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占領歸德府后,立刻分兵四野,攻占寧陵、睢州等州縣,一直北到考城,幾乎沒有遇到什么像樣的抵抗,當地守軍沒有什么斗志,也沒有什么守軍,整個歸德府輕易就被收復。
“大都督,我們攻開封吧!”
攻占了歸德之后,李五六一直渴望著能夠攻打開封,占領黃河邊的考城之后,他一直宣揚時機已到,可以沿黃河以及睢水兩路進逼開封。
“等山東的消息!”
楊潮始終這樣回答。
很奇怪,放回豪格之后,北直隸那邊十分平靜,竟然好像什么都沒有發生一樣。
要么豪格回去之后,暫時隱忍不發,要么就是多爾袞又做出了什么妥協。
但是以這兩人的關系,尤其是豪格的性格,應該不會平安無事才對。
老實說楊潮其實并不想放了豪格,這是一張抓在手里的牌,雖然知道放了他會給清廷制造麻煩,可是放了之后,就脫離了自己的控制,沒有人愿意讓牌脫離自己的控制,就像多爾袞明明知道放了朱慈烺會讓明廷非常被動一樣,他也不會釋放這個皇帝。
但是這次楊潮攻打河南,如果能夠挑起清廷的內斗,顯然戰略上十分占優勢。
其實即便不挑起他們的內斗,只要豪格回了南四旗,楊潮相信多爾袞絕對不敢分兵河南,不敢從北直隸調遣兩白旗、兩紅旗的軍隊來河南,那么多爾袞還能從哪里調兵呢?
這正是楊潮要的效果,要多爾袞自己將湖廣軍隊撤回來。
在楊潮還沒有占領河南之前,湖廣的軍隊還可以從襄陽府進入河南南陽府往北撤回開封。如果楊潮占領了整個河南,等于將清軍南北隔斷,最重要的是會在東南兩方,對北直隸形成包圍之勢,這絕對是多爾袞不敢冒險的。
這才是楊潮真實的意圖。相比于一個破敗的河南,作為產量重地的湖廣顯然地位更重。
所以楊潮料定,哪怕豪格不跟多爾袞發生軍事沖突,多爾袞也必須將湖廣軍隊調回,以為他別無選擇,可是眼下的平靜讓楊潮有些疑惑起來。
北直隸。河間府。
當豪格出現在濟爾哈朗面前時,濟爾哈朗起初震驚不已,他怎么也想不到,豪格竟然突然出現,八旗中有各種各樣的傳聞。甚至有說豪格早就被殺的,但是豪格現在活生生站在他面前,讓他不由驚異。
但是豪格提出讓濟爾哈朗跟他聯合,向北京進軍的時候,濟爾哈朗苦苦勸住了他。
原來豪格悄悄進入了大名府,已經得到了兩黃旗的秘密支持,兩黃旗高層對豪格的歸來十分高興,被多爾袞打壓的他們。又一次找到了主心骨。
豪格的回歸,濟爾哈朗本人也是很高興的,畢竟他過去個皇太極關系最為密切。絕對不愿意看到皇太極的長子豪格遇害,同時他也不滿多爾袞把持朝政,將皇太極的另一個兒子福臨玩弄于鼓掌之間。
當年濟爾哈朗就是支持豪格繼位的,可惜豪格自己不爭氣,太過意氣用事,被多爾袞玩弄政治手段給排擠。否則豪格恐怕就是現任皇帝,如果豪格是現在的皇帝。濟爾哈朗覺得滿清雖然可能未必能入關打下這么大的版圖,但是情況絕對比現在好的多。要知道現在整個八旗集團其實陷入了一種進退維谷的地步,退出去沒人愿意,沒人甘心,可是不退,就要眼睜睜被明軍一步步壓迫,被打走是遲早的事情。
雖然過去濟爾哈朗支持過豪格,但是這次卻堅決不肯讓他跟多爾袞內訌,他仔細的跟豪格分析了一下情況,告訴豪格攻打多爾袞,然后帶領八旗回遼東的建議實在是太過幼稚了,豪格如果起來跟多爾袞爭權,整個南四旗都會支持他,但是如果他想要帶八旗回遼東,連兩黃旗都會反對他。
于是在濟爾哈朗的苦勸下,加上自己剛剛回來,地位還不穩固,豪格選擇了隱忍。
豪格是秘密回歸的,但是多爾袞很快就知道了,整個八旗中都有他的內線,八旗始終在他的監控之中,盡管因為威望的下降,他已經控制不住南四旗,但是知道他們的一舉一動,還是輕而易舉的。
盡管內心十分驚慌,但是多爾袞始終沒流露出來,甚至裝作不知道此事,根本不知道豪格回來了,哪怕北京的旗人間已經開始流傳,但是在豪格自己主動露面前,多爾袞不打算捅破這層窗戶紙。
“好一個楊潮,又給本王出了一道難題。希望阿濟格速度再快一些吧,半個月,半個月應該能回來了。”
多爾袞現在心中想的是自己的親哥哥,也只有阿濟格能盡快趕回來,才有翻盤的希望。
阿濟格在哪里?
楊潮收到的消息是阿濟格跟多爾袞內訌,結果被圈禁了起來,受牽連的手下多達萬人,可實際上,阿濟格和多爾袞并沒有內訌。
漠北蒙古,唐努烏梁海。
隨著逃遁到此的素巴策被抓,漠北蒙古諸部最后一個汗部也被消滅了。
阿濟格以兩白旗一萬精銳,加兩萬漢八旗精兵北上蒙古,用了大半年時間,終于將漠北蒙古征服,全部依照八旗方式,編成喀爾喀八旗,滿清至少可以編練十萬精銳騎兵。
韃靼蒙古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后,將漠南、漠北原來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并,后來又分裂演化,成為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漠南蒙古早就被清軍降服,跟科爾沁蒙古一樣,編練成八旗,與察哈爾蒙古一起,編練了十萬騎兵,這次征服漠北,清軍又可以增添十萬騎兵,這對人力越來越不敷使用的清廷來說,簡直是久旱逢甘霖一般。
在阿濟格的武力鎮壓之下,又有最早投降的土謝圖汗的兒子,被漠北蒙古諸部公認的活佛配合,多爾袞派來的一干文臣很快就完成了漠北蒙古的旗分編訂工作,一個月之后,阿濟格就能夠調動十萬喀爾喀八旗兵南下作戰了。
河南歸德府,楊潮見不到豪格的行動,已經從王璞所部五萬精銳調動過來,這樣在歸德就有了十萬大軍,終于向開封進軍。
打下了歸德,清軍沒有行動,豪格也沒有行動,那么打開封,清軍總不能沒有任何行動吧,楊潮認定多爾袞會將湖廣的三順王部調回。
王璞帶來的五萬大軍,除了其中的老兵之外,新兵也讓楊潮有些刮目相看,不是這群人的戰斗力多么強悍,而是素質極為出色,清一色的山東大漢,難怪一向看不上降兵的王璞,去年竟然主動要求編練降兵了。
隨著一批批降兵和難逃的包衣加入,才讓楊潮將軍隊擴充到了五十萬人,現在八個總兵每人可以統兵五萬人。
王璞練兵的水平一直很高,他手下五萬人的整體素質,絕對是一等一的。
而他心高氣傲不愿意看到李五六奪取開封,于是一直堅持要做先鋒,楊潮要用他這股銳氣,讓他帶兩萬人出發,沿著睢水進逼開封,誰也沒想到竟然傳回了敗績。
“被偷襲了,損兵兩千,糧草輜重都被焚毀!”
戰況讓楊潮十分驚訝,很顯然清軍的意圖就是斷絕糧草,這個楊潮不驚訝,驚訝的是滿清竟然還能抽調出如此精銳的騎兵部隊做敵后行動。
要知道王璞雖然傲氣,但是帶兵也是有一手的,派重兵亞運糧草,誰知道兩千人竟然全軍覆沒,除了少數幾個騎兵逃了出來,大部竟然戰死。
“是哪個清軍帶隊?”
楊潮不由詢問,八旗的精兵強將損失很大,已經很難找出名將了,否則也不會用三順王,僅剩的一些比如巴山、勒克德渾等也都在湖廣,留在北京的不多,更不能動,不知道多爾袞這次讓誰統兵的。
“不認識,說是打著吳字旗號。”
“吳字旗號?漢將?吳三桂!”
姓吳的漢將,除了吳三桂,還能有誰。
楊潮不由驚異,吳三桂的名頭太大了,更讓他驚異的是,滿清竟然敢啟用吳三桂。
楊潮可是不遺余力的給吳三桂造謠的,說是吳三桂秘密接受了明朝小皇帝的旨意,只要帶兵南下就封他為王,讓他列土封疆。所以吳三桂入關之后,只是打了很少的仗,平定李自成后,很快就被滿清調回了關外防守錦州,以為這輩子都沒有機會再次入關了,可沒想到竟然出現在了開封。
“滿清果然無兵可用了,不過吳三桂手里可是有一只精銳騎兵的。”
關寧鐵騎規模雖然不大,最多的時候也不過萬人上下,但是戰斗力還是很不錯的,逼急的情況下是能夠跟滿清騎兵野戰的,當然一般情況下他們的斗志不行,遇到清軍容易潰逃。
從孫承宗開始苦心打造的關寧鐵騎,現在傳到吳三桂手里,自然也不過萬人,吳三桂的核心精銳差不多五千人馬,但基本上是吳家的家丁,這是一只私兵,因此誰都動不了,要動關寧鐵騎必須讓吳三桂統領,這只軍隊現在只認吳三桂。
不過吳三桂也是一員猛將,從他在一片石阻擊李自成,之后又一路追擊到陜西就可以看到,這只軍隊的戰斗力極其不俗,在偷襲之下,殲滅楊潮兩千輜重兵也不是不可能。
“開封有吳三桂,這仗不好打了啊。”
知道對手是吳三桂,楊潮立刻就明白,遇到勁敵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