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魏武曹操第六十二章 聯盟瓦解、帝業之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魏武曹操 >>三國之魏武曹操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二章 聯盟瓦解、帝業之基

第六十二章 聯盟瓦解、帝業之基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29日  作者:諸神創世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諸神創世 | 三國之魏武曹操 
您現在的位置:歷史軍事


小說名:

作者:諸神創世

ps:感謝kaha的打賞!

順利的解決了一件事的曹操,心情大好的走出了嘉德殿,邁出宮門的曹操,看著天上的明月,嘴角微微揚起了一抹笑容。

“孟德,孟德稍等!”

原本準備離開洛陽的曹操,在聽聞身后傳來的疾呼聲后,嘴角笑容收起,一臉悲傷、肅穆之態的看向后面。

“文臺兄,不知叫住曹某,有何事要說?”曹操抱拳,對著來到自己面前的孫堅問道。

孫堅走到了曹操的面前,聽聞此話后,同樣抱拳說道:“孟德,為何如此急切的離開洛陽,如若沒有要緊之事,孫某愿于孟德兄,最后相聚一番。”

孫堅相邀,曹操雖然心中有些急切離開洛陽,但是此時也不得不應承下來,以免被他看出破綻,因此說道:“固所愿也,不敢辭耳。”

曹操與孫堅兩人,在洛陽的郊外處,尋出了一個亭子,相互行禮坐下之后,作為邀請人的孫堅,率先出聲道:“此番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何況世事變遷,再見之時,不知我等二人,還能不能如此心平氣和的坐下來,聊一聊了。”

曹操不知道孫堅是因為感受到了各路諸侯之中的暗潮涌動因此才有此嘆,還是其他的什么原因,但是知道,日后再次相見,想要如今日這般,也是不太可能了。

想到沒有多久,就要陷入那爭霸天下,逐鹿中原的大世之中,曹操原本有些急切的心情也慢慢的平復了下來,拿起面前的酒杯,緩緩喝下,默默不語。

感嘆一句的孫堅,回過神來后,和曹操一樣,同樣飲下了面前杯中之酒,放下酒杯,片刻后,抬頭看著曹操問道:“孟德兄,不知離開洛陽之后,你準備往哪里去?”

曹操看了一眼孫堅后,在心中想了想,認為就算告訴孫堅,。自己接下來要去哪里,也沒有什么,而且這種事也沒有什么好隱瞞的曹操,就開口回答道:“我準備回到陳留,在哪里別圖救國之道。”

回答完孫堅的問題之后,曹操也向著孫堅問道:“不知文臺兄,今后有何打算,準備繼續的留在洛陽嗎?”

對于曹操最后那有些諷刺的話語,孫堅也不在意,在他看來,曹操只有這樣才正常,要是十分的心平氣和的話,孫堅他認為,自己就不得不懷疑一下曹操了。

因此在表面之上,只見孫堅微微一笑后,對著曹操道:“董卓西遷長安,諸侯聯軍,止步不前,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也只能是準備返回江東故里,繼續去當我的長沙太守,保境安民了。”

曹操看著面前的孫堅,突然嘆息了一聲道:“可嘆啊,要是十八路諸侯豪杰,能夠齊心協力的話,又何來今日之景,從此之后,漢庭禍亂,不知何時可休止了。”

曹操此番話,到不全是假的,其中是真的有幾分嘆息之意的,要是各路諸侯能夠齊心協力的話,這個天下,可能早就平定下來了。

當然最終天下是平定下來還是陷入更加的混亂,在此時說這些,都已經沒什么意義了,畢竟現實是現實,幻想終究只是幻想,因此不管是說出此話的曹操還是孫堅,兩人都沒有對此,繼續的說下去。

靜默良久,曹操起身抱拳對著孫堅說道:“文臺兄,時間不多,曹某就此告辭了。”

“孟德,保重!”起身的孫堅,抱拳對著已經騎上了戰馬的曹操說道。

騎在戰馬之上的曹操,回頭最后看了一眼孫堅說道:“文臺兄,保重!駕!”

君子之交,淡如水,在戰馬之上疾馳的曹操,心中閃過了這樣的一句話,雖然跟孫堅交談的時間不多,平常也沒有多見面,但是曹操卻將今晚的這一幕,牢牢的記在腦海之中,是為了那即將消逝而去的平靜,也是為了那即將來到的大爭之世。

曹操離開洛陽之后不久,孫堅同樣帶領著自己的江東軍離開洛陽,回歸江東,而曹操和孫堅的相繼離開,就像是導火索一般,徹底引爆了名為盟軍瓦解的炸彈。

曹操和孫堅的相繼離開是盟軍最終瓦解的源由之一,但是更為重要的是,到了此時,幾乎所有的諸侯都明白,大漢已經沒救了,天下即將陷入了秦末之時的群雄逐鹿之中。

因此不管是心懷野心的,還是準備回去坐看天下潮起潮落,只管自己一畝三分地,保境安民的,在之后的十多日之中,紛紛向著袁紹請辭離開。

短短十多日的時間之內,曾經威震天下,舉兵數十萬,打著董卓狼狽西遷的盟軍,就此瓦解,此消息傳出之后,有人痛哭,有人歡喜,有人惆悵。

大漢王朝的新帝都長安,建造速度比皇宮還要快速建立起來的相國府之中,董卓一臉笑意的對著身旁的李儒道:“文優啊,果不出你所料啊,那些個賊子,在進入洛陽之后不久,就分崩離析,相繼離去了,從此之后,咱家可以高枕無憂了,啊!哈哈哈哈哈”

看著董卓一下子放松下來,似乎有故態復發的樣子,李儒心中微微一沉,立刻出聲道:“相國,諸侯聯盟瓦解,依微臣看來,未來數年之內,中原將會陷入混戰之中,在此之際,只要相國依靠沃野千里的關中之地,休養生息數年,數年之后,兵精糧足,而那時中原之地,則是一片涂炭,只要相國率精兵出武關,函谷關,則天下可定,大業可期啊。”

不得不說,雖然李儒此番話,有些主觀色彩,但是還是很有道理的,畢竟東漢之時的關中之地,可謂是沃野千里,相比天府之國巴蜀也相差不多。

而且更別說,關中,在整個天下之中,可謂是絕對的易守難攻之地,而且相比于同樣易守難攻的巴蜀,關中不但易守,同樣對于占據關中的勢力來說,關中也是一個易攻之地,不管是出潼關北上,攻打北方之地,還是出函谷關,攻打中原,又或者是出武關,攻打南陽,繼而攻略荊襄,都要比巴蜀容易上百倍。

這還只是地利,如果加上關中之人,這些大多數都是數百多年前的老秦人的后代,將其招募為兵,嚴加操練的話,那么其戰力必然是天下中數一數二的。

古話之中的天時,地利,人和,關中可謂是獨占了其中之二,可以這樣說,有著關中這樣帝業之基在手的董卓,只要有一點點上進心的話,即使此時西涼軍可謂是元氣大傷,但是還是足以讓董卓成為爭奪天下的有力人選之一。

<<看書啦文字,歡迎讀者登錄www.kanshu.la閱讀全文最新章節。

聲明:小說《》所有的章節、圖片、評論等,均由網友發表或上傳并維護或收集自網絡,屬個人行為,與看書啦立場無關。


上一章  |  三國之魏武曹操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