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有一條運河可謂是十分的出名,因為它致使天下沸騰,姓揭竿而起,隋朝因此而亡,而其后繼任的唐朝,卻是因它而接受益。
這一條運河就是傳于后世的,隋煬帝從此下揚州的大運河,想到大運河所帶來的好處,曹操的心態在不知不覺之間改變了,此時的他,第一次后悔,后悔當初不應該那樣的消耗烏桓俘虜,那些都是免費的勞動力啊。
不過曹操的后悔,當然不是其他人所知道的,此時的他們,還沉浸在曹操剛剛那一番前無古人的話中,而身為門下省宰相的荀彧,此時更是欣然的站了出來,笑著道“臣奉命,君上今日之法,必將名流千古,而臣能夠執行此策,在史書之上留下一筆,同樣也是君上之恩,臣謝君上。”
荀彧的這一番話,不知道是有感而發還是故意的,總之,不管如何,那些剛剛被曹操剝奪了地方官職的官員們,此時一個個的想法都改變了。
后世有一句話的好,生活就像是墻間,不能反抗就只能接受了,而這些官員們此時的心態,就因為名傳后世的誘惑而改變成了這樣,不在有一些抱怨有或者是其他的什么想法,畢竟對于這些官員們來講,名傳后世不輸于皇位對于皇子的誘惑,甚至是猶有過之。
~,“好,除了田疇之外,其余人等都暫且退下吧。”
官員們互相對看了一下,對于被曹操點名留下的田疇,有譏諷的、有幸災樂禍的。有擔憂的,但是不管如何。他們都在伴隨著荀彧的當先告退,而緩緩退下了。
官員們退下之后。整個大殿之中只剩下了曹操、許褚和田疇三人,看了一眼下方,神色不變的田疇,曹操道“你跟著孤來。”
帶著領命跟來的田疇以及一護衛在左右的許褚兩人,曹操緩步來到了后方的一處亭子之中,此時早已經再次等待著婢女們,紛紛上前,在見過了曹操之后,倒下了兩杯茶后。緩緩后退。
當先跪坐到了石桌之前的曹操,輕輕喝了一口不燙不冷的茶水后,看向了躬身立在一旁的田疇道“坐,你們退下吧,這里不需要你們伺候了。”
“是,婢子等告退。”
曹操朝著身后侍立的一眾婢女們看了一眼,這些婢女們,不敢多什么,輕聲的應答了一聲之后。微微彎腰,緩緩倒退而下。
在這些婢女們退下之后,亭子之中一下子都顯得有些安靜了起來,看著對面眼觀鼻鼻觀心的田疇。曹操輕笑了一聲,問道“你可還是在為孤剛剛的決定而不滿?”
“回稟君上,臣不敢。臣并非是不滿君上之決,而是因為臣自己。臣自長與幽州,曾在幽州牧劉公的手下做事。若如臣當時就能夠想到此,那么幽州也不必一受到北方蠻夷的騷擾,幽州的姓,更不需要日日提心吊膽。”
看著對面之人,一臉后悔和悲哀之色,曹操對于他的欣賞可謂是越來越高了,忠君愛國之人,無疑都是值得人敬佩的,田疇的神色,讓曹操對于自己心中的決定,而更加的堅定了。
“君之心,君之憂,皆令孤佩服。”
曹操拱手,向著田疇微微彎了下腰,行了一個禮節后,放下雙手,看著對面一臉驚訝、震驚和慌亂之色的田疇,嚴肅的沉聲道“孤此禮并非單單是因為你一人,更是為幽州姓,因此你不必驚慌又或者是震驚,孤既然掌管北方四州,那么幽州之姓,就如孤之親子,你為孤之親子安危著想,足以令孤向你行禮以示敬佩。”
“君上君上如此仁德,愛民如子,必然使天下萬民歸心,使幽州姓歸心。”
田疇起身,雙手舉起,臉色嚴肅的對著曹操行了一個大禮,跪倒在地,深深彎腰,叩頭三次之后,才在曹操的示意之下,重新坐了回去。
“子泰,你可知柳城?”
“回君上,臣自然知道,武帝時置柳城縣,其縣治所正是柳城,柳城從此而有,而柳城縣則是屬遼西郡,可惜,我朝之時,柳城被烏桓蠻夷所奪,幸虧君上派遣大軍出塞,才將我漢人之地,重新奪了回來。”
曹操點了點頭,接著田疇的話繼續的了下去“你的不錯,柳城屬遼西郡,然而自從公孫到任后,遼西就不在是朝廷的遼西了,而是公孫的遼西!”
“此人到任之后,厲行嚴刑峻法,打擊遼西之地的豪強勢力,在其羽翼漸豐后,更是在初平元年,中原之地被董賊禍亂,天下諸侯無暇東顧之時,竟然大逆不道的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其后更是不尊朝廷號令,東伐高句麗,西擊烏桓,南取遼東半島,更是越海取膠東半島北部東萊諸縣,招賢納士,設館開學,廣招流民,威行海外,儼然以遼東王自居。”
曹操越,越是憤怒,公孫的行為,可以是**裸的分割中國之土了,要是他以諸侯的身份參與天下的逐鹿之爭,曹操倒不會太憤怒,但是他斷絕和朝廷的聯系,自行頒布法令,政令,斷絕來往中原之地的道路,這簡和漢初之趙佗沒有什么兩樣,完全就是分割領土之行為,這簡沒有辦法不令曹操大怒。
“君上所言真是,公孫到遼東之后,不但不尊奉朝廷的號令,更是下明令,禁止與中原之地有任何的來往,通往遼東的道路,也大多被毀,臣曾經游歷之時,曾僥幸到過遼東,發現公孫此人,不但行事作風以王之居,更甚至,還有稱帝之念頭,幸好,中原之地傳來董卓被十八路諸侯群起而攻,打著遷都長安而躲避十八路諸侯之兵鋒的消息,讓公孫驚駭之下,暫時熄滅了這個念頭!”
曹操的臉上閃過了一絲詫異之色,他還真的沒有想到公孫竟然有稱帝的念頭,不過在想想公孫的所作所為,由此想法也就不是很奇怪了。
至于為何歷史之上沒有記載,曹操想,大概是因為歷史之上的公孫和這個時空一樣,都是因為此消息而打消了稱帝的念頭,既然沒有發生,那么歷史之上,當然也不太可能會記載,更何況,歷史的書籍也不知道有多少的東西被掩蓋。(未完待續……)(就愛網)
本小說站所有小說、發貼和小說評論均為網友更新!僅代表發布者個人行為,與本小說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