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這份來自小說家中的傳承給林虎打開了一扇通往別樣道路的大門,讓他深深地沉浸在其中。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現在的他可不是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土包子,他清楚地知道,這份傳承要是宣揚出去,將會給整個小說家帶來怎樣的沖擊。
一直以來,小說家對外宣傳的都是,小說家走的是一條通過小說集齊眾生念力,并最終成為神靈的路子。
神靈,對于普通的蕓蕓眾生來說,的確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但在正統的百家修士看來,神道無其實異于是旁門左道,不入流的那一類。
如今早已不是天地初開,先天神靈縱橫的時期了,先天神靈的神奇自不必說,他們秉承天地本源規則而生,可以看做是某種‘道’的體現,一出生即有大氣運,壽命近乎無窮,可以說是高的嚇人。
這種生物,哪怕出生以后就一直不活動,跟頭豬一樣的趴在窩里睡,但只要時間足夠,遲早都會成為天地間最頂尖的一類存在。
當然了,這只是理論上的說法,要是真有這種不爭氣的先天神靈,估計也會被孕育他們的天地所放棄。
先天神靈的確是厲害,可以不依賴信仰,信仰可以說只是他們加快實力提升的一種方式而已,有最好,沒有也沒多大關系。
可對于后天的神靈來說,信仰卻是他們生存的土壤,若是失去了信徒,再強大的神靈都會變得無比衰弱,神火暗淡,直至隕落。
然而,修士求的是超脫,引用一句道教的名言——“我命在我不在天”,修煉肉身也好,鍛造神魂也罷,所有的手段都是在開發人體的潛能。目的還是為了超脫。
不過,這也不是絕對,就好比儒家,他們“順勢則昌,逆勢則亡”“生死由命,富貴在天”的理念雖然與修士那種想要逆天爭命的做法格格不入,但也在某種意義上暗合了天道的大勢。
這個話乍聽起來。好像人生過得太消極,沒有一絲毫進取的精神。但是這兩句話卻是至理名言,它有道理。
真正的大儒之士能夠直面生死,但他們卻害怕在有限的時間里未能使自己的生活過的飽滿,這種思想在許多有識之士看來,可要比佛家那種一切寄托來生的做法要靠譜,有意義的多。
超脫太難,來生太過虛幻,也無怪乎儒家能隱隱成為世間最正統的學派了。
這些都是林虎近來的思考,小說家或許有這樣那樣的不足。比如需要消耗氣運等等,但這都遮掩不住它的優點。
就拿林虎自己來說,光是幾件梁王四寶就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這還是林虎沒有怎么開發這些寶庫,不然他早就富的流油了。
小說家的收獲讓人眼紅,但有一點,卻足以讓其他人望而卻步。因為,他們走的是神道。
修士都是精明的,在他們看來,神道如今就是一個坑,為了一些虛無縹緲的利益,失了自身氣運不說。還要失去自由身,甚至還要與小說家競爭,實在是一筆劃不來的買賣。
也正是如此,小說家才能一直安然的發展下去,甚至就連同是走文道路子的儒家也在猶豫著到底要不要涉足這一塊。
這一切的一切,可以說都是小說家早先埋好的引子,如果世人要是知道小說家走的其實并不是神道呢?林虎心中暗自揣摩。
小說能夠在世間肆無忌憚的傳播開來。在很大程度上,是競爭對手不認為小說家能超出他們的掌控,因為一旦只要各家不約而同的頒布類似和諧的禁令,依賴而生信仰之力的小說家便會不攻自破了。
這是一個錯覺,迷惑了世間絕大多數的人,就連絕大多數的小說家也是這么認為的。
正所謂真相是永遠掌握在少數人手里的,在得到這份傳承之前,林虎怎么也想不到,信仰之道,在小說家之中,只是一個不太關鍵的分支!
信仰之力,信念之力,看似一字之差,實則天壤之別,兩者都可以看做是某種觀念的凝聚,不同的是,前者只針對于某種事物,而后者,卻遠不止于此,它的含義是多方面的。
“不過,還是叫幻想之力來的更真切吧!”
林虎也是佩服發明這個詞的人,若不深究,誰又能發現這其中的區別,大抵都會將其看作是信仰之力的一種稱呼吧。
這份傳承解釋了林虎心中很多很多的疑問,不過,也有地方是沒能解釋清楚的,比如,為什么一本小說一個故事會引起這么大的波瀾,引起天地的關注?這一點,恐怕就是立下傳承的人知道的也不是很清楚吧。
至于為何寫小說會消耗自己的氣運,傳承中也大致做出了解釋,如果說一本小說就是一個世界,書寫一本小說,可以說就是在用小說家的氣運演化一個特殊的世界。
世界越浩大,越完整,就越是消耗作者的氣運,同時,小說成就的級別就越高!
為何小說中的世界總是與現實世界似是而非?其中固然有避開現實勢力的原因,但更多的,還是小說家無數先輩一代又一代總結出來的經驗所致。
許多小說家的大能都一致認為,小說要是過于“現實”,那么與儒家的史書何異?而要是太過虛幻,則容易超出自己的掌控,引出某些不好的事情出來。
而小說家對外宣傳自家走的則是神道,無形之中,又使得如今的小說行文風格比較偏向于人物傳記和俠客傳奇的結合。
因為,這又涉及道小說家的另一項能力——造神。
這個造神,自然不是將小說家自己塑造成神,而是將小說人物塑造成神,從這個角度來講,說小說家走的是神道也沒有錯。
這個造神也不是沒有要求的,最重要的還是兩點,一是讀者,二是小說本身的靈性。
讀者這方很好理解,因為萬千讀者對小說人物產生的幻想,情緒,才是能使虛幻的小說人物變成真實的“神靈”。
至于靈性,沒有靈性或者靈性不夠的小說是難以誕生出神靈的,而這又涉及到天地間的另一番隱秘了。
一般來說,最容易誕生出“神靈”的小說是道書,不然,最少也要是有著書靈的神書。
要是“造神”成功,小說家不僅多了一個打手,更是能使用“神”的某些能力,所謂小說家能借用道書中小說人物的能力,其實就是指這個。
想到這里,林虎對造神一事有了些想法,目前已有的幾本小說中,級別最高的莫過于《白蛇傳》了。
然而,細數《白蛇傳》中的人物,林虎不禁又皺了皺眉頭,將那個想法暫時放下,又思忖其他幾本小說,最終將目光定在了《梁山伯與祝英臺》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