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鷸蚌之爭下
第11章鷸蚌之爭下
8月之初,東線戰火正烈,愛爾蘭訪問團如期抵達丹麥。對于重獲新生的愛爾蘭王國,丹麥人以友好的姿態予以接納,他們也是最早與之建立外交關系的歐洲國家之一,而對于有著德國皇室背景的愛爾蘭王位候選人,丹麥民眾的情緒就有些復雜了,因為德國人曾在戰爭期間強占法羅群島,如今雖將主權歸還于丹麥政府,卻又迫使丹麥政府同意德國海軍繼續使用法羅群島的托爾斯港,這引發了丹麥各界的不滿。
有化解法國民眾抵觸情緒的成功經驗在前,夏樹并不擔心丹麥人的惡感會影響到愛爾蘭與丹麥之間的貿易合作,雖有情報顯示,英國人可能會在暗中做出對他不利的舉動,但夏樹訪問丹麥期間還是頻頻出現在公眾場合,以謙遜、友好、親切的姿態示人,良好的外在形象和氣度一如往常地位他贏得了不少印象分。
進入20世紀以來,丹麥王國在世界范圍內的政治和軍事影響力早已衰微,但他們的航運業和海外貿易在歐洲仍名列前茅。大戰期間,丹麥的商船隊依然活躍在各個大洋。現在,英國的本土經濟和工業受到重創,世界帝國的地位一落千丈,許多國家都對它全球貿易的份額虎視眈眈——有的是出于經濟和政治的雙重野心,也有丹麥這樣只是純粹圖謀更大的經濟利益。愛爾蘭王國的合法地位得到世界公認之后,丹麥的商船隊就開始接受來自愛爾蘭的業務,幫助愛爾蘭將大量的農牧產品銷往歐美各國,而丹麥本身也是農牧產品的輸出大國,合作共贏顯然是雙方樂于看到的情況。
在夏樹的積極運作下,兩國迅速就農牧產品的市場同盟已經愛爾蘭從丹麥引進造船、食品加工以及煉油技術設備展開實質性的會談,而在抵達哥本哈根的第二天,德國派駐丹麥的外交人員給夏樹轉來一封德皇的親筆信,這讓他頗感意外,而且信的落款時間是兩天以前,說明是在德皇授意下火速送來的。威廉二世在信里提到了英國近期的兩個大舉動,一個是將英國本土的大量工業設施遷往加拿大,并進行了有組織的大規模移民,另一個是與美國達成了一項殖民地換援助協議,將位于大西洋西岸、靠近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的西印度群島所屬若干島嶼交予美國,以換取美國提供的大宗援助。
美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自從獨立以來就基本沒有大的外部威脅,軍備負擔較小,而且國內市場巨大,人口眾多且素質較高,經濟環境相對寬松。經歷兩次工業革命之后,美國一躍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和工業強國,1900年的鋼產量就已接近英德之和,而到了大戰爆發前,美國鋼產量甚至超過了英法德三國的總和。1914年,美國的國民收入是370億美元,擁有廣袤殖民地的英國只有110億美元,上升勢頭迅猛的德國是120億美元,法國僅有60億,日本則是可憐的20億,列強之間的綜合國力差距顯而易見。盡管美國至始至終沒有卷入大戰,但這并不妨礙它成為擁有最強軍事潛力的巨人。
威廉二世寫這封信的意圖不僅僅是向夏樹透露消息,他的情報部門在報告中提到,英國極有可能把伊麗莎白女王級和虎級這兩種強大主力艦的全套技術圖紙交給了美國人,美國將按照殖民地換援助協議為英國建造若干艘超無畏艦和戰列巡洋艦——有可能是伊麗莎白女王和虎的改進型。由于美英之間的協約是非同盟性質的,各項條款都繞過了倫敦停戰條約的限制,德國的外交施壓收效寥寥。
很顯然,德國在美索不達米亞及波斯灣的勝利遭到了英國強有力的回擊。
鑒于德國的海上戰略出現了新的危機,威廉二世相信有必要重新設定德國海軍的戰略規劃,光靠幾艘巴伐利亞級和一萬五千噸級多用途艦艇支撐局面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加快新一代主力艦的設計建造,且應該將這些主力艦的標準提高到三萬五千噸甚至四萬噸,而主持了拿騷、赫爾戈蘭、凱撒、國王四級無畏艦以及全部戰列巡洋艦設計建造工程的夏樹,無疑是這個時代最具眼光和能力的艦艇設計大師。所以,德皇希望夏樹能夠繼續主持德國新式主力艦的設計建造,為此他愿意考慮將德國海軍的設計研發機構暫時遷移到愛爾蘭去。
站在愛爾蘭王位候選人的角度,此舉可以將德國和愛爾蘭的利益緊緊綁在一起,無論是威廉二世當權還是皇儲上位,德國都得不遺余力地支持愛爾蘭,這正是新生的愛爾蘭王國所需要的“溫床”,但幫助德國建立一支真正意義上的大海軍很可能加速美英同盟的形成,進而引發下一場大戰,到時候難免生靈涂炭,不可預料的戰爭結果很可能把愛爾蘭推向災難的深淵。
而站在個人角度,造出極致強大的戰艦既是夏樹的專長,也是他曾經的夙愿,何況他比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任何一個人都更有技術潮流的預見性,如果他拒絕這個邀請,德國海軍可能走進一味發展重炮戰艦的誤區,從而忽略了航空母艦以及各種輔助艦艇的戰略作用,最終導致同盟國陣營的失敗,此間的連鎖反應有可能讓日本更加肆無忌憚地侵略中國,這是夏樹萬萬不想看到的。
既然是德國皇帝有求于己,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后,夏樹提筆寫了一封長信,不僅針對德國海軍的造艦規劃和設計建造事宜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更建議德國盡早結束與俄國的戰事——夏樹的理由也很充分,斯拉夫民族的堅韌性格世人皆知,就算在軍事上徹底打垮了沙俄帝國,不僅不能讓斯拉夫人順從,還就此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使德國在東歐無謂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如果盡早停戰,利用停戰條款推行經濟侵略,無需出兵占領就能夠遠遠不斷地獲得烏克蘭的糧食和俄羅斯的礦產,這才是真正的明智之舉。
只過了三天,夏樹就等到了德皇的回信。有關東線戰事,威廉二世僅以寥寥數言做出了含糊的回應,看來他還是想要借這次機會狠狠敲打一下長期在巴爾干問題與德奧同盟作對的俄國人,順便讓俄國人徹底斷了對美索不達米亞石油資源的野心。德國皇帝真正感興趣的還是他的世界海軍計劃,他接受了夏樹提出的幾個要求,同意由德國政府出資,在愛爾蘭新首都利默里克建立海軍研究中心,與位于基爾的德國海軍技術部門聯合運作,這意味著德國和愛爾蘭海軍的艦艇技術將長期處于共享狀態,為防泄密,德皇提出利默里克的海軍研究中心由德國海軍直接負責警戒安防,并在愛爾蘭海軍部門安插反間諜人員。換做是其他同盟國家,肯定會覺得這樣的要求橫蠻無理,但愛爾蘭的現狀大為不同,到處是英國間諜以及暗中投靠英國的愛爾蘭人,夏樹真正能夠信任的人不多,初期適當借助德國的軍事和情報力量反而利大于弊,等到愛爾蘭的國家運轉步入正軌,再逐步減少對德國的依賴也不遲。
至于夏樹在心中提出的海軍大戰略規劃采取由上而下的原則,既由他親自與德皇商定艦艇的建造方案,再由德國海軍高層官員對這一方案進行技術性的討論,然后提交帝國海軍技術委員會確定具體的設計參數、計算預期的造價成本,最后提交國會批準預算,德皇表示同意,對夏樹要求由提爾皮茨重新執掌海軍大局的暗示,他也隱晦地表示了接受,畢竟穆勒和波爾是執行海軍常規事務干練,在組織海軍建設方面的能力跟老辣的提爾皮茨相比還是差了一些。
第二次復信時,夏樹給了威廉二世兩個預選方案,一個是在德國政府正常財力可承受的范圍內,分九年建造四艘三萬五千噸級的馬肯森改進型、四艘四萬噸級的巴伐利亞級改進型、四艘四萬五千噸級的終極戰巡,再加上正在建造中的四艘巴伐利亞級,到1922年,德國海軍將擁有8艘性能一流的超無畏艦和10艘戰力超群的戰列巡洋艦組成的核心力量,并以國王級、凱撒級無畏艦和毛奇級戰列巡洋艦作為強大的第二梯隊,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完全符合德皇威廉二世對巨艦大炮的鐘愛,而同期建造的三艘三萬噸級和三艘兩萬噸級的航空母艦只占用了少部分資金和資源投入,而且大部分可以放在愛爾蘭和法國的船廠建造。夏樹提出的第二個預選方案可用窮兵黷武來評價,它計劃在六年內建造出五艘馬肯森改進型、五艘巴伐利亞改進型和兩艘終極戰巡,平均每年開工建造兩艘,而航空母艦的建造數量削減到四艘。為了彌補艦載航空兵的不足,將利用英國移交的兩艘裝甲巡洋艦、兩艘輕巡洋艦以及四艘運輸船改裝成輔助航母。在這兩個預選方案中,夏樹并沒有提及巡洋艦和魚雷艇驅逐艦的建造數量,以德國海軍目前的建造速度肯定不能滿足那樣一支龐大主力艦隊的掩護任務,可一旦計劃上馬,德國的工業和造船資源基本上都集中在了主力艦身上,輕艦艇建造只好再一次給主力艦讓位,從當前的條件來看,對英國賠償移交的艦艇進行維系改造,再想辦法從即將倒下的俄國人那里得到一批輕艦艇,或是克服困難的最好辦法。
新筆趣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