多年,傳說中有說是一次十箭俱發的,有說是連續十箭的。正監有大才,竟然是同時實現了這兩種方式。大夫。你且看好了。”

馬璘說著拉著封常清離開木板,這時李岫又已經裝填完畢。做好了射擊的準備。

“若不是將軍大人提示,我也想不到兩種射擊方式如何轉換。能夠造得這般精巧。作坊里的那位擅長制作陶范的方大叔功不可沒。”李岫說著把鋼弩上一個構件輕輕一搬,弩弦發出一陣怪響,和剛才已經略有不同。然后他又扣動發射機括,一根弩箭飚飛而出,釘在了木板之上。

這一根弩箭射進木板的深度,明顯要比剛才弩箭射入的深度多了寸許。李岫端著鋼弩,每隔半個呼吸時間便按下機括,連續不斷的射出弩箭。很快十根弩箭射出,都深深地釘在木板之上,尾羽劇烈的震顫著。

“這已經是目前我能做到的極限了。將軍大人告訴過我可以考慮把弩箭裝進匣中,發射完之后立刻更換弩匣,這樣元戎弩的威力更強。我試過了,短期內應該無法實現,不過這個想法很好,總有一天能夠成功的。”李岫說著,眼中有著光彩閃現,悲傷之色已經少了許多。

馬璘汗顏,心道他是把后世槍械換彈夾的思路告訴了李岫,根本就沒指望他真能搞出來。不過看這家伙篤定的樣子,將來真能弄出來也說不定。

他雖來自后世,很多東西卻只是知道個皮毛。設計出騎弩出來,已經是窮盡他的能力了。在制作強弓硬弩方面,這個李岫的確是個天才。

“正監真是大才!僅憑此弩,封王封侯老夫也不嫉恨!”一向老成的封常清此時已經激動得無法自持,深吸了一口氣才勉強平復心情,連聲道,“不知這兩種射法,射程如何?”

“一次射出一箭,比騎弩遠一百五十步,和伏遠弩不相上下,僅次于八牛弩。十箭皆出,射程要比騎弩近五十步。”李岫道,這些數據他已經經過了多次的測算,自然是諳熟于心。(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邊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