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約阿希姆第234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萬歲約阿希姆 >>萬歲約阿希姆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4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第234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06日  作者:天空之承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天空之承 | 萬歲約阿希姆 
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作者:下載:

晴朗的清晨,佛羅里達半島東北部杰克遜維爾港附近,一架草綠色涂裝的雙單翼轟炸機以樹梢高度掠過田野和村鎮,從它鯰魚肚般的別致造型,不難分辨出這是一架格倫馬丁公司制造的b1o轟炸機。*xshuotxt/一看書看1一k書a看n―s書這種中型轟炸機3o年代初期開始在美國空軍服役,采用了一系列時下最先進的設計全金屬下單翼構造、封閉座艙、封閉彈艙、收放式起落架以及半圓形的龜殼狀凸出槍塔,最高時雖慢于德國的ju3o,但載彈量、續航力以及自衛能力均占優勢。

從上方俯瞰,這架五座的中型轟炸機編員齊整,投彈手兼前向機槍手、駕駛員、導航員、無線電員以及后向機槍手各司其職,機身噴涂著美國空軍駐佛羅里達第3航空隊的戰術編號,看起來并沒有什么異常之處,但如果給人以近距離細致觀察的機會,還是能夠現一些端倪,比如說右側機翼有多處被焊補的洞點,機鼻位置的投彈瞄準儀被另一種設備替代,再比如說飛行員們穿著德軍的藍灰色而非美軍的白色襯衫……

這架偽裝成美軍轟炸機的德國偵察機,是同盟**隊占領百慕大島后從飛機洞庫里淘到的寶貝,之所以要使出這般偷天換日的招數,倒也是迫于無奈。美軍以英制“山鷹”戰斗機為基礎制造出了性能優越的“鷹隼”,并通過技術改進研出了高截擊機、高空截擊機、快偵察機等一系列衍生型號。在巴哈馬群島戰役實施之前,以德軍為的同盟**隊照例對作戰地域進行了大量空中偵察,過往無所不利的福克g51h、me5of乃至新服役的福克g54d在執行偵察任務時遭到空前的阻力,損失比率遠遠高出不列顛戰役和亞爾群島戰役,從ju3o改裝而來的高空偵察機最初21次偵察飛行竟有14次失敗,后期只好改為戰斗機護航的武裝偵察,勉強滿足了戰前和戰時偵察需要。

登6美國本土的佛羅里達戰役動之前,同盟國航空部隊繼續實施武裝偵察,但每有同盟國機群從巴哈馬或古巴的機場起飛,美軍在佛羅里達的雷達站就會及時出預警,然后或組織戰斗機群進行攔截,或提前進行疏散隱蔽,使得同盟國的空中偵察行動價頗大,收效卻不甚理想。一看書■1◇k看a壹n―于是,德國人想出了特洛伊木馬計,將前期繳獲的美軍飛機秘密轉移至巴哈馬群島,令其單獨行動,以低空飛行的方式避開美軍的警戒雷達,繼而對縱深地帶的軍事目標實施偵察佛羅里達戰役臨起前,“特洛伊木馬”三次行動皆大獲成功,搜集到了大量有關美軍防御部署的直接情報。

在這只特洛伊木馬上,負責測定航線的導航員是德國空軍最有經驗的一名士官長,他借助機內的有線通訊線路向同伴們通報:“右前方是杰克遜維爾港,根據已有情報,港灣南北兩岸均有大量防空部署,港口曾有巡洋艦分隊駐泊,我們預定的飛行路線是從城區以西飛過,以斜角拍攝探察港口及南北兩岸的情況。”

“明白!”駕駛員冷靜從容地回答道,“當前飛行高度5o米,準備攀升至15o米。”

飛機旋即抬起機頭徐徐爬升,這時候,機鼻位置的投彈手也即偵察設備操縱員應道:“照相機鏡頭已經調整好了。”

片刻,無線電員以稍顯急促的語調大聲說道:“注意,收到美軍無線電通訊信號……他們在詢問我們的身份!”

導航員立即回答:“還是老辦法,裝作無線電設備有故障,時斷時續的樣子。”

無線電員隨后以流利的美式英語進行應答,期間反復啟動機載無線電設備上特別安裝的電流干擾器,使對方無法核實部隊番號、飛行任務等關鍵的信息,從而拖延對方的反應時間。

一會兒功夫,杰克遜維爾港以白、棕、黑色調為主的城區出現在右側機翼外緣,湛藍的港灣則在視線遠端。〓壹看書盡管這不是最好的拍攝角度,但能夠盡量不引起港口駐軍的戒心防空炮手們看到是一架b1o從遠處飛過,在沒有確定其身份之前,通常不會以炮口相向。

“港口方向似乎有好些個黑點,是普通船只還是敵人的軍艦?”導航員嘀咕道。

駕駛員、無線電員以及機鼻位置的偵察員都在專注于各自的操作,唯獨后向機槍手能夠騰出手來用望遠鏡觀察一下視界內的情形,他很快回答說:“看輪廓似乎是軍艦,但是不能肯定,照片清洗放大后才能揭曉答案。”

與此同時,在距離

在這些外來者選擇登6的地方,槍炮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機器的轟鳴聲和鼎沸的人氣,大批登6艦艇忙碌的穿梭往來于海灘與登6船隊之間,一道道或簡易或正規的棧橋正在工程部隊的努力下逐漸向大海深處延伸。

但是,這繁忙景象背后是一天一夜的激戰所留下的滿目瘡痍。平整秀麗的沙灘、郁郁蔥蔥的樹林甚至就連那山丘上的青苔都不見了蹤影,放眼望去只有下大片焦土和些許燒剩的木樁,在那些曾經生過激烈戰斗的地方,曾經屬于軍服或是戰旗此時卻以零碎狀態存在的布條、殘缺不全的武器許多干脆直接回到了零件狀態,軍人們灑下的熱血早已在寒冷和時間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了暗黑色的印跡,不少地方還有許多已經無法辨認的、散著令人作嘔味道的東西……

“停止前進!2排負責警戒,1排、3排、4排原地休息5分鐘!”

看過右手腕上的手表之后,站在一輛全履帶的k28型敞開式兩棲裝甲車車廂里、配有藍底銀灰色雙花領章和藍邊灰底單金星肩章的軍官大聲向自己的士兵喊到。很快,走在最前面的那輛馬克iv型戰車和緊隨其后的一輛k27型裝甲運兵車、一輛1924式半履帶式裝甲車停了下來,而它們后面那些排成兩列沿著公路向北行進的兩百多名士兵除了奉命執行警戒任務的外,其余的幾乎在第一時間就地坐了下來。雖說這些都是訓練級嚴格的海軍6戰隊士兵,但是連續作戰和行軍對于任何人的體力都是一個嚴峻的挑戰,何況這些士兵的負重隨著武器的進步非但沒有減輕反而是逐年加重了1914年的時候,每個德國6軍士兵只需要背負45磅約合2o公斤的裝備,到了1933年,德國士兵的標準裝備增加到了28。5公斤,而2年之后的佛羅里達戰役,每一名參戰的德國士兵至少需要背負35公斤的裝備。

由于作戰模式和后勤保障的緣故,海軍6戰隊的單兵行軍負重甚至達到了近4o公斤!

和前輩們相比,此時的德軍士兵所攜帶的單兵武器更加的先進,毛瑟1898式步槍已經基本退出了裝備序列,取而代之的是m1927半自動步槍、mp25沖鋒槍以及mg27/3o輕機槍。在這個簡單的算式里,4。4公斤的m1927半自動步槍、4。5公斤的mp25式沖鋒槍顯然要比一支3。9公斤的毛瑟1898步槍重不少,與此相對應的另一個重量增加點是彈藥。從前裝備毛瑟1898步槍的德國士兵戰時只需要隨身攜帶5o6o子彈,射更快的半自動步槍消耗子彈的度可比老式的手動裝填步槍快多了,為此手持gg半自動步槍的德軍步槍手必須比前輩們多攜帶一倍的彈藥,可不要小瞧這多出來的5o左右7。92毫米步槍彈,它們的重量也有1。5公斤,在漫長的行軍過程中,它們完全有能力成為壓跨“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而配備mp25沖鋒槍的射手攜帶的子彈更多,達到18o22o,彈藥總重約2。5公斤。

武器只是單兵裝備的一個組成部分,相比于從前只需要佩戴皮質頭盔或是m16式舊鋼盔的德軍士兵相比,現在的德國士兵全身上下都得到了更好的照顧m27鋼盔,專門為德俄、德日戰爭準備的新式鋼盔,分為6軍式、海軍6戰隊式和傘兵式,但從防彈性能上講,m27可算是這個時代最好的鋼盔,只是1。2公斤的重量仍然讓士兵們在漫長的行軍和作戰過程中有所抱怨。

在1935年,方形背囊依舊是德國士兵的標志性裝備,但是和2o年前相比,這背囊中的“內容”可以說是豐富了很多,貼身衣物依舊是每人一至兩套,另外還有備用軍靴一雙、可供一名士兵吃一到兩天的應急口糧一份、槍械保養工具以及少量的個人物品,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背囊經過改良之后還具備一定的防彈功能,即從前的木質底架被換乘了具有一定厚度的合金,但是重量也相應增加了。

此外,質地優良的軍大衣、帳篷和軍毯卷折后捆綁攜帶于背囊上,背囊下方的皮帶上則系有匕、工兵鏟、水壺、皮質彈藥包、手榴彈背包等常見裝備,更多的時候德國士兵們還需要隨身攜帶另一種特別的裝備防毒面具筒。

在士兵們坐下來休息的時候,先前那位中尉連長卻沒有閑著,他身手矯捷攀上隊伍中唯一一輛戰車的炮塔并且直立起來用高倍望遠鏡觀察著前方的情況。在這條沙土路的盡頭有一座規模不大的鎮子,從這里看去里面盡是低矮的小平方,而在它的周圍,夏日的田野呈現出一種生機勃勃的翠綠色。雖然太陽已經升起,鎮子里面卻是靜悄悄的,沒有炊煙,沒有行人,甚至連一條狗、一頭牛也看不到。

正當這位身材魁梧的軍官納悶不已的時候,下面的通訊官叫了起來:

“中尉,指揮部的長官要和您通話!”

三兩下就回到地面上的軍官從通訊官那里接過無線電步話機的話筒,此時德國地面部隊基本裝備兩類無線電通訊設備,一種是長距離聯絡用的報機式無線電,一種則是他正在使用的背包式無線電調頻步話機,這種步話機由德國西門子電器生產,有效通話距離最大可達15公里,唯一的缺點就是2o公斤的重量需要一名專門的士兵背負

舉報:/


上一章  |  萬歲約阿希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