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唐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張旗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邊唐 >>邊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張旗鼓

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張旗鼓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25日  作者:蔥山跳蕩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蔥山跳蕩 | 邊唐 
歷史軍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天下的土地都是大唐的,給你一點兒是給面子,不給你是正好。

李貢布是個聰明人,所以如今象雄成為了羌人中最強的勢力,漫長的冬天還能讓大部分族人吃飽穿暖,羌塘之上唯有象雄一族。如今李貢布已經死了,馬璘只希望那些有著實權的象雄頭人們也是足夠的聰明,不至于給他帶來麻煩。

最終將要做主的乃是小多杰,所以就算是有頭人有野心,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只要不危及小多杰的王位,便可以容忍一二,若是有人膽敢覬覦王位,那就要展現雷霆手段了。

這些情況是最為重要的東西,既已了解了,馬璘心里也有了底。

李貢布死后,各地的象雄頭人們便紛紛趕來了,這里面包括外象雄的所有部落頭人,他們是在馬璘之前翻越群山經過白石灘來到這里的,準備迎接新的象雄王登上王位。整個象雄王國之中,有權有勢的人都在這個冬天聚集在了這里。

盡快讓小多杰正式登上王位,然后引導象雄人越過群山,去肥沃的印度河平原上擴張,這是馬璘如今的計劃。既然象雄頭人們想作戰,那就給他們作戰的機會,不過作戰的地方,卻得自己來為他們劃定。反正是要往五天竺之地擴張的,讓這些象雄人去探探路也好,以羌人武士的勇猛,自高原之上如洪水般直沖而下,天竺人只怕很難擋住。

自打上次離開羌塘以來,馬璘和這兩位心腹幕僚還是第一次見面。對于兩人在羌塘上做出的成績,馬璘極為滿意。

這幾年的時間,受降城成為了羌塘的商業中心,也逐漸的有了一些賦稅,不過對于安西都護府而言,其實在羌塘所得的收益相比支出是遠遠不夠的,受降城孤懸高原之上,海拔超過了四千米。大量物資都是靠興胡商人們從磧西運來,買單的便是安西大都護府。不管是駐軍所用的物資,還是出售給羌人們的軍械和糧食皆是如此,翻越一次冰達坂。價格就能翻幾番,那些大商隊不肯翻越冰達坂拼命,走的是疏勒經勃律入羌塘的路線,可是價格上也得一視同仁,依舊是給的翻越冰達坂的價格。相比大都護府為了維持這一局面而支出的財帛。受降城所得的收益根本就不值一提。

為了改變這一局面,岑參和杜環也想了不少辦法,派往外象雄尋找瑟瑟寶石礦山折損了一些人,并沒有任何收獲,其他的辦法也都沒有奏效。經濟上完全依靠大都護府的輸血,成績最大的便是挑動羌人內戰了。兩人對于這種狀況,其實是不滿意的,然而在馬璘看來,挑動羌人內戰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相比這個功勞。耗費的錢帛根本就不值一提。不管付出多大代價,能夠最大限度的削弱羌塘上的羌人部落,避免這個強悍的部落聯盟再度復興,都是值得的。

要維持受降城在羌塘上的存在,還得繼續往這里輸血,這樣的局面,恐怕還會持續很多年,然而這并不是問題。能夠一勞永逸的解決高原上羌人的問題,對于大唐而言絕對是一件好事。

幾年時間過去,世家子杜環愈發的老練了。便是做得一手好詩的岑參岑夫子,也已經成為了真正的干吏。岑夫子來安西多年,雄渾壯闊的邊塞詩名動長安,先后在幾任安西都護麾下做幕僚。卻從未得到重用,其實是與他任事的能力有關的,那時的他并不擅長處理事務。不過和杜環兩人在高原之上獨當一面之后,岑夫子卻是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已經真正成了一位干臣。

邊塞詩倒是做得少了,這自然是一個遺憾。不過也只是一個遺憾而已。大唐多了一位干臣,少了一位詩人,從馬璘的角度來說,是極為值得的事情。

馬璘自己卻不擅長日常事務,所以這次多杰登上王位的儀式,準備工作還是交給兩人來進行。馬璘只是簡單的提了一些要求,剩下的事情都交由兩人來辦。

確定了這些之后,馬璘和二人便下了城頭,兩人自去準備多杰稱王的儀式。小多杰和象雄公主跟著兩人去了,象雄王的王宮就在城內,從此以后便是二人的住處。

不過受降城內最高的建筑并不是象雄王國,而是將軍府。

將軍府便是馬璘的住處,當初建立受降城的時候,和象雄王國一并修建,修筑得比象雄王王宮要高,乃是馬璘的意思。目的自然是希望李貢布不要忘記,他是靠著大唐才能復國成功,也只有繼續靠著大唐,他的王國才能延續下去。

這一座將軍府,便是大唐在受降城權力的象征。馬璘離開羌塘后,這里并沒有人居住。在安西真正的將軍只有一個,那便是他馬璘馬仁杰,至于其他的人,都是沒有資格住在這里的。

馬璘帶著親兵們緩緩馳向將軍府,屬于他的旗號高高舉著,顯得極為張揚。城內的象雄人有不少,認出了馬璘的旗號之后便大聲的歡呼起來。

象雄人自然是不識字的,不過經過當初受降城一戰,馬璘是辛饒米沃麾下護法戰神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所以象雄人都記住了馬璘的旗號。護法戰神再次出現在這里,自然是護佑象雄人來了,這些人自然是極為高興。

這個名頭,其實是李貢布強加給馬璘的。當初受降城一戰中,米雪帶人在墀德祖贊帳篷里使用了火藥,驚雷般的聲音讓邏些來的戰士們極為震驚,李貢布事先并不知道馬璘的計劃,卻是反應極為迅速,立馬告訴象雄戰士們馬璘乃是辛饒米沃麾下戰神祖師,正使用神雷懲罰邏些騎兵,之后象雄戰士們在暗夜里大聲高喊這一消息,士氣大振的同時,也是讓墀德祖贊麾下的邏些戰士們士氣變得極為沮喪。

其實到了一定的地位,對于宗教大抵是不相信的,李貢布便是這樣的人,他雖然塞給了馬璘一個苯教護法戰神祖師的大帽子,自己卻不可能相信這件事。當初他為了復國,曾經把希望放在花和尚空間身上,那時他可是準備好了要帶領象雄人改信佛祖的,而作為象雄王,他卻是苯教的領袖。對于他這樣的人而言,世俗的權力才是最重要的,宗教不過是可以玩弄在股掌之間的東西,為了權力任何時候都可以丟棄。

這樣的人很多,在任何地方任何宗教都不稀奇。就像呼羅珊的那些波斯裔德赫干們,當大食人要征收宗教稅時,他們便是虔誠的穆斯林,當大食人離開之后,他們就又成了阿胡拉的子民。當然他們對于阿胡拉的信仰,其實也是頗為值得懷疑的。

李貢布塞過來這頂大帽子,其實也是一石二鳥,一來是鼓舞了己方的士氣,撼動了墀德祖贊大軍的士氣,二來也是強行把馬璘和象雄一族聯系在了一起。對于馬璘而言,當初對于李貢布的這個舉動可以說并不滿意,不過李貢布已經死了,現在他來受降城是為了多杰稱王之事,大張旗鼓的打出自己的旗號,亦是為了收攏象雄人的人心。畢竟不久之后,就要驅趕象雄人離開故地,展開南征了。

辛饒米沃麾下護法戰神的名頭極為響亮,絕對不是蓋的,在城內的象雄人大部分都是普通百姓,這些人對于苯教的信奉反而更為虔誠,要比那些狡猾的頭人們要虔誠得多。至于那些聚集在此地的頭人們,有了這些普通象雄人的支持,馬璘也不需要去在意那些家伙的想法。

“戰神祖師回來了!戰神祖師回來了!”

“護法戰神祖師回來了,我們有福了!”

寒冷的空氣中,紅臉膛的羌人們大聲歡呼,虔誠的跪倒在地上,向著馬璘恭敬叩拜。

一行人緩緩在受降城內走著,馬璘臉上滿是溫和的笑意,向著道路兩邊的象雄人不斷點頭。高芊芊和楊幼娘兩人跟在他的身后,她們都是第一次來到這里,看著這個氣派的大城顯得頗為新奇,對于馬璘神棍般的表現,卻只是覺得有些好笑,當然,誰都不會顯示在臉上。

短短的一段路程,卻足足走了小半個時辰,等到馬璘走到將軍府門口之時,辛饒米沃麾下護法戰神祖師回到了羌塘之上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城市。

這般大張旗鼓,是為了穩定人心。李貢布死了,即位的是小多杰,孤兒寡母最容易被人覬覦權力,若是頭人中有人對于苯教不夠虔誠,忽然升起了覬覦王位的心思,那么少不得就要流血。這一次上羌塘并未帶著大軍,手上的力量其實是不足夠的,所以他才這般行事。

當然了,真的打起來,還是要依靠自己手頭的力量,現在這樣做,馬璘不過是臨時起意,興之所至而已,并非是在安西就計劃好的。

自打馬璘下了羌塘之后,將軍府里就沒人居住,不過依舊還有人打理,負責照看清掃將軍府的,是越來越多的羌族少女。

當然她們雖說名義上是侍女的身份,其實都是兩位心腹幕僚特意為馬大將軍挑選的。他們都知道馬璘的性子,也知道馬大將軍喜歡的類型是什么,出現在將軍府里的這些羌族少女,亦是讓馬璘眼前一亮。

顯然杜環和岑參二人的確是費了心思的,能從羌人中挑出這等人物來,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邊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