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唐第三十章 越蔥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邊唐 >>邊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章 越蔥嶺

第三十章 越蔥嶺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26日  作者:蔥山跳蕩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蔥山跳蕩 | 邊唐 
您現在的位置:歷史軍事


小說名:

作者:蔥山跳蕩

蔥嶺便是后世的帕米爾高原,清代謂之八帕,直至民國仍是中國領土。后來由于種種原因,這片土地才最終失去控制。前世馬璘曾經去過石頭城遺址,至于更西的地方由于是在國境之外,并沒有真正去過。

當然千年前的關中漢子馬璘是去過八帕之地的,討伐護密、討伐小勃律的行軍他都參加過。身邊這八千漢家兒郎中,也有不少曾經參與過這樣的行軍。等到到了護密,即便不靠這些向導大伙兒也能找到道路平安返回安西。

安西健兒要離開阿緩城,上吐火羅土王極為高興,給大唐天子準備的貢品極為珍貴是不用說的,還熱心的為安西軍提供了幾十名當地人作為向導。

土王的好意,馬璘自然是要領的。可是臨走前這些向導們先是給自己提前舉行了葬禮,馬璘立刻就明白了這一條路絕對不會好走。

所以為了以防萬一,馬璘命令長行坊在阿緩城內大肆搜刮了一番,為翻越蔥嶺盡可能的準備物資。當然是采用和買的法子,只是長行坊的出價要比成本低上很多。大軍離開阿緩城后,阿緩城內可以說是十室九空,哭聲一片。

蔥嶺南麓小國林立,東面是安西四鎮和吐蕃,西面是大食,可以說是四戰之地,各個小國也是大唐、吐蕃和大食爭奪的對象。自松贊干布時代吐蕃在高原上崛起以來,除了向北與大唐爭奪安西四鎮之外,與白衣大食在這一帶也是多有摩擦。

白衣大食敵不過吐蕃鐵騎,大部分時間內吐蕃人占據上風。由于此次地形的緣故,這種摩擦一般來說規模都不算太大。

自阿緩城向東,地勢逐漸變高,道路越來越難行。十余日之后,才過了冰封的科克查河。

到了這里,已經離開了上下吐火羅的地盤,正式進入八帕之地。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八帕之地路途的艱難還是出乎了馬璘的預料。

蔥嶺南麓的地形是多條東北——西南走向的高大山脈,山脈常年積雪,極為高峻。山脈之間是寬闊的谷地,谷地之中多有大河。

這些地方,每年冬季長達四個月。漢歷十一月,正是八帕之地最寒冷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是大雪封山,根本無法通行。

幸虧有阿緩城帶出來的幾十名吐火羅人作為向導,不然在這樣的地方非迷路不可。

大軍一直沿著河谷前進,每天只能走幾十里。這還算是快的,高大將軍帶著大伙兒西出蔥嶺時,到怛羅斯一共花了三個月,其中一半時間都是在蔥嶺中繞路。

高大將軍帶大伙兒攻打石國,出的是蔥嶺北麓,那時的天氣要比現在好的多。現在可正是冬天,又是最寒冷的時候。

不過馬璘準備的物資,卻是比高大將軍準備的要充裕。颯秣建和捕喝城內的富商都被安西軍掃蕩殆盡,連同兩城之間澤拉夫尚河畔大大小小的村鎮城市,不知道多少年的積累,都被馬璘這次一掃而空。能夠每天吃一次肉,這在以往的行軍上可是從來沒有過的。

高海拔的地區行軍,最是耗費能量。馬璘很清楚這一點,在颯秣建時早已準備了充足的干肉,為的便是翻越蔥嶺時之用。大量的馬匹和駱駝用來馱運物資,健兒們盡可能的節省體力,至于老弱和傷兵更是全程在駱駝背上行進。

這可以說是安西軍成軍以來,最為奢侈的一次行軍。這便是身在敵國的一個好處,要是再大唐疆域之內,誰敢干犯軍紀可是要掉腦袋的。

盡管馬璘費勁了心思,然而進入蔥嶺南麓以來,局面還是很快變得極為嚴峻。

寒冬的天氣,不用擔心會遇到吐蕃人的偷襲,可是這里的地勢實在是太多高了,河谷地帶也逐漸抬高到了三千米以上。由于連日的行軍,不少安西健兒敵不過氣疫,倒在了行軍的路上。

氣疫便是后世的高原反應,這種病在這個時代根本沒有好辦法。眼看著一個個漢家子倒在路邊,馬璘的心里極為難受。

他甚至想停下來,讓大伙兒在蔥嶺南麓平安過一個冬天。可是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開弓沒有回頭箭,大伙兒陷入敵國之中,好容易才能夠返回故土,哪里還能在這里等上幾個月。

最麻煩的乃是駱駝,這些被馬璘視若珍寶的家伙,一共有兩千多頭,進入蔥嶺區域之后便徹底成了累贅,根本不愿前進。長行坊準備的物資大部分都是在它們的背上,這些家伙不肯往前走,行軍的速度就快不起來。

馬璘可是準備用這些家伙組建一支騎兵,用于未來的河中作戰的,哪里舍得丟棄。這些家伙馱著的財富都是帶給家里老小的,沒有了這些家伙,這些財富根本無法帶過蔥嶺去。丟棄這些家伙,沒有一個人會答應。

沒有別的法子,只能是趕著駱駝慢慢走。好在物資儲備足夠,再加上沿途低價和買作為補充,并不用發愁補給問題。

所有的駱駝都包上了厚厚的氈子,用以讓這些金貴的家伙在寒冷的天氣里保持體溫。過了吐蕃之門折向東北,沿著縛芻水走了幾天,便進入了鳥飛都督府。

這里也就是護密國,后世所謂瓦罕帕米爾,乃安西四鎮通往吐火羅的要道。

護密國國小人少,不時被吐蕃或者是大唐征伐。幾年前安西軍剛剛征伐過一次,而吐蕃在河曲之地遭到大敗無暇西顧,所以這里暫時算是大唐的領地。

到了這里,已經是十一月中旬了。

李綰的先頭部隊早已過了護密,護密已經是被搜刮了一番。護密國王見到這么一支大軍,急得快要哭出來了。

幾經戰火,護密王都塞迦審城已經是殘破不堪,也實在是沒有什么可以掠奪的。畢竟是王師,也不好對護密人煎迫太甚。

這是來過的地方,到了這里,馬璘心里算是松了一口氣。在這里休整五天之后,帶著護密國王給天子的貢品離開迦審城,繼續沿著縛芻水向西北而行。

自此之后,便是舊日道路。不同的是,天氣比上次來更加冰寒。

吐火羅人在迦審城便遣返了,這時人數便只剩下一半。這一半能夠平安回到阿緩城的,只怕是少之又少。

到了這里,便不再需要向導。尋一個冰封河段跨過婆勒川,沿波密川經大龍池,踏上了前往疏勒軍鎮的道路。

這一段道路,乃是人跡罕至之地。想要從土著人那里取得物資再無可能,沿途道路崎嶇,雪崩不斷,盡管馬璘已經足夠的謹慎,還是有不少安西健兒斷送在這里。

而在道路邊上,有時還能看到凍死人馬的尸體。那是李綰帶領的精銳,這至少可以說明一點,李綰并沒有走錯方向。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翻越了不知道多少道冰川和山口,在大龍池畔休整數日,安西軍一鼓作氣,向著蔥嶺守捉的方向開始沖刺。

這個時候,從開始的一人兩馬,已經變成了一人一馬了。在冬天行走于蔥嶺南麓,其艱苦根本難于形容。

又過了十余日,等到了蔥嶺守捉,終于再次見到大唐旌旗。

“到了!”

“活著回來了!”

安西健兒們一陣歡呼,橫七豎八的倒在地上不肯再走。有幾個坐下去之后,直接就沒了呼吸。

馬璘看著這一幕,眼角也是微微濕潤。

自颯秣建發動開始,直到離開颯秣建為止,安西健兒陣亡人數不超過一千。而這一次在冬季穿越蔥嶺,盡管是沿著河谷大道行進,死去的漢家兒郎卻是超過了一千!

這還是在做了萬全準備的情況之下,到了這里糧秣還有大半。沿途沒有一個人餓死,卻依然是有這么大的損傷。

在天威之下,人類總是渺小和脆弱的。

或許,等過了冬天再穿越蔥嶺,是個好的主意。

可是對于主邊安西的渴望,讓他無法等待。

當然,急于回家的漢家兒郎們,也不可能愿意在蔥嶺南部過一個冬天。

數百騎踩踏冰雪,向著大軍迎了上來。

“將軍!”

到了馬璘面前,為首的青年在馬上躬身,所有的人同時行禮。

這便是跟隨李綰提前出發的五百安西健兒,是從所有人中挑選出的精銳。他們是軍隊,自然不能跟隨李綰前去長安,所以在這里等著馬璘。至于李綰本就是來大軍中混功名的,并不在正式的漢軍軍籍之上,所以可以做這件事情。

安西境內唐軍烽鋪相望,道路極為平安。李綰到了這里帶著貢品和祆教圣女還有粟特王的子女組成了一支商隊,已經向于闐方向去了十幾日了。

只要他們平安到達長安,馬璘的計劃就有實現的可能。

馬璘點了點頭,溫和一笑。

從這些將士們的眼中,他便可以看出他現在在他們心中的地位。

這正是他想要的。原本他只想著帶著大伙兒平安返回安西,然而自從發現了漢人永久占據河中的可能時,他的想法便已不同。

安西健兒們的擁戴,便是他實現計劃必須的條件了。

臉上笑著,心里卻是有些酸澀。

如果不是他的私心,本應該有更多的漢家兒郎平安歸來的。

可是面對千年難得的機遇,面對漢家文明在中亞占據主導地位的誘惑,他又是別無選擇。

<<看書啦文字,歡迎讀者登錄www.kanshu.la閱讀全文最新章節。

聲明:小說《》所有的章節、圖片、評論等,均由網友發表或上傳并維護或收集自網絡,屬個人行為,與看書啦立場無關。


上一章  |  邊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