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宮有點煩150 底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宋御>> 本宮有點煩 >>本宮有點煩最新章節列表 >> 150 底牌

150 底牌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26日  作者:宋御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奇緣 | 宋御 | 本宮有點煩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劉太后縱橫后宮二十多年,向來說一不二,自打新帝登基她這境況算是每況愈下。

先皇愛重她,自是多加扶持劉家,哪怕偶有出格也不過言語示警,就是不為她的臉面,也還考慮她的心情。哪像小皇帝二話不說,快刀斬亂麻,不僅自己在朝堂上多次排擠,甚至還扶起個董家來和劉家處處作對。

完全視她于無物。

全然不想想沒有她當初選了他這么個便宜貨,會有他今天這般耀武揚威?

真當他自己是真龍天子,生下來是皇帝命?

沒有她,他娘不過她身邊一個宮女,最好的結局也不過是做到她身邊的嬤嬤,混的好了到老賞筆錢出宮養老,混的不好老死宮中,無論哪條道都沒他的份,根本就不會來到這個世界!

特么,早知道有今天就把他塞回他娘胎!

柳御醫那張老臉防備地瞪大了眼睛,一副‘你別問我,我什么也不會說’的表情,劉太后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什么是他不能說的?

他不是她親生兒子這事,難道他不是早就知道了嗎?

她甚至不知道他是何時知道的,小皇帝這一點倒是隨了他親爹老皇帝,心思比海還深,除非他想說,否則誰也問不出來。

許是沒有血緣的關系,從小蕭衍就不喜歡劉家的人,不止見了面就和她倆哥哥家的孩子打架,就是她倆兄長他也很是看不上。要說她的兩個兄長也是態度霸道了些,不過他始終是晚輩,做舅舅的難道也還要對他卑躬屈膝?

若說他小的時候,純粹心理上看不上劉家。長大后他逐年懂事,那更是當劉家是眼中釘肉中刺一樣。

這時候,可不是羊肉貼不到狗肉身上這套話能自我安慰的了。

小皇帝登基沒幾年,就私下里查過他親娘的事,不過是她坐守后宮,少數知情人也都死的差不多了,也不知查到了什么程度。

劉太后沒有追查皇帝是從何處得來的消息。他罷手。她也心照不宣地從不提起。

他該知道,從他作為她的嫡子繼承大統開始,他的嫡母——寫進玉牒史冊的就永遠會是她。

只是。小皇帝長到如今二十歲,他已經完全脫離了劉家的影響,反過來卻開始制衡劉家了。

甚至因為她的偏向,連她在宮里的羽翼也都剪的七零八落。

想當年。太祖為制衡太監勢力過大而建立女官制度,大晉一百年來。后宮歷來是沒有硝煙的戰場,女官和太監勢力此消彼長,現在她這好兒子就扶持太監來抵抗來自她的壓力……

真是長大了,對付她起來手段層出不窮。那叫一個快準狠絕。

如今時不我與,形勢沒人強,加之劉太后這事做的自己也覺得怪丟人。好好一個計策不知怎么居然就漏了,倒也不敢腆著臉和人家叫囂。又恐皇帝礙于她太后的身份。不好把事做絕,留人話柄,卻把氣全撒到劉家,私底下抓劉家的小辮子撒氣。

雖是自家人,劉太后也不得不嘆一聲,劉家上至她那倆哥哥,下到她那些個子侄沒幾個消停貨。

酒色財氣不說占全了,也差不多,更讓人來氣的是飛揚跋扈,都當她這個太后是橫在他們腦袋上面那塊免死金牌,要不是皇帝半點不留親戚情面天天照著飯點兒敲打,前陣子又擼了劉家幾個當官的,天都是敢捅個窟窿的。

當下只好叫左嬤嬤往劉家傳話,叫他們這些天都貓家里頭,哪個也不許跳出來當出頭鳥。

誰知她那嫂子帶進宮那幾句,好懸沒把劉太后鼻子給氣歪歪了。

“那……”永昌侯夫人咽咽口水,把她家活祖宗那話硬著頭皮給問出來,臉色憋的煞白:“侯爺讓我問,”她突然壓低了聲音,附在太后耳朵邊道:

“皇帝到底是不是劉家人?”

劉太后一手捂住后脖子,幾乎沒把她氣個倒仰,氣急敗壞地道:“這話是你們能說的?!哪里聽來不三不四的閑言碎語,也敢往深宮里帶?!”

她好懸沒氣炸了肺。

她這嫂子好說也是工部給事中家的嫡女,不說大門大戶也算多少有些見識的,仁壽宮里里外外那么多雙眼睛盯著,哪怕是壓的再小聲,就能保證沒個耳朵靈利的聽著?

皇帝名義上是她兒子,可也是大晉皇帝,當庭議論皇帝出身,她真是好日子過膩了,想把腦袋挪挪地方?!

“都給哀家出去!”劉太后一擺手,眾宮人目不斜視,連左嬤嬤見事情不妙也跟著溜了。

直到殿里空蕩蕩,連個鬼影子都沒有,劉太后才恨的咬牙切齒地直拍桌子,臉都擠變了形。“兄嫂是覺得咱劉家還不夠鬧騰,想自己往火上也添柴火?滿京師都等著瞧劉家的笑話,你們還不長點兒心,一天天都瞎琢磨什么?這話是你們能說得的?!”

“阿衍是我親生骨肉,我懷胎十月生出來的蕭家嫡子!”她道。“外面都愛傳些個子虛烏有的所謂皇家秘聞,你們是皇家國戚,這些話是你們能亂傳的?你們是嫌皇上對你們還太客氣是不是?!”

永昌侯夫人不到五十歲的年紀,大長臉,眼角嘴角都往下垂。

她雖是侯夫人,永昌侯十來個小妾,外面還置著宅子,早就不進她屋里,性子軟,得寵一點兒的小妾都壓不住,也就仗著她生的倆嫡子個頂個兒永昌侯的驢脾氣,作起來天翻地覆,這才使得在府里尚有一席之地。

她自是知道這話的厲害,但礙不過是她家侯爺耳提面命讓說的,如今一看劉太后臉色都變了,她嚇的腿都軟了,直打哆嗦。

“這這這、這是侯爺讓問的,真不關我事……”她囁囁道:“侯爺是外男。到底進宮不方便,一定要我當面問清楚……說我要是不問,就不許我回府……”

劉太后心頭一口老血差一點兒就噴了出來。

“你也叫個一品的誥命夫人,他說不讓你進就不讓你進?你少理他,他若再作,哀家也叫皇上不必看哀家的臉面,從重處罰了!”

永昌侯夫人心道。也就你還自我安慰皇上還看你臉面。皇帝三天兩頭的敲打,劉家怨氣沖天了都。

劉太后知道自家嫂子軟面團的性子,深吸了口氣道:“外面亂傳。你們可不能亂傳,自家亂了套還成何體統?你就回去和哥哥說,就說哀家親口對你說,他若再管不住劉家給自家抹黑。哀家可要親自請皇上罷了兩位哥哥的侯爵,劉家一家子也不用在京城呆。全回老家種地去!”

……第十八回了。

永昌侯夫人默默記下來,當年還是皇后說出來這番話來,好懸把她嚇尿,后來隔個一年半載就掏出來敲打她倆哥哥。她也都習慣了。

“不是——我們沒傳。”她知道宮里也就剩太后這條大腿可抱了,為了自家兒子的爵位她也不敢把太后給得罪了,還是擺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實在是外面傳的滿天飛。侯爺也是一時情急,回去我會和侯爺好好說的。”

劉太后強壓下心里的怒氣。當年借腹生子一事,全權是先皇一手布置,未經劉府,當年知情人事后也全數被先皇滅了口,這股風卻不知是哪里傳出來的。

可她真是萬幸信了先皇的話,沒對劉家漏了半句口風,否則一旦鬧僵了,指不定別人還沒說什么,她家哥哥倒自己站出來做了對方的誣點證人。

為你,也為你家倆哥哥,還是他們不知情的好——

直到今天,她才算是真正明白了先皇的良苦用心。

“這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存心污蔑,哀家身上掉下去的親骨肉還假得了?我瞞誰也不會瞞自家人,你們可別胡思亂想了。”劉太后只覺身心俱疲,真心對她好的,如今看來,唯有先皇。

她又勸了幾句,車轱轆話都不知道說多少遍了,別人聽著煩,她說的也煩。

當下揮手,便叫永昌侯夫人退下。

永昌侯夫人動了動嘴,欲言又止。

“嫂子有話盡管說吧,”劉太后撫額。

永昌侯夫人猶豫了半晌,“我也不知道這話該不該說,你大侄子在燕平縣衙有個好友,這兩天好像是聽了什么了不得的消息……”

劉太后皺眉,“又是董家那案子?不是結了嗎,和那人沒關系,就是個色中惡鬼。”

“不是這一樁——卻又和這一樁有些關系。”

永昌侯夫人見太后似乎有些興致,也就一五一十說了。她也是怕就這么訕答答地出去,倒叫太后心情不悅,畢竟他家兒子的前程也還要靠太后,她不會討好人,遞些消息總還是能辦到的。

永昌侯夫人說話繞來繞去,聽得太后云山霧罩。

后來才理清頭緒,竟是個江湖郎中的妻子要告現如今司禮監秉筆太監陳槐殺人滅口。

這狀要告到別處,接狀紙的還都要三思而后行,層層上報。可接狀紙的燕平知縣杖打皇親國戚皇弟的堂兄,不僅沒受到皇上責備,反而得到了夸獎,這之后更是堅定了他清官這條路一道走到黑的決心。

接一狀紙就審案,審著審著越審就越不對勁,明明要告的是陳槐,卻把皇帝給扯出來了——

“連燕平知縣都嚇的當堂滑坐到地上了。”永昌侯夫人壓低了聲音,跟從牙縫里擠出來似的。“那村婦說,是皇上找那郎中治病,后來郎中因**的那個案子被抓,皇上才派陳槐給了他們一大筆錢封他們的嘴,讓他們遠離京師過活。他們答應的好好的,誰知半路就讓陳槐派人給殺了,她是半夜拉肚子才躲過一劫,替自家相公回來伸冤來了。”

“胡說八道,宮里什么御醫沒有,還用——”劉太后也吧唧過味兒來。

要說小皇帝也是倒霉催的,各種克死寵妃,然后各種病都在傳聞中得過了。

按永昌侯夫人的說話,不會是真得了見不得人的病吧……

“算了,哪兒說哪兒了。你還是別總打探這些了。”劉太后揮手,不耐煩地道:“叫他們別摻和這事兒,還嫌皇上對劉家下手太輕啊,沒事兒總往他邊兒上靠。讓你那倆兒子把惡習戒戒,哀家看他們真有心改了,想辦法讓皇上給他們都封個爵位。”

永昌侯夫人等的就是這句,立馬就喜上眉梢。美滋滋地道:“你道那村婦說皇上得的是什么病?”

……特么。心肝讓狗吃了嗎?

她才許了她倆兒子爵位,反嘴就問她自己兒子得了什么病?

怪不得自家哥哥怎么也看不上她!

劉太后皺眉,還不等叫人攆她出去。就見永昌侯夫人湊到近前,咬耳朵道:“說是陽|痿啊。你大侄子可是三天請宴五天打發錢探出來的,燕平知縣也叫剛正不阿,拍皇上馬屁倒是滑的很。一看勢頭不對就叫人捂住了那村婦的嘴,可是過審的都聽到了。燕平知縣三令五申不許泄露半句。聽說叫人押回牢房,不過半宿,那村婦就死里頭了。”

“說是痢疾拉死了,那衙役看著卻像是讓人喂了耗子藥。”

說完。還諂媚地望向劉太后,像是在等她夸獎。

劉太后要不是看在她好歹是自己嫂子,算是長輩。真想一巴掌乎上去。

“劉子青是活膩了嗎?這事兒是假的還好,如果是真的。一旦傳到皇上耳朵里,第一個就是打殺了燕平縣那幾個知情的!旁人躲還得不及,他倒往前湊——你回去,趕緊讓劉子青把痕跡滅了,千萬不能讓旁人知道他私下打探皇上的消息!”

“趕緊回去,讓他立馬辦!”

永昌侯夫人當做好消息向劉太后邀功呢,哪里料到得來這么一番話,就好像一陣雷兜頭蓋臉就朝她劈,好懸沒當場嚇尿了褲子。

“這這、這么嚴重?”

劉太后鐵青著臉,一字一句地道:“皇上不追究還好,萬一這是真的,追究起來打探皇上私隱事小,皇上如果嘴一歪歪,說是劉子青加上他爹永侯侯背后操縱輿論,污蔑皇族怎么辦?!”

“……可他不是你親兒子嗎?不至于的吧?”

特么,堵她嘴倒是快!

劉太后懷疑永昌侯全部的智慧都用來對付她了,“這不是劉子青一個人的事,你現在馬上回去,讓他擺平此事。劉家不能卷進這件事里!”

永昌侯夫人方才純粹是發自心底的疑問,總覺得自家親戚再鬧也不至于和陰謀詭計掛上勾,哪里敢和太后作對,一聽太后話里那意思好像連劉家都要不得好似的,頓時嚇的面如土色,出去手腳都順了拐。

這幫不省心的!

劉太后喝口涼水壓壓驚,卻知道這事十有八九是真的。

要不然,她那計劃天衣無縫,怎么也不至于在第一步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說是姜貴妃大奇葩記了日子,要知道那倆貨天天膩一處,要真是好的跟一個人似的,哪怕記日子也輪不到她個貴妃,不至于像柳御醫一說就被駁了。可是如果……她那便宜兒子不能人道,她給姜氏下假孕藥立馬讓人戳穿就太順理成章了。

……她作的這么個大死!

居然把底牌赤果果地攤到皇帝眼前。

好在,皇帝的底牌她也知道了,可問題這底牌對她有特么什么用?!

難道要在皇帝對劉家發難的時候,拍桌子警告皇帝別得瑟,不然把他不能人道的事宣揚的全天下皆知嗎?

這種事知道還不如不知道!

“來人,宣永昌侯即刻進宮!”劉太后左思右想,還是覺得她那嫂子不靠譜,那么個性子沒準三兩句話就讓她家兒子給頂的沒了話,到時候真壞了事,指不定把仁壽宮也扯進去。(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本宮有點煩目錄  |  下一章