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當軍閥第三百七十六節 出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明末當軍閥 >>回到明末當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六節 出逃

第三百七十六節 出逃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25日  作者:狂人阿Q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狂人阿Q | 回到明末當軍閥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朝廷第一時間派船去追王璞,希望王璞返回包圍南京,第二則是組織兵力,他們又看到了新江口的那些俘虜,雖然王璞走了,但是留下了一千人,加上將張大桅船上的一批水手,看守這些俘虜還是不成問題的。

這些兵堅決不讓朝廷動這些俘虜,朝廷此時此刻發覺,手里竟然沒有一點可用之兵。

當然了,兵還是有的,京營總共二十萬都有,當然這個數字只是兵冊上的,真正的數量恐怕連一半都沒有,在除掉其中的老弱,能拿槍的最多五萬人,而真正打過仗的,一個都沒有。

這時候馬士英也急了,他緊急時刻,通過六神無主的皇帝,任命自己的兒子錦衣衛都督馬鑾為京營提督,以馬士英在督師鳳陽時候就從貴州招募的三千軍隊為核心,將京營中可用的兵馬,挑出了一萬青壯,組成了勇衛營。

但是他組建勇衛營卻不是用來救援,也不是用來守城,而是用來保命的。

馬士英向皇帝保證,一旦清軍過江,或者從西面攻打南京,他立刻護著皇帝離開南京,幸駕杭州!

阿濟格統帥二十萬,而且跟多鐸在揚州的那二十多萬不同,雖然大多數也是明軍降兵,但是已經被阿濟格完全的整頓過了。

清軍入關之后,阿濟格、多鐸分為兩路負責追擊李自成,阿濟格走北路經山西往西攻擊,多鐸走南路經河南往西攻擊,但是攻下山西后,阿濟格沒有立刻進入陜北,而是從出長城去蒙古索馬。

結果多鐸攻陷潼關,以一路兵的兵力。再接再厲的攻下了西安。

阿濟格的擅自行動,讓清廷的兩路對進,會攻西安的計劃沒能實現。雖然仗著多鐸的猛攻,還是占領了西安。可是損失頗重。

因此清廷斥責了阿濟格,隨后多鐸回到河南,調往江南攻打明軍,而阿濟格則被分派了一個苦差事,那就是繼續追擊李自成。

李自成放棄西安之后,從藍天到河南,接著進入了荊州、襄陽等地,匯合了留在這里的七萬大順軍精兵后。立刻南下過江攻打左良玉。

左良玉不占而逃,打著清君側的幌子,兵發南京,結果被楊潮在太平府擊潰,所部兵馬大部被俘。

清軍追著李自成,李自成則追著左良玉,但是左良玉和李自成的運氣都不夠好,左良玉無緣無故的病死在九江,兵馬也幾乎被楊潮全殲,而李自成更是命苦。他帶著大軍到了湖北銅山縣,習慣性的帶著二十余騎兵突前偵查,結果被當地的山民以為是賊寇同人之夢醒千年。給打死了。

這兩個人,一個是讓明朝頭痛不已的大軍閥,一個是拖死了明朝的農民軍首領,可是他們在清軍定鼎中原之前,都莫名其妙的死了,只能說清軍運氣太好了。

后來那個張獻忠,也是輕易的被清軍一箭射死了,在摸爬滾打跟明軍玩了十幾年后,隨隨便便就死了。

滿清這已經不能算是好運氣。簡直是逆天的運氣了。

但歷史真是靠運氣成就的嗎?

如果努爾哈赤死后,八旗各自爭斗。他們還有希望嗎,如果皇太極死后。多鐸和豪格自相殘殺,他們還有希望嗎,這其實不是什么天時,而是人和。

滿清眾志成城,明廷內都不息,所以人家最后才贏了。

楊潮努力試圖維護一個團結的朝廷,可是已經盡量讓東林黨得權了,朝堂上依然明爭暗斗,甚至斗到了他自己身上,這就不能說什么天命,只能說不作不死!

小皇帝比他爹崇禎聰明的多,看到危機到來,他根本不找文臣商量,他知道找這群人商量不出個所以然來,他只找幾個親信,盧九德、馬士英等人,所以在文臣根本不知情的情況下,他已經決定,勢頭不對就閃,學趙構逃到杭州去。

壞消息一個接一個的傳來。

阿濟格領兵兵不血刃的就拿下九江,朝著下游推進,池州、銅陵望風歸附,黃得功在蕪湖戰敗,退往太平當涂,當涂又敗,再無消息,據聞阿濟格已進兵到了大勝關!

大勝關已經是南京最后一道門戶,而這道門戶此時無兵可守。

七月十日,夜。

在馬士英、馬鑾和帶刀官統領余繼業的保護下,小皇帝悄悄出城,文武百官都不知情,否則他就走不。

一路向南,結果在溧水遭遇亂兵劫掠,馬士英和小皇帝走散。

小皇帝的舟船在石臼湖中遇到敗退的黃得功部。

黃得功不由大為失望,告訴皇帝說,如果固守南京堅城,尚有可為,棄堅城而走,大勢已去。

此時清軍追兵又到,黃得功派部將護送小皇帝再次南下,他返身掩護,結果不幸戰死!

揚州城下。

楊潮已經率領大軍回援,多鐸沒有占到半分便宜。

但是奇怪的是,他依然沒有離去,而是選擇在揚州北部的蜀岡上扎營。

蜀岡在唐代建有城池,根基尚在,上面又有大明寺等建筑,多鐸據險而守,楊潮要強攻必然損失慘重。

不過楊潮也不著急,派兵四面合圍,將多鐸團團圍困在蜀岡上。

馬謖失街亭的故事誰都聽過,馬謖在山上扎營,天氣炎熱,結果司馬懿在山下放火。

楊潮也打算放火燒山,雖然蜀岡不比街亭,蜀岡上有泉水飲用,但是借著風向,風向北吹,楊潮就在南方放火,風向南吹,楊潮就在北方放火,光是煙就讓多鐸受不了。

很快他就派人來談判。

楊潮只有一個條件,那就是投降,楊潮保證饒多鐸一命,但是不會放他回去。

多鐸卻反而要招降楊潮,告訴楊潮,他已經請下了圣命,只要楊潮肯投降,就封楊潮為淮王,并列土封疆,整個兩淮都是楊潮的藩地我與白蓮花的二三事。

楊潮當然不會把這種事當真了,自然以為這是都鐸黔驢技窮之下扯的彌天大謊,對多鐸的使者大肆嘲笑,表示清廷黔驢技窮了,竟然用這么拙劣的詭計,告訴使者,如果多鐸還是個男人,就下山來,楊潮愿意跟他堂堂真正一戰,愿意跟他野戰。

結果多鐸不打算當男人了,連清軍自以為無敵的野戰,竟然也不敢接受,就一味龜縮在山上,寧可享受煙熏火燎。

十月十二,王璞帶兵來到揚州,楊潮這才知道南京城因為揚州再次被圍,又一次人心惶惶了,甚至有人猜測自己戰死在了淮安,不然如何能讓清兵再次打到揚州。

不怪別人這么想,其實能這么想的人,多少還是有點地理常識的,知道堵住淮安,清軍就不能南下,別說這些人了,就連楊潮都想不到清軍竟然會從黃得功重兵把守的區域通過。

“嚇嚇那群蠢貨也好,省的他們再做出大敵當前,卻只想著壓制武將的蠢事。”

楊潮心中惡作劇般的想到,因此也不讓人向南京方向報道具體情況,沒有自己的準確情報,就算瓜州那邊回報,南京也不會信,因為此時已經是謠言滿天飛了,而且聽王璞說,瓜州也是人心惶惶,守在這里的明軍江防衛兵已經戒嚴,南北消息都通不過。

但也不是完全不傳消息回去,只是不告訴朝廷而已,自己家人還得讓他們安心的。

“王璞聽令,你即刻北上。趙康守泗州兵力單薄,若敵從河南攻擊,于我軍大為不利,命你沿泗州一線,匯合趙康部,向宿州攻擊,務必占領宿州,不得放清軍一兵一卒南下。”

王璞剛到,就得到了一個新命令,這讓他感到很踏實,只有打仗的他才是有意義的,經過在南京被皇權逼迫之后,王璞的心理變得跟以前不一樣了,追求也發生了某些變化。

不是楊潮不體恤王璞,他剛剛到來就讓他再次出發北上,而是相比其他軍隊,他這一萬人已經算是生力軍了,而許多男、呂末等部已經戰斗了多次,攻擊淮安開始,就來回奔襲,作為甲兵負荷很重。

而王璞卻在新江口停了一個月,可謂養精蓄銳已久了。

多鐸似乎也覺得死守下去不是辦法,組織突圍了幾次,但是都被楊潮部打退。

并且因為多鐸的突圍,楊潮命令加固了防御工事。

以前就是簡答的拒馬,以及盾鎮,但清軍蒙上馬眼,讓騎兵在后面催促鞭打,于是驚馬沖陣,這樣簡單的防御竟然擋不住。

于是楊潮又讓人挖掘深溝,溝深一丈,寬兩丈,前后布置拒馬,又有盾牌兵防備在后,可惜鳥銃手都調給李五六鎮守徐州去了,否則埋伏上幾千鳥銃手,那對進攻的清軍來說,簡直就成了死地。

但是楊潮卻有炮兵,在每個要道口,布置虎蹲炮三五門,清軍沖來,就放炮轟擊,一門炮上百的散彈,效果一點不比鳥銃差。

李五六帶兵兩萬,王璞和趙康帶兵一萬多,加上其他各地的鎮守軍隊,總共分兵五萬,留在揚州的就有十萬,用十萬人包圍多鐸,楊潮這次是堅決打算將多鐸收拾了。

收拾清軍一個親王,這消息傳回去,南京城應該穩固了。

十月十五日,多鐸被困已經五日,似乎耐心越來越不足,沖擊楊潮防御陣地的舉動更多了,可是除了損兵折將外,沒有任何效果。

楊潮本打算就這樣耗死多鐸的,可是這時候他終于收到從南京輾轉傳來的消息,阿濟格逼近南京,小皇帝朱慈烺棄城而逃!(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回到明末當軍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