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唐第四百四十七章 蓮花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邊唐 >>邊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七章 蓮花生

第四百四十七章 蓮花生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27日  作者:蔥山跳蕩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蔥山跳蕩 | 邊唐 

那本是一個改變了羌人歷史的人物,在羌塘之上的影響力持續到千年之后,因為那個人的到來,這片土地最終也并未完全納入到漢家文化的體系中來,縱然是在千年之后,亦是如此。

而現在,這位在原本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卻是死在了空見的手里。

那么高原上羌人的歷史軌跡,也就將徹底的改變了。

所以馬璘很高興,看在這個功勞的份上,他決定再饒這個和尚一次。

畢竟他最終沒有對自己出手刺殺。

今夜的將軍府燈火輝煌,已是深夜,到處都是極為安靜。

馬璘站起身來,臉上現出一絲興奮的笑意,深深吸了口寒冷的空氣,心胸頓時為之一暢。

轉過頭來看著頭發花白的僧人,馬璘微微笑道:“和尚,你說的那位高人,是不是叫蓮花生?”

空見抬頭看著馬璘,眼中現出驚異之色。

“看來我猜對了。”馬璘笑了。

天竺高僧蓮花生,一個改變了吐蕃歷史的人物,對于高原上羌人的影響,實在是太深遠了。

在原本的歷史之上,墀德祖贊(尺帶珠丹)死后,赤松德贊即位為吐蕃贊普,不久之后有天竺僧人蓮花生自尼泊爾入羌塘,到達邏些城之后深得墀德祖贊信任,也有說法說蓮花生乃是赤松德贊派人去尼泊爾請來的。

這個蓮花生乃是有大智慧的人物,他來到吐蕃之時吐蕃已經受到了佛教的一些影響,然而羌塘原有的苯教卻依然是占據住主導地位,蓮花生到了邏些之后,在赤松德贊的下弘揚佛法,很快吸引了眾多的信徒。這些佛教徒與虔誠的苯教徒相互對立。到了極為嚴重的地步,雙方在邏些城內行走時都帶著兵刃,一言不合就會拔刀相向。

信奉苯教的大臣很多,很多人都勸赤松德贊將蓮花生趕回天竺,赤松德贊不聽。后來兩派教徒矛盾越來越激烈,為了平息矛盾。蓮花生向贊普赤松德贊提議,要通過辯論來解決爭端,確定佛教和苯教在吐蕃的地位問題,赤松德贊答應了。

苯教派出最強的幾位上師應戰,辯論的結果自然是蓮花生大獲全勝,佛教正式在吐蕃確立了自己的地位,苯教徒受到壓制。后來蓮花生廣收門徒,又修建了桑耶寺,可以說沒有蓮花生。便沒有后世的藏傳佛教。

安史之亂之后,大唐萎靡不振,大唐的宿敵吐蕃卻抓住這個崛起的機會,攫取了大唐的大量土地,不單是攻取了安西四鎮,把整個西域吞入囊中,且是重新奪回了河源之地,之后不斷蠶食大唐疆土。勢力甚至深入到了關中腹地,威逼長安。“河渭瓜沙眼看沒”、“白草黃榆六十年”、“平時安西萬里疆。今日邊防在鳳翔”,都是這一時期的歷史寫照。

以當時吐蕃兵鋒之盛,大唐王朝可以說已經到了滅亡的邊緣,丟棄了整個西域和河西走廊,邊界距離長安城不過五百余里,當真是到了危急存亡的時刻。

“昨夜蕃兵報國仇。沙州都護破涼州。黃河九曲今歸漢,塞外縱橫戰血流!”張義潮趁著論恐熱叛亂之際收復瓜沙,乃是安史之亂后河西遺民的一大壯舉,至今為人所津津樂道,然而畢竟是曇花一現。河西之地不久之后便又失去了,再次握在手里,已經是數百年之后。

以吐蕃之丁口實力,最終卻未能滅掉大唐,反而是盛極而衰,在達到巔峰之后遽然而亡,比大唐之滅亡還早了數十年。這其中的原因,若是從根子上算起來,其實還是要歸因到蓮花生的頭上。

因為正是因為這個人來到了吐蕃,才讓吐蕃的宗教發生分裂,產生了佛教和苯教之間的爭端。雖則赤松德贊極力蓮花生,抬高佛教的地位,然而苯教畢竟是根深蒂固。因為這兩大教派的爭端,吐蕃內部亦是紛爭不斷,贊普的影響力逐漸減弱,對于青塘等地漸漸就失去了控制。吐蕃沒能最終滅掉大唐,教派之爭便是極大的一個因素。

若是沒有蓮花生來到吐蕃這件事情,安史之亂之后鐵板一塊的吐蕃極有可能滅掉大唐,那樣的話歷史就會變得面目全非。野蠻的吐蕃人入主中原,對于漢家文明而言將會是徹底的災難。

然而藏傳佛教,畢竟是這個人開創的。自從藏傳佛教在羌塘之上扎下根子之后,漢家文明便沒有了籠罩羌塘之上的機會了。

蓮花生把佛教帶上羌塘,確立了佛教在羌塘上的地位,由于有著歷代贊普的,所以逐漸取代了苯教的地位。后來苯教倒也曾經取代了贊普的,開始對佛教徒展開清算,結果卻立馬引發了內亂,導致了吐蕃帝國的最終滅亡。

吐蕃帝國滅亡之后,佛教在羌塘之上依舊是占據著統治地位,不過在和原始苯教的沖突之中,亦是融合了一些苯教的因素,因而變得獨特起來,最終形成了后世的藏傳佛教。僧侶由百姓供奉的制度,亦是從蓮花生時期開始確立,一直影響到千年之后。便是馬璘前世之時,這片土地上的民眾們還是把大量的財富花費在供奉僧侶之上。

相比神秘、簡單又有些嗜血的原始苯教,蓮花生帶來的佛教無疑是更為先進的一種宗教,亦可以說是一種文明,這種文明在羌塘之上生根發芽,發生變化之后,便籠罩了所有的羌人區域,即后世所謂的大藏區。從此之后,漢家文明的擴張便被擋在了高原之外。與后世的西域一樣,后世的羌塘亦是一個較為麻煩的地方。

如今歷史已經改變,墀德祖贊和赤松德贊都已經死了,羌塘的歷史已經是發生了變化,漢家文明籠罩這片土地的機會已經來臨,然而天竺高僧蓮花生的腳步,卻是準時的出現在了羌塘之上。

對于馬璘而言,其實大唐是否滅亡并不重要,更為重要的乃是漢家文明的擴張。畢竟沒有能永遠存在的帝國,只有文明才是可以永恒的。蓮花生來到羌塘上,在原本的歷史上客觀上延緩了大唐的滅亡,他卻并不會因為這一點而對這個天竺僧人有好感。對于他而言,這個高僧出現在了羌塘之上,便是漢家文明擴張的一大隱患。

蓮花生畢竟是蓮花生,到了羌塘之后便輕松說服羌人頭人改宗佛教,如果他將所有被說服的羌人部落連接起來,將會是一股極為強大的力量。以蓮花生的本事,大唐要解決起來將會麻煩得多。然而最終是這個局面,卻是馬璘沒有想到的。

原本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天竺僧人蓮花生,居然是斷送在歷史上籍籍無名的空見和尚手里。

人被殺,就會死,縱然是高僧大德,亦是一樣。

一個極大的隱患,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被消除了。若是空見今日不說出來,這件事情就要被湮滅在歷史的風沙之中了。

當然今時不同往日,大唐在軍械上占據了太大的優勢,蓮花生就算是讓羌人部落聯合起來,最終依然是改變不了這些羌人部落的命運,然而大唐要向征服抱在一起的羌人部落,怕是也要付出不少代價。零傷亡是不可能的,畢竟這里是雪域高原,空見的這一舉動,等若是挽救了成千上萬漢家子的性命,可以稱得上是功德無量。

這便是空見下毒的價值,這便是這個唐朝和尚為大唐立下的最大功勞。

“那位從北天竺來的高人,名字的確是可以叫做蓮花生,只是不知將軍如何知道他的名字?”頭發花白的老僧看著馬璘,神色極為驚異。

馬璘今日剛到的受降城,高僧已經死了幾年了,他的名字知道的人極少,空見實在是想不明白,為何馬璘竟然會知道高僧的名字。

“這個么,呵呵……”馬璘輕輕握了握拳頭,興奮一笑道,“那位高僧說得不錯,我的確是有意南征天竺,所以有些事情,早就在做著準備。你說的這個高人,在我眼中卻是個大患,如今卻已經死了,當真是最好不過,和尚,你立功了!”

真相他自然不會告訴空見,總不能對這個和尚說,我是后世之人,這些是讀書知道的吧。所以只能是含糊過去,已經決定了不殺空見了,自然不能對他說實話,若是決定要殺他,告訴他真相倒是無妨。

蓮花生死了,羌塘的歷史便徹底離開了原來的軌道,進入到了馬璘的設計之中來。漢家文明徹底籠罩這片高原的時刻,不久之后就會到來。

“和尚,你可能不會明白,你殺了那人立下的功勞,對我大唐有多重要。你首先是個唐人,其次才是個和尚,你立下的功勞,足以抵消你來刺殺我的罪過,所以這一次,我決定饒你一次,你不用死了。”看著一臉驚愕之色的空見,馬璘微微笑道。

這個時候,他是真的高興。當知道了蓮花生上了高原之后,他其實是嚇了一跳的。空見干掉了蓮花生,這個功勞是實打實的,這是大唐的功臣,為漢家文明最終籠罩這片土地出了大力,既是有功之人,自然是不會殺了。

重要聲明:

沒有彈窗的站


上一章  |  邊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