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約阿希姆第31章 利斧如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萬歲約阿希姆 >>萬歲約阿希姆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章 利斧如風

第31章 利斧如風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30日  作者:天空之承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天空之承 | 萬歲約阿希姆 
選擇:

正文

最先發現另一支德國無畏艦隊從西北偏西方向襲來的,是隸屬于英國大艦隊第2巡洋艦中隊的偵察巡洋艦“步槍兵”號。此時離午夜還有一個多小時,若不是這大風卷來了厚厚的雨云,明朗的月光將會照亮海面,但現在,人們只能在黑暗中睜大雙眼,當英國巡洋艦上的警戒嘹望員發覺情況不妙的時候,敵人的前哨艦相距僅有2000多米!

這是一場鋼鐵碰撞、血火‘交’織的大海戰,在對方失去戰斗力之前,沒有人會念及昔日的情誼而手下留情。正因如此,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都必須全力以赴,任何時刻都不敢有分毫的大意。“步槍兵”號搶先打亮探照燈,用刺眼的光柱找到并鎖定了對方的身形。那是一艘比它更加強大的德國巡洋艦,敦厚的雙聯裝主炮塔和渾圓的樓式艦橋意味著它屬于“約阿希姆型”戰艦,它們設計‘精’巧且‘性’能均衡,戰術用途具有非常明確的針對‘性’,它們的出現使得德國海軍人員漸漸培養起了具有德意志民族特‘色’的榮譽感和優越感。

身為德國人最直接的挑戰對象,英國海軍煞費苦心地保持既有優勢,為此不得不‘花’費更多的‘精’力和財力用于各型艦艇的設計建造。至戰爭爆發前,一艘普通的英國巡洋艦造價已較5年前提高了70%以上,它們的綜合戰力也水漲船高,全新的無畏艦中隊以及巡洋艦中隊、驅逐艦中隊固然是威風凜凜、霸氣十足,但任何一支海軍不可能在短期內完成徹底的更新換代。新戰艦越強,舊戰艦就越顯得沒落,最優秀的軍官和艦員優先配置給新戰艦,至于那些舊戰艦,艦體狀態及人員‘精’神面貌往往令人堪憂。

看到彪悍的德國巡洋艦以及在它后方海面隱約‘露’出猙獰面容的德國無畏艦群,“步槍兵”號匆忙以艦炮開火。黃昏時分,這片海域的‘浪’高不足1米,眼下暴雨將至,時不時會有超過2米的大‘浪’來襲。最受影響的自然是那些一千噸左右的驅逐艦和大型魚雷艇,它們的搖擺程度不亞于游樂園里的海盜船,炮手們立足尚且艱難,‘操’縱火炮再要保證‘射’擊‘精’度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任務。至于“步槍兵”這樣3000噸上下的巡洋艦,艦體顛簸和甲板上‘浪’情況也很糟糕,不僅觀瞄難以為繼,一旦有海水灌入炮管,‘射’擊時有可能發生惡劣的炸膛事故。

以艦艏和左舷前部的幾‘門’76毫米艦炮連續打出幾發炮彈之后,艦齡已有10年的“步槍兵”連忙右轉。正常情況下,炮聲足以起到示警作用,但伯尼分艦隊此時還未脫離‘交’戰,為了穩妥起見,“步槍兵”號同時以無線電和信號燈向處在南面的伯尼分艦隊發出警告。很快,德國艦只對它的探照燈照‘射’做出了強烈的回應,中等口徑的炮彈呼嘯著落下,而這時的海況顯然也影響到了德國人的‘射’擊準頭,他們打出的炮彈幾乎沒有“步槍兵”號構成實質威脅,然而幾分鐘之后,情況發生了變化,領頭的兩艘德國無畏艦向左調整航向,它們右舷的雙聯裝150毫米副炮和單裝88毫米副炮由此獲得了較為理想的‘射’擊角度,而且這些位于高干舷之上的副炮不像輕艦艇艦炮那樣容易受到海‘浪’的影響,減低了長寬比的艦體亦是相當穩定的‘射’擊平臺。

在大約5000米的距離上,兩艘德國無畏艦就像是展開夜間‘射’擊訓練一般,單舷副炮以每分鐘67發的速度猛烈開火,大大小小的炮彈如同雨點般砸向調頭撤退的英國偵察巡洋艦,擔任前哨的德國輕巡洋艦則緊緊尾隨其后,一直用探照燈指引己方主力艦的炮火。前后不到三分鐘,“步槍兵”號接連挨了四發炮彈,尾部艦炮被擊毀,殉爆的彈‘藥’引發大火,進而侵入輪機艙導致輪機停轉,這艘失速的英國戰艦儼然變成了黑暗中一盞十分醒目的航標燈。

眼看“步槍兵”號和它的兩百多名艦員只能任由德國人宰割,伯尼中將指揮的無畏艦編隊卻趕不及前來救援。也許覺得痛打落水狗的行徑有違騎士‘精’神,又或者是不屑于對“步槍兵”號這樣一個弱小的對手執行死刑,德國無畏艦居然停止了炮擊,它們的前哨巡洋艦則不斷向其喪失動力的英國戰艦‘逼’近,兩者的距離很快拉近到了500米,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巡洋艦的‘射’擊一炮一個準,英國巡洋艦的艦炮悉數被毀,滿目狼藉的艦體也被炸出了更多的口子,幸存的英國艦員們開始棄艦逃生,搖曳的火光映照著他們絕望的身影。

面對德國人打出的勸降信號,戰旗依然飄揚在“步槍兵”號的桅桿上,而那艘德國巡洋艦就像是一個冷面無情的儈子手,它一直靠近到了兩百米距離,向艦尾已經沒入海面的英國巡洋艦發‘射’了一枚魚雷,一擊中的。劇烈的爆炸當即摧垮了“步槍兵”號的艦體結構,摧毀了它作為一艘戰艦的生存意志,更在極其短暫的時間里奪走了上百名英國艦員的生命。片刻之后,這艘已經破損不堪的英國巡洋艦以左舷朝下的狀態發生側傾,艦上的大火終于熄滅了,涂有舷號的舯部艦殼仰面朝天,在光線重新黯淡下來的海面上茍延殘喘了幾秒,徹底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

遵照艦長的指令,擊沉“步槍兵”號的德國巡洋艦放下了救生艇,兩艘德國大型魚雷艇隨之加入到搜救幸存者的行列當中,而就在這時,德國巡洋艦上的嘹望員在東面發現兩個快速靠近的艦影,并隨之發出戰斗警報。不等三艘德國輕艦艇收起救生艇,前方海面炮光閃動,隆隆炮聲仿佛是這場北海雨暴的前奏,尖嘯著落下的炮彈盡顯戰爭的殘酷一面。無論對這里的現狀知悉與否,兩艘接到“步槍兵”號警報趕來的英國戰艦毫不猶豫地向海面上的德國艦艇開火了。

“腓特烈大帝”號艦橋觀測臺,從戰斗艦橋上來透氣的英格諾爾等人已從海風的變化中察覺到了雨暴即將來臨的前兆。數萬噸的鋼鐵艦船可謂是大工業時代的‘精’粹,它們的存在遠遠突破了人類軀體的能力極限,但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它們很多時候不僅不能橫沖直撞,還得卑微地躬身退讓。當雨暴到來之時,即便英德兩國最好的無畏艦也不再是理想的戰斗平臺,輕重艦炮乃至魚雷將暫時‘性’地失去用武之地,除非雙方愿意拋開裝備技術和艦員素質等等因素,以最原始的撞擊‘交’戰去決定這場海戰的命運。

當前方海面出現橘紅‘色’的炮焰時,“腓特烈大帝”號及隨行的“凱撒”號行駛于第1戰列艦分隊最前方,先前受到魚雷襲擾的四艘無畏艦也逐漸追了上來,而這六艘德國戰列艦的航線處于剛剛被擊沉的那艘英國巡洋艦北面,繼續保持這個航向和速度,它們很快就能夠以縱隊戰列橫截在同蘭斯將軍‘交’戰的那支英國無畏艦編隊前方,這樣不僅可以搶占T字頭的有利陣位,還能跟蘭斯中將的第3戰列艦分隊聯手夾擊對方,力爭在英國艦隊最好的無畏艦擺脫德國第2戰列艦分隊的糾纏之前,一勞永逸地解決掉這些早期建造、實力不那么強大的英國無畏艦。

“長官,收到‘德累斯頓’號報告,艦隊前方4000米海面發現敵方大型戰艦兩艘,我們的救生艇暫時無法收回。”

在通訊官帶來這份對前哨艦所發燈碼信號的解讀之前,艦隊指揮人員已利用目測觀察對戰場形勢的變化形成了較為直觀的了解。作為德國公海艦隊的正牌司令,馮英格諾爾理應成為這場海戰的直接指揮者,但兩支主力艦隊的正面‘交’鋒還未開始,他就在重壓之下顯‘露’出猶豫不決的‘性’格弱點,對于這一點,研讀過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史的夏樹是早有預料的。憑借皇室成員的特殊身份以及個人威望,他成功“篡奪”了指揮權,由此將艦隊的戰斗行動置于自己的意志之下。

盡管共事多年,夏樹與英格諾爾的戰術思路和指揮風格卻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讓英格諾爾從頭到尾指揮這場海戰,他勢必會讓德國公海艦隊的主力艦艇緊密列陣,用己方的最強實力去對抗英國大艦隊,進而將勝利寄托在戰場的臨機應變和官兵們的戰斗發揮上。夏樹選擇的是靈活多變的戰術,他料定英國大艦隊急于支援貝蒂,進入戰場時的陣列髕骨嚴整,因而將己方主力艦艇分成三個編隊分頭進擊。總旗艦所在的第1戰列艦分隊和蘭斯將軍指揮的第3戰列艦分隊對付英國艦隊的老無畏艦群,萊因哈特舍爾第2戰列艦分隊的15艘舊式戰列艦拖住英國最‘精’銳的無畏艦,這種戰術配置頗有田忌賽馬的味道,但在這個沒有衛星以及戰場數據鏈體系的時代,分兵作戰的最大弊端是總指揮官無從獲知各支部隊的實時狀況,在大多數時候,夏樹唯一可確定的一點是己方所有的艦艇都在方圓二十或者三十海里之內,各編隊指揮官的發揮直接決定著整個海戰的進程和結果。

當炮焰再度出現的時候,望著被橘紅‘色’閃光映襯出的朦朧艦影,夏樹瞇起雙眼,用海風一般清冷的語調說道:“兩艘不足為道的老式裝甲艦,讓我們直接上去碾扁它們!”

由于對整個戰場的形勢了解不充分,艦隊司令部的許多軍官,尤其是那些年齡較大、慣于穩重行事的參謀軍官,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感到忐忑不安,這種情緒也悄然感染著經驗不足的青年軍官們。夏樹的這句話可謂信心爆棚、霸氣十足,甚至給人以自負之感,而在戰局并不明朗的情況下以艦隊總旗艦為先鋒突入戰場腹地,這存在不小的風險和隱患,但反過來也起到了鼓舞官兵士氣、提升戰斗意志的顯著作用。

須臾,“德累斯頓”號率先以探照燈刺探來者身份,快速駛來的兩艘英國戰艦雖是萬噸級別,但當明亮的光柱將它們從黑暗中揪出來的時候,老邁的艦型、笨拙的姿態以及孱弱的火力頓時免除了德國無畏艦官兵的引‘誘’。

在近乎面對面‘交’戰的狀況下,兩艘英國德文郡級裝甲巡洋艦豈是兩艘德國凱撒級無畏艦的對手?

4200米距離,“腓特烈大帝”號優雅地左轉1個羅經點,從而令8‘門’305毫米主炮將黑‘洞’‘洞’的炮口齊齊指向領頭的英國裝甲艦。未曾受到炮火損傷的艦橋‘射’擊指揮室內,經過熱身而達到理想狀態的軍官們迅即利用蔡司立體視式光學測距儀測定目標方位。夜幕和風‘浪’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光學設備的‘精’度,但德國戰艦上的‘射’擊指揮官能夠利用明顯優于對手的‘射’擊速度彌補這種影響。兩輪‘交’替‘射’擊之后,“腓特烈大帝”對目標形成了跨‘射’,緊隨其后的“凱撒”號也鎖定了自己的目標。

就算無視“步槍兵”號的警告,兩艘英國裝甲艦在遭到305毫米艦炮攻擊的那一刻也應該清楚,自己碰上了難以力敵的德國主力艦,但它們沒有立即掉頭撤走,而是調整航向亮出舷側,同對方展開近距離的對轟。憑借訓練和實戰的優良戰績,德國海軍的‘射’術受到了廣泛好評,但英國海軍傳承數百年的優良傳統也是不容詆毀的。盡管單艦只有4‘門’7。5英寸也即191毫米口徑的主炮,這兩艘英國裝甲艦反而較德國人取得命中。一發穿甲彈直接打中了德國旗艦的主裝甲帶,強烈的震動是那些在艦橋上觀戰的指揮人員可以清楚感覺到的,但它終究沒能擊穿350毫米厚的克虜伯裝甲,只是在戰艦光潔的表面留下了一個凹坑,而德國人的主炮只一發就能夠給對方造成致命的威脅。‘激’烈而懸殊的炮戰只進行了三分半鐘,勇敢的“安特里姆郡”號裝甲巡洋艦被擊中彈‘藥’庫而發生大爆炸,“阿蓋爾郡”號舯部靠前的副炮遭到直擊,彈‘藥’殉爆威脅至左舷全部副炮,兩個煤艙的儲煤被點燃,艦上的火勢很快到了難以控制的地步,向內艙注水的命令就像是在飲鴆止渴。在它最后的時刻,德國巡洋艦“德累斯頓”號又一次成了儈子手,而這還不是它在這場大海戰中最后一次扮演此類角‘色’。..

閱讀提示:


上一章  |  萬歲約阿希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