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約阿希姆第116章 草芥之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萬歲約阿希姆 >>萬歲約阿希姆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6章 草芥之流

第116章 草芥之流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08日  作者:天空之承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天空之承 | 萬歲約阿希姆 


看到對面的阿拉伯武裝分子擺開了強攻村鎮的陣勢,在居民樓頂觀戰的愛爾蘭外籍兵團“穆罕默德”營指揮官伊斯坎少校不由得皺了皺眉頭。雖說在圍繞牧場控制權展開的攻防戰中,阿拉伯人表現得不堪一擊,但這群武裝暴徒的破壞力依然不容小覷。

少頃,只聽得夜空中傳來“砰”的一聲悶響,仿佛是有人拔開了酒瓶塞,然后是截然不同于普通炮彈飛行時的低沉尖嘯聲。伊斯坎少校沒有挪動腳步,也沒有變換身形,而是深吸了一口氣,凝眉注目地望著阿莫納鎮子北部。轉念之間,一枚大口徑迫擊炮彈便落入這座村鎮,視線中,濃稠的黑暗突然躍起一團刺眼的烈焰,振聾發聵的爆炸聲隨之襲來。如此強勁的爆炸,必定在一瞬間震碎無數的窗戶玻璃……

“蘇丹的死亡之錘……”

熟悉的聲勢令這位前奧斯曼帝國近衛軍軍官自顧自地嘀咕了一聲。現代構造的迫擊炮公認的起源是19041905年的日俄戰爭,發明者是俄國炮兵大尉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維奇戈比亞托。此后經由兩次巴爾干戰爭以及兩次世界大戰的催化,迫擊炮成為了各國軍隊必備的制式武器,蘇俄軍隊和奧斯曼土耳其軍隊尤其青睞這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并且成本低廉的武器。30年代,俄土兩國在地形條件復雜的高加索地區爆發了武裝沖突,雙方軍隊都大量裝備并使用了迫擊炮,其型號規格之多、產地之雜世所罕見。此后奧斯曼帝國陷入長期內戰,迫擊炮繼續成為交戰各方鐘情的戰術武器,到了內戰后期,老朽的奧斯曼帝國大勢已去,奧斯曼帝國軍隊的武器裝備開始大量流散至周邊國家和武裝勢力手中。對面這群阿拉伯暴徒使用的迫擊炮,正是奧斯曼帝國軍隊列裝的120毫米重型迫擊炮,其威力優于76毫米身管火炮,因而被賦予了“蘇丹的死亡之錘”這樣一個威猛的綽號。該炮系由奧斯曼帝國軍方聘請德國工程師專門設計,其重量只有普通火炮的六、七分之一,一個45人迫擊炮組就能夠徒步運送整套裝備彈藥,能夠將十多公斤重的炮彈投射到三四公里之外,而且可以在戰場上進行持續快速的射擊,非常適合為步兵提供火力壓制。

第一發射擊就打在了鎮子范圍內,阿拉伯人遂以每分鐘78發的速度進行無差別射擊。他們的迫擊炮彈小半命中了鎮子里的建筑物,其余落在了建筑物之間的道路和空地上,而除了少數未爆炸的臭彈之外,所有的炮彈都迸發出了應有的威力。那些被擊中的建筑雖然沒有直接倒塌的,但要么是屋頂被掀飛了一角,要么是外墻被炸出了大窟窿,還有兩棟燃起了火,屋子里的人情況恐怕不會太好,而那些落在建筑物之外的,即便沒有給這里的守衛者和普通居民造成人員損失,也必定在精神心理上對他們產生了強烈的沖擊與威懾。

在重型迫擊炮無情肆虐這座猶太人村鎮的同時,兩挺由卡車搭載的12.7毫米重機槍也相繼開火了。這種又笨又重的家伙光槍身就有三十多公斤,機動性遠不及通用機槍,射程和威力又不及小口徑機關炮,陸軍強國當中,只有蘇俄、日本以及舊英國大量裝備軍隊,用來對付敵方步兵、輕裝甲車輛以及中低空飛行的作戰飛機,而大英帝國日落之后,英軍的諸多武器裝備淪為軍火市場上的廉價貨,其中一些輾轉到了中東戰場上,被阿拉伯武裝用以對抗奧斯曼帝國軍隊。

伊斯坎少校無意讓對方的快速火力持續肆虐這座村鎮,他用本部自帶的無線電步話機向迫擊炮組發令:“第1、2、3、4迫擊炮組,射擊方位正北偏西34度、仰角45度,校正射擊!”

得到指令的四個三人迫擊炮小組只用了不到十秒的時間調整射擊參數,旋即進行了首輪射擊。他們使用的是愛爾蘭陸軍1940年定型裝備的80毫米迫擊炮,別看這種迫擊炮口徑比舊奧斯曼帝國軍隊的重型迫擊炮小了不少,但得益于火藥技術的發展和炮彈構造的技術性改良,這種60毫米迫擊炮在單位時間的火力投射反而超過了“蘇丹的死亡之錘”,使用標準型爆破彈的最大射程為3300米,稍遜于德國人為奧斯曼帝國軍隊設計的120毫米重型迫擊炮,而射擊精度的提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這種因重量級不同而造成的差距。

那些阿拉伯武裝分子沒有在120毫米迫擊炮的最大射程位置轟擊阿莫納鎮,而是將裝載迫擊炮和重機槍的卡車停在了離鎮中心大約兩公里的山坡上,這是他們嚴重缺乏軍事素養的一種表現。防守方打出的第一發迫擊炮彈堪堪越過了卡車,落在那些等待進攻號令的阿拉伯騎手們當中,頓時在他們當中引發了一陣不小的騷亂。卡車上的迫擊炮手和重機槍手一看對方的射擊能夠覆蓋他們所在位置,嚇得連忙催促卡車司機后撤,但是不等卡車倒退,防守方的炮彈接二連三襲來,很快就有一發落在了裝載重型迫擊炮的那輛卡車旁,不僅把車窗玻璃掃了個干凈,連帶收拾了駕駛員以及車廂里的部分迫擊炮手,幸存者慌不擇路地跳車逃跑。

重迫擊炮一個回合就被打啞,阿拉伯武裝分子不僅沒有全線撤退,反而在頭目們的驅使下向兩翼運動,兩輛裝載重機槍的卡車也跟著騎手們向側翼迂回,并且不斷掃射村鎮邊緣的那些建筑物。有了卡車作為載具,大口徑重機槍拿來對付非正規武裝確實給力,彈雨所及之處莫不碎片橫飛。

有嘶吼的機槍從旁助威,阿拉伯騎手們隨后從阿莫納西北和東南兩個方向發起沖鋒,他們的指揮者大概以為猶太民兵們把火力集中在了正面,側翼和后方是相對空虛的,殊不知此舉將自己置于了危險境地!

伊斯坎少校拿起無線電步話機:“各防守目標村鎮的小隊注意,先放敵人進入射程,組織交叉火力予以殲滅,同時注意保護迫擊炮組!第1、2、3迫擊炮組負責支援左翼,第4、5、6迫擊炮組負責支援右翼,自由射擊!”

話音剛落,東北方向的山坡上騰起一團碩大的火球,殉爆的彈藥像節慶日的煙花一樣散落開來——阿拉伯人那輛搭載了重型迫擊炮的卡車終于被直接命中了。

伊斯坎少校沒有說話,而是靜靜地看著這個似曾相識的畫面,那些回憶有些是愉快的,有些則是痛苦的。他不止一次地想過,假如當年的奧斯曼帝國近衛軍有他現在這群手下的裝備和戰斗水平,土耳其內戰的結果究竟會不會改變?

在80毫米迫擊炮彈接連不斷的爆炸聲映襯下,阿拉伯人的嗷嗷怪叫聲漸漸清晰起來。處于對手進攻方向的猶太民兵早就迫不及待地開火了,只不過手動步槍的聲音在這喧囂的戰場上顯得零落而無助。

這時,通訊兵報告說:“長官,比滕上校呼叫!”

“長官,比滕上校呼叫您!”

土耳其人輕蔑一笑,走到通訊兵身旁拿起耳機和話筒,剛開口發出一個音節,便被對方焦急的聲音給打斷了:“伊斯坎少校,你的士兵還在等什么?等那些阿拉伯人沖進來把整個阿莫納變成難民營嗎?難道說你的士兵都忘了帶槍栓?”

伊斯坎少校沒有動怒,而是嘲諷式地回應:“尊敬的上校先生,難道您的耳朵出了點問題,聽不到迫擊炮的聲音?”

對面的聲音遲疑了一下,然后繼續以質問的口氣說道:“可是你的迫擊炮并沒有擋住阿拉伯人!難道你覺得他們會在最后關頭調頭撤退?”

“尊敬的上校,作為一名指揮官,您在目前這種狀況下應該保持足夠的耐心。”伊斯坎少校一邊說著,一邊轉頭看了看鎮子外面嗷嗷逼近的阿拉伯人,說道:“請再等十秒鐘!”

特拉維夫猶太人“飛行軍”指揮官暫時沉默下來,想必是在倒計這十秒時間。結果十秒沒到,西北方最先爆起了密集槍聲,緊接著,東南方槍聲驟起,一百多支突擊步槍、半自動步槍還有十幾挺機槍悉數開火,聲勢和殺傷都遠遠超過了千支步槍!

“一場殘酷無情的屠殺開始了。”伊斯坎少校冷冷說道,“尊敬的上校,請恕我直言,此戰過后,你們猶太人跟阿拉伯人的戰爭將全面展開。從今天的情況來看,你們的士兵離實戰標準還差得很遠,需要加倍努力投入訓練。”

對面沒有說話,不知是在觀察還是思考。

伊斯坎少校沒有放下耳機話筒,而是非常耐心地等著比滕上校回話。鎮子里似乎到處都是槍聲,可仔細辨認,鎮子的中心地帶幾乎沒有響槍,這意味著阿拉伯騎手們沒能利用速度強行突破守衛者的阻擊。約莫兩三分鐘過后,槍聲由密轉疏,比滕上校這才說話:“謝謝你,伊斯坎少校,謝謝你和你的戰士們,你的提醒我聽到了,我們會認真反省并采取措施的。”

“那就好!”伊斯坎少校不冷不熱的說道,“希望敵人在你們面前猶如草芥,而不是你們被敵人視為草芥!”


上一章  |  萬歲約阿希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