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約阿希姆第23章 東寧血戰(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萬歲約阿希姆 >>萬歲約阿希姆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章 東寧血戰(中)

第23章 東寧血戰(中)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25日  作者:天空之承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天空之承 | 萬歲約阿希姆 
賬號:

密碼:

視覺設置:

微軟雅黑



“光明之路”,這是同盟國軍隊最高參謀部為登陸弗羅里達半島所制定的作戰代號,戰役發起之后,以巴哈馬群島和古巴島跳板的南翼軍團精銳部隊將首度踏上美國本土,對同盟國陣營的普通民眾而言,這不過是掌權者和職業軍人夢寐以求的壯舉,而在眾多投資者和投機者看來,美利堅是一塊物產富饒、勞力充足的神奇之地,打垮美國政府,或許意味著歐洲再度回到發現新大陸的大淘金時代只要有膽量,就有可能一夜暴富,享受人間極樂!

在利益集團的驅使下,同盟國陣營的宣傳媒介全力開動,鼓吹登陸美國、占領北美的非凡意義,并對前線部隊的戰績大肆吹捧,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光環縈繞的國家英雄、戰爭英豪。德國陸軍的第1近衛騎兵師、第9重裝步兵師,海軍的第1戰列艦中隊、第1陸戰師,空軍的第12戰斗機聯隊、第21轟炸機聯隊、第1傘兵旅,意大利軍隊的第19獵兵團、第1戰車團、第7轟炸機聯隊,奧匈帝國的“維也納”重炮師等等,這些聲名遠播的精銳部隊皆在前線準備多時,裝備精良、補給充足,軍官們躊躇滿志,兵士們斗志昂揚,可謂萬事俱備只待東風。

另外一邊,自1934年春以來,美英聯軍在各條戰線節節敗退,迄今已挨過了一年又半,英王喬治五世的病故無疑是對英聯邦軍民的沉重打擊,美國政府內部也在戰與和的問題上發生了巨大的分歧,無奈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陣營所提出的停戰條件過于苛刻,一旦在這些條件的基礎上簽署停戰協定,美國的經濟將會受到空前的沖擊,甚至是一場“不用槍炮的大洗劫”,所以多數財閥美國政府繼續跟同盟國軍隊作戰,爭取以較為有利的態勢達成停戰。基于這些復雜的因素,美英聯盟早已是貌合神離、各自為戰,深陷困頓的英聯邦軍隊仍在加拿大東部苦苦支撐,美國軍隊則在東部沿海地區廣泛構筑防御工事,力圖依托城鎮港口和交通樞紐,抗擊同盟國軍隊的登陸行動。

在同盟國相繼奪得巴哈馬群島和古巴島之后,弗洛里達半島自然成為了重點防御地區,但這座突入墨西哥灣的大半島有著15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和933公里的海岸線,以同盟國軍隊的跨海登陸能力,理論上能夠攻擊這個半島的任何一處海灘,“名將”麥克阿瑟麾下37個師和30個獨立旅/團的美軍官兵肩負著相當沉重的防守任務。

相對于號稱百萬的美國守軍,同盟國陣營在巴哈馬群島和古巴兩地的集結了實實在在的126萬部隊,德國人占據了七成,意大利、奧匈帝國、西班牙、愛爾蘭軍隊合占三成,但后者以勤務、警備人員居多,擔當進攻尖刀的部隊仍以能征慣戰的德軍部隊為絕對主力。出于保密的需要,在“光明之路”登陸行動開始前的幾個小時,別說是普通士兵,就算是營連級的指揮官也不知道自己的部隊究竟要在哪里登陸。

“德國第11海軍陸戰團的小伙子們,讓你們猜了一個月的謎底即刻揭曉,前方……霍姆斯特德港!”

一艘大型兩棲登陸艦上,擴音器里傳出指揮官抑制不住的亢奮聲音。這個戰功卓著的兩棲作戰部隊組建于1915年,參加過早期在波羅的海地區的登陸作戰,此次大戰,他們登陸不列顛,轉戰百慕大,而后又投入了在巴哈馬群島的作戰行動,無論前方是霍姆斯特德還是弗羅里達半島東南部的其他地方,都意味著他們將要登上美利堅合眾國的本土了。

當前方的海岸線漸漸清晰起來的時候,登陸艦漸漸放慢了航速。美軍在近海海域設置了不少障礙物,而且海岸炮火還沒有被完全掃清。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型登陸艦不會貿然靠岸,而是在離岸數公里到十數公里的位置投放小型登陸艇和兩棲戰車。

掩護登陸的戰艦從前夜開始炮擊海岸,海岸方向到處是火光和硝煙。炮火間隙,人們可以聽到從頭頂傳來響亮的轟鳴聲。攻取了巴哈馬群島之后,同盟國軍隊得以建立了一處堅固的戰略踏板,從各處機場起飛的陸基戰機不分晝夜地空襲美國南部地區,最大限度地降低守軍的防御力。

戰時建造的兩棲登陸艦采用了便捷的開合式艦艏活動門,士兵們直接在艦艙里登上小型登陸艇或兩棲戰車,然后直接從活動門駛出,但這種專門為搶灘登陸設計建造的兩棲登陸艦數量有限,許多士兵尤其是擔任后援的陸軍士兵仍通過運兵船在海上轉乘登陸艇,在這些運兵船上總能夠聽到軍官們粗獷的提醒聲:

“各連依次登艇,所有人帶好裝備,注意繩梯,小心海浪,祝大家好好運氣!”

與此同時,在距離霍姆斯特德240多公里的巴哈馬維丁機場上,一隊隊排列整齊的戰鷹正按秩序起飛升空。

“第4轟炸機中隊第2小隊獲準起飛!”

耳機里傳來機場指揮塔通訊官那頗有磁性的聲音時,德國空軍中尉馬克瓦爾斯抬起頭看了一眼緩緩升起的朝陽,右手默默在胸前劃了一個十字。

在咳嗽般的轟鳴聲中,容克斯ju33那1250馬力的發動機被發動起來,3葉的空心鋼制螺旋槳開始以2400轉/分的轉速制造向后的強大推力。等到導航員揮下手中的信號棒,機勤人員迅速撤去這些最新式的兀鷲前輪下的安全格。在導航員的指引下,一架又一架ju33進入起飛跑道,加速滑行直至起飛,陸地在機翼下飛速后退,然后很快就出現了湛藍的海面。

飛過海岸線,五架兀鷲開始爬升,3千米高空有它們最喜歡的清新空氣,而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高臺跳水則是它們的拿手好戲。

“各機報告情況!”

瓦爾斯一如既往的用他那略顯沙啞的聲音關照自己的小弟們。

“灰隼2號正常!”聽到這個聲音,瓦爾斯就會想到此時在自己右邊那架飛機的座艙里坐著一個既年輕又英俊的小伙子,他有一頭號稱能夠百分之百反射太陽光芒的金發,雖然這種說法并不科學,但他的確可以憑借自己那沒有一絲雜色的柔順頭發獲得一份洗發水了。

“灰隼3號正常!”靦腆的聲音來自瓦爾斯當初最不看好的一名飛行員,這個身高6英尺的小伙子說話卻總是怯生生的,這讓瓦爾斯總感覺自己的部下里有個小姑娘似的。不過別看他性格非常內向,駕駛這種容克斯俯沖轟炸機進行投彈的時候卻要猛得多,他在訓練和演習時的投彈成績是整個小隊最棒的,若不是這樣,直性子的瓦爾斯恐怕早就將他推薦到戰艦聲納室去工作,因為人們只有在那里說話的時候需要小聲小氣。

“灰隼4號正常!”駕駛那架轟炸機的是一位出生在符騰堡,年輕而富有朝氣的小伙子。

“灰隼5號正常!”最后一個,也是這個小隊中參軍時間最短的一個,1915年出生的他滿打滿算也才20歲,能在這個年齡加入德國海軍素以王牌著稱的艦載機部隊并參加實戰通常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走了后門,另一種是具有相當的天賦,而這位小伙子顯然是后一種。

“很好!我們現在的高度是……”瓦爾斯瞟了一眼自己的高度計,“2500米!繼續爬升,直到3500米!我們的目標是霍姆斯特德,那是個已經被海軍艦炮夷為平地的港口,聽說今早將有4個師的部隊在那里登岸,而我們的任務就是幫海軍陸戰隊和陸軍部隊掃清障礙,用重磅炸彈讓美國人蒙頭轉向!”

令瓦爾斯高興的是,聽到這話小伙子們既沒有過于興奮也沒有死氣沉沉,在他的長期教導下,小伙子們開始掌握空軍部隊勝不驕敗不餒的傳統精髓了!

“雖然這是大家********的前線轟炸任務,但我還是要提醒一點,千萬看清了信號再投彈,不要將炸彈扔在我們自己人頭上!”瓦爾斯不厭其煩地提醒道。盡管德軍早已將無線電信標技術運用到軍事上,但這還遠稱不上精確轟炸,充其量也是為大機群的戰略轟炸指引方向,在戰術轟炸中卻很難起到作用。于是,目前德軍地面部隊在呼叫己方飛機進行支援的時候扔需要用彩色的信號彈或是焰火來進行指引,然而這樣的視覺指引難免產生偏差,特別是在戰斗形勢較為復雜的戰場上,誤擊還是時有發生。

“長官,放心吧!”小伙子們自信十足地回答,“我們不會讓炸彈落到有友軍部隊的地方,靠近海岸的堡壘,后方的炮兵陣地,還有那些隱藏在沙子里的戰車,它們才是我們的獵物,不是么”

瓦爾斯笑了,對這些經過長期訓練和多次實戰的俯沖轟炸機飛行員來說,在占據制空權的情況下作戰實在是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ju33的速度雖然不及戰斗機,卻比它的前輩們快了不少,僅僅40分鐘之后,這個小編隊便與鋪天蓋地的戰機一道,帶著致命的高爆航空炸彈飛臨戰場。


上一章  |  萬歲約阿希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