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當軍閥第三百六十一節 捷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明末當軍閥 >>回到明末當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六十一節 捷報

第三百六十一節 捷報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8日  作者:狂人阿Q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狂人阿Q | 回到明末當軍閥 
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作者:下載:

readx;不由得楊潮不恨,短短三天,這些人屠殺的人就有三四十萬,揚州城被他們殺空了一小半,而且殺人最多的就是這些降兵,反倒是滿清紀律較好,搶劫十分有組織,沒有興趣專門殺人,難怪老百姓恨漢奸勝過恨敵人了,做起惡來,這些漢奸確實比敵人更狠辣。

更讓楊潮痛恨的是,今天半天時間,他竟然損失了上千兵力。

經過昨夜一夜作戰,楊潮損失都不超過三百人,可是今天俘虜這些降兵,竟然被他們反戈一擊,殺傷了過千人,還有同等數量的傷病。

當然楊潮的戰果也極為輝煌,城中斬殺的清軍尸體清點之后,竟然多達八萬多具。

但是楊潮此時還得暫時安撫他們,十五萬多的降兵,如果爆發起來,根本就收拾不了,至少得等到自己的援兵到了,楊潮才能放心。

而這些降兵大多數還是很老實的,投降了反正不止一次了,多投降一次而已,按照楊潮說的,會送他們去南京,到了南京小皇帝還能殺了他們不成?

其中聰明的已經在想,這么多人,小皇帝肯定只能赦免,然后讓他們繼續當兵。

其實也就是發配充軍,反正他們本來就是士兵,充軍繼續當兵,這算什么懲罰。

接著他們很快就吃到了楊潮組織百姓送來的熱飯,對楊潮的承諾更是不懷疑了。

踏踏實實等待去南京。

作為降兵本來就是一群反抗精神不夠強烈的,能背叛祖國的人,背叛新主更不會猶豫,在加上這群本來沒有多少反抗精神的人群中,稍微有點反抗精神,試圖抵抗的,第一時間就已經在反抗中被殺掉了,當時他們搶掠了一夜,疲憊不堪,遇上成建制沖過來的楊潮軍隊。反抗只有死路一條。

但即便這樣,他們都給楊潮造成了巨大的傷亡,畢竟是超過二十萬人,小部分反抗下。也是很大的麻煩。

分派三千人看守俘虜,兩千人把守城門,留下五千人作為后備隊。

當然要看守十多萬俘虜,三千人無論如何是不夠的,所以楊潮打算招一萬民兵。

此時整個城中。就只有楊潮的軍隊是完整的組織,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隨心管理這座城市,只可惜他手里沒有有經驗的管理人才,黃鳳府他們都不在這里。

第一時間就張貼告示,喧諭官吏向楊潮報道,同時招募讀書人。

讓楊潮奇怪的是,始終沒有找到史可法,活不見人死不見尸,他就這樣消失了。這從此成了一個謎!

要管理一個城市是很麻煩的,憑借楊潮一個人,加上一群粗坯軍人肯定是不行的,史可法又不見蹤影,所以楊潮只能硬著頭皮來了。

張貼告示卻招不來過去的官員,這些文官城破前大都逃走了,留下的除了極少部分殉國,其他大都投降了,對于這些投降的,楊潮不打算用他們。找到就直接關押,之后讓皇帝處置。

雖然沒有官員,但是過去衙門中的那些吏員還有,雖然也有不少在屠城中被殺了。但是不可能都死完,至少一半人都活著,這些人看到告示后,很快就到楊潮這里報道。

吏員跟官員不同,吏員大都是本地人,因此對揚州更熟悉。管理起來更方便,至于能力就更不用說了,即便官員在的時候,實際做事的也都是這些吏員,明朝的官吏制度,有點類似后世政府中的正式工和臨時工的關系,你會發現正式工都在辦公室中,街頭欺負小販的,都是臨時工,明代則是當官的養尊處優,小吏們狐假虎威狗仗人勢。

直接任命江都縣一個戶房司戶梳理縣政,讓他將其他各方的吏員都組織起來,已經半百年紀的青衫小吏當即感激莫名,都不知道用什么來感激楊潮的提拔了。

至于更上面的揚州府,楊潮暫時沒打算管,就一個城了,基本就是江都縣管轄地方,用什么揚州府的官員啊,當然確實有幾個投降的文官的,但是在江都縣小吏們的操作下,江都縣的攤子很快就搭建起來,城內秩序很快恢復。

江都縣是揚州府的附郭縣,所謂附郭縣,就是指沒有自己單獨的縣丞,跟府城在一地,或者說府城占用了縣城,這種情況很普遍,比如南京城就分為江寧和上元兩縣,兩縣都在南京城中。

所以江都縣的小吏們其實平時就在管理揚州城。

而揚州府是統管附近三州三縣的大衙門,反而不直接管理這座城池。

在小吏們的管理下,揚州開始恢復安寧,老百姓們懷著悲痛收斂親友遺體,收斂埋葬。

接著楊潮派兵將所有糧倉占領,然后找當地的糧商或者糧店的掌柜,跟這些人商量好,通過他們的糧店平價售糧,穩定市場。

招募人根本不是問題,揚州城遭此浩劫,一時半會城市的生產秩序還恢復不過來,甚至可能很多年都無法恢復過來,所以過去依靠鹽商生活的那些百姓,一時間失去了生活來源,楊潮想招多少人都可以。

不到傍晚就招夠了一萬青壯作為民兵,十幾萬俘虜的武器,讓楊潮想組建多少民兵都成為可能。

之所以只組建一萬人,還留下自己三千軍隊來看管俘虜,其實不是怕民兵看管不過來,而是擔心這些民兵不理智會殺人,揚州城死了一小半人,幾乎是家家出喪人人帶孝了。

這些民兵已經是挑選過的,沒有家人死在清軍手里的,但是誰敢保證他們沒有朋友被殺,沒有親戚被殺,而且也不排除有人說謊,目的如果單純是為了糊口還罷了,如果是居心叵測,想要報仇那就壞了。

這些俘虜雖然不值得同情,但是一旦逼反他們,會很麻煩的。

所以留下三千人,帶著民兵看守俘虜的同時,其實也是在保護俘虜的安全。

除了民兵,還招募大量的民夫,幫忙修城,幫忙清理尸體等。只要是能動的,原來干活的,不拘老幼,都有口飯吃。必須給這些人提供一個糊口的機會。等待城市秩序恢復過來,才能再次容納這些勞動力。

反正城里存糧多的是,都是朝廷的糧食,足夠支持三個月吃用了。

揚州城暫時穩定,但是還沒有脫離危險。多鐸隨時都可能打回來,楊潮知道除了多鐸,還有一股清軍南下了,如果多鐸調那股清軍,揚州恐怕很快又會面對攻擊。

但是援軍依舊沒有到,楊潮已經派了探子去瓜州,讓他們在瓜州等候,一旦援兵到來,無論什么情況,也不允許休整。必須不計代價,立刻趕到揚州來。

可是一天時間都沒有等到援兵,可是清軍卻出現了,雖然只是小股騎兵,在揚州附近游蕩,很可能只是清軍的哨探,但這證明對方已經開始盯上揚州了,多鐸受此打敗,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他肯定會再次集結兵力。殺回揚州的。

自己的援兵一天不到,揚州城就沒有安全可言。

第三天,援兵總算到了,只有不到十艘船。全都拉著士兵,一艘船滿載一百多人,總共一千五百多人,但是楊潮已經感覺到輕松了太多了,至少援兵終于到了。

自己的援兵確實時運不濟,江上刮了五天大風。這批援兵本來坐著三十艘船,可是二十艘都傾覆了,他們本來是兩千人,竟然就只剩下了一千五,軍事物資更是全部丟失。

論比例,這批援兵比楊潮損失還大,事實證明天威比敵手更可怕。

但這就是戰爭,你必須為了戰斗,付出遠比戰死更慘重的代價。

這批援軍狀態也極為不好,經過風浪的摧殘,所有士兵精神意志都接近崩潰,同時非常的疲憊,他們帶來的不是實質上的戰斗力,而是精神上的鼓舞。

同時這些援兵帶來一些非常嚴峻的消息,因為揚州被圍,多鐸幾十萬大軍旦夕就會南下,江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一點風吹草動都能引起巨大的反應,南京物價一日三丈,糧價又漲到了五兩銀子一擔,而且有繼續上漲的風險。

沿江百姓紛紛避入城中,江北的百姓則想各種辦法過江逃難,船只不夠還有搶船的,實在沒有辦法的,還抱著木頭想要游過長江的,平時或許沒問題,但是大風大浪,被長江吞沒的百姓肯定比自己的士兵多得多。

聽到這些消息,楊潮才知道,自己似乎還沒有顧得上給南京發消息,雖然很瓜州那里得到消息,肯定會向南京告捷,但是瓜州發的消息,沒有楊潮的附署,夾在各路流言蜚語之間的消息,朝廷未必敢相信,因為他們從正規渠道收到的消息,大相徑庭的也多了去了,除非能見到楊潮親自傳回去的奏疏,否則估計沒幾個人敢相信這種在敵人占據堅城的情況下,立刻反攻奪回來的事情。

最關鍵的是老百姓的態度,老百姓心不穩,秩序就不會恢復,物價就會一直高漲下去,隨著物價高漲還會發生一些列其他的變數,南京那些文官能不能應付得來,楊潮深表懷疑。

捷報,寫捷報,不但第一時間讓朝廷知道,更要讓老百姓知道,相比文武百官和小皇帝的擔憂,老百姓的擔憂才最為現實,老百姓擔憂的話,會造成社會的不安定。

楊潮召集揚州城能找到的的書生,和軍中能夠寫字的官、兵,用各種各樣的紙張書寫,內容很簡單:忠義伯楊潮率兵反擊,重新奪占揚州,斬敵八萬,俘敵十六萬。

可是書生太少了,能讀書的家庭,條件一般來說都是不錯的,所以搶掠的時候,他們是第一波受到沖擊的對象,結果大量書生被殺,比例要比貧苦的百姓高的多,整個揚州城中,楊潮竟然只招到了不到五十個書生。

因此不但書生寫寫,楊潮自己也親筆寫,突擊寫了一個時辰,幾十個書生跟楊潮一起一共寫了一萬多張簡單的捷報,將暫時能找到的紅紙都用光了才作罷,然后全都加蓋上楊潮的官印,派兵騎馬立刻到瓜州找船送回南京去。

當一個個騎著馬,帶著楊潮的捷報的士兵到了瓜州,天氣竟然變好了,見面風平浪靜,他們很從容的過江,然后騎著馬直奔南京城。

到了南京郊外,就揮舞著捷報,在馬上不斷的喊道:“大劫,大劫,揚州大劫!忠義伯奪占揚州,陣斬八萬,俘敵十六萬!大劫,大劫,揚州大劫!忠義伯奪占揚州,陣斬八萬,俘敵十六萬!……”

直到他們沖到南京城下,給門衛看過關防之后,立刻進城,同樣騎著馬,沿途高喊,讓百姓和朝廷同時知道戰況。(未完待續。)

舉報:/

**作者:狂人阿Q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如果您是《》作品的版權所有者但不愿意我們轉載您的作品,請通知我們刪除。**

**本小說《》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立場無關。**

筆下書友正在閱讀:


上一章  |  回到明末當軍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