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唐第六十章 整軍(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邊唐 >>邊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章 整軍(下)

第六十章 整軍(下)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29日  作者:蔥山跳蕩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蔥山跳蕩 | 邊唐 
您現在的位置:歷史軍事第六十章整軍下

第六十章整軍下

小說名:

作者:蔥山跳蕩

七宗滅門案無人理睬,自然是加劇了龜茲市上的緊張氣氛。不同陣營的胡商之間對立的氣氛越來越激烈,粟特人、黑衣大食商人和白衣大食商人基本上已經相互之間不再做生意了。反倒是有些漢族坐商抓住這一機會,趁機擴大自家的鋪子,兼并胡商的買賣,比如有著馬璘將軍為背景的馬家商行便開始插手不同的行當,在龜茲市上很是盤下了一些商鋪。

置辦產業這種事情自然是高芊芊干的,馬璘如今忙著訓練那五千戰兵,哪里有時間理會這些。自從這五千新軍聚集龜茲開始,高芊芊那里每天都能入手大量的銅幣絲帛,龜茲市面上出現了動蕩,她怎么能不抓住這個好時機。

蹄鐵,鐵蒺藜,精鋼打造的橫刀,鐵絲網……所有這些東西段秀實都要求用最好的,自然是只能從高芊芊手里購買。如今高芊芊又找來了大量從將作營退伍的老兵,從附近李嗣業田莊里雇來一兩百個莊戶,把田莊里的作坊擴大了幾倍。屬于公庫里的財富流水般的流到她的手里,變成了馬家的財富,又變成更多的作坊和商鋪。

她雖然疲累,卻極為開心。馬璘心疼她,讓她多注意休息,不要太拼命,小丫頭根本就不聽。馬璘忙著訓練戰兵,也只能由她去了。

這五千士卒乃是從四鎮漢軍中優中選優挑出來的,年齡不超過四十歲,大部分都上過戰場,其中有一半都是跟著馬璘一起掃蕩河中然后翻越蔥嶺回來的健兒。沒有上過戰場的只有一千余人,這一千余人可是從新近遞補入軍的萬余新兵中選拔出來的,各方面的素質都沒得說。

在馬璘看來,安西軍步騎協同的戰術已是完美,并不需要做太多的改變。他想要做的,就是讓這支軍隊徹底的脫離生產,變成一支真正的職業化的軍隊,成為大唐最為鋒利的一把刀。

大唐軍制,十人為伙,伙有伙長,五十人為隊,隊有隊正,三百人為團,團有校尉,這便是最為基本的編制。伙是最基本的戰斗單位,每伙除了戰士自乘的戰馬之外,還有馱馬六匹,用以裝載軍用灶具,甲床,工具等物。戰士最基本的裝備是一弓,三十箭,一柄橫刀,另根據作戰時負責任務的不同又有各種不同的武器。

安西軍雖是以步兵為主,作戰時兩翼也有騎兵跟隨,就算是步兵,也是馬上步兵,機動時騎乘馬匹,臨敵作戰時才下馬結陣迎敵。大唐最恐怖的武器,便是各種射程的弩箭,對于諸草原民族和吐蕃人來說,唐弩便是他們最大的噩夢。

大唐立國一百余年,唐軍已經證明了他們的強大。馬璘并不準備改弦易轍,而只是準備利用手里雄厚的財力,把唐軍裝備上的優勢以最大化。

這五千最彪悍的安西健兒,來到龜茲最先做的事情,便是訓練騎術。安西軍是馬上步兵為主的軍隊,騎馬自然是人人都會,一人控制兩馬也不算太難,可是在戰斗中一人控制多匹戰馬就不太容易了。

這五千人的安西新軍,馬璘為之配備的戰馬超過了一萬五千。騎兵的機動能力,他準備發揮到極限。奔襲之時一人兩馬那是必須的,多的馬匹則是用來作為補充。

在他看來最理想的騎兵,便是原本數百年后才出現的蒙古騎兵。

安西軍中并不缺馬,不過馬璘要的戰馬也是最好的。這一萬五千多匹戰馬中,三成是從馬璘帶回安西的大食戰馬里跳出來的,三成是跟附近的回鶻部族買的,另外的則是從金山以西的葛邏祿人手里獲得。

怛羅斯之戰中,葛邏祿本是大唐盟友,最后卻先撤了,讓唐軍遭遇腹背受敵的局面,導致了最后的慘敗。葛邏祿葉護懾于大唐之軍威,逃回去后還是選擇了派出使者去長安朝貢天子,為的自然是求得天可汗的原諒。

使者就在不久前到了安西,卻是被馬璘給攔住了。見葛邏祿葉護表文里寫得謙卑,知道他并不準備和大唐翻臉,馬璘便利用這個機會,要求向葛邏祿葉護購買一批戰馬。

使者被馬璘派人護送著回到了金山以西,葛邏祿葉護本就要緩和和大唐的關系,哪里敢不應允,立馬命人挑選了六千多匹好馬賣給了馬璘。當然馬璘也沒有讓他吃虧,給出了一個讓葉護極為滿意的價格。使者帶著這六千多匹戰馬回到安西之后,馬璘才允許他繼續去長安朝見天子。

安西府庫內存著的明光鎧,全部被封常清拿了出來,做到了每位新軍健兒都有一套。這些健兒們個個膀大腰圓,穿上明光鎧作戰并不吃力。

五千人之中,兩千人是主要作為騎兵,兩千人作為步兵,另有一千人則是負責控制駱駝上的各種弩箭,同時必要時將會作為陌刀步兵出現。這一千人乃是最為健壯的,關鍵時候的作用不可小覷。

至于戰術依然是唐軍慣用的法子,步兵結陣前突,騎兵兩翼包抄,靠著陣中弩箭的超越射程壓制敵人,一點點削弱敵人的有生力量。不同的是原本唐弩是裝備在牛車之上,現在馬璘則是把弩箭都裝到了駱駝之上。

這一支軍隊完全是以大食人為假想敵的,沙漠作戰是未來不可避免的。在河中之時,馬璘已經成功地把床弩裝在了駱駝背上,如今經過改造,唐軍的大小弩箭都已成功地裝在了駱駝背上。相比牛車而言,駱駝的機動能力要快上很多。

相比原來的安西軍,這一支軍隊中弩箭的裝備多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馬璘既然把漢家兒郎們從河中帶回來,便沒有想再讓他們輕易去送死。說到底插足河中這件事情是他的私心,跟這些健兒們實在關系不大,他考慮的是漢民族的將來,這些與邊軍健兒真的是沒有多大關系。戰爭便意味著傷亡,他只能是盡量讓這支軍隊的裝備更好一些,傷亡率更好一些,這樣心里才能過得去。

從河中地帶回來的兩千多頭駱駝,全部裝備進了這支軍隊。作戰之時,將會有一千駱駝位于中央,陌刀步兵們在弩箭發射完畢之前,是不允許離開駱駝背的。

花了一些時間練習騎術之后,五千人的軍隊便開到了綠洲與沙漠交界的地方,開始進行沙漠作戰的訓練。裝備了蹄鐵之后,戈壁上的沙礫已經不再對戰馬造成威脅,五千健兒在戈壁上揮汗如雨,開始一點點把馬璘的設想變成現實。

馬璘心中理想的安西軍,是在遠程武器上有著絕對的優勢,靠著遠程武器便可取勝的安西軍。同時也是在失去了遠程武器優勢之后,依然能夠硬碰硬戰勝對手的安西軍。僅僅靠著遠程武器優勢壓制對手,沒有近身搏殺勇氣的軍隊,是絕對不能依賴的。

戈壁之上,人歡馬嘶,五千戰士如墻而進。兩千步兵手握陌刀長槍護衛著中間的駱駝,騎兵護著兩翼,駱駝背上田名遠揮動旗幟,低級軍官不斷發出一個個短促的號令,伴隨著一陣陣“崩、崩”的聲響,一根根巨箭如烏云一般飛出,轟擊在遠處的地面之上。

韓武李安各自帶著一千騎士突然加速,于馬背上彎弓搭箭連續射了三箭,然后便是同時從身后拔出短矛,投向了兩隊騎士之間的空地。連續四根短矛投出之后,兩支騎兵之間的空地之上,到處都是羽箭和短矛,若是這里有著敵人的軍隊,可以想象會是什么樣的結果。

這種短矛是馬璘為這支新軍特別設計的,靈感自然是來自并.波悉林的騎兵。當日在颯秣建發動之夜,大食人的短矛曾經給沒有戰甲的安西軍戰俘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對于馬璘而言,這就是一個血的教訓。

短矛大小完全一樣,乃是用精鋼所鑄。能夠做到這一點兒的,自然是只有高芊芊手下的馬家作坊了。不僅是騎兵有這種東西,步兵們背后也都有四把。至于那些最健壯的駱駝背上的家伙,每個人的背上則是背著十把之多。

這幾萬把精鋼短矛凝聚著高芊芊的心血,當然也給她帶來了巨額的財富。只要有錢賺,高芊芊便不覺得什么是苦累。

馬璘和封常清陪著邊令誠站在一個沙丘之上,看著下面戰士們再次集結在了一起。邊令誠笑道:“雄壯如此,果然是王者之師!仁杰,若是天子能看到這些,不知道該有多高興!”

馬璘笑了笑,封常清卻是嘆了一口氣道:“這樣的軍隊,根本就是用銅錢堆出來的。五千人已經掏空了老夫的全部家當,老夫那里已經沒有了一件明光鎧,也沒有了一架八牛弩。現在安西的府庫里,就成了一個空殼子。五千人倒還好,若是四鎮漢軍全部這般裝備,老夫可就要吐血了!”

“軍械長安有的是,與其留在將作監府庫里發霉,還不如運到這里。老將軍無須擔心,這件事情某家愿出一把力。”邊令誠笑吟吟道。

“如此多謝天使了!”封常清大喜過望,連忙向邊令誠躬身一禮。

“老將軍為的是大唐社稷,某家可當不起老將軍的大禮。”邊令誠笑著避開,又道,“只是這里很多什物,將作監里也沒有見過。八牛弩明光鎧某家可以幫你們要來,其他的東西還要仁杰自己多多辛苦了。”

馬璘笑著點頭,無非是擴大作坊規模而已。只要保證足夠的利潤,高芊芊便會有很大的動力。

<<看書啦文字,歡迎讀者登錄www.kanshu.la閱讀全文最新章節。

聲明:小說《》所有的章節、圖片、評論等,均由網友發表或上傳并維護或收集自網絡,屬個人行為,與看書啦立場無關。


上一章  |  邊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